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7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10991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7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7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7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度曹妃甸一中高二(文)期中试卷第I卷1、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提出了各种治国主张,下列观点属于儒家政治理想的是 A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为勇者尽之于军 C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D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2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古礼,论语记收孔子和学生宰予言论.宰予问:“三年之丧期己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子曰:“于女(汝)安乎”?曰:“安。”子曰:“予之不仁也。”这体现出孔子强调 A.孝悌之义 B.仁者爱人 C.为政以德 D.等级秩序3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4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以前,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能见到妇女的身影;宋代以后,妇女逐渐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 B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C理学对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 D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5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机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据此,你认为雨果的观点是 A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 B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D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6“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这表明黄宗羲 A反对实行君主制度 B指出了废除宰相的弊端 C认为君主不能世袭 D强调宰相职位应该世袭7黄帝内经提出了“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来考察人体生理病理的方法。与此相吻合的思想是 A人定胜天 B君权神授 C天人感应 D存理灭欲8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9顾炎武在郡县论九篇中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利弊进行比较,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近代西方创立的政治制度哪一个最接近顾炎武的设想?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联邦制 D议会内阁制10唐朝禅宗大师惠能有一首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下列与该诗思想一致的是() A.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11宋代的官僚士大夫是书法名画的消费主体,更将之作为标榜身份的象征;新崛起的富民阶层困没有政治特权,基于书画作为精神类奢侈品的特性,也广泛加入书画消费行列;平民阶 层消费的书画类型多以通俗类为主,但一些小工商业者对书画艺术品的追捧也蔚然成风。这种现象表明( ) A宋代的社会阶层差异逐渐消失 B书画消费的分层功能已经显现 C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人画成为主流形式 D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12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五代)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舁,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主要表明 A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 B北宋时期活版取代雕版 C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效率 D印刷术促进了宗教传播13李贽说:“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易不云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明相照,同类相招,云从龙,风从虎?归凤求凰,安可诬也!”从中可以看出,李贽( ) A反对封建礼教 B反对盲从孔子 C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儒学经典14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陈独秀倡导“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二者的区别是 前者重在科学技术,后者重在科学精神、方法 前者属于制度层面,后者深入到文化层面 前者用于反侵略,后者推动思想解放 前者思想来源于西方,后者思想源于传统文化 A B C D 15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皇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C.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D.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16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评论某人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尔、炮尔、船尔、机器尔。”梁启超评论的“某人”是( )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17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在19021906年期间,其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D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18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历史条件包括( )知识分子队伍的发展壮大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 五四运动的洗礼 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 A B C D19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 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 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20下表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入学履历:该入学履历反映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 B、义务教育法实施 C、“文革”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 D、“文革”后恢复高考21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说法正确的是:( ) 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提出争取中华民族真正的自由和独立 反对民族压迫 A B C D22评弹是一种盛行于江南地区的曲艺门类,在新中国成立前曾广为流传。1951年3月后评弹书目一度停演。50年代末60年代初,评弹再次焕发了新春,许多传统书目被保存、整理和传承,同时大量新的评弹书目不断推出。评弹艺术的再度发展主要得益于( ) A社会民众强烈需求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D“二为”方向的提出23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此人是(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杨利伟 D钱学森24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 A魏源、洪仁玕 B洪仁玕、康有为 C康有为、孙中山 D孙中山、陈独秀25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清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论旨在说明( ) A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 B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 C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 D改革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26被称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和“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的分别是 A论十大关系和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南方谈话”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会议决议27抗战时期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他们称延安是“思想工厂”。在这里产生的“思想”主要是指( )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等问题 C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28在1925年毛泽东在一首词中写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一时期,毛泽东“激扬文字”主要表现在( ) A写出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写出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发表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 D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和论十大关系29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30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指的是 A夫妇宴饮图 B洛神赋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第II卷(非选择题)2、 材料分析题31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 兰芝被休(强迫离婚)后: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节选材料二 “闽中少妇丧夫,不能存活,则遍告之亲戚,言将以某日自裁(自杀),而为之亲戚者,亦引为荣,则鸠(筹)资为之治槥(音慧,意为小棺材)。前三日,彩舆鼓吹,如迎神人。少妇冠帔衮服,端坐舆中,游历坊市,观者如堵,有力者设宴饮之,三日游宴既尽,当路结彩棚,悬彩绳其上,少妇辞别亲戚,慨然登台,履小凳,以颈就绳而殁,万众拍手称美。 林纾畏庐琐记材料三 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 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朱子语类 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中国近代史教程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依据材料一回答,南北朝时期的人们对妇女再婚持何态度?(2分)并说明依据。(4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寡妇殉难的原因。(4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6分)(4)依据材料四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评价儒家思想的?(4分)32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生,应考者三百余人,皆中小学生。校长杨月如先生嘱各举崇拜人物,以表其景仰之诚。统计结果如下:序号崇拜的人数被崇拜者1153孔子261孟子317孙中山411颜渊58诸葛亮、范仲淹67岳飞76王守仁84大禹、陶侃、朱熹、华盛顿等93程德全102苏轼、康有为、袁世凯等111伯夷、周公、苏秦、张仪、秦始皇、张良、萧何、韩信、司马迁、马援、班超、韩愈、司马光、程颐、徐光启、顾宪成、史可法、曾纪泽、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马丁路德、培根、卢梭、梁启超、武训、安重根等1223无崇拜者 据考师范之笑话上海时报1913-7-1.材料二 1923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有“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的问题,回答者大多数来自学生,答案却大相径庭,结果如下:1923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民意测验第6题统计表-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 孙中山 473 陈独秀 173 蔡元培 153 段祺瑞 45 胡适 45 梁启超 29 吴佩孚 27 李大钊 25 章太炎 10 冯玉祥 7 袁世凯 5 康有为 3 黎元洪 1 孔子 1 庄周 1 诸葛亮 1 曾国藩 1 汉武帝 1 合计: 1056-姓 名 票数 姓 名 票数 姓 名 票数 姓 名 票数-列宁 227 威尔逊 51 罗素 24 泰戈尔 17 爱因斯坦 16 威廉二世 12 杜洛斯基 12 华盛顿 11 甘地 9 杜威 9 俾斯麦 9 林肯 9托尔斯泰 7 路易乔治 6 马克思 6 马丁路德 1合计: 497据朱务善本校二十五周年纪念日之“民意测量”,北京大学日刊1924-3-5回答以下问题:1.从整体上看,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调查结果各有何特点?(8分)2.你认为什么因素导致了民意测验的结果的差别如此之大?(6分)3.引用上述资料对研究历史会有怎样的作用?(6分)高二 (文科)参考答案1C 2A 3C 4C 5D 6B 7C 8A 9C 10D11D 12C 13A 14B 15C 16B 17C 18D 19C 20C21C 22B 23A 24D 25A 26C 27B 28A 29C 30D31321913年的调查结果,主要是中国古代传统人物入选,孔孟得票遥遥领先,入选的外籍人少而且得票不多;(4分)1923年的调查结果则出现了很大变化,入选的主要是当时影响较大的人,如孙中山,而古代圣贤的得票明显降低,如孔子,入选外籍名人增多,而且得票较多,如列宁。(4分)调查人群的不一致;时代的变化;从1913年到1923年,中国经历了袁世凯尊孔复古;以及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事件,“民主”和“科学”等西方思想广为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等等。(6分,答出6点即可)对了解19131923年间中国社会思潮变化和西方文化影响中国的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