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重点班)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0804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重点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重点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重点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阳新县兴国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重点班)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48分)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学在官府、独尊儒术 D崇儒尚礼、兼收并蓄2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下列观点中,属于该思想流派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 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C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D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4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A课程设置多样化 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C向社会下层扩展 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5“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经世致用6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7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B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C实现了世俗化、生活化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8李贽说:“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的真实意图是A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应该继承 B对儒家思想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C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和否定 D强调个性,主张个性的解放 9“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人的感觉。”持该观点的学者是A王阳明与普罗泰格拉 B朱熹与苏格拉底 C老子与亚里士多德 D墨子与柏拉图10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表明苏格拉底A倡导民主政治 B强调依法治国 C对理性的尊崇 D忽视集体利益1113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手工业生产起飞,行会头目成为资本家,他们直接掌握城市政权;而热那亚海外贸易发达,由封建贵族和富商大贾控制城市政权。前者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后者与此无缘。这一现象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A取决于经济实力强弱 B延续并发展了中世纪的文明成就C与城市经济政治状况相关 D不符合了城市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12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图1为15世纪中期圣母、圣婴和天使,图2为1500年朝拜圣婴。从中可以看出A人物表情严肃,画面死气沉沉 B以歌颂神为主要目的C虽有宗教色彩,但充满人文主义气息 D民众已摆脱禁欲主义束缚13孟德斯鸠曾论断贪腐这种现象的本质在于滥用权力,给予权力强有力的制度约束是解决的根本之道。为此孟德斯鸠的针对性设想是A社会契约 B人民主权 C三权分立 D君主立宪14“1789年的世界处在一个时代的边缘,在这个时代里思想通过行动、战争和社会骚动而政治化。在革命后的世界里,所有人都会理解思想的激进力量。”这里的“思想”是指A宗主义思想 B启蒙思想 C自由主义思想 D平等主义思想15有一首诗中曾写道:“虚危之间针路明,南方张度上三乘。坎离正位人难识,差却毫厘短不灵。”诗中描述的是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16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现实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得多么可爱。”下列作品与普希金的诗风格相近的是A李白将进酒 B杜甫春望C凡高向日葵 D毕加索亚威农少女17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18“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是指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普朗克的量子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19恩格斯曾赞誉一部1859年出版的科学巨著所阐述的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该书分为十五编,其中有“第二,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第三,生存斗争;第四,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第十二,生物的地理分布第十四,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形表学、胚胎学和退化器官”该书A第一次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B表明地质学研究的成果丰富了作者的自然科学理论C通过比较解剖学研究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确立D继承林耐注重个体的研究方法,但得出了不同结论20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科技成就基础研究年代(A)应用研究年代(B)生产推广年代(C)ABziyuanku.com年差BC年差AC年差资*源%库 ziyuanku.com蒸汽机168717111776246589发电机18311888188957158计算机19361946194610010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C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 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21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又陷入到万籁俱寂中,二十年里,只有少数先觉者开始了对外面世界的了解。”要研究先觉者对外面世界了解的状况,应借鉴的直接资料是A海国图志 B变法通议 C中外纪闻 D庶民的胜利 22历史学家黄仁宇在撰写甲午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状况时指出:某人“是古典学者,擅于使用古籍里利于改革的文字推陈出新,翻作今朝之标榜”。下列关于“某人”的政治派别、思想主张的表述正确的是A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B维新派君主立宪C革命派民主共和 D顽固派三纲五常23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A借助进化论宣传改革思想 B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C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思想 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24学者金观涛、刘青峰在五四新青年知识群体为何放弃“自由主义”?一文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而且影响到对凡尔赛和约的解释,并进一步冲击中国知识分子对未来观念的建构。”一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A从宣扬科学到反思“科学万能”说 B从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到质疑其制度C从盲目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25、(25分)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现代、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西汉儒学、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西汉中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2)简述明末清初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的原因。(4分。)(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当时的中国有何历史意义?(6分。)(4)在历史上我们的先人有很多思想主张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借鉴意义,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观点就有很多合理的成分值得我们借鉴,请举两例说明。(4分。)(5)要建立“和谐社会”,你认为应该怎样做?(3分。)26 (12分) u.com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阻碍了民主与科学的发展。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陈独秀在1917年1月1日写的答吴又陵(孔教)对材料中陈独秀的观点,你持何看法?说明理由。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封建制度的巨大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巨大的政治体系,罗马天主教会阻碍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罗马天主教会神化了教权,以维护其封建统治。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教阶制,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最后,它本身就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整整三分之一。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功地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 材料二 16世纪伟大的宗教改革使得互不了解的各国人民突然接近起来,并且通过新的共同信仰,紧密联合在一起。大学教授率先掀起宗教改革运动。维登堡大学教授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系统阐发了宗教改革的主张,得到大多数师生的支持。该大学的自由教育吸引了布鲁诺前往,说明大学教育有利于形成宗教改革。加尔文在巴黎大学受过严格的思想训练,他的基督教原理被认为是16世纪最有学术价值和最严谨的宗教著作。他创办了日内瓦学院,毕业的传教士被派往荷兰、英国等地;他领导的宗教改革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大学宗教论争使宗教意识形态产生变化。加尔文教是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真正的宗教外衣。摘编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和大革命与旧制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大学对推动宗教改革发挥的作用。(7分)高二历史试卷答案(重点班)16 ABCDAB 712 CCACCC 1318 CBBAAB 1924 BBABBD25、(1)董仲舒(1分)。主张是“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朱熹(1分),主张是理先于气(或“正君心”、“存天理,去人欲”等)(2分)。 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正统)思想。 (2分)(2)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明清处于封建社会没落时期,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4分。)(3)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它也是一场文化革新,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模式。(6分)(4)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关系。 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孟子提出“民贵君轻”;主张“仁政”反对苛政。荀子“制天命而用之”运用自然规律造福人类。(4分)(5)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我们所用;注意人际关系的和谐还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注意保护环境。(写出其中两点,或者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26 答案:看法:赞成。理由:陈独秀反对独尊儒学,因为儒学被统治阶级利用给中国带来了黑暗。他是站在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维护封建专制的立场上,是站在倡导思想文化自由、宣传民主科学的立场上看问题,这是近代中国进步的声音。ziyuanku.com看法:反对。理由:陈独秀把近代中国的黑暗归结为尊儒学有失偏颇,把儒学与近代文明对立起来值得斟酌。这种割裂传统的观点不利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这种倡导思想文化自由的主张也容易导致政治和社会的混乱。27 (1)分析:16世纪天主教会阻碍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罗马天主教会神化了教权,迫使世俗王权屈从教权以维护其封建统治(王权与教权的矛盾);教阶制度具体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天主教会是重要的封建势力,享有各种特权,必须进行宗教改革。(8分) (2)作用:欧洲大学影响并推动着宗教改革。大学教授凭借丰富的宗教知识,掀起宗教改革运动;大学教育有利于形成严谨的宗教改革理论;大学之问对宗教改革的论争,改变了神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宰地位,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大学教育推动了欧洲各地宗教改革的发展,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一点3分,两点5分,三点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