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精编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300805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开学典礼上,他第一次代表全体学生发言,显得有点儿矜持。B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C这件事我翻来覆去想了很多遍,但还是没有想明白其中的道理。D现在的电信诈骗案件如雨后春笋,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防不胜防!2 .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B中国女排以十一场全胜的战绩获得世界杯冠军,实现了“升国旗、奏国歌”的愿望。C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是勇气不足和谋略不当。D随着央视主持人大赛连登热搜榜,引发了大众的持续热议。3 . 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抢救民间家书,就是家书文化,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家庭的和睦,和谐社会。”季羡林先生的这句话,为那些在期盼、惦念时翩然而至的书信勾勒出了一个温柔绵长的影子。A守护传承共建维系B传承守护维系共建C维系传承共建守护D守护维系传承共建二、字词书写4 . 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一入冬,白天夜晚都立刻变得静谧(_)起来。那路旁的行道树不再迎风飞舞,而是长久地肃立不动,好像早已停止了一切生机,其实暗地里却在使劲地贮(_)蓄着能量,为的是来年更蓬勃地张扬生机。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会走路的梦铁凝假若人生如一条长街,我就不愿意错过街上每一处细小的风景。有一次在邮局寄书,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多年不见了,她说:“咱们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了起来。她之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是想告诉我,她曾经遭遇过一次不幸:她的儿子患白喉死了,死时还不到四岁。没有了孩子的维系,使本来就不爱她的丈夫很快离开了她。这使她觉得羞辱,觉得日子是再无什么指望。她想到了死。她乘火车跑到一个靠海的城市,在这城市的一个邮局里,她坐下来给父母写诀别信。这城市是如此的陌生,这邮局是如此的嘈杂,无人留意她的存在,使她能够衬着这陌生的嘈杂,衬着棕色桌面上浆糊的嘎巴和红蓝墨水的斑点把这信写得无比尽情一种绝望的尽情。这时有一位拿着邮包的老人走过来对她说:“姑娘,你的眼好,你帮我纫上这针。”她抬起头来,跟前的老人白发苍苍,他那苍老的脸上,颤颤巍巍地捏着一枚小针。我的同学突然在那老人面前哭了。她突然不再想死和写诀别信。她说,就因为那老人称她“姑娘”,就因为她其实永远是这世上所有老人的“姑娘”,生活还需要她,而眼前最具体的需要便是她帮助这老人纫上针。她纫了针,并且替老人针脚均匀地缝好邮包。她离开邮局,离开那靠海的城市,回到自己的家。她开始了新的生活,还找到了新的爱情。她说她终生感激邮局里遇到的那位老人,不是她帮助了他,是老人帮助了她,帮助她把即将断掉的生命续接了起来,如同针与线的连接才完成了邮包的缝制。她还说从此日子里有了什么不愉快,她总是想起老人那句话:“姑娘,你的眼好,你帮我纫上这针。”她常常想着这话,在街上,路过一些熟悉或者不熟悉的邮局。有时候,这话如同梦一样不真实,却又真实得不想梦。然而什么都可能在梦中的街上或者街上的梦中发生,即使你的脚下上是一条烂熟的马路,即使你的眼前是一条几百年的老街,即使你认定在这老路旧街上不再会有新奇,但该发生的一切还会发生,因为这街和路的生命其实远远地长于我们。我曾经在公共汽车上与人争吵,为了座位,为了拥挤的碰撞。但是永远也记不住那些彼此愤怒着的脸。记住的却是夹在车窗缝里的一束小黄花。那花朵是如此的娇小,每一朵才指甲盖一般大。是谁把它们采来?从哪里采来?又为什么要插在这公共汽车的窗缝里呢?怨气冲天的乘客实在难以看见这小小花束的存在,可当你发现了它们才意识到胸中的怒气是多么的没有必要;才恍然悟出,这破旧不堪的汽车上,只因有了这微小的花束,它行驶过的街道便足可以称为“花的街”了。假若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不愿意错过街上每一处细小的风景。假若人生是长街的一个短梦,我愿意把这短梦做得生意盎然。5 . 请用简洁的文字概况本文叙述的两件事情。答:第一件:_;第二件:_6 . (赏析式批注)请赏析第段画横线句子的作用。7 . 文章第段中“她突然不再想死和写诀别信”的原因是什么?8 . 请说说本文结尾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马二先生游西湖吴敬梓马二先生独自一个,带了几个钱,步出钱塘门,在茶亭里吃了几碗茶,到西湖沿上牌楼跟前坐下。见那一船一船乡下妇女来烧香的,都梳着挑鬓头,也有穿蓝的,也有穿青绿衣裳的,年纪小的都穿些红绸单裙子;也有模样生的好些的,都是一个大团白脸,两个大高颧骨;也有许多疤、麻、疥、癞的。一顿饭时,就来了有五六船。那些女人后面都跟着自己的汉子,掮着一把伞,手里拿着一个衣包,上了岸,散往各庙里去了。马二先生看了一遍,不在意里,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望着湖沿上接连着几个酒店,挂着透肥的羊肉,柜台上盘子里盛着滚热的蹄子、海参、糟鸭、鲜鱼,锅里煮着馄饨,蒸笼上蒸着极大的馒头。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喉咙里咽唾沫,只得走进一个面店,十六个钱吃了一碗面。肚里不饱,又走到间壁一个茶室吃了一碗茶,买了两个钱处片嚼嚼,到觉得有些滋味。吃完了出来,看见西湖沿上柳阴下系着两只船,那船上女客在那里换衣裳:一个脱去元色外套,换了一件水田披风,一个脱去天青外套,换了一件玉色绣的八团衣服;一个中年的脱去宝蓝缎衫,换了一件天青缎二色金的绣衫。那些跟从的女客,十几个人,也都换了衣裳。这三位女客,一位跟前一个丫鬟,手持黑纱团香扇替他遮着日头,缓步上岸:那头上珍珠的白光,直射多远,裙上环佩,叮叮的响。马二先生低着头走了过去,不曾仰视。往前走过了六桥,转个弯,便像些村乡地方,又有人家的棺材厝基,中间走了一二里多路,走也走不清,甚是可厌。马二先生欲待回家,遇着一走路的,问道:“前面可还有好顽的所在?”那人道:“转过去便是净慈、雷峰,怎么不好顽?”马二先生又往前走。走到半里路,见一座楼台盖在水中间,隔着一道板桥,马二先生从桥上走过去,门口也是个茶室,吃了一碗茶。里面的门锁着,马二先生要进去看,管门的问他要了一个钱,开了门,放进去。里面是三间大楼,楼上供的是仁宗皇帝的御书,马二先生吓了一跳,慌忙整一整头巾,理一理宝蓝直裰,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笏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拜毕起来,定一定神,照旧在茶桌子上坐下。傍边有个花园,卖茶的人说是布政司房里的人在此请客,不好进去。那厨房却在外面,那热汤汤的燕窝、海参,一碗碗在跟前捧过去,马二先生又羡慕了一番。出来过了雷峰,远远望见高高下下,许多房子,盖着琉璃瓦,曲曲折折,无数的朱红栏杆;马二先生走到跟前,看见一个极高的山门,一个直匾,金字,上写着“敕赐净慈禅寺”,山门傍边一个小门。马二先生走了进去,一个大宽展的院落,地下都是水磨的砖,才进二道山门,两边廊上都是几十层极高的阶级。那些富贵人家的女客,成群逐队,里里外外,来往不绝,都穿的是锦绣衣服,风吹起来,身上的香一阵阵的扑人鼻子。马二先生身子又长,戴一顶高方巾,一幅乌黑的脸,腆着个肚子,穿着一双厚底破靴,横着身子乱跑,只管在人窝子里撞。女人也不看他,他也不看女人,前前后后跑了一交,又出来坐在那茶亭内上面一个横匾,金书“南屏”两字,吃了一碗茶。柜上摆着许多碟子:桔饼、芝麻糖、粽子、烧饼、处片、黑枣、煮栗子。马二先生每样买了几个钱的,不论好歹,吃了一饱。马二先生也倦了,直着脚,跑进清波门,到了下处关门睡了:因为走多了路,在下处睡了一天。第三日起来,要到城隍山走走,城隍山就是吴山,就在城中,马二先生走不多远,已到了山脚下。望着几十层阶级,走了上去,横过来又是几十层阶级,马二先生一气走上,不觉气喘。看见一个大庙门前卖茶,吃了一碗。进去见是吴相国伍公之庙。马二先生作了个揖,逐细的把匾联看了一遍。又走上去,就像没有路的一般,左边一个门,门上钉着一个匾,匾上“片石居”三个字,里面也想是个花园,有些楼阁。马二先生步了进去,看见窗棂关着,马二先生在门外望里张了一张,见几个人围着一张桌子,摆着一座香炉,众人围着,像是请仙的意思。马二先生想道:“这是他们请仙判断功名大事,我也进去问一问。”站了一会,望见那人磕头起来,傍边人道:“请了一个才女来了。”马二先生听了暗笑。又一会,一个问道:“可是李清照?”又一个问道:“可是苏若兰?”又一个拍手道:“原来是朱淑真!”马二先生道:“这些甚么人?料想不是管功名的了,我不如去罢。”又转过两个湾,上了几层阶级,只见平坦的一条大街,左边靠着山,一路有几个庙宇;右边一路,一间一间的房子,都有两进。屋后一进,窗子大开着,空空阔阔,一眼隐隐望得见钱塘江。那房子:也有卖酒的,也有卖耍货的,也有卖饺儿的,也有卖面的,也有卖茶的,也有测字算命的。庙门口都摆的是茶桌子。这一条街,单是卖茶就有三十多处,十分热闹。(儒林外史节选)(注)仁宗皇帝:指宋仁宗赵祯,1022-1063年在位。笏板: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苏若兰:魏晋大才女,回文诗之集大成者。朱淑真:南宋著名女词人,与李清照齐名。9 . 结合上面西湖地图,简述马二先生游览西湖的主要线路。10 . 阅读儒林外史(清凉布褐批评版)中的一条批注,按要求完成(1)-(3)小题。(原文)第节: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喉咙里咽唾沫,只得走进一个面店,十六个钱吃了一碗面。肚里不饱,又走到间壁一个茶室吃了一碗茶,买了两个钱处片嚼嚼,到觉得有些滋味。(批注)自奉颇俭,愈觉其倾囊助人为难能矣。不可饥其贪馋之相也。(1)回顾原著马二先生的相关内容,概述一件其倾囊助人的事例。(2)马二先生游览西湖,眼中似乎不见美景,只见美食,作者是在“饥其贪馋之相”吗?谈谈你的理解。(3)参照以上“批注”,给下面描写马二先生言行的两个句子,各写一条批注。(甲)里面是三间大楼,楼上供的是仁宗皇帝的御书,马二先生吓了一跳,慌忙整一整头巾,理一理宝蓝直裰,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笏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乙)马二先生道:“这些甚么人?料想不是管功名的了,我不如去罢。”11 .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1)了解小说的结构特点,有助于理解小说的主题。根据提示将表格填写完整。小说结构特点主题理解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小说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简爱小说通过主人公简爱在逆境中的成长经历及其与罗彻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追求自由平等、维护独立人格的坚强女性。(2)吴敬梓和契诃夫在儒林外史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中表现出了极高的讽刺艺术。根据提示将表格填写完整。小说讽刺对象讽刺手法举例儒林外史封建社会众多士人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时,短短时间里,随着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态度也发生变化。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人物性格突出,极具讽刺效果。阅读人类的理想身高是多高?一文,回答小题。人类的理想身高是多高?人类的身高未必是越高越好。现在,世界上平均身高最高的是荷兰人,2014年的统计表明,荷兰成年男性平均身高为1.825米,女性的平均身高达1.7米,居世界之首。但是,研究人员认为,这并非人类的理想身高。人类的理想身高应当是168厘米,最佳变动范围在167170厘米之间。理由是,机体的基础代谢与体表面积成正比,体表面积与身高成正比,身高每增加5,体表面积相应地增加10,则身体需要多消耗20的能量。身材高大者为了维持生存,就需摄入更多可提供能量的食物,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氧气,从而增加机体各器官的负担,很可能会影响寿命。其实,人类的理想身高也只是一种假说,是否如此,需要实践来检验,不过,个子矮的人确实比较健康长寿,这一点已经得到很多事实的验证,从这个角度来看,矮个子可能真是人类的理想身高。另外,人的身高当然与遗传,也即基因有很大的关系。研究人员也逐步证明基因多态性或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身高的显著影响,45左右的身高差异与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关。而且,在不同的人种中,遗传的作用有高有低。在英裔美国人群中,约80的身高差异与遗传有关,而在西非和芬兰人群中,遗传因素在身高中所占比重也都接近60。另外,环境因素不仅与遗传因素一起作用于身高,还能通过作用于基因表达而对身高造成影响。所以,人的身高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双重或多重作用的结果。因此,要预测人类身高到底会长到多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果。在可以想象的将来,即便是荷兰人的平均身高也不会超过2.5米。另一方面,中国许多长寿之乡人们的身高也说明,人类的身高是以矮小为好,例如广西巴马县的百岁老人有81人,在当地总人口中的比例为31.7/10万。联合国确定的长寿之乡的标准是,百岁老人的比例为0.75/10万,巴马的这一比例居世界前列。巴马人长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长寿老人身材都比较矮小,男性平均1.5米左右,女性平均1.4米左右。因为矮小,体表面积相应地减小,则身体消耗的能量也会减少,所有的器官和生理系统也不会太疲劳和负担过重。一个进化的例子从反面说明问题。恐龙的身躯很大,其神经系统却难以进化到有效管理其庞大的身躯,以恐龙小小的脑袋管理几十吨重的身躯,必然使其成为生物史上典型的管理失败者,当然,恐龙庞大的身体导致其行动的不便和巨大的食量,也使得其生存较为困难,种种因素促使其最终走向灭绝。所以,人类的理想身高为168厘米不无道理。12 .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13 . 从现有的资料看,人的身高是由 _和_因素双重或多重作用的结果。14 . 文章第4段加点词“约”能否去掉,为什么?15 . 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节选自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节选自史记 赵奢列传16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的双重经典。B列传,是史记中一种传记的体类,内容是记述人臣的事迹,以便流传后世。C史记长于记人,书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比如廉颇、蔺相如、屈原、项羽、岳飞、张良、李广等。D“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中的“节”,是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17 . 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B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C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D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18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括的母亲评述赵奢的为将之道的用意是运用对比手法说明赵括不可为将。B汉文帝亲自慰劳军队将士,体现了他对将士的关心,因而将士忠心护主;而孝成王不听从他人意见,最终兵败。C两段选文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甲文以天子的态度侧面表现周亚夫的性格;乙文写括母分析赵括父子是侧面表现括母仁智。D甲文中周亚夫的治军使得细柳军纪森严、富有战斗力;而乙文中赵括的治军使得军队涣散,不堪一击。由此可见,领导者的觉悟与素质决定着军队的战斗力。19 . 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2)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五、情景默写20 .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诵读经典诗文,可以领略独特风景:这里有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1)_”的宏伟辽阔;有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2)_”的轻盈流动;有王湾次北固山下“(3)_,风正一帆悬”的平坦开阔,有谭嗣同潼关“(4)_,山入潼关不解平”的巍峨雄壮。诵读经典诗文,可以触摸不同情绪:这里有陆游“(5)_,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忧国怀民;有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6)_”的豪迈豁达;有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7)_”的谆谆教诲;有李益“(8)_,_”的思家怀乡。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小题。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1 . “汉阳”在诗中的意思是。22 .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联充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烘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B诗句中多处运用叠音词,使诗作富于清朗和谐的音乐美。C颈联描绘了晴日,汉水对岸的景物隐约可辨、凄美动人。D诗作以“愁”字收篇,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之情。七、名著阅读23 . 根据阅读兴趣或目的的不同,我们可以采用精读、猜读、跳读、摘抄等策略或方法。选择一部名著,结合该书的具体内容或主要特点,简要说明你采用的主要阅读策略或方法以及如何阅读的。八、综合性学习24 . 综合性学习(材料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赠我以木瓜、报之以桃李;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明丽,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明月;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河流大野的奔腾,僵卧孤村铁马冰河的梦境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材料二)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国学要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1)(整合材料探国学)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2)(陶冶情操用国学)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这样的典范不胜枚举。请你分别举出一例。(3)(孔子之道亮国学)孔子作为“至圣”,对后世影响深远。请根据自己已有的阅读,写出与他有关的成语和故事各一个。九、作文25 . 根据要求作文。鲜花感激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激天空,因为天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激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激您明眸的凝视,因为它像一股暖流,永远奔流在我的心谷。请你联系生活,回忆生活中的那些经历,以“_像一股暖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如果选择半命题作文,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语言准确流畅,表达完整。字数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姓名。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3、四、对比阅读1、五、情景默写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