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中国教育史例题解析.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11982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编中国教育史例题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二编中国教育史例题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二编中国教育史例题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编 中国教育史第一章 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1.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其意义是什么?】原因:A. 社会变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B. 士阶层的兴起 特点:百家争鸣 意义:A. 冲破了旧传统,使之从王宫官府中解放出来,改变了官学死板僵化的风气,推动了古代学术的发展;B. 扩大了教育对象,孔子首创有教无类;C. 教育内容与方式得到了发展,教育内容突破六艺,教学方式灵活;D. 对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等方面有光辉成就,确立了我国教育在世界教育史方面的地位2. 【稷下学宫的性质、职能和特点】性质: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是由私学向官学过渡的形态 职能:养士、用士 特点:A. “不治而议论”,不担任具体官职,充当“智囊团”;B. 自由辩论;C. 学无常师,自由听讲,游学自由;D. 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3.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哪里?其涵义是?】出自论语子张,意思是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也就是指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句话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培养目标和目的,对当时的宗法观念造成冲击,具有进步性4. 【简述孔子的教师观】孔丘热爱教育事业,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他所主张的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学而不厌(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温故知新(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使命,既要注意继承,又要探索创新。既要了解掌握过去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诲人不倦(教师以教为业,也以教为乐,要树立“诲人不倦”的精神,以耐心说服的态度教育学生);以身作则;爱护学生5. 【试论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主要教育思想:1)“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3)“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4)“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5)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6)论道德教育:立志乐道、克己内省、身体力行、改过迁善 现实意义:创立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倡导尊师爱生,提出了作为一个理想教师的要求。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6. 【孟子的德育思想】“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孔子开其端,孟子把它系统化、理论化了 7. 【简析荀子的教育思想】“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以“六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论教师:1)十分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2)教师的作用与国家的命运相连的;3)对教师的要求8. 【大学的主要教育思想述评】 大学提出了儒家对于大学教育目的、任务和途径的总结性论断。“三纲领”即“明明德”,就是使人们的先天善性得到明复和发扬,善德既明就要做“新民”,并且要达到“至善”的境界,这是对封建社会君臣、父子的伦理纲常最为准确的概括和表述。 “八条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基本思想是教育要服从于封建道德和政治,被收入四书,成为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9. 【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有哪些?】教学相长教与学紧密相连,互相促进;尊师重道;藏息相辅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预、时、孙、摩预防、及时、循序渐进、互相观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重视因材施教,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10. 【名词解释:学记】学记是礼记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的、最完整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对教育学基本问题都有论述,被认为是“教育学雏形”。 教育作用:建国君民,化民成俗。教育制度:小成和大成。 学校管理:视学和考试。 教育教学原则:1)教学相长;2)藏息相辅;3)长善救失;4)尊师重道;5)启发诱导;6)预、时、孙、摩 教学方法:问答法、讲解法、练习法、类比法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1. 【简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对教育的作用与影响】一是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重教兴学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二是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2. 【简述汉代的教育机构】汉代学校按照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以儒经教学为主的普通学校和其他专门教育,按照办学途径可以分为官学和私学。主要的教育机构有太学、鸿都门学和郡国学。3. 【简述董仲舒对汉代文化教育政策的影响】董仲舒在应对汉武帝的贤良策问时,提出了独尊儒术、兴太学、重选举等三大文教政策,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不仅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而且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和文化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学校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 重选举以选用贤才。 第四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1. 【简述魏晋南北朝学校变革所呈现特点】魏晋南北朝专科学校的变革所呈现出的特点:1)从学校开办时间来看,所有专科教育机构都存在不长时间,并没有形成一套固定的体制;2)专科教育多由朝廷职能部门主办,教育对象主要以官吏居多;3)专科教育机构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4)专科教育远远低于儒学教育。 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除增设国子学和开设专科学校外,还对汉代的太学制度进行了改革完善太学的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1)完善太学考试制度;2)加强学生管理2. 【简述唐代私学蓬勃发展的原因、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及传授的内容】原因:一是社会民众的需要;二是政府的倡导;三是隋唐经济的发展。办学主体:乡学、村学、私塾、家塾、家学等。传授内容:三礼学、易学、春秋学、汉书学、谱学、文选学、文学、科学技术3. 【简述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主要特点:以儒家经典为内容;将读书、应考、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最后的取舍权为主考官、礼部、吏部、宰相、皇帝决定。对教育的影响:1)积极影响把选材与育才统一起来,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2)消极影响使学校教育沦为科举的附庸;束缚思想,败坏学风4. 【简述颜之推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家庭教育要爱与教相结合;家庭教育要实行均爱的原则;家庭教育要重视语言和道德教育5. 【简述你对师说的理解】基本精神在于“存师卫道”,从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等各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教师问题。教师的作用与地位。教师的基本任务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资格用道与业来衡量。师生关系能者为师,教学相长。师说是我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他既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看到了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之间统一关系,含有朴素辩证法因素第五章 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1. 【简述宋代三次兴学及其意义】庆历兴学(范仲淹)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改革科举考试;创建太学,振兴太学(苏湖教法引进太学)。熙宁兴学(王安石)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恢复与创立专科学校;编撰三经新艺,作为统一教材。崇宁兴学(蔡京)全国普设立地方学校,形成了遍布全国州县的学校网络;将三舍法推行到地方学校,建立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科举制被废除;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专科学校2. 【简述你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理解】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第一个纲领性学规,不仅对当时的书院教育,而且对官学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教育目的;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治学顺序;以“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以“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事之要;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形成比较完善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成为后世学规的范本和办学准则,使书院逐步走向制度化的发展轨道。书院以自学读书为主,讲学辅导为辅,体现出一种民主治学的学术精神。此外,自由讲学和自由论学的自由精神是书院精神的最好体现。白鹿洞书院揭示是朱熹为了培养封建统治人才,而制定的大学教育方针和大学生守则。总的来说,它要人们遵循封建伦理道德。3. 【简述“存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存天理,灭人欲”,即以道德伦理纲常去克除私欲为教育的最终追求,通过教育将“气”与“不善”排除干净。4. 【简述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当时的教育对儿童一味要求约束而不知正面引导);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顺应儿童的性情);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要扬长避短,尊重和扶持个性发展的倾向);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力求生动、多样化,动静交替,保持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自然主义倾向5. 【名词解释:“三舍法”】 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太学生相应分为三部分。根据考试成绩和平时行艺决定授官或者参加殿试、礼部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行优劣与对他们的任职使用相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太学教学质量。同时又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融养士与取士于太学,提高了太学的地位,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6. 【名词解释:苏湖教法】苏湖教学法是教育家胡瑗在苏州郡学和湖州州学任教期间形成的教育经验,在庆历兴学时被推行于太学改革中。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创行“分斋教学”制度:于学校中分经义和治事两斋,实行主修兼修制;采取因材施教与相互切磋结合,据学生兴趣特长而设;提倡课堂外的参观游历;注意读书与游历相结合,教学安排张弛有度。有助于改变传统教育不求实用的缺陷。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是最早的第六章 早期启蒙教育思想(略)第七章 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1. 【简述洋务学堂的类别和特点】类别:方言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特点:1)培养目标为造就洋务运动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2)在教育内容上以西文、西艺为主,开始自然科学的一般性课程以及各专业相关的科学技术课程,注重理解;3)在教育方法上是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安排课程;4)普遍设立了分年课程计划,确立了学年制度,采用班级授课制2. 【试从指导思想和改革措施两方面比较中国洋务教育与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指导思想的异同:1)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文明开化”与“和魂洋才”;2)都重视引进和兴办西式近代教育,又希望不丢掉本国文化传统的根本;3)洋务教育旨在保留封建教育的同时,兴办西式近代教育;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以否定封建教育为前提,兴办西式近代教育。 改革措施的异同:1)相同点:都采用了向海外派遣留学生的措施;都聘请洋教员执教、开办西式近代学校 2)不同点:洋务教育未能使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同步进行;明治维新则使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同步进行;洋务教育只是当时中国教育体系的一小部分,且主要集中于专门教育;明治维新则对教育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改革,涉及各级各类教育;兴办洋务教育的主体使部分具有危机和开放意识的官员,未能获得全国统一教育领导机构的有力支持,力量薄弱;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确立了以文部省为首的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是通过政府动员全国力量进行的,力量强大3. 【简要评价“中体西用”】历史作用:创立和发展近代学校教育,改革了传统教育只重儒学的教育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发展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不同于封建士大夫的一代新人,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局限:是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这种简单拼凑中学西学,而不涉及中国文化传统和政体的改造,必然表现出严重的局限性。其阻抑了维新思想更广泛的传播,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4. 【名词解释:幼童留美】幼童留美始于1872年,最早提出建议的是容闳,拟选送幼童,每年30名,4年计划120名赴美留学,15年后每年回华30名。幼童在美仍须兼学中学,派出随行中学教师督教;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主持管理留美幼童大小事务。1881年7月,清政府全部撤回留美幼童,他们大多未完成学业,但接触了西方文明,学到近代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知识,成为一批新型知识分子,是中国第一代科技人才5. 【名词解释:劝学篇】1898年张之洞劝学篇系统论述“中体西用”这一宗旨,至此“中体西用”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作为洋务教育的基本方针,贯穿在其实践过程的每一环节。全面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观点。劝学篇分为内篇和外篇,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现在教育中,中学为主导,西学为工具,二者都不可或缺,缺一都会有祸害。在“中体西用”原则下,还进一步论述了留学教育、学校课程、学制设想、科举改革第八章 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1.【简述维新派的教育实践】兴办学堂:1)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康有为的万木草堂(由旧式书院向新式学堂过渡);谭嗣同的湖南时务学堂。2)在办学类型和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的学堂;北洋西学堂和南洋公学(近代学制雏形)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介绍西学,让人们了解世界形势,开通思想、沟通上下;2)康有为中外纪闻(后改名为万国公报);3)梁启超时务报2【简述你对京师大学堂的理解】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大学堂不仅是全国最高学府,而且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近代高等教育进入了创造和确立的阶段,在中央设置专职教育行政官吏也从此开始。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自办的国立大学,也是当时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京师大学堂的设立,是百日维新中一大教育举措,既说明建立自己的高等教育机构已经引起清政府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近代中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为近代中国新学制的制定提供了借鉴,是我国学制史上的一个新起点。适应了当时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中国教育行政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过渡性的作用。3. 【简述康有为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计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教育体系。主张废除私有制和等级制,论述了理想的学制体系,倡导“公养”“公教”,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享受教育,皆为公费。重视学龄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表达了维新人士对普及学校教育的追求,对传统封建教育是一很大的冲击4. 【简述梁启超对教育目的的观点】梁启超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新民,新民必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品质。同时重视体育和智育。新民具有资产阶级政治信仰、思想观念、道德修养和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知识技能的新国民5. 【试从科举制度的演变分析中国考试制度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你如何看待清末废科举的政策?】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明,至清末被废除,在中国沿用了1300余年,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唐朝于进士科外,增设明经、秀才、明法、明算、明书等非常设科目,其中惟明经、进士科为士人所趋。宋初因袭唐制,后考试科目、内容和方法发生多次变化。元朝规定以“四书”出题,自此,朱程理学占据了科举考试内容。明清采用八股文体。科举与教育的关系:一方面,由于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科举又使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庸,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清末废除科举,一方面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大量新式学堂得以建立,开启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科举的废除使得文官选拔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混乱状态,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才得到改善6. 【简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反映了国家按西方近代标准统一规划全国教育的愿望,也表示政府普及民众教育开始付之行动,对以后学制的组织形式影响较大,都表现了中国教育的现代转化,但仍留有浓重的传统教育烙印。废科举,兴学堂:1)改革科举内容;2)递减科举中额;3)科举制的完全废止(标志着长期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在形式上宣告结束,一个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制度在逐步形成)。建立教育行政体制(建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从中央到基层的教育行政体制遂告建立)确定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学部的建立是从制度上对种种新教育思想的落实,其保证了新教育的实行 留日高潮与“庚款兴学”7. 【论述题:比较洋务教育与维新教育,论述中国近代教育观念的转变】洋务教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官方引进西式教育,开办新式学堂,改革传统办学模式与教学内容;2)首派学生出洋留学,开创了我国近代官派留学的先例,促进了新式人才的培养,便利了中西文化与教育的交流;3)改变科举考试内容,把“西学”与“中学”同考。以引进新式学堂为主要内容,首倡留学教育作为补充,改进科举制度作为变革传统教育体制的突破口,使中国近代教育在兼采中西以求发展方面迈出了功不可没的第一步,但停留在物质文化层面,不触及对封建制度的否定,因而效果不明显。维新教育:冲击旧教育制度的改革,开书院,办学堂;积极与守旧派论战;变革旧教育制度,废除八股文,提倡西学。重视教育改革的政治效用与社会功能,主张充分发扬培养信任、改造社会的作用;教育理论改革也很突出,最具理论探索的一次改革,在新的意义上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思想与制度8.【论述题:试论维新教育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维新教育重视教育改革的政治效用与社会功能,在思想理论上建树特别显著,是最具理论探索的一次改革,在新的意义上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思想与制度第九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1. 【蔡元培所提出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把教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属于现象世界,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一部分属于实体世界,包括世界观教育与美育 军国民教育,即体育 实利主义教育,也就是智育,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要训练学生思维细密 公民道德教育,就是德育,德育内容要以自由、平等、亲爱为主 美育,采用多种形式,引导人由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的桥梁 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被认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培养人们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能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精神境界 五育的关系即军国民教育是体育,实利主义教育是智育,公民道德教育是德育,美感教育可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是德智体教育的三者结合,五者作用不同但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2. 【简述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教育与政党之间,宗教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教育应该独立。可以通过实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度,然后再在每一个大学区内,由教授组成教育委员会主持学校工作来实现教育独立。1)教育经费独立。2)教育行政独立。3)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4)教育脱离宗教独立。教育活动与政治经济关系密切,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独立,只能相对独立。他的教育独立思想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反映了他反对军阀控制教育,希望按教育规律办好教育事业的美好愿望。教育脱离宗教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革命意义。此外,这一思想在推进收回教育主权运动,抵制殖民主义教育起了积极作用3.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观念转变的主要表现】 教育的个性化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使受教育者各尽其性,发挥个人的最大潜力; 教育的平民化以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为发端的新文化运动实际上就是一场指向平民主义的运动,坚持“庶民”方向,促进教育机会平等,教育内容和形式贴近平民; 教育的实用化提倡务实的教育成为共识,强调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要求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均需适应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科学化让科学内容和方法渗透到社会各项事业,改变人的态度和观念,运用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精神4. 【简评“五四”时期的平民运动】平民教育思潮倡导平民教育,是新文化运动的民主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具有各种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纷纷投身于其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部分:1)一部分以陈独秀、李大钊、邓中夏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代表;2)另一部分以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代表。在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平民教育被视为救国和改良社会的主要手段5. 【简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科学教育运动发展的主要表现】科学教育思潮始于1914年一批学者在美国发起的“中国科学社”和创办科学杂志,逐渐形成以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开展科学实验为追求的科学教育运动,主要表现在学校中提倡科学教育,尤重依照科学原理和方法进行教育并养成学生的科学技能和态度;促成教育的科学化观念:1)以任鸿隽为代表的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2)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通过文化反思倡导科学启蒙;3)以胡适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是一种较为具体的科学教育主张6. 【简述壬戌学制的进步性】壬戌学制,因其采用美国式中小学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 规定6岁入学、小学6年、初中和高中各3年、大学46年的分段及各阶段的教育,基本上依据了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及特点,显得更合理; 小学由7年缩短为6年,又分为初小4年、高小2年,可由各地酌设,初小为义务教育阶段,更加务实,有利于初等教育普及; 中等教育是学制的精华,中学由4年延长为6年,克服了旧制4年造成中学基础知识薄弱的缺点,中学水平提高并改善了与大学的衔接关系,也便于兼顾其他方面需要;中学分为初中、高中两级,增加了地方办学伸缩余地,也增加了学生选择余地;中学实行分科选科制,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充分兼顾升学和就业; 师范教育种类增加,程度提高,设置灵活; 取消大学预科,缩短高等教育年限,既保障了中等教育的年限,也有利于大学专门化教育和提高研究水平。从二者的内容到年限到指导思想到中国化程度都有根本的区别,体现一种历史的进步7. 【论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 改变校风,明确教育宗旨:1)改变学生的观念;2)整顿教师队伍;3)发展研究,广积图书;4)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体现了蔡元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确立了大学学术研究的宗旨,他的办学思想为以后其他学校所吸取,奠定了中国大学教育的基本格调。 提倡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成立最高立法和权力机构,评议会。 改革教学体制扩充文理两科,沟通文理两科,改年级制为选科制,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经此改革,北大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民主气息极浓,成为全国著名的学术中心和新思潮的发源地,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它对封建教育的突破,对民主与科学精神的高扬,成为大学改革的先导和示范,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改革第十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略)第十一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1. 【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性质和特色是什么】 性质: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 特色: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2. 【列举5所抗战时期我党培养高级干部的学校】干部学校教育是在1931年后苏区政权逐渐稳定的条件下,由干部在职训练演变发展而来的一种干部教育形式。当时主要的干部学校有:中国中央党校、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华北联合大学等3. 【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积累了哪些教育上的基本经验】 教育为政治服务(正确处理了特定环境下的轻重缓急,促证了最迫切需要的满足;教育内容服从了战争的需要;充分考虑到战争条件和政治需要);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当时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实际;组织形式和时间安排主义适应生产需要); 依靠群众办学; 新型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缩短学制,联系实际,注重实效)第十二章 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1. 【评述杨贤江在教育理论上的贡献】杨贤江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和青年教育家,他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考察、剖析了教育发生发展的过程,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这是他对中国当代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在青年教育方面,提出“全人生指导”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年的人生观。1930年,撰成中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新教育大纲2.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解决了中国最大、最急需解决的生计问题;地位是一贯的、整个的、正统的。 职业教育的目的早期解决个人生计问题;后期,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职业教育的方针社会化、科学化。 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敬业乐群。 职业道德教育:敬业乐群3. 【叙述晏阳初和梁漱溟所提出的乡村教育方案,并比较他们乡村教育理论的异同】 晏阳初就乡村教育提出“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的主张。1)四大教育: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能力;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2)三大方式:学校式教育;家庭式教育;社会式教育。 梁漱溟提出建立行政系统与教育机构合一的乡农学校,主张学校按自然村落和行政级别分村学与乡学两级,实行“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学校式教育与社会式教育合一等。 共同点:注重乡村教育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并将教育与乡村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结合起来共同建设,在方式上均注意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 不同之处:1)对中国问题的认识不同。晏阳初对中国农村问题的分析更多的是对中国“社会病”具体表象的归结;梁漱溟着力从中国文化寻找中国乡村问题的病因。2)乡村教育的理论和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不同。晏阳初更注重乡村具体问题的解决,并引进现代民主意识和西方社会治理模式;梁漱溟则主要借鉴中国古代乡约制度并加以改造,更注重弘扬传统道德4. 【论述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和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本内涵,并比较其异同】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受启发于裴斯泰洛齐,直接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1927年在晓庄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其集中反映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1)生活即教育(核心)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反对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2)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反对的是将学校与社会生活隔绝的教育,扩大了学校的内涵和作用,对传统的学校观、教育观有所改变,使劳苦大众能够受到起码的教育,渗透着普及民众教育的苦心。3)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在劳力上劳心,行是知之始,有教先学,有学有教,反对注入式教学,教服从于学;对学校与社会隔绝、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动,提倡的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和创造的教育;破除以学科知识为原则的课程传统,谈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但却忽视了间接知识的积累;生活教育的具有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有历史联系的六个特点 杜威“教育即生活”: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一角度提出教育即生活,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所以教育即生活 共同点:都强调学校和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不同之处的根源在于:理论提出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影响不同,1)杜威所处的社会现状是:资本主义社会已经高度发展,而美国又是有着崇尚个性、强调实用的文化,西方近代以来所形成的受机器大生产体制影响的强调划一的教育模式已存在问题,由此决定了他对教育的新理解和新设想。2)陶行知所处的社会现状是: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处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中,经济和政治水平低下,中国广大民众缺少教育机会。另一方面,中国学习西方半个世纪,所建设的新教育却又存在脱离社会生活发展、脱离儿童发展的缺陷,由此决定了他在吸收包括杜威在内的西方当代教育思想,并加以改造,而提出面对中国实际的主张。他们两人的其他教育思想就由这一基本点推演而来,这也成为进行比较的出发点5. .【简述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体系的三大命题】诞生于40年代初,主要围绕着“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这三大基本观点。“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活教育”理论目的论的早期表述,从一般逐渐走向具体的过程中,对人的要求也依次递进,是一个包容了民族性、现代性、世界性等丰富内涵的教育目的论体系“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活教育”课程论最概括的表述,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活教育的教材,并不排斥课本,但应能在自然、社会中得到印证,并能反映儿童的生活和身心发展规律,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教育内容成为一个联系的整体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的教学方法论,既体现于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也体现于儿童道德的培养上。“做”是为了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立体地位,是身心的积极参与,是获取直接经验的重要方法,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