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独立作业试题 苏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12271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独立作业试题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独立作业试题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独立作业试题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靖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独立作业一、 积累与运用(共 30 分)1阅读下面文字,请将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写在方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 范、美观。(4 分)晚饭后,绕寺前庭园漫步。园中繁花似锦,蜂蝶翩飞,生意ng( )然,与大殿上的肃m( )气氛jin( )然相异。花丛中,两棵高大的古树,枝繁叶茂,绿yn( )如盖,根部护以石栏,显得与众不同。 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2请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2 分) A你知不知道什么方法会使你的孩子受到折磨?这个方法就是:让他要什么就得到什么。 B李可染论山水画有“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八字,不仅涵盖了画艺的经验,并且流露出画人的怀抱。C白天读书的人,志在将梦想变为现实;晚上读书的人,意在将追梦变成守望。阳光下 读书,梦在书外;月亮下读书,梦在书中。D我现在不知道我为什么答不出来,但我一定要弄清楚这条题目到底该怎样答。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由于小李同学的榜样示范,使全校掀起了诗歌学习的热潮。 B法师认为,打坐参禅不仅是一种修行,而且还可以养身健体。 C可以这么说,有没有创新意识,决定了我们人才的品质。 D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畅销的原因,是因为小说蕴含着一种纯美的力量,引人阅读,催人向上。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每空 1 分)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并怡然自乐。且壮士不死即已, , 。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 。5名著阅读。(6 分)(1)请观察右图回答(3分): 图中人物是 ,出自小说 。请你用一句话概述图中所表现的故事节 。(2)下列有关名著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利立浦特的党派之争是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的。 B.西游记中最能体现孙悟空叛逆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最能体现汤姆叛逆精神的故事情节是违背自己和哈克绝不泄密的誓言,在法庭上指证印第安乔是杀人真凶。C.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里108将中的3位女性分别是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一丈青扈三娘。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主人公保尔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而对保尔影响最大的人物是朱赫来。6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围绕“社会热点问题”,靖城中学开展了“网上读写与交流”的系列活动。【百度风云】5月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姜军发表谈话指出,近日“魏则西事件”受到网民广泛关注。根据网民举报,国家网信办会同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百度公司,对此事件及互联网企业依法经营事项进行调查并依法处理。百度对此回应称,欢迎调查组进驻并将全力配合。 (1) 请你根据上面的新闻内容,完成下面的对偶,使之成为上则新闻的标题。(2分) 网民热议魏则西, 。(2)【网络论坛】人们常说“网络是把双刃剑”,为提高同学们对网络的认识,靖城中学决定邀请刘教授来校做一场报告。下面是学校论坛筹备组发出的邀请函:邀请书在格式上缺漏两项主要内容,请按照顺序补写出来。(2分)1. 2. 邀请书在用语上也存在问题,请你指出问题并作修改。(2分) 【说文解字】在“网络是把双刃剑”的主题辩论会上,王晓同学不明白这里的“双刃剑”是什么意思,你这样向他解释:(2分) 二、阅读理解(共 60 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 7 题。(6 分)秋词 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霁 唐崔道融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7(1)两首诗都写到“空”(即“天空”),都是环境描写,但在诗中的作用不尽相同,请结合诗歌加以简析。(2 分) (2)请选择合适的角度赏析“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2 分)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 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B“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 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C“霁”指雨后或雪后天放晴;诗人崔道融是从“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江上如钩月” 来表现“霁”的。D鱼儿看见“江上如钩月”,欣赏到清亮的月色,美丽的秋色,和作者一同欢快,高兴得 在江里蹦来跳去。(二)阅读欧阳修的养鱼记,完成 8-11 题。(14 分)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修竹环绕阴映,未尝植物,因洿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全其自然。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也。乃求渔者之罟,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怪而问之,且以是对。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养鱼记。 注非非堂:堂名,欧阳修在洛阳时所建。洿(w):掘土为池。甃(zhu):指砌池壁。筑:指夯平池底。锸(ch):铁锹。罟(g):捕鱼的网。嚚(yn)昏:愚蠢糊涂。8加点文言词语释义(6分) (1)解释下列句中文言实词的意思。(4分)未尝植物 植:( ) 市数十鱼 市:( )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 盖:( ) 怪而问之 怪:( )(2)下列各组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折檐之前有隙地 鸿鹄之志 B纵锸以浚之 以啮人C若星若月 若毒之乎 D乃求渔者之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9用“/”标出下边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11池塘虽小,对作者来说却是个好地方。请摘用文中原句说明理由。(2分) (三)阅读数不尽的萤火虫,完成 12-14 题。 10 分)中国有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 象,诗中“町畽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 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晓, 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现代人是不再需要 “囊萤”来夜读了。到 20 世纪 40 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 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 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 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 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 天然结构的 LED 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 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 LED 生产中。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 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血吸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 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体内的腺苷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 程度。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 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 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 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上世纪 60 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 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 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 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热,千里迢迢从外省引入萤火虫, 然后在公园放飞。但萤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 到破坏,也不会迁往别处。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长的也就十几天。 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 不可能了。不少专家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自然环境。(摘编自新华文摘2014 年第 13 期) 12请简析文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 分) 13保护萤火虫,我们就要了解萤火虫的习性。萤火虫有哪些习性,请分条简述。(4 分)14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而发明的荧光灯,在减少热损耗方面成效显著,但发光率 不如萤火虫。B科学家模仿萤火虫发光器的天然结构,用以制作 LED 覆盖层,这种设计在应用中起到节 能的作用。 C人们选择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将其运用于癌细胞检测、玉米新品系的培育和 水质监测。 D引进萤火虫的做法不合乎自然规律,因为长途迁徙影响其正常繁殖,异地放飞又改变其 栖息环境。(四)阅读白龙的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一文,完成 15-17 题。(10 分)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 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 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 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 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 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 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 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 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 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 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 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 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 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阅 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 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 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 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 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 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厅堂和内室,堂的深处;比喻含义深奥的 意境或事理)。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 读带来的精神刷新。(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 年 4 月 23 日)15请写出本文的主要观点。(2 分) 16文中划线的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何作用?请简析。(4 分)。 17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将文章论述思路的分析补充完整。(4 分)(1)首先;(提示)接着从自己和世界两个角度,具体阐述阅读对于养成良好人格、完善精神世界 的积极作用; 最后。(五)(五)阅读刘国芳的迷路一文,完成后面题目。(20分)我小时候迷过一次路。那天我一个人在外面玩。我走了很远,来到了一条河堤上。但再远,我也认识回家的路,因为这地方我来过,大人带我来过几次,我知道回家的路: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走到我住的新大街。这样熟的地方我当然不担心迷路。在河堤上我没再走,就在河堤上玩。差不多是夏天了,美丽的蝴蝶从很远的地方飞来又飞往很美的地方,也有的蝴蝶不再飞往远处了,停下来。蝴蝶停下来的地方更美那是美丽的花丛。与蝴蝶一起飞来的还有蜻蜓,它们飞在很高的天空,把天空装点得多彩多姿。这是一个很美的夏天,花红草绿,蝴蝶起舞,蜻蜓翩跹。一个老人,在我玩着时走了来。近了,老人说:“你知道新大街怎么走吗?”我看着老人,点点头,说:“知道,往这边走,过了一座桥后往”我应该告诉老人往左拐,但话要说出口时,我忽然想骗骗老人我小时候是个很调皮的孩子,往人水缸里撒过尿,塞过人家的烟囱这次,我骗起老人来,说:“过了一座桥后往右拐。”老人丝毫没有怀疑,老人谢过我,蹒跚着走去。我在老人走远后笑起来,老人按我指点的方向走,一定会迷路。我在堤上玩了一阵,也要回家了。回家的路我认得:沿堤往回走,过一座桥后往左拐,就能回到家里。我按上面的想法往回走。很快我走到桥边了,又很快,我过了桥。桥那边两条路,往左拐就是回家的路,很快,我走上了这条路。但在这条路上走了一阵,我居然看见了老人,她慢慢吞吞地走在我的前面。见到老人,我立刻明白我走错了,我告诉过老人让她过了桥往右拐,这是骗她的,现在,我看见了老人,说明我跟老人走在同一个方向。我不能跟着老人走。我转身往回走,走回到桥边时,我拐进了另一条路。但在这条路上走了很久很久,我也没走到我住的新大街,而且越走越陌生,我不知道我走到哪里了,也不知道新大街在哪里。我迷路了。我后来嘤嘤地哭起来,我要回家,但不知道家在哪里。一个大人,过来问我哭什么,我告诉大人,我迷路了。大人让我别哭,然后慢慢诱导我,问我住在哪里。我还记得我住在新大街,我告诉了大人。大人听了,笑起来,大人说你走反了方向。说着大人牵着我,带我回家。我回到家后又看见那个老人了,妈妈说那是我外婆。外婆也认出了我,她说你指给我的路是错的,你不认识路,你怎么能不迷路呢?我说外婆你怎么知道我指错了路。外婆说我过了桥又问了别人,人家告诉我往左边走。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迷路了。18读完小说,请补充完整情节的概括,每项不超过10字。(4分)开端:“我”在河堤上玩发展:_ 高潮:_结局:外婆说明原因,“我”明白自己为什么迷路。19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7分)(1)文题“迷路”言简意深,一语双关,请你把它的两层意思告诉大家。(4分) (2)文章第段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3分) 2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通过“我”小时候的一个小故事,以小见大,揭示了出于自私和玩弄等不够阳光、健康的欲念害人,最终也会害己的道理。B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开头写“我”坚信自己认识回家的路,与后来“我”却迷了路形成对比等,使原本简单的故事情节显得起伏跌宕。C文中划线句子中“笑”,反映了“我”自私自利,品质败坏。D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真实可信,亲切自然。21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回答后面问题。(6分) 【链接材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是“迷路”情节的设计,本文与链接材料中各自有何用意? 三、作文(60 分)22 大千世界,包罗万象,色彩斑斓,只要你善于观察,用心感受,你总能有所收获: 或是情的触动,或是智的启迪,或是理的思辨,抑或是美的享受;这时你发自内心地说:那, 我欣赏。请以“那,我欣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可记叙经历、抒发情感、发表见解等;(2)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那,我欣赏200字 400字 600字座位号九语答案1盎、穆、迥、阴(各1分,共4分) 2B(2分)【解析:B“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是作为句中的成分引用的,属于部分引用,后引号前的句号应去掉。注意,D两个分句都是含有疑问词的陈述句,是陈述语气,不是疑问语气。】 3C(2分)【解析:“C可以这么说,有没有创新意识,决定了我们人才的品质。”该题有一定的迷惑性,析卷时要从事理的角度跟学生分析这样说为什么是正确的,可与“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作比较辨析。A滥用介词,“由于”和“使”并用,使句子主语残缺。B“不仅”和“而且”关联词后面的内容,递进关系不合事理。D“的原因”和“是因为”并用,结构混乱(句式杂糅)。成语题本次未考,请利用它卷进行训练。】5.(1)格列佛,(1分)格列佛游记,(1分)格列佛跨(或“游”)过海峡将(或“把”)邻(或“敌”)国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军舰拖到利立浦特的海港。(1分)(意对即可)(共3分)(2)B (3分)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1)【百度风云】如:“国家成立调查组”或“百度配合调查组”。【采分点:1.结构相同,都是主谓宾;2.词性相对,都是名+动+名;3.字数相等,都是七个字;(1分)4.内容相关,都围绕魏则西事件,且在材料范围之内(1分)】【说明,析卷时可讲解:此题的难点和技巧,都在能否从新闻材料中找到与上句“网民热议魏则西”的“魏则西”对称的三个字的名词性词语,细析材料,与其对称的只有“调查组”,解决了这个难点,其它的就相对容易些,与“网民”对称的两个字的名词性词语有 “国家”和“百度(公司)”,若选择前者来与“网民”对称,则考虑其行为是“成立(调查组)”,若选择后者来与“网民”对称,则考虑其行为是“配合(调查组)”,这样构写,或许能化难为易。】 (2)兴楚学校网络论坛筹备组(1分,注意:邀请书的发出者应是全称“兴楚学校网络论坛筹备组”,若只答“兴楚学校”或只答“学校网络筹备组”或“网络论坛筹备组”或 “论坛筹备组”则只给0.5分),2016 年 5 月 20 日(1分,注意:落款时间要在活动开始前)(共2分)7(1)(2分)秋词的“空”(是“晴空”,通过环境描写),交代(勾勒)了“鹤排云上”的背景,(诗人用鹤在天空翱翔的雄姿来托物言志,)表现了诗人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1分,意对即可) 而秋霁的“空”(是“长空”,通过环境描写),为鱼儿见到水中的月“钩”拨浪惊逃作铺垫,给宁静的秋夜平添了许多情趣。(1分,意对即可)(说明:关于“给鱼儿见到水中的月钩拨浪惊逃作铺垫”的理解:正因为夜空清朗,钩月才清亮,鱼儿才能在清澈的江水中见到像鱼钩的月“钩”,才)(2)示例: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比作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鱼儿因常被垂钓以至产生幻觉的惊惧之情状。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鱼儿见钩月疑是钓钩,吃惊而逃的情状;3.注重词语的锤炼。“掷”这个动词传神地写出了鱼看到“钩”时的慌乱与惊恐,以至发出掷浪声。(或赏析“惊”);4.想象新奇,写鱼儿见钩月疑是钓钩,吃惊而逃,给诗平添了许多情趣。5.运用衬托手法,写一弯如钩的新月映于江中,突出了“长空”的清朗,钩月的明亮,江水的清澈。6.运用动请结合、以动衬清的手法,以“惊鱼掷浪”之“声”衬托出秋夜的宁静。(2分,答对其一即可,其它合理说法酌情给分)【解析:这两句大意是:入夜,一弯如钩的新月映于江中,鱼儿平时被垂钓的鱼钩吓破了胆,乍见钩月的影子,疑是钓钩又来,一惊跃起,泼剌一声,拨浪而逃。解题思路点拨:诗句赏析的命题指令,主要有三种,1.笼统的指令,如“请赏析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的妙处”;2.有提示的指令,如“请任选一个角度(或“请选择合适的角度”)赏析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3.限定角度的指令,如“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难的是前两种的解答。解答的关键是学生要有赏析诗句的基本积累,即赏析诗句的角度(切入点或突破口)的基本积累。有基本积累,才能化难为易。诗句赏析的一般角度(切入点或突破口)有: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切入,联系本题就有比喻、拟人等;2.从词语锤炼的角度切入,联系本题有“掷”、“惊”等;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切入,联系本题有抒情(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表达对宁清自然的向往和喜爱)或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4.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切入,联系本题有想象、反衬、动静结合等】 (3)D(2分)(解析:鱼是惊惧的,不是高兴的、欢快的)8. 种植(种) 买 用于句首,带有估计的语气 感到奇怪(以为怪)A(2分) 9. 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10. 童子认为池塘水有限,又不能扩大容积,他把小鱼放进池塘,把大鱼丢在一边。(关键词“斗斛之水”“广”“活”,直译、意译皆可) 略11. 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1分)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也。(1分)房檐转角的前面有块空地,面积四五丈,直对非非堂,四周绿竹成阴,没有种植花草。按照空地的地形,挖一口不方不圆的池塘,没用砖砌壁,没用泥土修建,保存它原有的特点。用锹开沟疏通水路,从井里取水灌入池塘,池水满满的,清澈透明。有风,漾起水波;没风,水面平静清澈,星星月亮都能倒映出来。我在池塘旁边休息,须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循着水面微波沿岸散步,有一种茫然身处千里江湖上的感受,我的忧愁和孤独都得到了解脱。我找一位渔人,买了几十尾鱼,叫童子把它们放进池塘里养,童子认为池塘水有限,又不能扩大容积,就把小鱼放进池塘,而把大鱼丢在一边。我感到奇怪,问他;他把自己的看法告诉我。唉!那个童子也是愚昧糊涂没有见识啊!我看那些大鱼枯死在池塘一边,而那些小鱼游戏在又浅又窄的池塘里,显出得意的样子。我很有感触,因而写了这篇养鱼记。12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1分),将“萤火虫”比作“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生动地说明了萤火虫在治病方面的(奇特)功效(2分)。(共3分)13求偶(或“交尾”)时以闪光信号吸引异性;对外界亮光反应敏感;对栖息地生态环境有较高要求。多不喜迁徙。(共4分,一点1分,意对即可)14C【(3分),解析:张冠李戴又偷梁换柱,“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可以运用于检测癌细胞、培育玉米新品系,见第段;而萤火虫体内的腺苷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质,见第段】15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2分)16结构上起过渡(承上启下)作用,使文章结构更紧凑、层次更清楚(2分,意对即可);内容上,由阅读对“自我”精神人格养成的意义说到阅读对我们与“世界”相处的意义,使论述(文意)更进一层,也更全面。(2分,意对即可)17(1)文章首先(或“开篇”)指出阅读对于精神刷新的意义;最后(主要)强调只有持之以恒地“刷新”,才能成为心灵丰富、心智成熟的人。(每层2分,共4分,意对即可)【说明:16和17题用两种题型从不同的角度来考查学生对文章思路(层次)的理解】18发展:老人问路,“我”故意指错路。(2分)高潮:“我”迷了路,被人送回家。(2分)19(1)一是“我”想让别人迷路,结果是“我”自已迷失了回家的路;二是“我”迷失了善良本性之路。(各2分,4分)(2)借景物描写,渲染“我”的愉快心情,与后来迷路后“嘤嘤地哭”形成对比。(如答:美丽的景物与“我”不够阳光、健康的欲念形成强烈的反差,也对。3分)20C(3分)21本文:借“迷路”蕴含着一个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迷失良知,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早晚会遭到报应,也告诉我们不要伤害别人,应该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意对即可。3分)链接材料:开始渔人的迷路,为下文误入桃花源埋下伏笔。渔人出而复寻“迷路”,暗示了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同时为桃花源笼上了神秘色彩。(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