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注安-案例【考前重点】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1303965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注安-案例【考前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注安-案例【考前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注安-案例【考前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管理P121,附录四)1、生产活动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1.1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2.2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2、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和分析方法2.1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2.2重大危险源辨识2.3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方法1生产活动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1.1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1)能量、有害物质 能量、有害物质是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也是最根本的危险、危害因素。(2)失控 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人员失误管理缺陷环境因素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要背到二级目录)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来自人员自身成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环境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管理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夫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1、人的因素1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负禁健辩心-这5个要背过)1101 负荷超限1102 健康状况异常1103 从事禁忌作业1104 心理异常1105 辨识功能缺陷1199 其它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2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理解基础上背过前三个)1201 指挥错误1202 操作错误1203 监护失误1299 其它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索2、物的因素21 物理性危险和有容因素(噪设防撮电离信号,高低光明运非标志)2101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 2107 非电离辐射2102 防护缺陷 2108 运动物伤害2103 电伤害 2109 明火2104 嗓声 2110 高提物质2105 振动危害 2111 低温物质2106 电离辐射 2112 信号缺陷2113 标志缺陷 2114 有害光照2199 其它2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压爆放毒,粉氧易腐)2201 爆炸品220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2203 易燃液体2204 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220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2206 有毒品2207 放射性物品2208 腐蚀性2209 粉尘与气溶胶2299 其他23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301 致病微生物2302 传染病媒介物2303 致害动物2304 致害植物2399 其他生物性危害、危险3环境因众(室内外,地下)3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15项;3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18项;33、地下 (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9项;39、其它作业环境不良 3项4、管理因素4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键全;42、职业安全责任钊未落实;4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4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4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49、其它管理因素缺陷(2)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将风险、危容因素分为20类(这20类必须背过,且能区分出是哪类事故)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互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机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共、加工件宜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纹、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6)、淹弱: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7)、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8)、火灾9)、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10)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挽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里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气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14)、火药爆炸: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3)、按职业健康分类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危害因索分为六类(记其中7类物质)分别为:粉尘:物理因素(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化学物质(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生物因素:其他因素(金属烟 ):(4)、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管理P123)直观分析系统安全分析(5)、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管理P123)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管理P48,附录一)特种设备范围(发的技术资料中有最新的标准,11版教材的不适用了)特种作业人员范围(管理p88)高危电焊石,冶金煤烟制电工作业 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 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高处作业 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 烟花爆竹安全作业煤矿安全作业 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总局令2010第30号三、安全生产检查(管理P90) 检查的类型(3对.同色的)定期性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卉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专业(项)安全检查(定性或定量的)综合性安全检查不定期的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内容软件:查思想、查愈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查管理;硬件: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要求:突出重点的原则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方法: 工作程序(检查方案):常规检查 准备安全检查表法 实施检查(SCL) 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仪器检查法 及时作出决定进行处理整改落实四、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P90)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一般事故隐息,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息,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报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隐患的治理方案。整改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耍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这6条要背过):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五、安全评价(管理P79,p125)安全评价的分类安全预评价(可行性论证阶段)安全验收评价(试运行后,投入生产使用前)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投入生产使用后)常用安全评价方法1安全检查(SR)与安全检查表分析(SCA)2预先危险分析(PHA)3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4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AZOP)5事件树分析(ETA)(有果推因)6事故树分析(FTA)(有果推因,要会画)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8危险指数评价方法(RR)定量评价:概率(事故树)、范围(TNT当量)、指数(2)安全检查表分析(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管理P127)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以提问或者打分的方式,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容性进行判别检查。编制的主要依据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国内外事故案例、本单位的经轮今系统安全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研究成果2、预先危险分析PHA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管理P127)预先危险分析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预先危险分析的主要目的防止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对人体有害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生产废弃物.防止使用危险性工艺、装置、工具和采用不安全的技术路线。如果必须使用时,也应从工艺上或设备上采取安全措施,以保证这些危险因素不致发展成为事故。一句话,把分析工作做在行动之前,避免由于考虑不造成损失。6、事故树分析FTA (Fault Tree Analysis,管理P128)事故树分析又称为故障树分析,是一种演绎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它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开始(顶上事件),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即故障树的底事件为止。事故树分析的几个阶段1、选择合理的顶上事件2.资料收集准备3,建造事故材4、简化或者模块化5、定性分析6、定量分析直接原因事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机械(电器)设备故障或损坏;人的差错(操作、管理、指挥);环境不良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管理p130)简单易行的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安全评价程序(7步法,要背过,管理p118)前期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安全评价结论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评价报告内容(8部分,背过,管理P131)目的评价依据概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评价单元划分安全预评价方法今安全对策拮施建议安全评价结论六、职业病危害评价(管理P15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容评价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七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医疗机构建设项目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预评价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不得开工建设。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评价程序:准备、评价、报告编制准备阶段完成以下工作:对建设单位的总平面布置、工艺流程、设备布局、卫生防护措施、组织管理等,进行初步工程分析筛选重点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单元:编制预评价方案。建设项目概况:预评价目的、依据、类别、标准等;建设项目工程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内容和方法;预评价工作的组织、经费、计划安排。评价阶段完成以下工作:工程分析;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危害因素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预评价报告编制阶段完成以下工作:汇总、分析各类资料、数据;做出评价结论,完成预评价报告。第二部分八、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管理P69)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金属冶炼、道路运输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100入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和修订(管理P65)(一)综合安全管理制度(14项)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设施和费用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防灾减灾管理制度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二)人员安全管理制度(7项)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个体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特种作业及特殊作业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规范职业健康检査制度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三)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5项)三同时制度足期巡视检查制度定期维护检修制度定期检测、检验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四)环境安全管理制度(3项)安全标志管理制度作业环境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步骤起草。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由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能的部门负责起草。会签或公开征求意见。审核。一是由负责法律事务的部门,对规章制度与相关法律的符合性进行审查;二是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进行讨论。签发。技术规程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等由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签发;涉及全局性的综合管理类安全规章制度应由主要负责人签发。发布。采用固定的发布方式,如通过红头文件形式、内部办公网络发布等。培训。新颁布的安全规章制度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对安全操作规程类制度,还应组织进行考试。反馈持续改进。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年对安全规章制度进行一次修订,并公布现行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清单。对安全操作规程类安全规章制度,除每年进行一次修订外,3至5年应组织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十、安全培训(管理P85)主要负责人基本要求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进行安全资格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经培训单位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任职。所有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年应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培训时间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基本要求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安全资格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法律法规的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其他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经培训单位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培训合格证后方可在职;所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每年应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培训时间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主要负责人的7项职责管理人员的7项职责(看法规资料,必须背过)。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特种作业: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登高架设作业、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煤矿安全作业(煤矿井下电气作业、煤矿井下爆破作业、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作业、煤矿瓦斯检查作业、煤矿安全检查作业、煤矿提升机操作作业、煤矿采煤机(掘迸机)操作作业、煤矿瓦斯抽采作业、煤矿防突作业、煤矿探放水作业)、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共11类。复审要求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8学时,主要培训法律、法规、标准、事故案例和有关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等知识。离岗6个月以上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每3年复审1次。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肓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十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管理P83)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十二、相关方管理(管理p102)安全管理协议的主要内容(10条)。安全管理的法律要求。企业应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企业应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企业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企业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十三、安全生产许可(法律P144)法律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以下统称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第三部分十四、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管理p78)基本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下同)的建设项目;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冶金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生产经营单位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时,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进行设计、编制安全专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和竣工验收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国家有关部门有规定或者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并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十五、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达标(管理P34)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打基础,建章立制。按照基本规范要求,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规范为一、二、三级。企业要从沮织机构、安全投入、规章制度、教育培训、装备设施、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管理以及事故报告、绩效评定等方面,严格对应评定标准要求,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重建设,严加整改。企业要对照规定要求:深入开展自检自查,建立企业达标建设基础档案,加强动态管理,分类指导,严抓整改。对评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的企业要重点抓巩固、二级企业着力抓提升、三级企业督促抓改进,对不达标的企业要限期抓整顿。抓达标,严格考评。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督促检查,严格组织开展达标考评。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级企业的评审、公告、授牌等有关事项,由国家有关部门或授权单位组织实施;二级、三级企业的评审、公告、授牌等具体办法,由省级有关部门制定。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中不得收取费用。要严格达标等级考评,明确企业的专业达标最低等级为企业达标等级,有一个专业不达标企业不达标。十六、安全文化建设和评价(管理P39)企业安全文化,被企业组织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综合的组织管理等手段,使企业的安全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建设步骤(要知道有什么)建立机构制定规划培训骨干宣传教育努力实践评价程序建立评价组织机构与评价实施机构制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下达评价通知书调研、收集与核实基础资料数据统计分析撰写评价报告反馈企业征求意见提交评价报告进行评价工作总结第四部分十七、应急救援体系(重要,管理p181、188)十八、预案层次(管理P194)应急预案编制的核心要素及主要内容(管理P198)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危险分析、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应急准备(机构与职责、应急资源、教育、训练与演习、互助协议);应急响应;(能写出响应程序)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能写出预案编制步骤:应急预案的编制1、成立工作组。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2、资料收集。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4、应急能力评估。5、应急预案编制。6、应急预案的评审和发布。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3.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要背过由哪些内容,能写出以下几点)3.1总则3.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3.3预警和预防机制3.4应急响应3.5后期处置3.6保障措施3.7附则3.7附则3.8附录5应急培训与演习5.1应急预案培训的原则和范围指导思想:加强基础、突出重点、边练边战、逐步提高基本任务: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政府主管部门的培训社区居民的培训企业全员的培训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5.2应急培训的基本内容报警疏散火灾应急培训不同水平应急者培训十九、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一、伤亡事故的分类1.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的分类该标准中对伤亡事故定义为: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1轻伤事故2重伤事故3重大伤亡事故(12人)4特大伤亡事故(3人及以上)轻伤: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相当于规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死亡:6000天(20年)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管理:P212)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事故调査的程序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有关事故调查工作的规定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有关事故调查;3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有关特大事故调査工作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4号)4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有关事故调查处理的规定(安监总协调字200532号)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有关事故调查工作程序的规定(1)事故的通报;(2)事故调查小组的成立;(3)事故现场处理;(4)事故有关物证收集;(5)事故事实材料收集;(6)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7)事故现场摄影及拍照;(8)事故图(表)的绘制;(9)事故原因的分析;(10)事故调查报告编写;(11)事故调查结案归档。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有关事故调查工作的规定第四条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有关事故报告的规定(管理P213、法律P252)第九条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资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200921号令要求(法律P332)事故信息的报告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其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安主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在依照第一款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当在1小时内报告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事故发生单位在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报告的同时,可以立即投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有关事故报告的规定第十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一)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二)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三)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2、条例有关事故报告的内容(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现场情况;(三)事故的简要经过;(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五)已经采取的措施;(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其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根据事故的情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犯罪嫌疑人逃匿的,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追捕归案。事故发生后不得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査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事故调查处理原则:“四不放过”的原则。公正、公开的原则。分级管辖的原则事故调查的规定特别重大事故: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较大事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査组进行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事故调査组的组成(管理、案例考)事故调査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事故调查的组织1事故调查组的组成要求和职责1.1事故调查组的组成要求和职责(1)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a.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b.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2)事故调查组的职责:a.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b.查明事故发生原因;c.人员伤亡情况;d.直接经济损失e.认定事故性质和责任;f.提出对责任者的处理建议g总结事故教训;h.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i.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调查的步骤(11条)事故通报事故调查小组的成立,赶往现场事故现场处理事故有关物证收集事故事实材料收集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事故现场摄影及拍照事故图(表)的绘制事故性质、原因分析、贲任人、处理建议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事故调查报告编写事故调查结案归档三、事故调查取证1事故现场处理;2事故有关物证收集;3事故事实材料收集;4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5事故现场摄影、拍照机事故现场图绘制。1事故现场处理为保证事故调查、取证客观公正地进行,在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现场要进行保护。事故现场的处理至少应当做到:(1)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扩大;(2)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3)由于抢救伤者的需要移动某些物体时,做好现场标志;(4)保护事故现场区域。2事故有关物证收集通常收集的物证包括:(1)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2)现场搜集到的物件应贴上标签,注明时间、地点、管理者;(3)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4)对危害健康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防护措施3事故事实材料收集3.1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1)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单位等;(2)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基本信息;(3)受害人和肇事者的技术状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4)出事当天,受害人和肇專者什麽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5)受害人和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3.2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1)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2)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理化性能试验分析;(3)有关设计和不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等;(4)关于工作环境方面的状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道路工作面状况以及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录;(5)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包括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6)出事前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健康状况;(7)其他可能与事故致有关的细节或因素。4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5事故现场摄影、拍照机事故现场图绘制5.1事放现场摄影、拍照(1)显示事故现场和受害者原始存息地的所有照片(2)可能被清除或被践踏的痕迹(3)事故发生现场全貌(4)利用摄影或录像,以提供较完善的信息内容5.2事故现场图的绘制(1)确定事故发生地点坐标、伤亡人员相对于地理位置点的位置(2)确定涉及事故的没备散落构件的位置并作出标记(3)查看和分析事故发生时留在地面上的痕迹(4)必要时,绘制现场剖面图。事故现场图的形式,可以是事故现场示意图、流程图、受害者位置图等。二十、生产安全事故的分析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分析(很重要)一、事故原因分析1事故原因的分析二、事故统计与分析1伤亡事故的统计2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一、事故原因分析1事故原因的分析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基本要求:在分析事故时,应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在分清主次,进行责任分析。在事故分析时要明确如下内容:在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什么样的征兆;不正常状态是在那儿发生的;在什么时候首先注意到不正常的状态;不正常状态是如何发生的;事故为什么会发生;时间发生的可能顺序以及可能的原因;分析可选择的事件发生顺序。1.1事故原因分析的基本步骤(1)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2)分析伤害方式:受伤部位;伤害方式;起因物;不安全行为;受伤性质;不安全状态;致害物;(3)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4)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致害物是指直接引起伤害的物体或物质。在两种以上物体撞击时,选运动的物体为致害物;若物体都是静止的,选最后接触的物体。如,人从脚手架上坠落,碰到几次物体落到地面,地面是致害物。起因物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就是事故原点中的物质因素。不安全状态指直接形成或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包括设备、设施、机械、工具及作业环境潜在的危险因素。不安全行为指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包括违章、违纪行为。它是事故的激发条件。1.2事故直接原因的分析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等缺少或有缺陷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人的不安全行为;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存放不当冒险进入涵洞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骑车挡板等)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等工作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作业场所中,忽视其使用不安全装束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1.3事故间接原因的分析(同防止事故发生的管理措施必答项)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3、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组织结构不合理;4、安全检查不到位,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5、没有安全规章制度、责任制、操作规程不健全,不落实;6、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7、安全投入不到位;8、现场安全管理混乱;9、员工安全意识淡薄;10、应急预案没有或者不完善:11、对危险源辨识分析能力不够;12、集团公司、政府监管不力;13、其他1.4防止事故发生的管理措施选答项1、加强相关方(发承包、出承租、劳务派遣)管理;2、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3、加强安全文化建设;1.5防止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按案例中事故类型写)一、机械伤害1、全局考虑:设置单独的机房/隔离;2、本质安全和优先选择:本质安全设计、机械化、自动化、消除危险源1、局部措施:减少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和部位;采用防护装置个体防护二、触电1、全局考虑:无2、本质安全和优先选择:安全特低电压1、局部措施防直接接触电击:绝缘、屏护、间距;防间接接触电击:IT,TT,TN系统;兼防,双重绝缘、漏电保护;个体防护。三、静电1、全局考虑:无2、本质安全和优先选择:选用不产生静电的材料1、局部措施:降低物料的运动速度;接地;增湿;静电中和器/剂;个体防护。四、雷1、全局考虑:无2、本质安全和优先选择:无1、局部措施: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避雷器;选用防雷建筑。五、火灾1、全局考虑:作业场所符合防火设计和防护间距的要求2、本质安全和优先选择:采用不燃难燃材料代替可燃易燃材料1、局部措施(需要加上防雷防静电的措施):禁止吸烟等明火;配备灭火设施和器材。六、爆炸1、全局考虑:作业场所符合防爆设计的要求、配电箱等布置在下风向2、本质安全和优先选择:采用不燃难燃材料代替可燃易燃材料1、局部措施(需加上防火、防雷防静电的措施)设备密闭;厂房通风;惰性介质保护;隔离;控制温度、压力等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选用防爆电器设备。七、粉尘1、全局考虑:蟾尘点布置在下风向、独立的车间(隔离)2、本质安全和优先选择:采用无尘、少尘的材料;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改革工艺1、局部措施:湿式作业;厂房通风;个体防护八、有毒物质1、全局考虑:产尘点布置在下风向、独立车间(隔离)2、本质安全和优先选择:采用无毒、低毒的材料;密闭化、自动化;改革工艺1、局部措施:厂房通风;个体防护。九、高温1、全局考虑:布置在下风向、独立的车间(隔离)2、本质安全和优先选择:采用非高温的工艺1,局部措施:减少作业时间;错峰作业;喝含盐饮料个体防护;室内通风、空调;室外戴草帽。十、噪声1、全局考虑:无噪有噪分开、低噪高噪分开(隔离)2、本质安全和优先选择:减振(消除噪声源)3、局部措施:吸声、隔声、隔振、阻尼;个体防护。十一、辐射1、全局考虑:单独厂房(隔离)2、本质安全和优选选择:消除辐射源3、局部措施:时间、距离、屏蔽;个体防护十二、特种设备/车辆伤害1、全局考虑:无2、本质安全和优先选择:无3、局部措施:定期检测;安全技术档案;个体防护十三、特种设备/车辆伤害1、全局考虑:无2、本质安全和优先选择:无3、局部措施:定期检测;安全技术档案;个体防护。十四、有限作业空间1、全局考虑:无2、本质安全和优先选择:无3、局部措施:准入制度;安全警示标志;检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氧气;个体防护用品;监护;应急预案、急救设施与警报装置。十五、高处坠落1、全局考虑:无2、本质安全和优先选择:无3、局部措施:安全带;防滑鞋;安全帽十六、物体打击1、全局考虑:无2、本质安全和优先选择:无3、局部措施:安全带;防护网;伞安全帽十七、淹溺1、全局考虑:无2.木质安全和优先选择:无3、局部措施(如为高处坠下添加防高处坠落措施):引流排水。二、事故统计与分析(管理P219)1、伤亡事故的统计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统计内容:伤亡事故统计、主要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各类事故发生的起数、伤亡程度、事故类别、事故原因、直接经济损失。2.1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管理、案例考)(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医疗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2)善后处理费用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3)财产损失价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2.2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l)减产、停产损失价值;(2)工作损失价值;(3)资源损失价值;(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6)其他损失费用3、固定资产损失价值计算报废的固定资产,以固定资产净值减去残值计算;损坏的同定资产,以修复费用计算;4、流动资产损失价值计算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均按帐面值减去残值计算;成品、半成品、在制品等均以企业实际成本减去残值计算;5、事故已处理结案而未能结算的医疗费、歇工工资等,采用测算方法计算6、对分期支付的抚恤、补助等费用,按审定支出的费用计算,从开始支付日期累计到停发日期7、停产、减产损失,按事故发生之日起到恢复正常生产水平时止,计算其损失的价值经济损失的评价指标和程度分级经济损失评价指标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死亡按每年250天计算二十一、生产安全事故处理和统计分析主要内容事故分析和性质的认定,主要包括:、事故性质的认定二、事故责任的划分三、事故教训四、整改措施五、事故的致因理论一、事故性质的认定事故分析和性质的认定,主要包括:1、事故类型分析;2、事故原因分析;3、事故责任分析;4、事故性质的认定: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5、事故经济损失分析等。事故性质的认定依据主要有: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査分析规则;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査处理条例;4、安全生产法事故责任分析是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査清事故的原因,是确定事故责任的依据。责任分析的目的在于使责任者、相关单位和人员吸取教训,改进工作。事故责任分析应当注意:1、区分事故的责任2、确定事故的责任者3、事故责任分析通常包括以下步骤:按确认事故调查的事实分析事故责任;按照有关组织管理及生产技术因素,追究最初造成不安全状态的责任;按照有关技术规定的性质、明确程度、技术难度,追究属于明显违反技术规定的责任;根据事故后果(性质轻重、损失大小)和责任者应负的责任以及认识态度提出处理意见。二、事故责任的划分事故责任分类1.1直接责任者1.2主要责任者下列情况之一,由肇事者或有关人员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伤亡事故的;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机械设备或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造成事故的。1.3领导责任者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有关领导应负领导责任:(1)由于安全生产规章、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造成伤亡事故的;(2)未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职工未经考试合格上岗操作造成伤亡事故的;(3)机械设备超过检修期限或超负荷运行,或因设备有缺陷又不采取措施,造成伤亡事故的;(4)作业环境不安全,又未采取措施,造成伤亡事故的;(5)基本建设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中,尘毒治理和安全设施不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使用,造成伤亡事故的。三、事故教训事故教训和整改措施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來考虑:(1)是否贯彻落实了有关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2)是否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3)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4)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执行是否到位。(5)安全培训教育和宣传及贯彻是否到位,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否到位。(6)有关部门的执法力度是否到位。(7)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8)是否存在宫僚和腐败现象,因而造成了事故的发生。(9)是否落实了有关“三同时”的要求。(10)是否有合理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四、事故调査报告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的基本概况(在题干中找)2.事故发生的经过和事故救援(在题干中找)3.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死亡*人,轻伤*人,直接经济损失*万元)4.发生事故的原因和事故性质(一般都是责任事故)5.责任者的认定和处理建议(直接责任者是违章火员;主要责任者:违章、监护、错误指挥;领导责任者:主要负责人。处理意见:对直接责任人、主要负责人、领导责任人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等法律法规进行警告、降级、撤职、开除、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比较严重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据刑法进行刑事处罚)6.防范和整改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