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1625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鲁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鲁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基础题 (共12题;共85分)1. (2分) (2019八下长春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毛骨悚然 徜徉(chng yng) 徒然 彷徨(png hung)B . 天花乱坠 嚎(ho)叫 狼藉 倏(sh)忽C . 虚无缥缈 蜉蝣(f yu) 幽邃 描摹(m)D . 俯首贴耳 屏(png)气 清冽 面面相觑(q)2. (2分) 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无误的一项是( )屏障( )哺育( ) 发扬滋长( )澎湃( )wn( )转 高山之din( )体p( )zhu( )流 一xi( )万丈A . zhng p z pi宛 巅 魄 浊 泻B . zhng b z bi宛 巅 魄 浊 泻C . zhng b z pi婉 巅 魄 浊 泻D . zhng b z pi宛 巅 魄 浊 泻3. (2分) (2019七下桂平期末)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B . 存在感其实不是锋芒毕露,而是一种让人舒适又信赖的感觉。C . 他津津乐道地谈论着电影阿拉丁中与原版不一样的画风。D . “五四”运动中,他是一个忧心忡忡,胸怀大志的热血青年。4. (2分) (2017八上莒县月考) 下列标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人和动物不同,人的注意具有随意性质。即可以通过语言来调节注意。B . 据说,在一千万只昆虫中才能发现一只这样的变异品种,自然是“物以稀为贵。”C . 她觉得今天晚上的路灯格外亮,亮得耀眼;空气中也仿佛有种醇美的甜味。D . 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还是参加美容美发培训班呢?5.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每一个热爱祖国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的人才。B .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C . 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D . 一个城市居民的良好素养是衡量这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6. (2分)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B . 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中记载的许多策士故事中的一个,它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被后人作为写人记事的典范。C . 序,文体名。一般用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写作目的等,常置于作品的正文之前。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即是属于这类序文。D . 渔家傲秋思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象。“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四面边声连角起”,这种“边声”是中原没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7. (7分) (2019九下广州期中)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_,_,_;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_,_,_;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8. (7分) (2019八下番禺期末) 古诗文积累 (1) 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五题只选三题作答。 求之不得,_。(诗经关雎复行数十步,_。(桃花源记)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_,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 在文人的笔下,四季盛开的娇美花儿,各具独特的精神魅力:袁枚苔中的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现了苔花执着向上、积极进取的追求精神;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体现了莲花高洁质朴,不同流合污的君了气质;而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诗句“_,_”更体现了梅花凛然风骨、虽死犹香的高贵品质。 9. (16分) (2019长春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伯宗妻晋伯宗朝,以喜归。其妻曰:“子貌有喜,何也?”曰:“吾言于朝,诸大夫皆谓我智似阳子。”对曰:“阳子华而不实,主言而无谋,是以难及其身,子何喜焉?”伯宗曰:“我饮诸大夫而与之语,尔试听之。”曰:“诺。”其妻曰:“诸大夫莫子若也。然而民不能戴其上久矣,难必及子,盍亟索士,憖庇州犁,伯宗子焉?”得毕阳。后诸大夫害伯宗,毕阳实送州犁于荆。初,伯宗每朝,其妻必戒之曰:“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选自智囊,有删改)【注】朝:上朝。戴:拥戴。憖庇:愿意保护。州犁:伯宗之子,原为晋因贵族,由于他的父亲伯宗被迫害,他逃到楚国,任楚国太宰。(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我饮诸大夫而与之语_难必及子_(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言于朝,诸大夫皆谓我智似阳子。(3) 选文中,伯宗妻给你留下哪些印象? 10. (17分) (2019七下杭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 孤灯小卷包利民我记得小时候,总停电,那时就喜欢看书。常常在晚上,在自己住的小屋里点一根蜡烛 , 然后捧一本薄薄的书,倚在枕上看。或者是课外的作文书,或者是借来的小人书,虽然没有什么厚重的名著,可是在摇曳着微黄的烛光里,每一个字都生动得像要开出花来。仿佛在那样的夜里,只剩下一盏灯,一本书,还有我明亮的眼睛。不同于普通夜读的意味,这里夜只是一个背景,读也只是一种状态,多年回望而落于心底柔软处的,却是那盏灯,那本已不记得内容的薄册。大学时读的书就多起来,中外名著开始大量阅读。可是在夜里,我依然喜欢拿一本薄薄的书,并不一定是名著,总之是在夜色里能入我心的。宿舍里到时间就停电,起初我们都是拿个小手电,用被子蒙头盖脸,在被窝里看书。后来我就觉得没有感觉,而且很难受,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于是在一个夏夜里,熄灯很久之后,我偷偷溜出宿舍楼,拿着一本书。最后看到宿舍后面的路边有一盏路灯,对面是女生宿舍,灯下是一个台阶,我就坐在那里。已记不清有多少个那样的夜晚了,头顶孤灯相伴,洒下一片柔和的光,长长的风偶尔飘来一丝,吹得身旁的草叶细细地响,星光月色都被身后的楼房阻挡了,只有这一盏灯还亮着,只有这本书还翻开着,只有我还醒着。后来毕业,然后就是辗辗转转,在世事的风尘劳碌中,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仿佛心境全然改变。可是每到睡前,还是习惯性地拿本书,心思却不知飘忽到何处。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住在工厂的宿舍里,很大的一个屋子,三个人。我的床在一个角落,每到夜深,当室友的鼾声响起,我便拧亮床头那盏小小的台灯,让它只照着我的那一角黑暗。那时看的多是薄薄的杂志,看那些小小的文章。在文中那些寻常的烟火人生里,努力去找寻能贴近我心灵的东西。有时候会遥思古人灯下读书,月影小窗,一灯如豆,那一幅读书的剪影该会有直入人心的魅力。虽然已无复古人之风,可在属于我属于书的那些夜里,总会有一些心绪是与古人相通的吧。就像一个朋友曾给我讲,他在工地上当力工的时候,每天都干活到很晚,匆匆吃过饭,别的工友或鼾声如雷或出去游荡,他就躺在大通铺上,借着一点灯光看一本从家里带的书。他说多年以后,那些苦那些累都已淡忘,只有那看书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柔柔在心。我想,那样时刻那样的一个身影,也应是有着一种魅力吧!在一人一灯一书的夜里,别的都会悄然隐退,世界上只有那一点光、一卷丰盈和一缕思绪。那样的晚上,放下书,熄了灯,便会有一枕恬然而带着书香和希望的梦在等候。在学校的网站论坛上,有个男生发贴说:我记得那时,在深夜里,总有个人在楼后的路灯下看书,我每次站在窗前就能看见。也不知是哪个年级的同学,也不知看的是什么,总之很专注的样子。那个身影,曾给了我许多感动和力量。下面不少人跟贴,也有人说一样注意过那个身影。一个女生说:是啊是啊,我也看到过,一盏路灯,一个坐在台阶上的读书人,像一幅剪影,真是美极了!(1) 阅读全文,文章写了哪几个“孤灯”夜读的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2) 结合划线词语,赏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虽然没有什么厚重的名著,可是在摇曳着微黄的烛光里,每一个字都生动得像要开出花来。(3) 文章第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4)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我”的人物形象。你有过与“我”类似的经历和感悟吗?试谈一谈。 11. (21分) (2019七下德惠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读书如“熬粥”我的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能烧出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文火、持续。”是的,要熬一锅好粥,首先在于有“好米”。米好,粥就好。熬粥拼的是米,是那种不加附加值的实力与质地。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的火来熬,用“文火”易熬透,既能保证营养成分不流失,又能保持那份天然的鲜香味。熬粥还须持续。一锅好粥,少说得熬上个把小时。熬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般吗?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经典好书,如同“好米”。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不仅是词汇有限,同时也使智力和想象力有限,使知识和思想贫乏。”略萨的这番话对阅读经典的意义作了深刻的诠释。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任何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而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未知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善耐寂寞,甘守孤独。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一种孤独,它更适合于独啜。不要因为这份寂寞与单调,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渐离渐远。坚持读书,须有定力。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据他的友人回忆说:“那时一起在德国留学的学生们大多数玩得乱得不得了,只有孟真(傅斯年)和(陈)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意思是说,他们心思纯正,始终坚持专注于读书学习,不受其他诱惑的干扰,耐得住寂寞与单调。这种定力,值得每个读书人学习。对那些以忙为由而少读书、不读书的人来说,尤其需要。读书如熬粥,也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 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第段:阐述熬粥之法,由此提出观点:A_第段:具体论证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B_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第段总结归纳出论点:C_(2) 以下与课文有关的名言和事例中,不能用作为本文论据的是( ) A . 培根曾在谈读书一文中风趣地说:“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B . 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只求会意,却从中获得了精神的愉悦。C . 宋濂从幼时起即酷爱读书,经数+年寒窗苦读,终成学识渊博的大学土。D . 香菱听从黛玉教导,用心阅读了王维李白杜甫等大家的诗集,结果诗才大进。(3) 文章第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 文章将“读书”比作“熬粥”,在论证上有何好处? 12. (5分) (2019广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瞬间,也拥有丰盈的过去。突破,意思是打破,如困难、限制等;突破,是做不敢做,不愿做或没做过的事情;突破,是破茧成蝶。请根据上述文字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题目要包含词语“瞬间”或“突破”;自选文体;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12题;共85分)1-1、2-1、3-1、4-1、5-1、6-1、7-1、8-1、8-2、9-1、9-2、9-3、10-1、10-2、10-3、10-4、11-1、11-2、11-3、11-4、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