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7347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科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科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9题;共58分)1. (2分)“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唐代诗人李敬芳的这首汴河直进船评述了大运河的利与弊。你知道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A . 便利隋炀帝的出游B . 巩固西南边防C . 巩固隋朝统治D . 结束分裂割据局面2. (2分)用一个短语来形容隋朝的特点,比较恰当的应是( ) A . 繁盛一时B . 国泰民安C . 战乱不断D . 诸侯争霸3. (2分)资治通鉴记载唐朝某皇帝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位皇帝是( )A . 唐高祖B . 唐太宗C . 唐高宗D . 唐玄宗4. (2分)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B . 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C . 进士科和明经科是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D . 科举制度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5. (2分)下图描绘隋朝大运河的起止地点是( )A . 北达涿郡,南至洛阳B . 北达涿郡,南至江都C . 北达涿郡,南至余杭D . 北达涿郡,南至长安6. (2分)武则天不惜动用酷吏打击贪官污吏;朱元璋实行“重典治吏”,官吏枉法受赃80 贯处以绞刑;雍正帝时,赃官的罪行一经核实,就把他的家底抄个干净,连他们的亲戚子弟的家也不放过,并下令:“丝毫不得碍于情面,务必严加查处把贪官追得水尽山穷,叫他子孙做个穷人,方符朕意”。古代帝王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 . 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B . 为了肃清官员的贪污腐败C . 为了强化皇权,平抑穷富D . 为了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7. (2分)藏族有一首民歌,名叫唉马林吉(“喂,听一听”的意思),一直到今天都广为百姓传唱。歌词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您。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表达了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怀念。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 )A . 唐高祖统治时期B . 唐太宗统治时期C . 唐高宗统治时期D . 唐玄宗统治时期8. (2分)右图佛座侧面刻有“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佛像供养”。“三藏法师玄奘”的历史功绩有 ( ) A . 出使西域B . 西行取经C . 七下西洋D . 抗击沙俄9. (2分)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的原形是( )A . 鉴真B . 玄奘C . 僧一行D . 怀素10. (2分)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据你所知,吐蕃就是今天_的祖先( )A . 回族B . 满族C . 藏族D . 汉族11. (2分)2016年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掀起了全民学诗词的热潮。如果出题:他的诗忧国忧民,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后人称他的诗为“诗史”。“他”是( )A . 李白B . 杜甫C . 杜牧D . 白居易12. (2分)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A . 唐玄宗统治前期B . 唐太宗统治时期C . 唐高祖统治时期D . 武则天统治时期13. (2分)“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反映了( ) A . 吐蕃与唐朝的密切关系B . 北宋人民与契丹人民的友好往来C . 粟末靺鞨与唐朝的密切关系D . 西域各族对西汉的向往与敬慕之情14. (2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 A . 开皇之治B . 贞观之治C . 开元盛世D . 康乾盛世15. (2分)在唐太宗时期,以敢于犯颜直谏而著名的是 ( )A . 房玄龄B . 杜如晦C . 魏征D . 姚崇16. (2分)唐代陶瓷业闻名于世的工艺珍品是( )A . 景德镇瓷器B . 越窑青瓷C . 邢窑白瓷D . 唐三彩17. (2分)假如你漫步在唐朝长安街头,能看到以下哪些现象( )城市规划科学,街道整齐许多外国人在学习中国文化或经商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买东西众多读书人边喝茶边吟诗作对,其乐融融A . B . C . D . 18. (2分)有“瓷都”之称的是北宋时期兴起的( )A . 哥窑B . 汝窑C . 景德镇D . 定窑19. (2分)北宋末年,一个大商人从四川到南方采购货物,他会携带的货币是( )A . 铁钱B . 交子C . 存折D . 支票20. (2分)梁山好汉鲁智深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 )A . 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B . 食客盈门的酒楼C . 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D . 好汉比武的擂台21. (2分)元朝时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现象,下列哪一少数民族开始形成( ) A . 吐蕃B . 契丹C . 女真D . 回族22. (2分)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开元”是下列哪一皇帝的年号?( ) A . 唐高宗B . 唐太宗C . 武则天D . 唐玄宗23. (2分)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阿保机称帝 赵匡胤建立北宋 澶渊之盟 宋夏和议 西夏建立A . B . C . D . 24. (2分)下列关于“靖康之变”的说法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 . 北宋灭亡B . 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C . 金军攻进开封D . 岳家军浴血奋战25. (2分)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相对应的朝代是( )A . 汉朝B . 五代十国C . 明朝D . 清朝26. (2分)“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是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中国民族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下列人物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有( ) 文成公主 玄奘 鉴真 郑和A . B . C . D . 27. (2分)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这部文学名作是( )A . 荷马史诗B . 俄底浦斯王C . 天方夜谭D . 马可波罗行纪28. (2分)将品茶视为美的享受,以茶会友,以茶入诗,蔚然成风,饮茶习俗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所有这些最早发生在( )A . 西汉B . 东汉C . 东晋D . 唐朝29. (2分)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是( )A . 唐代国家统一B . 民族政权并立C . 唐代文化繁荣D . 宋代民族融合二、 综合题 (共3题;共70分)30. (2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太宗常引用这样的比喻:“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 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贞观政要材料三: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王谠唐语林材料四: 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拔抒擢,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陆贽陆宣公翰苑集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唐太宗认识到什么实质性问题?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2)唐太宗统治期间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盛世局面?结合材料二,说一下此盛世局面与隋炀帝“一朝而败”的关系。(3)材料三中的“开元初”是指什么时期?“上”的最大功绩是什么?(4)材料四主要反映了武则天采取的哪一政策史称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这与材料中“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局面的出现有什么关系?(5)结合四则材料,说一说唐朝前期的三位皇帝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所采取的共同政策。31. (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史话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是近年网络上的流行语。有学者认为,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上,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军国主义盛行,对外侵略扩张,导致中日“友谊之船”说翻就翻。 【友谊之船】【侵略之船】材料二 新闻纪实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明确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从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期间,抗战处于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部分华北和华中地区的中国军队的局部抗战阶段;从七七事变至日本递交无条件投降书期间,抗战处于全国抗战阶段,即“八年抗战”,把局部抗战与全国抗战联结起来,就是“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加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的抗战历史,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行为摘编自人民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朝及近代史上中日关系的主要特征,并说说导致近代中日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朝及近代史上中日关系的主要特征,并说说导致近代中日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十四年抗战”的起止时间,并列举该时期中国抗战史实两例。(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十四年抗战”的起止时间,并列举该时期中国抗战史实两例。(5)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重大意义。(6)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重大意义。32. (15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天可汗”指谁?他获此称号的原因是什么?这表明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是怎样的? (2)步辇图反映的是唐与哪个民族的交往情况?双方交往的重大事件是什么?有何意义?(3)两宋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签订过的和议有哪些(至少写出两个)?请选其中一个和议进行评价。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9题;共5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二、 综合题 (共3题;共70分)30-1、30-2、30-3、30-4、30-5、31-1、31-2、31-3、31-4、31-5、31-6、32-1、32-2、3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