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模拟)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9386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9九下中山模拟)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场景有( ) A . 北京人共同住在洞穴中B . 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C . 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D . 北京人长相像猿,非常丑陋2. (2分) (2019七上南山期中) 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的宣传海报,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 ) A . 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B . 7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C . 3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D . 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3. (2分) (2019七上龙岗月考)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 A . 学会使用火B . 开始过定居生活C . 有了私有财产D . 开始过农耕生活4. (2分) 4月21日,农历三月初三,乙未年中华人文初祖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隆重举行。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A . 炎帝B . 黄帝C . 尧D . 舜5. (2分) (2017东莞模拟) 春秋时期的政治局面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的出现与西周哪项政治制度有关( )A . 分封制B . 禅让制C . 郡县制D . 九品中正制6. (2分) (2018七上灌阳期中) 数轴记忆法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应该是( ) A . 秦朝B . 周朝C . 商朝D . 夏朝7. (2分) (2019七上潍城期中)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使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反映的应该是( ) A . 商朝的建立B . 西周的建立C . 夏朝的建立D . 东周的建立8. (2分) (2017七上太康月考) “反戈一击”与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有关。此战役中商朝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 商王残暴无道,不得民心B . 商朝军队数量少C . 周文王重用贤能,国力强大D . 少数民族大戍进攻9. (2分) (2019七上横山月考) 按照周礼,贵族使用鼎和簋的种类、数量都有严格规定,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一簋”。礼器的类型和数量的变化反映了( ) A . 青铜器的数量增多和种类逐渐丰富B . 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C . 贵族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D . 青铜器成为贵族身份的代表性器物10. (2分) (2019樊城模拟)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 A . 夏朝B . 西周C . 春秋D . 商朝11. (2分) (2019七上韶关期中) 战国时期,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其中位于最西边的诸侯国是( ) A . 燕国B . 齐国C . 楚国D . 秦国12. (2分) (2019七上庆阳期末) 下面的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下面所示的图片,分别属于什么时期的房屋样式?( ) A . 河姆渡时期、半坡时期B . 半坡时期、河姆渡时期C . 河姆渡时期、元谋人时期D . 半坡时期、北京人时期13. (2分)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政治上革除旧制,经济上生产力迅速发展,劳动工具也发生了大的改进,其中得到推广和使用的是( ) A . 铁农具和马耕B . 青铜器和牛耕C . 木农具和牛耕D . 铁农具和牛耕14. (2分) (2019九下南山模拟) 春秋战国时代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下面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显著的时代特征( ) A .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B . 各诸侯国之间发生了残酷的战争C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 . 思想学术繁荣各国竞相变法15. (2分) (2019七上龙凤期中) 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请从此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应是指( ) A . 都江堰B . 郑国渠C . 大运河D . 六辅渠16. (2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在商鞅变法中直接给农民带来红利的措施是( ) A .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B . 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除徭役C . 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D .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17. (2分) (2016七上简阳期中) 认为难与易、祸与福等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家是( )A . 孔子B . 老子C . 孙子D . 墨子18. (2分) (2017七上长春期中)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 . 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 . 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 . 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19. (2分) (2018七上龙岗期中) 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幵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 A .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C . 佛教传入中国D . 西学传入中国20. (2分) (2019七上福田期末) 为了改变经济凋敝的状况,汉朝初年的统治者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这一政策所体现的思想流派是( ) A . 道家B . 法家C . 墨家D . 儒家21. (2分) (2019深圳) 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批圆形方孔铜钱。该铜钱是( ) A . 和同开宝B . 五铢钱C . 开元通宝D . 半两钱22. (2分) (2019玉林) 如图反映的史实出现于( ) A . 夏朝B . 西周C . 秦朝D . 西晋23. (2分) (2019七上汉滨期末) 它“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是( ) A . 灵渠B . 都江堰C . 大运河D . 郑国渠24. (2分) (2019七上无棣期中)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此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在哪一阶段( ) A . AB . BC . CD . D25. (2分) (2019七上潍城期中) 刘邦和项羽进行了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B . 项羽势力强大,一味依赖武力C . 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D . 项羽在巨鹿兵败自刎二、 综合题 (共2题;共30分)26. (15分) (2019七上新会月考)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制度的问题。 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史记五帝本纪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礼记礼运材料三: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材料四: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的标志着是什么? (3) 材料三体现了哪一制度?从材料看,被分封做诸侯的主要是什么人?这一制度施行的目的是什么? (4) 材料四,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状态? (5) 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远古、夏商周和秦朝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7. (15分) (2018七上九江期中)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资治通鉴(1) 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 (2) 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概况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3) 材料三,“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的目的是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2题;共30分)26-1、26-2、26-3、26-4、26-5、27-1、27-2、2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