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6738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美国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到“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里的战争指(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B . 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C . 抗美援朝战争D . 第二次世界大战2. (2分)“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段话中的 “敌人”是指( ) A . 美军B . 日军C . 八国联军D . 英法联军3. (2分)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时,我国面临的形势是( )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美国出兵占领台湾美国从东南沿海对新中国发起进攻 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A . B . C . D . 4. (2分)达成和平解放西藏协议时的西藏地方政府的首席代表是( ) A .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B . 达赖C . 阿沛阿旺晋美D . 班禅5. (2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的内容不包括( ) A .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C . 五星红旗为国旗D . 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6. (2分)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份分别是( )A . 1949年、1951年B . 1951年、1953年C . 1949年、1956年D . 1953年、1957年7. (2分)下面这组照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它们共同的主题是( )A .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B . 初建社会主义C .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D . 改革开放之路8. (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的伟大事件之一。其国际意义不包括( ) A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 .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C . 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D .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9. (2分)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的代表。这说明( )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心所向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党派高度团结,没有阶级之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A . B . C . D . 10. (2分)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A . 彻底实现国家独立B . 巩固新生政权C .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 .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11. (2分)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烙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A . B . C . D . 12. (2分)在1953年-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状况是(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起来工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开始了全面社会主义建设A . B . C . D . 13. (2分)1957年我国生产钢535万吨,原煤1.3亿吨,粮食1.95亿吨。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3%,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工业为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 .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B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D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14. (2分)“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了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 A . 土地改革B .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 公私合营D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5. (2分)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准备举办“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资料,适合采用的有(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武汉长江大桥大庆油田A . B . C . D . 16. (2分)“文革”期间,还是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了( )A . 国家的法制遭到严重践踏B . 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C . 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D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7. (2分)农业稳,天下安,下列措施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的有( )商鞅变法,奖励农耕 建国初进行土地改革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 B . C . D . 18. (2分)19561976年,是我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在此期间,我们的社会主义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下列关于这一时期探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这一时期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照搬了苏联模式B . 这些探索为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C . 20年的探索丰富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D . 成就的取得说明我们已经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19. (2分)下列关于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 两次会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在实践中得到长期坚持B . 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路线、方针C . 都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指明了方向D . 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20. (2分)小明写了反映“文革”历史的小论文片段,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 是“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的结果B . 十年间,国民经济建设未取得任何成就C . 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D . 结束的标志是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96分)21. (20分)从1921年到2016年,95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从弱小到强大】材料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从幼稚到成熟】材料二: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从在野到执政】材料三: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随后,又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从挫折失误到成就辉煌】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都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成功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会议名称和意义。(2)遵义会议是中共在哪次重大军事行动过程中召开的?请写出这次重大军事行动胜利的意义。(3)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的是哪一事件?请写出“三年的军事较量”中的三大战役名称。(4)通过以上探究,请写出一条你的感悟或认识。22. (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人物篇:下面图中的历史人物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写出二位人物的姓名,并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事迹。图一:_被誉为:_图二:_被誉为:_(2)探索篇:下面三幅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的变化。历史事实证明,“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为此,同学们组织了一场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请回答问题: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在农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上述图片一反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个历史事件中颁布的文件是什么?这个历史事件的完成有什么意义?“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一首老歌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哪一方式?图三显示安徽凤阳县农业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产生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图一、图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后实现的建设成就。这一计划是哪一年开始执行的?计划的重点是什么? (4)感悟篇:从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回答: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23. (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这天北京的天气显得格外晴朗,天安门雄伟壮丽下午3时,随着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礼炮齐鸣,全场沸腾起来。材料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出兵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材料三: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不得饱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只用几年时间就推翻了这种旧土地制度。以上材料摘自近代中国史纲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天”指的是哪一天? (2)这一天升起的五星红旗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国旗的?该会议还通过了哪部具有宪法作用的文件?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中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参战军队的名称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旧土地制度”指的是哪一种土地制度?这次改革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24.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材料二:材料三: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1)材料一是新中国建立后不久,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一部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文件的内容,请写出这部文件的名称。根据这一文件党和政府开始土地改革,请问,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的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的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失误?(3)材料三中安徽凤阳农民“又娶媳妇又盖楼”应感恩于我党哪一制度的实施?这一制度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哪一伟大决策?(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和调整除了以上三步外,还有一次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5)综合以上材料及相关问题,你能得出哪些认识?25. (12分)判断题。以下是一组题为新中国、新希望的邮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邮票一选用毛泽东头像突显了他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2)邮票二体现了中苏人民的伟大友谊。 (3)邮票三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邮票二和邮票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5)邮票四中的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6)这组邮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断发展壮大。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96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3-1、23-2、23-3、23-4、24-1、24-2、24-3、24-4、24-5、25-1、25-2、25-3、25-4、25-5、2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