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docx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10900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期末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讲 物流概论一、 物流概念1.物流:是指物资资料实体的时空变化及其相关活动的总称。 2.物流的“物”是指实体的物品或物料;“流”是指实体时空变化现象,即与时间相关的实体空间位置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人的相关活动的结果。 3. 物流所发生的领域及广狭义物流产品制造领域中的物流:企业内部物流,生产现场物流 产品流通领域中的物流:进入流通领域中的产品称为商品,其流通也称为商业流通,商业流通包括了物流与商流。商业流通中的物流是现代物流重点所研究的,或称为狭义上的物流。 产品消费领域中的物流:消费者自主完成或其他人帮助完成的与消费有关的物流,如家中的物流。 以上领域中所发生的物流统称为广义上的物流。二、 物流活动的构成(一)业务活动构成 (二) 活动要素构成(一)物流的活动构成物流包括了以下几个的功能性活动: 1、包装 2、运输 3、存储 4、装卸搬运 5、流通加工:分装,表层处理,商品搭配等 6、信息处理 7、其他增值服务:代收款项;代为安装等 其中:运输与存储为基本活动 (二)物流活动的要素构成主体要素:供方;需方;物流第三方 客体要素:物流的对象,需要进行物流处理的物资资料实体(有的书上称为流体); 载体(系统)要素:有形要素(由场所与通道组成的线路、作用于其上的工具、人);无形要素(制度、标准、法规等) 绩效要素:目标;成本;时间;空间;收益;质量等三、流通中物流的一般路径物流路径由物流线路及活动发生起始构成;一般的物流路径:工厂成品库运输通道中转库或站运输通道店或消费者;流通中的物流活动发生在线路的开始与结束之间,从成品库发货开始到店或消费者收货结束。中转库起到联动作用。四、流通中物流与商流的关系 商流:是指商品流通中商品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移及其相关活动。 物流:是指在商流作用下,商品实体的时空转移。 商品生产、消费与流通的关系流通解决生产与消费间存在的间隔 通过商品交易消除商品所有权的间隔 通过运输消除生产地与消费地的空间间隔 通过仓储保管消除生产与需求的时间间隔 商品流通中商流与物流的比较五、物流的效用与作用1、物流的三大效用:在流通活动中的目标效用 时间效用: 空间效用: 形质效用: 2、物流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物流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动脉 对社会生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物流产业理论)(见物流活动的要素构成) 对经济增长与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要致富,先修路”,“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要落后于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小资料传统物流的四大行业 交通运输业:是物流业的主体行业。它不但包括各种不同运输形式的小行业,而且还包含为主体交通运输起支撑、保证、衔接作用的许多行业。 储运业:是以储存为主体的兼有多种职能,包含若干小行业,也包括某些和储存联系密切的运输业。 托运业:是货主和运输业之外的第三者从事托运和货运委托人的行业。 配送业:以配送为主体的各类行业,这个行业要从事大量商流活动,是商流、物流一体化的行业。 3、物流在企业生产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物流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保障 物流是企业的重要利润源泉(成本冰山理论、第三利润理论)。企业的第一、二利润源泉是什么,或者说企业是能够控制的利润收入来自那里的? 物流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服务中心理论) 六、 物流的主要特征 实体时空移动性 、实体质的不变性 、目标的客户服务性 、活动系统的多变复杂性 七、物流的基本分类1、 按物流在企业中所发生的领域分为: 2.按物流系统的功能分运输物流 、仓储物流 、快递物流 、配送物流 3.按流程的空间范围分国际物流 、国内物流 、区域物流 、同城物流 、内部物流 4、按主体分l 自主物流: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l 第三方物流八、物流管理1、物流管理的概念: 指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及其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2、物流管理的目的: 保证物流服务水平的实现;实现一定物流服务水平下的最大收益;以最小化的成本实现物流服务水平。 3、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 物流服务水平的确定:基于产品消费者对物流需求的满足 物流基本活动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 物流活动模式管理:配送物流、快递物流、第三方物流 基于物流的供应链管理 第二讲 物流活动目标与物流系统物流管理系统要素有主体、载体、无形资源、物流,没有流体。一、定义:物流活动目标:物流活动所要为客户提供的物流服务内容及其水平。 这里所指的客户,是实物产品的消费者,也就是实物产品流通中的最终客户。 物流活动是服务性质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品客户服务总目标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种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目标,它具有层次性。 二、 目标构建目标要素内容:产品物流空间保证服务目标 、产品物流时间保证服务目标 、产品物流形态保证服务目标 、产品物流安全保证服务目标 、产品物流信息保证服务目标 、产品物流价格保证服务目标 、产品物流情感保证服务目标 、产品物流其他增值服务目标 、产品物流风险防范目标 目标要素水平:总体目标水平:三、目标选择1、理论选择模型 模型假设 物流活动水平与物流成本的关系 物流活动水平与产品销售的关系 利润最大化原理确定物流活动水平 模型假设 1、基于实物商品销售中物流服务水平的选择。 2、在与竞争对手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流服务水平成为影响销售的主要因素。物流活动水平与物流成本的关系:1.符合收益递减规律物流活动水平 物流成本2. 符合单一投入的产出规律 利润最大化原理确定物流活动水平2、模糊选择方法 了解客户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服务水平 了解企业自身的能力 在确保竞争有优势的基础上,平衡成本与收益,选择最优服务水平。这是一种模糊决策。 第二节 物流系统一、 定义物流系统:为了实现特定的物流服务功能,由相关的物流要素,按一定的内在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结合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这个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物流服务功能:将输入的流体转换成符合物流活动目标要求的输出流体。 物流要素:资源要素;功能要素 二、构成要素:资源要素 、功能要素1、资源要素2、功能要素三、运行模式三、 物流系统的特点 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系统的要素众多。 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的系统。 物流系统是一个子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系统间的联系十分复杂,并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系统。 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物流系统是一种网状结构系统。 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的系统。五、物流系统的构建第三讲 仓储管理一、仓储活动概述1、仓储的含义:仓储是指利用仓库收纳、存放、储存物品,并根据需要交付使用的活动。仓,即仓库,是为存放物品而设置的建筑物或场地。储,则是指对物品进行收存、管理、交付使用等行为。2、仓储的具体活动存储活动:收货、存放、出货装卸搬运活动:入库卸货、库中搬运、出库装货一般仓储活动过程:入库卸货-收货-库中搬运上架-存放-库中搬运下架-出货-出库装货3、仓储的效用 时间效用:实现货物的暂时存放空间效用:实现流通中货物的集散中转(1)集中-若货物供应来源多,建立货物集中地(仓库或货运站),可将零星货物集中成较大批量的运输,降低总运输成本。(集运,如快递仓库)(2)拆装(分散)-以低费率大批量运输的货物运进仓库后,再根据库户需要以小批量送到客户手中(流通加工)(3)混合-也叫“集散”。将从许多生产商那里订购的产品,在分拨仓库中进行产品混合,按不同客户需要的品种混合装车运输,会带来运输中的经济效益。(配送)4、仓储的作用 仓储是实现有效生产与流通的重要环节;克服生产与需求之间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仓储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加快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的重要手段;帮助实现运输和生产等方面的经济性;是电子商务的重要基础。5、仓储系统基本作业功能区域划分收货区(入库区)、存储区、拣货区(分拣区)、发货区(出库区)仓储系统要素构成要素:场地、建筑物、通道、货架、设备、工具、信息、人员等。子系统:作业系统;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其中作业系统又由装卸搬运和存储系构成。仓储系统功能:存储功能、装卸搬运功能、其他经济功能6、仓储的特性物流的节点性、系统的边界固定性、系统功能的多样性、成本的复杂性、手段的多样性7、仓储的种类 二、仓储管理(一)仓储效益管理1、仓储效益目的内容及要求1)产出目标实现要求:保证物资仓储的各项目标实现,努力使客户满意程度最大化。2)收益目标实现要求:快、现2、影响仓储效益实现的因素合适的仓储目标、正确的路径与方法(系统)、其他方面的配套保证3、仓储目标决策的基本原则 利润最大化原则、服务原则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二)仓储效率管理1、仓储效率目的内容及要求 (1)在既定的投入条件下:一方面保管数量要求,越多越好;另一方面进出时间要求,越快越好。这两方面是否有矛盾?为什么?多了不一定快(2)在一定的服务水平,总成本越小越好。如在保证供应的情况下,如何使库存总成本最小(库存控制,下一讲内容)2、影响仓储效率的因素影响因素:人的因素;设施因素;布局因素;环境因素;材料因素3、实现仓储内部布局合理化(1) 仓库布局是对仓库内部过道大小、货架位置、配备设备及设施等实物所进行的安排。 (2)合理化的一般原则:系统简化原则;平面设计原则;物流和信息流的分离原则;柔性化原则(可移动的);物料处理次数最少原则;最短移动距离,避免物流线路交叉原则;成本与效益原则三、 销售仓库系统构建决策(一)仓库产权决策(二)仓库的选址决策(三)仓库数量决策 (四)仓库规模决策销售仓库系统:在工厂成品库与消费者之间,由一系列中转仓库构成的系统。决策机理:销售仓库的构建取决于产权、选址、数量和规模等,而这些又由客户服务目标要求、自身服务能力、成本水平及自然条件等决定。(一)仓库产权决策企业仓储决策的第一项内容就是仓库产权,即采用自有仓库(公司建造或购买仓库),还是公共仓库或营业仓库。 如, 一个企业在产品销售地是自建仓库还是租赁公共仓库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周转总量 2需求的稳定性3市场密度,以上三个变量如何影响产权选择?(二)仓库的选址决策仓库选址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选位,即选择什么地区(区域)设置设施。二是定址,即在已选定的地区内选定一片土地作为设施的具体位置。仓库的实际选址中,一般需综合考虑因素有: 1客户条件 ;2自然地理条件;3运输条件 ;4用地条件 ;5法规制度条件 以上条件如何影响选址决策?(三)仓库数量决策仓储决策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在提供仓储设施方面,是集中仓储还是分散仓储,这一决策实质上是决定公司物流系统应该使用多少个仓库,也就是仓库的数量决策。 影响企业选择销售仓库数量的因素包括:1总成本 2顾客服务水平 3运输能力 4小批量顾客 5仓库管理水平 6单体仓库的规模 (四)仓库规模决策仓库规模是指仓库能够容纳的货物的最大数量或总体积。仓库规模参数:仓库面积、长度、宽度、高度和仓库层数是反映仓库规模和仓储能力的重要参数。 影响仓库规模的因素:当地销售规模;租金情况;货物特性等 第四讲 库存管理第一节 库存概述库存(Inventory)是指企业中暂时闲置的用于未来销售或者使用的一切资源。企业己购进但尚未投入使用的原材料、外购件与尚未售出的产成品,生产中除了正在加工、运输、检验之外而处在等待状态的在制品,都处于储备状态,都属于库存。仓储与库存的关系:库存是仓储的对象,有仓储就必形成库存的。 作为厂家来说,仓储的成本体现在库存的成本上。保有库存的作用:(库存是调节供需矛盾的缓冲,是保障供应的前提)防止脱销快速满足用户期望储备功能争取价格折扣防止生产过程发生中断稳定生产库存的弊端:库存物资占用资金。企业要对库存进行管理,从而增加了企业成本。库存物资发生损坏或者丢失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库存会麻痹管理人员的思想,其掩盖的管理问题后果往往更为严重有了库存,会使管理人员以孤立的观点看待供应链上企业运营。库存的分类 按库存作用分:周转库存周转库存是指由批量订货而周期性形成的库存。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环境下为满足日常的需要而建立的库存。安全库存安全库存是指为应付需求和订货周期的多变性而准备的缓冲库存。安全库存是防止由于不确定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等)而准备的缓冲库存。调节库存调节库存是指为调节需求或订货的不平衡、订货速度不均衡、各生产阶段的产出不均衡而设置的库存。在途库存在途库存是指处于运输过程以及停放在相邻两个工作地点之间或相邻两个组织之间的库存。按其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类(1)原材料库存 (2)在制品库存 (3)维修库存 (4)产成品库存(5)销售库存按需求来源分:(1)独立需求库存 (2)相关需求库存第二节 库存管理的目的和决策内容库存管理:从原材料到成品,直到顾客手里的所有库存计划到控制的过程。库存管理的目的:在保障供应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库存成本:物资在储存全过程中所发生各种费用之和。库存成本的构成 购入成本(进货费与购买费)订货成本(准备成本)(订货费)持有成本(保管费)缺货成本:失去销售机会带来的损失、信誉损失以及影响生产造成的损失;库存短缺影响生产进度所引起的成本,如停工待料,等有了物料后的加班、计划的变动等。在进行一般费用核算时主要为前三项之和。库存管理的决策内容为实现库存管理目标,管理者必须对持有的库存水平、库存补充时机与补充量(即订货量)做出科学决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库存控制。其实质是订货管理决策。 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1、什么时侯订货,即订货时机,或订货点。2、订多少,即订货量。3、如何实施,即订货方法。企业库存控制的原理:为了控制库存量,由库存过程可知,可控制订货进货过程,也可控制销售出库过程。都可以达到目的。但是,控制销售出库过程,意味着限制用户的需求,影响社会需求,不好。所以最好采用通过控制订货进货(材料)过程的办法来控制库存量。这样,不但可主动控制库存量,而且不影响社会效益。因此,基本的思路,就是研究怎样通过控制订货进货过程的办法来控制库存量。而且主要是独立需求的库存控制。在独立需求下,按物品需求的重复程度不同,其库存控制模型也有很大差别。单周期需求也称一次性订货,很少重复订货。多周期需求是在长时间内需求反复发生,库存需求不断补充。 注:与单周期库存相比,多周期库存问题更为普遍。因此,控制的重点是多周期需求的独立库存的控制独立需求下的品种控制模型ABC重点控制法(一)ABC重点控制法的原理1ABC重点控制法概述 它是根据事物有关方面的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以有区别地实施管理的一种分析方法。2ABC重点控制法的核心思想与基本原理 核心思想:一是强调“重要的一小部分” ;二是分类思想 ABC重点控制法的基本原理是:把核心思想与技术、经济分析和定量计算结合起来。3划分ABC三类的通常标准A类:称为重点项目或关键因素B类:称为主要项目或主要因素C类:称为一般项目或一般因素 20:80原则A类:20%物资,80%价值,80%的销售收入B类:50%物资,15%价值, 15%的销售收入C类:30%物资,5%价值, 5%的销售收入 方法:按价值(销售额)排序,累计百分比,分段划分(二)ABC重点控制法的实施步骤 1收集数据 2统计汇总 3编制ABC分析表 4ABC分析图 5确定重点管理方式ABC分类管理策略独立需求下的库存数量控制的类型一次性订货/单周期订货(如:每天报纸的需求) 这种需求的特征是偶发性和物品生命周期短,因而很少重复订货。 重复订货(对全年连续需求的产品) 是长时间内需求反复发生,库存需要不断补充的。 确定型,需求和提前期固定时即刻补货(经济订货批量 EOQ )非即刻补货(订货生产批量 POQ )不确定型从条件分 :需求不确定;提前期不确定; 需求和提前期都不确定从管理方法分: 再订货点法定期盘点法独立需求下的确定型重复订购适度库存模型定量订购法 定期订购法定量订货法:就是预先确定一个订货点和订货批量,随时检查库存,当库存下降到订货点时就发出订货。在整个系统运作过程中,订货点和订货批量都是固定的,订货批量一般取经济订货批量(EOQ)。确定订货点订货点的高低取决于需求速率和订货提前期。需求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天平均需求量。需求速率越高,则订货点应该越高。订货提前期:是指从发出订货到所订货物到达所需要的时间。订货点=需求速率 X 订货提前期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OQ的确定)EOQ指通过对采购订货成本和仓储保管成本核算,以实现采购订货成本和保管仓储成本的总和为最低的最佳订货批量。EOQ模型的假设条件(某一产品)对库存系统的单位时间需求量(D)为常量一次订货量(Q)无最大最小限制采购、运输均无价格折扣订货提前期己知, 且为常量购入费与订货批量无关维持库存费是库存量的线性函数不允许缺货(即刻补货)补充率可无限大 ,每一批量订货一次交付模型中的成本核算、订货费:含义:订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差旅费,订货手续费,通讯费,招待费以及订货人员有关费用。特点:每一次订货中订货费与订货量的多少无关。若干次订货的总订货费与订货次数有关。公式:设一次订货费为C0,且每次订货费都相等,如在期间内共订了次货,每次订货量为,期间内的总需求量(也即期间内的总订货量)为,则期间内的总订货费为:可见,如期间的总需求量确定不变时,平均订货费的大小与订货批量成反比。如图所示。2、保管费含义:保管程中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入、出库时的装卸搬运堆码检验费用;保管用具用料费用;仓库房租水电费;保管人员有关费用;保管过程中的货损货差;保管物资资金的银行利息。特点:保管费用与保管数量的多少和保管时间的长短有关。3、进货费与购买费含义:所谓进货费,就是进货途中的全部费用,即运杂费。包括:运费、包装费、装卸费、租赁费、延时费、货损货差等。购买费,即物资的原价。特点:进货费与购买费都与订货批量无关,批量订多订少都不安影响其总进货费和购买费。我们把这种与订货批量无关的费用称为固定费用,而把那些与订货批量有关的费用称作可变费用。因此,进货费与购买费是固定费用,而订货费、保管费、缺货费、补货费是可变费用。设单位物资的进货费为c3,单价为k,T期内的进货总量为D,则总进货费与购买费3为:3=(c3+k)D如为简化起见,用表示固定费用,则3可表示为:3=(c3+k)DD则平均固定费用:4、总费用即各项费用的总和。即:o13总平均费用(T期内每天费用)为:EOQ的确定模型符号和已知的假设条件 D:T期的需求量,且已知o :每次的订货费用,且已知1 :单位产品在T期内单位时间的库存成本,且已知:每次定货批量,是决策变量EOQ公式推导平均总成本函数式:总成本最小时的一阶导数为零,求得:=2RC0/C1的平方根。如果分子分母都同乘T,则=2DC0/h的平方根.h为T期内单位产品的持有成本。EOQ模型图定量订货法的实施首先确定订货点和订货批量,库存管理人员每天检查库存,当库存量下降到订货点时就发出订货,订货量取经济订货批量应用定量订货法的前提条件:只适用于订货不受限制的情况只适用单一品种的情况既适用于确定型需求也适用于随机型需求一般多用于B类物资定期订货法原理:预先确定一个订货周期和一个最高库存量,周期性地检查库存并发出订货。订货批量:应使得订货后的“名义”库存量达到额定的最高库存量。定量与定期库存控制法的区别(1)提出订购请求时点的标准不同。(2)请求订购的商品批量不同。(3)库存商品管理控制的程度不同。(4)适用的商品范围不同。第五讲 运输管理(一)运输概念与特点运输就是人们利用各种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运送到另外一个地点的物流活动。特点(与装卸搬运比较):货物在工具中移动;货物在线路上移动;货物在物流节点之间的移动。(二)功能1、货物移动功能表现: 运输首先是实现了产品在空间上位移的职能。运输的主要职能就是将产品从原来所处的地点转移到规定的地点。效用体现:时间效用;空间效用2、产品短期储存(三)作用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四)运输系统构成要素1、决策干系人:运输交易受到五方面影响:托运人(起始地)、收货人(目的地)、承运人、政府和公众。 ()托运人和收货人。托运人和收货人的共同目的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将货物从起始地转移到目的地。 ()承运人。承运人作为中间环节,他期望以最低成本完成所要完成的运输任务,同时获得最大运输收入。 ()政府。由于运输是一种经济行业,所以政府要维持交易中的高效率。形成稳定的运输环境,促使经济持续增长。 ()公众。公众关注运输的可达性、费用和效果,以及环境上和安全上的标准。2、运输工具:各种类型的交通工具3、运输线路:交通工具行驶的路线4、运输节点:与线路连接的仓库、车站、码头等5、运输交易平台:停车场;网络平台6、无形资源: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标准制度等(五)运输业务活动过程(功能要素)1、托运:根据货物特性和到达要求,选择运输方式和承运人,并最终签定运输协议的过程。2、承运:承运人落实运输协议的过程。3、收货:收货人在货物到点后验收货物的过程。二、运输管理(一)运输管理原理1、运输管理目的要求:-效益要求:通过托运与承运管理,确保货物及时、准确、安全到达;保证交易价格合理。-效率(经济)要求:通过承运管理,确保总成本最小或运输量最大。2、运输的经济原理运输的经济原理说明了运输效率的主要影响机理,是优化运输方案的理论基础。(1)规模原理规模原理是指一个车辆随着一次装运量(重量或者体积计)的增大,使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为什么?因为总成本增加愈来愈小 (2)距离原理 距离原理是指运输成本与一次运输的距离有关,随着一次运输距离的增加,运输费用的增加会变得越来越缓慢,或者说单位运输距离的费用减少。为什么? 因为固定成本不变 (3)速度原理 速度原理是指完成特定的运输所需的时间越短,其效用价值越高。为什么? 因为,快速运输,运输时间缩短,单位时间里的运输量增加,与时间有关的固定费用分摊到单位运量上的费用减少;其次,物品在运输工具中停滞的时间缩短,而且使到货提前期变短,有利于减少库存,存储费用降低。 (二)托运管理1、运输方式选择(1) 现代物流运输方式分类按运输的线路范围分类1)干线运输:这是利用铁路、公路的干线,大型船舶的固定航线进行的长距离、大数量的运输,是进行远距离空间位置转移的重要运输形式。2)支线运输:这是与干线相接的分支线路上的运输。3)二次运输:这是一种补充性的运输形式,指的是干线、支线运输到站后,站与用户仓库或指定地点之间的运输。4)厂内运输:在工业企业范围内,直接为生产过程服务的运输。按运输的商业流通功能分类)集货运输将分散的货物汇集集中的运输形式,集货运输是干线运输的一种补充形式。)配送运输将节点中已按用户要求配好的货物分送各个用户的运输。是一种支线运输。按运输的协作程度分类1)一般运输(单一运输)孤立地采用不同的运输工具或同类运输工具而没有形成有机协作关系的为一般运输。如汽车运输、火车运输等。2)联合运输简称联运,它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或运输工具连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相互衔接的接力式运输。)多式联运它是联合运输的一种现代形式。是指同一区间内两种运输工具组合实现高的一种高效运输。多式联运使用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在不同运输方式间自由变化运输方式常用的组合:铁路与卡车运输组合,“驮背运输”延长铁路运输的服务范围,费用比单纯的卡车运输要低。水运为主的多式联运集装箱多式联运好处:避免了货物的中转装卸和偷盗航空货运与卡车的组合按运输中途是否换载分类 1)直达运输 利用一种运输工具从起运站、港一直到到达站、港,中途不经换载,中途不入库储存的运输形式。 2)中转运输在组织货物运输时,在货物运往目的地的过程中,在途中的车站、港口、仓库进行转运换装,称为中转运输。 按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分类 可分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2)按运输工具分类的运输方式比较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公路运输1、概念 是主要使用汽车或其他车辆(如人、畜力车)在公路上进行货客运输的一种方式。 2、特点 主要优点是灵活性强,公路建设期短,投资较低,易于因地制宜,对收到站设施要求不高,可采取“门到门”运输形式,即从发站者门口直到收货者门口,而不需转运或反复装卸搬运。公路运输也可做为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手段。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200公里以内。 3、适用性 主要承担近距离、小批量的货运和水运、铁路运输难以到达地区的长途、大批量货运及铁路、水运优势难以发挥的短途运输。 铁路运输1、概念 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2、特点 铁路运输优点是速度快,运输不大受自然条件限制,载运量大,运输成本较低。主要缺点是灵活性差,只能在固定线路上实现运输,需要以其他运输手段配合和衔接。铁路运输经济里程一般在200公里以上。3、适用性 铁路运输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数量的货运,在没有水运条件地区,几乎所有大批量货物都是依靠铁路,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运输作用的运输形式。水路运输1、概念 是使用船舶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2、特点 水运的主要优点是成本低,能进行低成本、大批量、远距离的运输。但是水运也有显而易见的缺点,主要是运输速度慢,受港口、水位、季节、气候影响较大,因而一年中中断运输的时间较长。3、适用性 水运主要承担大数量、长距离的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的运输形式。在内河及沿海,水运也常做为小型运输工具使用,担任补充及衔接大批量干线运输的任务。4. 分类 沿海近海远洋内河运输航空运输1、概念 是使用飞机或其他航空器进行运输的一种形式。2、特点 航空运输的主要优点是速度快,不受地形的限制。在火车、汽车都达不到的地区也可依靠航空运输,因而有其重要意义。3、适用性 航空运输的单位成本很高,因此,主要适合运载的货物有两类,一类是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很强的货物,如贵重设备的零部件、高档产品等:另一类是紧急需要的物资,如救灾抢险物资等。管道运输1、概念 是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一种运输方式。 2、特点 管道运输的主要优点是,由于采用密封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可避免散失、丢失等损失,也不存在其他运输设备本身在运输过程中消耗动力所形成的无效运输问题。另外,运输量大,适合于大且连续不断运送的物资。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3)选择运输方式应考虑的因素1)价格(应考虑运输途中的综合费用)运杂费、附加服务费、端点费用2)运输时间(速度)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占用费用3)安全可靠性(灭失和损坏)4)运输方式的可得性单一运输方式的选择(综合考虑前述四个因素) 多式联运的选择 多式联运就是选择使用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联合起来提供运输服务。在实际中,一般只有铁路与公路联运、公路或铁路与水路联运得到较为广泛的采用。 此外,航空与公路联运应用也较广泛,即将航空货物与卡车运输结合起来,这种方式所提供的服务和灵活性可与公路直达运输相比拟。2、承运人的选择(1)承运人类型按经营业务分单一方式经营人、联运经营人、快件承运人(可提供小件货物运输服务) 如:UPS、中国特快专递等按交通工具拥有的情况分运输中间商 运输中间商,一种是运输承包公司,一种是运输代理人。 运输承包公司是不具有运输工具或只具有少量短途运输工具,而以办理货运业务为主的专业运输业务企业。 运输代理人主要在国际货物运输业务中。运输代理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代办各种运输业务并按劳务收取报酬,即代理费、佣金或手续费。自用运输 所谓自用运输,即使用自有的运输设备,运输自有的、承租的或受托的货物的活动。拥有自用运输设备,可以具有更大的控制力和灵活性,能够随时适应顾客的需要。 但自用运输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运输成本较高。主要原因就是回空问题。第三方物流运输第三方物流,英文表达为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也简称TPL,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3PL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 (2)承运人选择因素模型 这里我们选择一个分制的评定标准,承运人绩效的评定范围从绩效好,绩效一般,绩效差。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值范围为高度重要,般重要,低度重要。这样,我们可以计算出该表中的承运人的总等级分为26。按此方法,承运人的总等级分最低的应是最佳承运人。(二)承运管理1、运输定价决策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距离、装载量、产品密度、空间利用率、搬运的难易、责任、市场运输成本结构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是随运输服务量(运量、运距等)的变化而变化的一些成本,包括劳动成本、燃料费用、维修保养费用、装卸成本、取货、送货成本等,通常按照每英里或每单位重量多少成本来衡量。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不发生变化,那些不受装运量直接影响的费用,包括获取路权的成本、端点设施成本、运输设备成本、承运人管理成本、通道、信息系统等费用。固定成本也需分摊在每次运输的运费之中。运价的构成与定价原则运价构成: 运输成本、税金、利润。运输的定价原则: 1)以运输价值为基础的原则; 2)反映供求关系变化的原则; 3)比价关系合理化原则。 4)政策性原则。定价策略和费率的制订2、运输过程合理化不合理运输的现象1)空驶不合理运输中最严重的形式产生原因:自备车送货提货不利用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计划不周 车辆过分专用,出现返空。2)相向运输同一种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做相对方向的运送,而与对方运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发生重迭交错的运输 。3)迂回运输一种舍近求远的运输,舍弃距离较近的路程,而选择距离较远的路程。4)重复装运运输本来可以直接将货物运到目的地,但是未达目的地就将货卸下,再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5)倒流运输是指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合理化概念运输路线合理化就是按照货物流通规律,组织货物运输,力求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得到最高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在有利于生产,有利于市场供应,有利于节约流通费用、运力以及劳动力的前提下,使货物运输最短里程,经过最少的环节,用最快的时间,以最小的损耗和最低的成本,把货物从出发地运到客户要求的地点。 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外部因素1)政府的交通管制 政府通过限制承运人所能服务的市场或确定他们所能收费的标准来规范他们的行为;通过支持或提供诸如公路或航空交通控制系统之类的通行权来促进承运人。 如英国和德国,政府对市场、服务和费率保持绝对的控制,这种控制将使政府对地区、行业或厂商的经济成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2)运输结构不合理如铁路能力过强,公路运力不足,造成用铁路进行短途运输。 3)运输能力不平衡如武汉水路资源丰富,但码头能力不足,使有些用户弃水走陆。4)运输网布局的不合理交通运输网络的线路和港站的地区分布,及其运输能力,直接影响运输网络的货物吸引范围,从而影响货运量在地区上的分布与变化。 5)运输参与者的目标不一致运输决策的参与者主要有托运人、承运人、收货人及公众。托运人和收货人有共同的目的,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将货物从起始地转移到目的地。承运人作为中间人,他则期望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所需的运输任务,同时获得最大的运输收入,并期望在提取和交付时间上有灵活性,以便于能够使个别的装运整合成经济运输批量。内部因素1)运输工具选择不当2)运输路线选择不合理3)收费不合理4)运输组织不当,缺乏全局性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2)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 运输的投入主要是能耗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设施建设已定型和完成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能源投入,是少投入的核心。 (1)“满载超轴”。“超轴”的含义就是在机车能力允许情况下,多加挂车皮。 (2)水运拖排和拖带。将无动力驳船编成一定队形,一般是“纵列”,用拖轮拖带行驶,可以有比船舶载乘运输运量大的优点,求得合理化。 3)汽车挂车。 3)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 运输社会化的含义是发展运输的大生产优势,实行专业分工,打破一家一户自成运输体系的状况。4)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选择运输方式应考虑的因素: (1)运输物品的特性(物品的形状、单件重量和体积、危险性和易腐性 ); (2)运量(运输批量的大小 ); (3)运输距离; (4)在途时间(物品的到货期 ); (5)运输费用。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直达运输是追求运输合理化的重要形式,可以减少中转过载换装、提高运输速度、节省装卸费用、降低中转货损。 6)配载运输充分利用运输工具载重量和容积,合理安排装载的物品及载运方法,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7)“四就”直拨运输 “四就”直拨,由管理机构预先筹划,就厂、就站(码头)、就库、就车(船)将物品分送给客户。8)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 专用散装及罐车、大型半挂车、“滚装船”、集装箱船、集装箱高速直达车等。9)通过流通加工,减少无效运输木材加工、钢材剪切加工等。10)优化运输路线发送者应如何分组来制定路线? 什么是最好的服务顾客的发送顺序? 哪一条路线应分派给哪一种车辆? 对于服务于不同的客户类型,什么是最 好的车辆类型? 客户是如何限制发送时间的? 第六讲 配送与配送中心相应的渠道和物流模式厂家运输-综合批发商(便利品)-配送-零售商(店商、网商)-最终用户(店商用户自提、网商用户快递);厂家运输-专业批发商(比较品)-配送-零售商(店商、网商)-最终用户(快递为主)厂家(工业品或特殊品)-零售商(店商、网商)-最终用户;对应直达型运输或快递物流61 配送概述一、配送的定义 (一)配送的一般概念目前,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配送有不完全一致的认识:国外:把物流中的运输或输送等同于配送(或视为配送的核心)Delivery。我国:更强调配货的作用,提出配送的内涵包括“配”和“送”两种活动Distribution。(二)国外(日本)对配送的表述日本工业标准JIS物流用语定义: 将货物从物流据点送交给收货人。西泽修在物流ABC指南中将配送详细描述为 从发货地到消费地之间,所有进货品、发货品及库存品都是有计划地、统一地进行管理和实施。配送是费用最低、服务最好的送货方式,为了最有效地将原材料、产品送达,把采购、运输、仓储的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三)我国对配送的表述我国物流专家王之泰教授从两个方面对配送进行了定义: 一是从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对配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位置和配送的本质行为表述为:“配送是以现代送货形式实现资源的最终配置的经济活动”; 二是从配送实施形态表述为:“配送是按用户订货要求,在配送中心或其他物流节点进行货物配备,并以最合理方式送交用户”。(四)规范的配送定义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 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订单形成),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分拣配货),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从物流节点到用户的运输)的物流活动。二、配送的特点 1、配送本身是一种商业行为,是一种盈利的价值活动环节。2、配送是一种高水平的用户驱动型的送货形式。 3、配送是“配”和“送”有机结合的活动形式。 4、配送是一种“门到门”的服务,以供应者送货到用户的形式进行供应。 5、配送是相对于干线运输而言的概念。 配送与送货的区别:配送和干线运输的联系与区别干线运输(简称运输)与配送的联系(1)运输和配送都是线路活动 运输活动必须通过运输工具在运输路线上移动才能实现物品的位置移动,它是一种线路活动。 (2)运输与配送的互补关系 一般来说,在运输和配送同时存在的物流系统中,运输处在配送的前面,先通过运输实现物品长距离的位置转移到配送中心这个节点后,然后交由配送来完成短距离的输送。干线运输与配送的区别三、配送的作用与意义(一)物流的经济作用1.完善了运输和整个物流系统。2.提高了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多品种商品集中发货或多个用户的小批量商品集中发货3.通过集中库存,可使零售企业实现降低库存或零库存。4.简化手续、方便用户。5.提高了供应保证程度。(二)物流的社会意义1有利于实现物流社会化和合理化。2有利于实现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3有利于开发和应用新技术。4有利于创造物流效益。62 配送活动环节 一、配送活动的基本环节 配送通常包括如下基本环节: 备货 储存分拣及配货 配装配送运输 送达服务配送加工1备货 是配送的基础环节。 筹集货物:订货、进货、集货、验货及结算、交接等;由用户自己订;由配送企业承担。 2储存 配送中的储存有储备及暂存两种形态。 暂存形态:方便下一环节工作不影响总体利益 储备形态:周转储备,保险储备影响总体效益3分拣及配货 分拣和配货是配送不同于其它物流形式及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关系配送成败的一项重要支持性工作。分拣及配货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的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进行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 所以,也可以说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有了分拣及配货就会大大提高送货服务水平,所以,分拣及配货是决定整个配送系统水平的关键要素。4配装 在单个用户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载运负荷时,就存在如何集中不同用户的配送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充分利用运能、运力的问题,这就需要配装。 即所谓协同配送。 5配送加工是流通加工的一种,但有它不同于一般流通加工的特点,配送加工一般只取决于用户要求。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 6配送运输 即送货,是配送活动的核心实质就是货物运输,是短距离、次数频繁的、面向用户的“末端运输”、“支线运输”、“二次运输”。非“干线运输”城市交通路线又较复杂,如何组合成最佳路线,如何使配装和路线有效搭配等,是配送运输的特点,也是难度较大的工作。 7送达服务 要圆满地实现运到之货的移交,并有效地、方便地处理相关手续并完成结算,还应讲究卸货地点、卸货方式等。送达服务也是配送独具的特殊性。 二、配送的基本业务流程(一)一般流程(二)特殊的配送流程6.3配送商业模式及分类一、配送的基本商业模式1、商业模式:也就是公司的盈利模式,是公司通过一定的路径和方法来提供一种服务进而实现盈利的一种方式。商业模式所要明确的问题:供应链及其提供的基本服务是什么,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角色是什么,所提供的服务是什么,其价值所在是什么(降低了成本还是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或者是一种全新的服务),基本的路径与方法怎样。2、配送的基本商业模式厂家集中进货,为零售商提供接近零库存的商品,并且降低了整个链的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通过批零差实现价值利润。二、配送的分类(具体的商业模式)(一)按照配送组织性质的不同分类1.经销商以配送中心为节点实现对零售商的配送规模大,专业性比较强;有配套的设施、设备和装备;设施流程专门设计,能力强,配送品种多、数量大。服务对象配送关系固定 ,机动灵活性差,投资较高。2.经销商以一般仓库为节点实现对零售商的配送 以一般仓库为据点来进行配送。 3.连锁零售商以自己的配送中为节点实现对加盟店的配送:组织者是商业或物资的门市网点,是一种销售配送,例如:超市配送4.生产商以自己的仓储体系为节点实现对零售商的配送 组织者是生产企业 ,适于地方性较强的产品。如面包生产企业。 (二)经营性质不同分类1销售配送配送企业是销售性企业,促销型配送,配送物品与用户不定。是配送的常见形式。2供应配送配送企业为自身供应需要,自己组建配送据点,实现对下属工厂或商店的配送。3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配送企业既是商品的销售者,也是商品生产者的供应代理人。一般为针对商品代工企业等固定工厂用户。4代存代供配送 配送中,货物所有权不发生变更,只是帮助货物的集与散。(三)按配送企业对货物的所有权分1、自营型配送:商流与物流合在一起2、第三方配送:商流与物流分开(四)按配送时间和数量多少分类1定时配送:日配(24h配送);准时看板方式 按规定的时间间隔配送2定量配送按规定的批量配送3定时定量配送4定时定路线配送在规定的路线上,按规定的时间表配送5即时配送 (五)按配送商品种类和数量多少分类(1)单(少)品种、大批量配送可整车运输(2)多品种、少批量配送可凑整装车(3)配套成套配送(六)按加工程序不同分类1加工配送与流通加工相结合的配送。 2集疏配送 只改变产品数量组成形态,而不改变产品本身的物理、化学形态的 ,如大批量进货后小批量多次发货,或者零星集货后形成一定批量再送货等。(七)按配送企业专业化程度分类 1、综合配送 在一个配送网点中组织不同专业领域的产品向用户配送。 2、专业配送适当划分专业领域的配送方式。64 配送中心概述 一、配送中心的概念 1国家标准的定义 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存储为辅。2日本市场用语词典定义 配送中心是一种物流节点,它不以储藏仓库的这种单一的形式出现,而是发挥配送职能的流通仓库,也称作基地、据点或流通中心。配送中心的目的是降低运输成本、减少销售机会的损失,为此建立设施、设备并开展经营、管理工作。3物流手册的定义 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需求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4现代物流学的定义配送中心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流通设施。5、对配送中心的深入理解:配送中心的“货物配备”工作是其主要的、独特的工作,是全部由配送中心完成的;对于送货而言,配送中心主要是组织者而不是承担者;配送中心的配送活动和销售活动或供应等经营活动的结合,不是单纯的物流活动;配送中心的“现代流通设施” 以现代装备和工艺为基础,不但处理商流而且处理物流,是兼有商流、物流全功能的流通设施。配送中心和仓库的区别二、配送中心功能配送中心是以组织配送性销售或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职能的流通型节点。主要功能:集货、储存、加工、分货和配货、送达 是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加工中心功能之综合,并有了配与送的更高水平。配送中心的功能示意图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图三、配送中心的种类(一)按照配送中心承担流通职能分类1、供应配送中心 特点:配送的用户有限且稳定,用户的配送要求范围也比较确定,属于企业型用户,配送中心的库存品种比较固定,配送中心的进货渠道也比较固定。可以效率比较高的分货式配送工艺。2、销售配送中心 特点:用户不确定且数量也很大,每一个用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