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九年级历史检测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05209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历史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历史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历史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历史检测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对这句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A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B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2 .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内容中,与海洋文明有关的是ABCD3 . 公元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一种新的宗教诞生了。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这种新宗教定为国教。该宗教是A佛教B印度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4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停课闹革命”“港澳回归,洗雪国耻”“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BCD5 . 关于甲地发生的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破产B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C标志着二战规模达到最大D标志着欧洲战事的结束6 .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15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ABCD7 . 新中国实施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B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C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D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8 . 学习历史需要将历史概念用层次化的方法组织起来,与“解放战争一一三大战役一一平津战役”的层次结构一致的是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一中国同盟会一一国闻报B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一一大生纱厂C抗日战争一一全民族抗战一一九一八事变D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一国民革命运动一一北伐战争9 . 下列事件中,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新航路的开辟 三角贸易ABCD10 . 现在,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一变化与某组织的建立紧密相关。关于这个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成立于1993年B是欧洲国家的政治军事集团C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中重要的一极D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二、填空题11 . 请写出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知识。(1)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_。(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并放火烧毁的皇家园林是_。(3)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_。(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5)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场胜利是_。(6)解放战争中,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是_。12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是在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年。三、列举题13 .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1)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法律文献(2)巴黎和会上签订的“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的条约(3)二战后,美国对西欧经济援助的措施(4)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5)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14 . 知识积累:列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四、综合题15 . 科学帮助并满足了战争的需要,战争的需要也同样地帮助了科学事业。大部分重要的技术和科学进展是战争的需要所直接促成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场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经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写出材料中“这场革命”的名称。哪一机器的出现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据材料写出该机器给英格兰带来哪些变化?材料二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在主要战区展开生死搏斗。这场战争,各方都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以给敌人最大的杀伤,战况空前惨烈,人员伤亡惨重。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也带来了科技史上的一大进步。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世界近代现代史(2)据材料二写出这场战争的名称。举出一例这场战争运用的新式武器?写出现代化战争装备导致的最残酷的战役名称?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战争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这是自然的,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直接起源于世界大战的军事发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材料三中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何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列举二战期间美国打击日本的军事发明一例。(4)基于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科技创新与战争之间有何关系?站在当今时代的角度,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科学技术?16 .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问题一: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运动?这次运动是哪一阶级提出来的?此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这次运动中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军事工厂是哪一个?问题二:材料二中“君主立宪”的主张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为了宣传这一阶级的思想和救国救民在哪位皇帝的支持下,掀起了哪次变法?问题三: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这“三个兔子”是哪次运动的代表?“中兔子”陈独秀创办了什么杂志,成为此次运动的阵地之一。问题四: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17 . (16分)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历史上,日本屡屡侵犯中国,近年来,中日关系又被推上风口浪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中中国抗击的是日本的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2分)两次战争有什么的结果如何?(2分)从两次战争中可以认识到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具有哪些特点?(2分)材料二松冈环是日本大阪的一名普通小学教师。自1985年后,每年“815”她都带领日本民间团体“铭心会”到南京来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今年月25日,她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了一批重要资料。这是她近年在日本走访当年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的证言及史料,包括日兵从军日记、战时图片、侵略图、信件等。她说:“日本曾经给中国和许多亚洲国家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现在日本国内的教育隐瞒了当年侵略史实,这是不对的,我要让大家了解历史真相。”摘自新华网(2)材料二中,松冈环到南京来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为什么定在每年“815”?(2分) “现在日本国内的教育隐瞒了当年侵略史实,不但没有反省战争罪行,而且还在不断制造中日摩擦,从中日关系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2分)材料三 2014年2月25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7日下午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3)我国设立这两个纪念日的历史依据分别是什么?(4分)表明中国人民怎样的立场?(2分)1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材料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材料三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990至今反恐战争材料四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节选自习近平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历史事件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又有何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的标志?(3)材料三中图片是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转折性会议遗址,请问这次会议是什么?这次会议选举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推动“中国在过去三十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的伟大领袖是谁?中国的“发展模式”指的是什么?19 . 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谁能够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先机,实现经济的飞跃发展。某中学初三(5)班准备开展“探寻科技文明的足迹,勇攀科学技术的高峰”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开启工业之门】材料一英国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正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瓦特,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进入高科技时代】材料二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反思过去岁月】材料三工业化之后,伦敦的工厂如雨后春笋,高大的烟囱林立,处处浓烟滚滚,能见度极低。(其他城市)正如恩格斯说的,“凡是可以用来形容伦敦的也可以用来形容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形容所有的大城市”。在19世纪后期的英国,呼吸系统的疾病,特别是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和气喘等,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1873年、1880年和1892年,伦敦相继发生由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先后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梅雪芹在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材料四各国温室气体的相对排放量为:美国30.3%欧洲27.7%俄罗斯13.7%【以史为鉴促发展】(4)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瓦特在英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贡献。(1分)(2)请以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各一例,论证材料二所表达的观点。(3分)(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1分)(4)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1分)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二、填空题1、2、三、列举题1、2、四、综合题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