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模块2 第一环节 专题突破——串点成线 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突破训练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14058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模块2 第一环节 专题突破——串点成线 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突破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模块2 第一环节 专题突破——串点成线 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突破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模块2 第一环节 专题突破——串点成线 专题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突破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突破训练(九)一、选择题1(2017广东佛山联考)从1405到1433年,郑和率舰队七下西洋,在他第一次航海87年后,西方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也相继开始。郑和去世之后中国的航海活动就此终结,而西方的航海活动却方兴未艾。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制度和文化的不同B参与者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同C经济发展水平不同D领导者和航海家的目的不同解析:选A。中西航海的不同结果,主要原因是制度和文化不同,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西方已经走向资产阶级代议制,这个原因是能涵盖其他选项的根本原因,故A项正确;郑和思想解放程度固然不及哥伦布,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B项错误;中国明朝处于封建社会最后的繁荣,经济发展水平不亚于西方,故C项错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拓展殖民地,但目的不同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D项错误。2(2017湖北荆州联考)据统计,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 430匹和15 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 450匹和3 000匹。与同时期的英、法比较,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生产的萎缩说明()A传统的东方贸易退居次要位置B意大利缺乏本土工业原料优势C意大利工商业行会竞争意识不足D两地生产没有面向大众消费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1640164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产量相较16001609年有所下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商路由地中海沿岸转至大西洋沿岸,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意大利缺乏本土工业原料优势,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意大利工商业行会竞争意识不足,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两地生产没有面向大众消费,故D项错误。3(2017河南洛阳联考)下表是16世纪末欧洲部分主要国家的物价与16世纪初相比的上涨倍数。由此可以推断()国家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倍数4.232. 62. 2A殖民掠夺影响国内市场B商业革命引发价格革命C经济实力决定物价水平D殖民战争导致价格动荡解析:选A。早期殖民扩张,殖民者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进入欧洲,导致欧洲白银数量暴涨,货币贬值,故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经济实力信息,故C项错误;殖民战争表格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4(2017四川绵阳抽检)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克里奥尔(Creole)一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这种语言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西欧加速资本原始积累B欧洲国家加速商品输出C文艺复兴在西欧的扩展D欧洲工业革命纵深推进解析:选A。据材料“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和“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可知该时期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经济根源为西欧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正确;欧洲国家加速商品输出是在工业革命后,比材料时间晚,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属于思想领域,不是经济根源,故C项错误;欧洲工业革命纵深推进,比材料时间晚,故D项错误。5(2017河南郑州联考)有学者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哥伦布大交换”,认为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也是一件关于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从这个角度来看,下列哪项不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给美洲带来的影响()A给美洲带来了新的疾病B使美洲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C改变了美洲人的生活方式D给美洲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解析:选D。符合材料“传染病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符合材料“文化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符合材料“关于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当时西欧国家生产力还不高,抢掠、欺诈等成为这一时期西欧殖民者常用的卑劣手段,材料也未涉及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6(2017安徽宿州联考)“它给我们开辟了多么广阔的前景,带来了多少经济利益,增加了多少知识,对那些遭到怀疑和否定的古希腊罗马理论做出了多么有利的证实!”这段出自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之口的评论是针对()A文艺复兴运动B开辟新航路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解析:选B。文艺复兴是从文学艺术角度来宣扬人文主义精神,与材料“带来了多少经济利益”不符,故A项错误;“广阔的前景,带来了多少经济利益,增加了多少知识”,符合新航路开阔视野,沟通东西贸易,了解人文地理等特性,故B项正确;宗教改革运动从摆脱教会权威,获得灵魂自救角度宣扬人文精神,与材料“带来了多少经济利益”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对那些遭到怀疑和否定的古希腊罗马理论做出了多么有利的证实”,可判断该事件与文艺复兴处于同一时期,故D项错误。7(2017山东菏泽联考)明朝末年,西班牙占据菲律宾后,马尼拉(属菲律宾)一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商品经此中转后远销世界。形成这种贸易格局的背景是()A自由贸易的盛行 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的开展 D世界市场的形成解析:选B。自由贸易盛行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西班牙进行新航路开辟,到达了菲律宾,菲律宾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故B项正确;明朝末年工业革命尚未进行,世界市场尚未形成,故C、D两项错误。8(2017重庆联考)有同学看到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欧洲十大城市排行榜,发现伦敦、里斯本、阿姆斯特丹在1400年的时候尚未进入排行榜,1700年的时候不仅都跻身排行榜,而且排名靠前,分别位列第二、第五和第六。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A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B资产阶级革命C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D文艺复兴运动解析:选C。伦敦、里斯本、阿姆斯特丹排名靠前,主要是英国、葡萄牙、荷兰海外贸易获得巨大财富。工场手工业的生产能力有限,不是主要动力,故A项错误;葡萄牙还是封建君主制国家,没有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故B项错误;商业和贸易的发展,推动这些城市财富的增加,是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与这些城市排名靠前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9(2017山东临沂联考)在1636年到1637年间,荷兰出现了一股争相求购郁金香的热潮,导致郁金香价格急速上升,当时很多人变卖家财,参与到投机郁金香上。到1637年后期,郁金香泡沫破裂,很多人蒙受巨大损失,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这反映出当时的荷兰()A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人们的投资观念B与东方经济往来日益频繁C经济的泡沫化引发世界市场的波动D民族主义推动了国花种植解析:选A。“荷兰出现郁金香购买热潮,最后导致郁金香泡沫破裂并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投资观念因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而急剧变化,故A项正确;与东方经济往来日益频繁材料依据不足,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此时尚未形成,故C项错误;购买热潮源于对市场前景的乐观估计,与民族主义无关,故D项错误。10(2017河北保定联考)“英国人几乎已开始相信有一种在世界各地经商的神圣权力,并认为一些政府禁止自己的国家自由贸易是不合自然规律的,应受谴责的。”材料所述历史背景为()A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殖民扩张,为工业化准备资本原始积累C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D经济大萧条,英国急需对外输出商品解析:选C。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时期,英国采取的是重商主义,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故A、B两项错误;材料“并认为一些政府禁止自己的国家自由贸易是不合自然规律的,应受谴责的”的主张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其产生背景是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正确;经济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由反对政府干预逐渐向加强政府干预转变,故D项错误。11(2017浙江衢州联考)敲窗人Knockerup这一种职业出现在19世纪的英格兰,当时闹钟尚未发明,敲窗人的工作是每天早上沿街挨家挨户敲窗户,以叫醒要起床的男人们。每个被叫醒的人会给他几便士。材料中需要按时起床的男人们主要是()A为了准时到工厂上班B听广播关注天气情况C躲避德军白天的轰炸 D石油危机致油料紧张解析:选A。19世纪的英格兰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工厂管理要求工人要准时上班,在闹钟没有出现之前需要敲窗人,故A项正确;广播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听广播关注天气情况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德军的轰炸发生在二战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石油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才大规模使用,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12(2017浙江丽水适应检测)1874年1月1日,经营了274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1898年,刚组建8年的洛克菲勒石油托拉斯产量已经占美国精炼石油总量的84%,并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两大公司命运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是()A生产力的发展 B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垄断组织的推动 D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解析:选A。东印度公司破产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在英国迅速壮大,而作为商业垄断资本代表的东印度公司地位下降并且必须为工业资本的发展让出巨大的印度市场,所以破产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发展,即生产力的发展,美国洛克菲勒石油公司迅速崛起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石油成为主要能源,二者命运变化都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后政府普遍奉行自由主义政策,故B项错误;垄断组织的推动是表现,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的原因也是生产力的发展,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7广东深圳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但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其任事者为“亲戚知交”,虽无效能亦不便辞退,其商业利益,必须“能活千家百家”,则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由此证实,16、17世纪“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材料二英国资本主义形成时,农业的关键因素是圈地运动。光荣革命前后,规模较大的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兼并消灭其它竞争者,以独霸市场。同时,初步创立了雇用经理和服务性质的企业,以立法的方式来防止欺诈、惩办假冒、监守自盗,形成了保险公司、现代有限公司、邮政等,修筑了付费公路,出现了报纸刊物等等。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靠信用支撑,而信用需要法律的保障。所以,1689年是关键,没有这个时间上的汇集,零星的资本主义因素和抽象的资本主义观念都不能构成一个言之有物、在历史书上站得住脚的资本主义。据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作者认为明朝商业经济“缺乏资本主义性格”的理由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至17世纪中英两国商业经济发展前景产生差异的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得出商业资本运作缺乏经济效益,道德义务超过商业利益,据材料一“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得出商业缺乏法律保障,据材料一“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虽无效能亦不便辞退”得出家族式的经营方式不利于商业资本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未能实现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在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第(2)问,据材料一中“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得出中国社会缺乏私有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朝的政治、经济等角度得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经济政策仍以重农抑商为核心,儒家传统观念固化;据材料二“光荣革命前后以立法的方式来防止欺诈、惩办假冒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靠信用支撑,而信用需要法律的保障”得出英国君主权威不断削弱,人治社会逐步向法治社会过渡,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朝的政治、经济等角度得出,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对外的殖民扩张促进商业资本的膨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人文主义价值观的传播。答案:(1)理由:商业资本运作缺乏经济效益;道德义务超过商业利益;商业缺乏法律保障;家族式的经营方式不利于商业资本的发展等。(答对三点即可)影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未能实现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在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2)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经济政策仍以重农抑商为核心;儒家传统观念固化,社会缺乏私有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英国,君主权威不断削弱,人治社会逐步向法治社会过渡;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对外的殖民扩张促进商业资本的膨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人文主义价值观的传播。14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材料二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 605起,1842年达到31 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材料三18世纪末19世纪初,正是现代化运动在西方蓬勃兴起、民族主义潮流汹涌激荡的时代,而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人口和辽阔疆土的中国,却紧闭自己的大门,一如既往地沉睡在文化主义的梦幻之中。不难想象,一旦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胡福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材料四中国走向现代化必须打破几千年来小农经济的稳定和封建专制统治的稳定,但旧制度的改变和旧秩序的解体,必引发剧烈的政治运动并带来长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得这个国家很难一下子找到新的稳定中心,任何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没有安定的环境都是很难进行的。长期以来中国人太多的精力与资源放在了“打倒”与“推翻”的运动中,认定只要解决体制问题,就能迅速带来中国的现代化。但问题是“打倒”与“推翻”只能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至于怎样经营却不是“城头变换大王旗”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人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去进行研究与思考。有关“中国现代化的延误”讨论(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的直接结果是什么?(4)对于中国现代化延误的原因,材料四提出了什么观点?由此可得到什么启示?答案:(1)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整体世界的出现,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使人类社会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2)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社会矛盾激化。(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并日益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4)观点:太多的政治运动,太多的社会动荡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启示:国家工业化和经济的发展要求必须持续保持安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变革不仅是要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使用好这种权利,为民众造福,否则就会不断出现“继续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