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7248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密-封-线- 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题号一、二、 积累三、阅读四、作文总分得分(一)(二)(三)(四) 一、一笔好字闯天下,请工整答题吧。(4分,此题无需专门作答) 二、积累运用:(23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炽热(zh) 纤细(xin) 狡黠(xi) 锲而不舍(qi)B剽悍(pio) 蓦然(m) 锃亮(zng) 相形见绌(ch)C稽首(j) 参差(c) 亘古(gn) 戛然而止(g)D玷污(din) 荫庇(yn) 两栖(x) 锐不可当(d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荣膺 雏形 格物至知 无原无故B诀别 阔绰 众志成城 张惶失措C琐屑 洋溢 如坐针毡 吹毛求疵D蔓延 茏罩 无与仑比 郑重其事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今天的街灯不太明亮,前面影影绰绰走着的几个人,听声音好像是我们学校的学生。B.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救灾物资络绎不绝地到达灾区,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得到了最好的诠释,灾民们终于有了欢声和笑语。C.苹果iPod再出江湖,是重蹈覆辙还是起死回生?让我们拭目以待。D.当“H7N9禽流感”这个名词频繁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国家卫生部呼吁,切勿草木皆兵,应保持足够的冷静与理智。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来突出的成绩。B.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C.在贵重物品展览期间,如何防止贵重展品免遭盗窃或抢劫,是组织者深感头痛的事。D.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2分) A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 15” 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C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6、填空:(13分)(1)、曹刿论战选自 _ 旧传为_ 时期 _所作,是一部_ 体史书 (2)、关雎选自 _ ,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这些诗歌共分_ _ _三大部分。,(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就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组句子。 。 。(4)、乡村景色常常入诗入词。请写出连续的两句描写乡村景色的诗(词): (5)、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这样的诗句: 三、阅读理解:(一)读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2分) 、第二句除明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 感(3分)(二) (12分) 【甲】愚公移山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阳,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 ,何如?”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 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 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 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鄙:边境。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瓶:水瓶。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顾:难道,反而。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汝之不惠 惠: 帝感其诚 感: 越明年 越: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 垄上 12翻译下面句子。(3分)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3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学会谅解(13分) 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能 ;谅解是,能 。这生动地道出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遥作用。因而一位伟人意味深长地说:同志之间的谅解、支持与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确实,谅解非常重要。先哲们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圣人孔子曾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已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这种以已推人的思想就包含了理解他人、谅解他人的深刻含义。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已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强调做人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同样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谅解精神。 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赏魏征的才干和人品,于是便谅解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帮助自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这里虽然有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尊贤爱才的一面,但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也与他宽宏大度、关于谅解他人分不开。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了霸业;蔺相如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相反,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又有哪一个能作出一番事业呢? 古人尚能如此,在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更需要谅解。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谅解呢? 谅解,需要沟通。客观事物纷繁复杂,个人的思想认识常常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当自己与他人产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 谅解,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谅解别人。 谅解,需要忘却。忘却,是谅解的良方。克制性的谅解,不是真正的谅解,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谅解,才是真正的谅解。我们提倡谅解,但是,谅解也不是无原则的一味迁就、退让。对于那些有损民族、国家和集体得益的行为,还需要勇敢地站出来,与之作坚决的斗争。让我们学人谅解吧!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14、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对“谅解”进行论述的?(2分) 答: 15、文章第段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论证的作用是什么?(3分)答: 16、如果将第段删去,对文章的论证会产生什么影响?(4分)答: 17、仿照文章第段中的画线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4分)答:谅解是,能;谅解是 ,能。(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九十九分的苦恼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珑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妈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 这种情感氛围中,我们对孩子寄寓了很高的期望。这期望近乎成为信仰。可是,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信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的妈妈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100分才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分、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孩子每次拿了94分、95分回来,她脸上都没有笑容。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八十几分,于是就有(1)引发 引起 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她妈妈拿出来数落一顿。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马上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 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孩子自然拿我没办法,但她妈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了“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辨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即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怎么办好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辅导孩子做作业。苍天不负苦心人。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2)(走 冲 迈)进门来了:“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消息了。果然带来一个99分。 我大喜。待她妈妈下班回来,我努努嘴暗示孩子把考卷奉上。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一瘫:“我就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回那最后1分!” 我大为震惊,本想顶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但是我知道,这样意气用事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于成绩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这时我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意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至享受。我灵机一动,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妻子奇怪了:“平时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 我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你笨,这不可能。那就是第二种可能:我笨。我看这样说,还比较恰当。但是,这也并不能怪我。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拣得眼花;拣了半天,捡个了傻瓜。你不怪自己,还要怪她。” 女儿捂着嘴巴笑。她妈妈也忍住笑了。18.文中第一处画线部分一连用了五个“比”字,目的是什么? (2分)答: 19.文中第二处划线的句子形象地写出了她妈妈当时的心理变化,开始是 继而 ,接下来有一个很能体现后一种心态的动词是 。(3分)20.面对99分,全家人都陷入了苦恼之中,他们各自苦恼的是什么?分别用一句话简要回答。(3分)孩子苦恼的是: 她妈妈苦恼的是: “我”苦恼的是: 21.对本文结尾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矛盾得到彻底解决,全家皆大欢喜。B 矛盾没有彻底解决,“笑”的背后仍有苦恼。C 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发出苦恼的笑。 D 言尽而意未尽,留有让人思考的余地。三表达交流(50分)22、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 ”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在题目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使题目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第一行。语文参考答案:1. B(A炽热ch C稽首q 戛ji D两栖q 锐不可当dng)2. C(A. 格物致知,无缘无故;B.张皇失措;D.笼罩,无与伦比) 3.B 4.D 5。答案C【解析】A项表示后逗号应改为冒号,任务后逗号应改为冒号或破折号;B项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不是书名,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D项最后的 错误,应改为。,整个句子是陈述语气。6、(略)7、“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8、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9、还暗示了诗人孤灯听雨、长也难眠的离情别绪,也像这秋雨一样,绵绵密密,涨满了秋池。 (一)10. 用箕畚 通“慧”,聪明 被感动 到、及 11D(A人称代词,他表反问,可译为“难道” 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C把因为 D都是“去、往”的意思。) 12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汉”“阴”“陇”“断”译错一处扣0.5分,扣完3分为止。) 13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甲文以神话结尾,而乙文以议论结尾(3分)(二)14、文章一方面论述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论述了我们怎样才能学会谅解。(答出一方面得1分,意思对即可)15、文章第段先列举三个典型事例从正面论证,有力地证明了谅解的重要作用又从反而进行论证,形成对比,进一步论证了论点,使论证更充分。(意思对即可)16、这一段强调了谅解是有原则的,如果删去,将会使文章的论证不严密。(意思对即可)17、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句式与画线部分的句子基本相同,语言通顺,比喻恰当即可得分。(三)18.母亲对女儿的期望很高冲19.高兴 失望 瘫20.孩子:不被妈妈理解,总受指责。她妈妈:女儿不争气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我”:女儿受委屈,自己左右为难。21.A22、(略)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若需出现校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