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考研常见题库及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305328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研常见题库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研常见题库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研常见题库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辨析题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不应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应是一般和特殊、指导和基础的关系。哲学是关于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不是科学的科学,而是科学的哲学。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进行概括和总结的基础;而哲学一旦在具体科学的基础上概括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就能够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指导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各门科学的发展,又不断地以新经验、新材料、新成果丰富和发展哲学,如此循环往复,使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伴相长。2唯心主义均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错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指我们的思维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也就是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唯物主义哲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唯物主义哲学是坚持可知论,主张我们的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之物,而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有些事物现在不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将来会被认识。唯心主义哲学不一定全都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就是说,它们不一定都是不可知论者。只有那些不可知论者才根本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这种哲学认为要正确认识现实世界是不可能的。3、物质是从各种实物总和中抽象出来。答: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时候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果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4、世界统一于存在。 错误。恩格斯指出,存在是一个摸棱两可的命题,因为不仅物质是存在,精神也同样是存在。但是,精神是物质世界的反映。所以,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而不是存在。认为世界统一于存在其实是杜林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坚决批判的。(P32)5作为哲学范围的运动是指单纯的位置移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恩科斯指出:“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形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在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大脑就像胃分泌胃液那样分泌意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这是物质、意识的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同时意识对事物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7.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是发展的这句话是错误的。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关于事物发展原因问题上的分歧是它们的根本分歧,这主要是因为: 首先,矛盾的观点揭示了任何事物都包含了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要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就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克服片面性,而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则主张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其次,矛盾的观点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也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则主张用孤立点看问题。 第三,矛盾的观点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斗争引起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也就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而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则主张用静止点看问题。它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看不到事物发展的源泉,不能理解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把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原因归结于外力的推动。 从而可见,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种种分歧,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这一分歧从根本上决定了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也决定了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8.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或本质)。这句话不对!正确的应为: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根据是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参照课本) 以下仅为参考:普遍性是同类事物中许多不同的特殊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和特点,所以它只能存在于各种特殊性之中,而不可能在种种特殊性之外独立存在。所以说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是任何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的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被包括在一般之中;联系是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和属性,如果把个别和一般看作两个集合,那么个别完全包含一般。9、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因而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条件。解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应该是矛盾的斗争性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条件,所以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斗争总是存在的,而且矛盾的斗争性贯穿事物发展的全部过程始末,即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所以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存在的。10、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就经济体制而言就是要否定和抛弃原来的经济体制。解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实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旧的社会体制的变革。所以就经济体制改革而言是在不改变原有旧的经济体制前提下,对对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而不是单纯地否定和抛弃原来的经济体制。11、假象是与事物本质无关的错觉。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它割除了现象与本质,本质与客观的关系。假象离不开本质,假象同样是由本质决定的。假象不是错觉,错觉是认识主体所产生的认识错误,是主观的。而假象则是属于客观事物的,是客观的。假象可以人们的错觉,但错觉不是假象。12在认识问题上,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错误。旧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主义都是坚持反映论的原则,即承认人的认识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反应。因此,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不是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旧唯物主义不懂得社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把实践引进到认识中来承认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反映论,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把辩证法同认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认识论发展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满足对于世界的解释和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则不仅说明世界,而且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13.真理就是指事物的客观规律。这种说法说法片面。a.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b.真理是客观的,因为真理的内容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检验真理的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c.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适用的范围和条件,超出这个范围和条件,真理就转化为谬误d.真理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因为人的认识具有至上性和非至上性。e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4、真理是有用的,因此,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错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本质特征不是有用,而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1“有用”的主体应该是社会而不是个体,“有用即是真理”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观点,2,“有用”的时间范围应该是广泛的而不是眼前的,空间范围应该是广泛的而不是狭窄的3,“有用”的价值层次应该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4“有用”的最终客观判断标准应该是社会生产力15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该说法是不正确的。.( l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既有确定性又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不是指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实践标准。( 2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指的是实践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因此该说法错误。16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就在于不懂得意识的能动作用。该说法是不正确的。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有两个:一是只看到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二是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不懂得、不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据此,可以看出,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不在于不懂得意识的能动作用。17,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对。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而唯物史观则不同,正如达尔文发现了物种起源与进化的规律,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的解释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所以,命题是正确的。(p94)18.地理环境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错误。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的不可缺少因素,由于工业和生产污染越来越严重,影响到社会发展甚至人类生存,于是有人提出上述观点。重视环境保护是对的,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把环境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不正确的。认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环境的作用再大也不能取代其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起的作用只能表现在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上,即在相同条件下,优越地理环境可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会起延缓作用。.19.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错误。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中包括科学技术,但科学技术在知识形态上,是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生产力,只有科学并入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20.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种社会形态。答:是对的。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桶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历史的具体的统一。依据生产关系性质,社会形态可以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这5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而更替具有客观必然性。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社会形态的更替规律也是人们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认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按照自身意愿进行选择更替,社会形态的更替规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总要受到自己目的的驱使和制约;另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又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们的历史选择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历史主体的选择性活动必然是一个合目的性和规律性性统一的过程。总结:人们对社会形态的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但是人们并不能盲目自由选择某种社会形态,必须结合实际和客观规律,通过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选择表现出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更替。21一个完善的人,其本质是理性、自由和意志。 一个完善的人必须具备理性、自由和意志,但不能把理性、自由和意志归结为人的本质。这一观点是人本主义哲学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它把人看成是脱离一定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人,把人的本质看成是人生来就具有的,永恒不变的性质,不理解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马哲论述题1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回答其内容的第一方面,即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二方面,即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知论;反之,则是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人们的活动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是主观反作用客观。只有解决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取得工作的成功。2试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所引起的哲学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主要表现在: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唯物主义同辩证法结合起来,使唯物主义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成为唯物辩证法。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使之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实践的基础上把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根本不同,不仅要科学地说明世界,尤其强调能动地改造世界。既坚持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坚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3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1)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特征,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它把变革旧世界和改变现存事物作为自身的任务和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就是通过人的能动的活动,特别是通过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实现对旧世界的改造,并用共产主义的新世界去代替它。(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一方面是指它自身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是指它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离不开其他社会实践,也离不开科学的实践。它在科学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给科学实践以世界观的指导。(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它的革命性是按照客观规律对旧世界的变革;它的科学性是坚持在对旧世界改造中遵循客观规律。4试述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在于它的物质性。1、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2、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3、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5试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及其哲学意义。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其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6试述实践的本质、特性和作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的作用有:1、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7如何正确理解意识的能动性?在实践中如何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1、 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 意识还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意识、物质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要在实践生活中正确发挥意识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一下几点: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己的“物化”过程。所谓意识的“物化”,就是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的感性活动,即化为实践。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最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一般说来,作为认识器官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至于改造是世界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更是不言而喻。8试论述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当前实践的指导意义。内因与外因即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因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也就是内部矛盾。某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则是外部矛盾,即外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但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它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它通过内因而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但不能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所以,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在具体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时,既要看到内因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不可忽视外因的作用。在坚持“内因论”的前提下,不忽视外因的作用。形而上学则与之相反,主张“外因论”。认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完全是由外力推动的。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它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第一,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内因是事物的根据,首先依*我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第二,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又必须坚持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理,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地借鉴和吸取世界各国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又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加以消化和吸收,使外因通过内因而发挥出积极的作用。9试论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正确认识稳定和改革发展的关系的指导意义。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2方面含义 :(1)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赖、互为存在前提、互相渗透,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这种关系的建立使事物保持着稳定、联合、团结、统一的状态,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对立的性质。这种性质的存在使得事物呈现出动荡、不稳定、变革的状态。矛盾的斗争性贯穿于过程的始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二者的统一表现在:同一性包含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制约斗争性。但同一性并非是无差别的等同,而是包含差异和对立的同一,这种同一的许多条件要通过斗争来建立,所以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稳定是发展的基础,离开了稳定任何发展都是无法进行的。发展是改革的前期阶段,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会减弱,而其他社会的次要矛盾就会加强,使社会的矛盾发生变化,并最终导致新的改革,使社会得以继续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的目的和前提是稳定,任何的改革都是以解决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使人们生活更加为目的,这就必须使社会稳定,因此,稳定是改革的目的。而且,如果社会动荡,就无法谈论任何改革,所以,稳定也是改革的前提。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就是我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10试论述质量互变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说明邓小平理论中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正确性。答:1. 事物发展变化分两种基本形式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界限时,量变就转化为质变。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旧质事物就变成了新质事物,这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在新质的基础上,又进行着新的量变。这是质变向量变的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的。 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三步走”战略中,第一步是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也就是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目标也已实现。最终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一定意义上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的宏伟目标,是质变,没有这一远大目标就会迷失前进方向,缺乏前进的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离不开量的准备和积累,因此邓小平理论中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布署,是为现代化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在量变中渗透着质变,也就是说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为了实现最终的质变,我国必须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最终的奋斗目标。其中,前两步奋斗目标的实现都属于阶段性部分质变,第三步奋斗目标则是根本的质变,可见“三步走”战略充分体现了阶段性部分质变的原理。所以说,邓小平理论中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是正确的。11试论述辩证的否定观,并用以阐明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对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正确方针。 答:1.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是: (1)辩证的否定观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二是,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3)作为发展环节与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2. 因此在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上: (1)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上,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2)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在对外开放中,要积极吸收外国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我们既要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的、没落的东西;既要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又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12试论述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指导意义。答: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表明事物自身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诸环节构成的。其中否定之否定是过程的核心,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矛盾的解决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首先,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是由辩证否定的本性所决定的,因为每一次否定都是一次“扬弃”,都是既克服了前一阶段的消极因素,又保留了其中的积极成果,并在新质基础上加以改造和提高,从而实现了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其次,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这是因为:第一,事物发展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周期性就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不是直线前进的。第二,新事物开始时总是比较弱小,它要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要经历反复斗争的曲折过程。第三,坚持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必须反对形而上学的循环论或直线论的错误。循环论把发展看作是简单的循环,完全的重复,只看到曲折性,根本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直线论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可以不走任何的弯路,没有任何的曲折,一帆风顺就能把事情完成的,只看到前进性,否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13试论述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以及坚持这一原理的实际意义。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14试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不可知论及机械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对立。答:唯心主义经验论 又称“内省的经验论”。旧哲学认识论中同“唯理论”相对的“经验论”的一派。唯心主义经验论者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泉源。在指出感性经验的来源上是唯心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贝克莱、休谟、马赫等。他们根本否认外界事物为感性经验的泉源或根本拒绝回答外界事物是否存在的问题,认为经验只是纯主观的东西,是由人的内省的体验(人的内部心灵活动)产生的,并把这种主观经验作为认识的唯一对象,否定理性认识。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它发展到极端,就是唯我论。唯心主义经验论是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主流之一。唯物主义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反映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认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活动的发生。不可知论: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认为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它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社会实践的作用机械唯物论:对待自然科学上唯物,历史观上唯心15试论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实践意义。(P69) 答: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于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时间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容,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16试论述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P70) 答: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个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正确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一切认识的真正来源。只有通过深入群众,调查了解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把群众的实践转化为领导者的认识,把群众的智慧和经验上升为领导者的决策,我们才能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领导者如果不从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决策。同样,党要实事求是地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实事求是是在实践基础上改造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只有通过“到群众中去”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者改造世界的任务,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完成。为此,必须将从群众中获得的真理性认识回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成为千百万人民群众实践的武器17试论述真理及其客观性。主观真理论的表现和错误是什么?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院里,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半院里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主观真理论的表现: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错误: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18试论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何意义。 答: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知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无限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统一:第一, 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第二, 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神话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意义个人理解。19、如何理解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性和归路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价值原则是人们总要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在人的活动中,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各有其特点,因而是有区别的: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的原则,而价值原则是侧重于主体性的原则。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条件性原则,价值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原则。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多样性原则。 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突出地表现为两者相互贯通,相互引导和检验标准的一体化。真理和价值相互贯通。真理和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实践是真理和价值的共同的检验标准。20、试论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信其千真万确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果的精髓二、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 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从理论与实践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操作指导。理论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首次把实事求是明确规定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从而使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首次把解放思想作为实事求是的题中应之义,从而使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成为了一个有机的科学整体。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首次把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完整表述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首次提出要把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开展两条战线上的反倾向斗争联系起来。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首次从理论与实践上为党的政治路线的确定和贯彻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前提。实践意义:(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并将继续为建设和发展这样的社会主义提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操作指导。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们开创了并将继续推动我们开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们形成和发展了并继续推动我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1试论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如何正确看待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物质资料生产是人们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它由人的劳动,生产资料登要素构成,生产资料又可进一步分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人的劳动、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是构成劳动过程的最抽象、最一般、最普遍的要素,只有这些得以存在和发展,社会的其他活动如政治 、文化、艺术、宗教登才能够得以存在和发展。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地理环境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社会的发展。 地理环境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制约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虽能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但它对社会的发展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 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人口因素不仅指人口数量,而且还包括人口的质量、构成、分布、迁徙、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2.社会有两种最基本的生产:A物质资料的生产;B人口生产。3.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人口是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不同的人口分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和影响。22如何理解国家的本质。简述国体和政体的相互联系。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这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国家是政治权力机关。它一般由立法、行政、司法等政权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构组成。 第二,国家是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它的根本任务就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统治阶级所需的程序。第三,国家的统治阶级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从而政治上也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具有重要作用,政体又有相对独立性.23.国体和政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国体是指一个国家的性质。比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美国是资产阶级专政。 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比如总统制、议会制等。我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者关系:1、政体和国体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不可分割。没有政体,国体无从体现,没有国体,政体无从存在。 2、国体是政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政体的存在形态。政体是由国体决定的,有什么性质的国家,就要求有什么样的政体与之相匹配。 3、政体是国体的体现和反映,对国体有能动的反作用。当政权组织形式适合于国家性知识,它对国家性质的反作用表现为服务作用;当政权组织形式不适合于国家性质的时候,它对国家性质的反作用表现为破坏作用。24.试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及这种反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关系。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指社会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25、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单一的,这就是生产力。答:(1)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看,生产力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早已昭示的真理; (2)人类社会各个不同的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每一新的社会形态由初步形成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至最后走向灭亡或消亡的过程,归根到底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然会引发调整和变革;(3)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变化方向和发展趋势,从而最终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 26、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有效地保护经济基础,就一定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答:该说法是正确的,理由如下:(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这是二的辩证关系;(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它一旦产生即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帮助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3)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前进的进步力量。27.“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首先,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旧的上层建筑又极力维护旧的的经济基础时,必须通过社会革命这一手段来摧毁或扫除历史前进的障碍。其次,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由于社会革命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革命热情和聪明才智。而且,社会革命还能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们群众。最后,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28.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历史任务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的历史任务往往是由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人物首先发现或提出来的。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方向,在革命斗争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2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式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二,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课本P102P104)30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师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师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式极为复杂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课本P107P108)31试论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原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而实践活动直接影响社会存在。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先进的文化建设会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进而指导人们正确积极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有利于在实践中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进而提高国家综合实力。32如何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作用,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更多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但是对科学技术的不正当应用,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如,发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爆发“全球问题”。所以要求人们在正确利用科学造福人类。33说明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杰出人物在历史上指的是能起到推进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的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新的历史人物往往是由杰出人物首先发现或提出来的。他们比一般人站的高,看得远,解决历史任务的欲望比别人强烈。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的方向,在革命斗争中起到领导核心的作用。但是不论怎样的杰出人物,在历史中发挥什么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改变历史总进程和总方向。34简述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的表现。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历程而言,社会形态发展有着多样性。有的国家在发展中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典型过程,也有的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或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有的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社会形态性质不够典型,甚至多种社会形态特征交叉渗透,有些国家一定时期由较为落后的社会形态快速跃迁为先进的社会形态,而有些国家的社会形态则长期陷于停滞状况甚至由先进转为长期落后,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会显现出不同特点。所有这些,体现了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35说明社会形态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答: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各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的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所以,只要把全部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的历史过程,就能够发现“各国社会现象中的重担性和常规性”,即规律性。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但是,如同其它社会规律一样,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从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众历史活动的对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括以下三层: 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二:社会形态的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总要受自己的目的的驱使和制约,另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又必须遵循社会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们的历史选择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 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义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历史是人民群众假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正是在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通过参与社会社会变革实现的。36试论述如何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