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5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0653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5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5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5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重庆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A铝块制成铝锅B木板制成课桌C冰块制成冰雕D铁矿石炼成铁2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3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有不同的含义,下列符号中只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2H2BH2C2HD2H+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C液体加热D量9.5mL液体5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3B+4C+5D+2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甲烷用作燃料 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干冰用作制冷剂 焦炭用于炼铁工业ABCD7今年有数家煤矿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事故原因多是因为矿井中或煤矿附近的煤尘和“瓦斯”含量过高引起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爆炸一定不是由煤尘引起,因为煤尘的着火点较高,不易燃烧B爆炸一定是由“瓦斯”引起的,而跟煤尘无关,因为“瓦斯”是可燃性气体C“瓦斯”的主要成分是CH4气体,矿工进矿时应用明火检查其含量D煤尘和“瓦斯”都属可燃物,跟空气混合遇明火很可能会引起爆炸8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4X+2O2,则X的化学式为()ANH3BH2CH2ODHCl9小明知道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仍然采用排水法收集,而不用排空气法,其主要理由是()A排水法比较方便B排水法可收集到较纯的二氧化碳气体C排水法收集气体较多D排空气法装置太复杂10下列关于数字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Zn2+中的“2”表示锌原子得到2个电子B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元素C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D22O3中化学式上方的“+3”表示2个铝的化合价为+3价11在化学反应A+2B=3C+D中,6gA恰好与8gB完全反应,有9gD生成若要生成15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A8gB24gC12gD16g12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鉴别金首饰是否纯金,可用加盐酸的方法B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C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可减少温室效应D油锅不慎着火,应立即用大量的水浇灭13能正确表示化学方程式2H2+O22H2O意义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B氢原子和氧原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分子C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D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元素14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盛有水的纸杯,一直到水沸腾而纸杯仍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C纸杯中的水汽化吸热,使纸杯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酒精灯加热纸杯后纸杯的着火点升高15密闭居室内使用燃气热水器容易使人中毒,使人中毒的气体是()ACO2BCOCCH4DN2164.6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C该物质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l:2二填空题17用适当的化学用语表示:(1)氮原子; (2)2个氢氧根离子;(3)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4)2个氧分子18下列物质:液氧 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矿泉水 空气 水 氧化铜 红磷 铜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序号)192004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Cl2)泄露事故,继而发生氯气罐爆炸,周围十五万群众紧急撤离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有剧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1)根据以上信息,氯气的物理性质有(2)据报道:氯气罐内为液氯,因氯气罐泄漏处置不当使液氯急剧挥发产生爆炸,造成氯气罐爆炸的直接原因属于变化(3)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溶解弥漫在空气中的氯气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4)请你为现场居民提出一条自救逃生的建议20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贮气等用途的装置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 (填“a”或“b”,下同)处导管通入若要用水将瓶中氧气排出使用,水应从 处导管进入若用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时,应从处导管进入21图中的、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X=;(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22蛋糕等食品包装中的除氧剂是一种黑色粉末状的固体,失效后带有红褐色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其主要成分,将一包未变质的除氧剂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稀盐酸中,发现有气泡产生;另一份加入到氯化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绿色,固体逐渐变红请回答:(1)该除氧剂的主要成分是;(2)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反应基本类型均为反应(3)为了验证上述推断是否正确,可以用到一种物理方法,即;(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有A凡是能与氧气反应的固体物质均可作为食品的除氧剂B该除氧剂不可用于牛奶果汁等饮料的保鲜C米饭蛋糕等食品的腐败变质属于缓慢氧化D一些食品包装袋中放置小包生石灰,主要目的也是用来吸收食品袋中的氧气23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上述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中(填标号,下同)与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三简答题24请回答:15mL酒精与15mL水混合后的体积(“大于”或“小于”或“等于”)30mL,这是因为,该变化(“能”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理由是将6g碳在18g氧气中燃烧,完全反应后得到的二氧化碳质量(“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4g,这是因为25小新和小明同学用镁带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小新认为:镁带完全燃烧后,剩余固体质量要比参加反应的镁带质量大,理由是;而小明认为:镁带完全燃烧后,剩余固体质量要比参加反应的镁带质量小,理由是;小新查阅资料知:镁不仅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于是他将点燃的镁条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瓶壁有黑色物质生成,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6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发生火灾,四名女生从6层楼高的宿舍跳下,不幸全部遇难面临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意外,每个人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火场自救知识,如果你不幸被困火灾现场,你有什么自救措施呢?(至少答出三条)27如图所示:水槽内盛有澄清石灰水,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用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实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钟罩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现象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现象或出现的原因是(任答一项)某同学用上述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结果发现与理论数据有偏差,其原因可能是(提示:装置气密性良好)28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小林对此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猜想】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共同作用的结果【设计与实验】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林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铜片生锈【思考】其余三支试管中铜片不生锈的原因分别是(1)(2)(3)四综合应用题(共16分)29某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1)若用装置B来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中除有少量水外,还应加入的试剂是,当、导管口连接时,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他们从我市一古建筑维修现场搜集了一些旧墙灰,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古建筑旧墙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他们称取了12.0g旧墙灰放入烧杯中,并加入足量稀盐酸(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不考虑H2O、HCl的逸出)反应开始时,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300.0g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反应时间/min024681012141618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g300.0299.0298.0297.2296.5296.0295.7295.6m295.6以该小组因故没有记录反应时间为16min时的数据M,由表中数据推测,M=g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列出算式)旧墙灰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015-2016学年重庆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A铝块制成铝锅B木板制成课桌C冰块制成冰雕D铁矿石炼成铁【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可以据此答题【解答】解:A、铝块制成铝锅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木板制成课桌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冰块制成冰雕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铁矿石炼成铁的过程是将铁从铁矿石给还原出来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熟练掌握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即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产生了新物质2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3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有不同的含义,下列符号中只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2H2BH2C2HD2H+【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进行解答【解答】解:A、2H2表示2个氢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B、H2表示1个氢分子,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故B不符合题意;C、2H表示2个氢原子;故C符合题意;D、2H+表示2个氢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C液体加热D量9.5mL液体【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分析】运用酒精灯的使用、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两个基本操作和氧气验满方法和量筒规格的选择选出答案【解答】A、绝对禁止酒精灯之间对燃,A不对B、氧气验满带火星的木条要平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内,B不对C、液体加热要与桌面呈大约45角,由图知C对D、量筒规格要与所量取的液体体积相近,不能相差太多,应用10ml的量筒,故D不对故选C【点评】本题对酒精灯的使用、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两个基本操作和氧气验满方法和量筒规格的选择进行了考查,注重了识图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5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3B+4C+5D+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亚硝酸钠(NaN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亚硝酸钠(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1)+x+(2)2=0,则x=+3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甲烷用作燃料 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干冰用作制冷剂 焦炭用于炼铁工业ABCD【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甲烷用作燃料,是利用了甲烷的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了氢气的密度小,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易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焦炭用于炼铁工业,是利用了焦炭的还原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由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7今年有数家煤矿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事故原因多是因为矿井中或煤矿附近的煤尘和“瓦斯”含量过高引起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爆炸一定不是由煤尘引起,因为煤尘的着火点较高,不易燃烧B爆炸一定是由“瓦斯”引起的,而跟煤尘无关,因为“瓦斯”是可燃性气体C“瓦斯”的主要成分是CH4气体,矿工进矿时应用明火检查其含量D煤尘和“瓦斯”都属可燃物,跟空气混合遇明火很可能会引起爆炸【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粉尘易燃烧也有可能爆炸B、粉尘与瓦斯都有可能遇火发生爆炸C、明火检查易引起瓦斯的爆炸D、煤尘和“瓦斯”都属可燃物,跟空气混合遇明火很可能会引起爆炸,发生危险【解答】解:A、粉尘易燃烧也有可能爆炸,发生危险,故错误B、粉尘与瓦斯都有可能遇火发生爆炸,是造成危险的因素故错误C、明火检查易引起瓦斯的爆炸,因此不可冒险操作,故错误D、煤尘和“瓦斯”都属可燃物,跟空气混合遇明火很可能会引起爆炸,发生危险,故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甲烷及粉尘的性质,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8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4X+2O2,则X的化学式为()ANH3BH2CH2ODHCl【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式推断十字法;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O4N2+Cl2+4X+2O2,推断反应中生成物X的分子构成,然后确定X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O4N2+Cl2+4X+2O2,可知: 反应前 反应后N原子 2 2H原子 8 0Cl原子 2 2O原子 8 4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X的4个分子中含有8个H原子和4个O原子,则每个X的分子由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C【点评】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9小明知道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仍然采用排水法收集,而不用排空气法,其主要理由是()A排水法比较方便B排水法可收集到较纯的二氧化碳气体C排水法收集气体较多D排空气法装置太复杂【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常采用的方法有三种:若密度比空气大,则用想上排空气法;若密度比空气小,则用向下排空气法;若难溶于水则用排水法来收集;值得注意的是用排水法收集 气体较纯,而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不是很纯,可以据此答题【解答】解:根据气体的收集方法可以知道,在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收集的气体较纯,而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不可避免的要混有少量的空气,根据这两点可以知道,虽然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但是仍采用排水法收集,是为了得到较纯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与B选项相吻合;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收集气体的两种常用方法,明确两种气体收集方法的优缺点,并能够根据具体的用途来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10下列关于数字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Zn2+中的“2”表示锌原子得到2个电子B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元素C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D22O3中化学式上方的“+3”表示2个铝的化合价为+3价【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Zn2+中的“2”表示锌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进行解答;B、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进行解答;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Zn2+中的“2”表示锌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故A含义表达错误;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B含义表达错误;C、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所以2NO中的“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故C含义表达正确;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所以22O3中化学式上方的“+3”表示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为+3价;故D含义表达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中不同位置的数字的意义和各种化学符号的书写和意义的理解与掌握11在化学反应A+2B=3C+D中,6gA恰好与8gB完全反应,有9gD生成若要生成15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A8gB24gC12gD16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答】解:6gA恰好与8gB完全反应,有9gD生成时生成的C的质量是6g+8g9g=5g,则B、C的质量比是8:5,所以生成15gC时需要的B的质量是24g故选B【点评】此题是质量守恒定律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确定BC的质量比,主要依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第一次反应时C的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12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鉴别金首饰是否纯金,可用加盐酸的方法B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C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可减少温室效应D油锅不慎着火,应立即用大量的水浇灭【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与盐酸反应B、冬天用煤炉取暖,防止煤气中毒,不要紧闭门窗C、二氧化硫会引起酸雨D、根据灭火方法分析【解答】解:A、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与盐酸反应,因此可用盐酸鉴别是否纯金;正确;B、冬天用煤炉取暖,防止煤气中毒,不要紧闭门窗,B错误;C、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可减少酸雨,不是减少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引起的,C错误;D、油锅着火,应立即盖上锅盖或放入菜灭火,不能用水,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煤气中毒原理、酸雨及灭火的方法,属基础知识考查13能正确表示化学方程式2H2+O22H2O意义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B氢原子和氧原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分子C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D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元素【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利用这些相关知识可解决判断该问题【解答】解:A、属于宏观描述化学反应,说法正确故此选项正确B、反应开始时反应物不是原子状态,故此选项错误C、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符合反应时物质的质量比,故此选项正确D、水中含有两种元素,水元素是不存在的,同时元素只是宏观上的总称,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含义方面的知识,应明确化学反应方程式所表示的宏观与微观意义14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盛有水的纸杯,一直到水沸腾而纸杯仍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C纸杯中的水汽化吸热,使纸杯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酒精灯加热纸杯后纸杯的着火点升高【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解答】解:手帕属于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手帕没有燃烧只能是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无法满足燃烧的条件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问题,物质着火燃烧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15密闭居室内使用燃气热水器容易使人中毒,使人中毒的气体是()ACO2BCOCCH4DN2【考点】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根据燃气燃烧的产物和一氧化碳的毒性判断,燃气燃烧除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外,还可能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解答】解:燃气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当然气体中也可能有没燃烧的甲烷,但是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无毒故选B【点评】此题属于生活常识题,同学要会利用燃烧的化学知识和一氧化碳的毒性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164.6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定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C该物质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l: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氧两元素的质量和水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元素,由碳氢两元素的质量和小于该物质的质量,可以判断出该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碳氢元素的质量相比可以得到该物质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比;让碳氢元素的质量分别除以各自的相对原子质量再相比,就可以得到该物质中碳氢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解答】解:由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计算出:8.8g二氧化碳中碳的质量:8.8g=2.4g、氧两元素的质量为8.8g=6.4g,5.4g水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分别为0.6g、4.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生成物中的碳、氢两元素来自该物质,又由于2.4g+0.6g=3g4.6g,说明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元素,而且还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选项A、C错误由于2.4g:0.6g=4:1,所以选项B正确由于: =1:3,所以选项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难度稍大关键是找到确定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质量和原子个数比的方法二填空题17用适当的化学用语表示:(1)氮原子N; (2)2个氢氧根离子2OH;(3)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2O3; (4)2个氧分子2O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4)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氮原子表示为:N(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2OH(3)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 2O3(4)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故答案为:(1)N;(2)2OH;(3)2O3;(4)2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8下列物质:液氧 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矿泉水 空气 水 氧化铜 红磷 铜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序号)【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据此分析【解答】解:澄清石灰水 矿泉水 空气等物质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 水 氧化铜等物质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故填:;【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192004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Cl2)泄露事故,继而发生氯气罐爆炸,周围十五万群众紧急撤离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有剧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1)根据以上信息,氯气的物理性质有黄绿色,有剧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2)据报道:氯气罐内为液氯,因氯气罐泄漏处置不当使液氯急剧挥发产生爆炸,造成氯气罐爆炸的直接原因属于物理变化(3)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溶解弥漫在空气中的氯气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氯气+水盐酸+次氯酸(4)请你为现场居民提出一条自救逃生的建议逆风向高处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书写文字表达式【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1)根据物理性质的定义进行分析;(2)根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3)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4)氯气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物理性质的定义及题中给出的信息可知,氯气的黄绿色,有剧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2)因氯气罐泄漏处置不当使液氯急剧挥发产生爆炸,由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氯气与水的反应生成了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氯气+水盐酸+次氯酸;(4)因为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氯气能和水反应,所以应该采取的自救措施是:逆风向高处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故答为:(1)黄绿色,有剧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2)物理;(3)氯气+水盐酸+次氯酸;(4)逆风向高处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点评】本题属于新信息试题,考查同学们信息读取、处理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贮气等用途的装置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b (填“a”或“b”,下同)处导管通入若要用水将瓶中氧气排出使用,水应从a 处导管进入若用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时,应从b处导管进入【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可以根据装置的特点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判断出气体的进入途径【解答】解: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应该从b处导管通入,这样水从a处导管排出,如果氧气从a处导管通入时,不能收集到氧气故填:b若要用水将瓶中氧气排出使用,水应从a处导管进入,这样氧气从b导管排出如果水从b处导管进入时,大部分氧气不能排出故填:a若用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时,应从b处导管进入如果从a导管进入时,收集不到气体故填:b【点评】考虑收集气体的方法时,应该从气体的密度、水溶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最好的收集方法21图中的、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2)X=8;(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C(填序号);(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B(填序号)【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根据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进行解答;(2)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3)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进行解答;(4)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进行解答【解答】解:(1)根据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9,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2)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得18=2+8+x,则x=8;(3)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因为BC的质子数相同,所以BC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4)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A粒子与B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粒子化学性质相似故答案为:(1)9;40.08;(2)x=8;(3)BC;(4)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22蛋糕等食品包装中的除氧剂是一种黑色粉末状的固体,失效后带有红褐色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其主要成分,将一包未变质的除氧剂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稀盐酸中,发现有气泡产生;另一份加入到氯化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绿色,固体逐渐变红请回答:(1)该除氧剂的主要成分是铁;(2)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2HCl=FeCl2+H2、Fe+CuCl2FeCl2+Cu反应基本类型均为置换反应(3)为了验证上述推断是否正确,可以用到一种物理方法,即用磁铁吸引;(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有A、DA凡是能与氧气反应的固体物质均可作为食品的除氧剂B该除氧剂不可用于牛奶果汁等饮料的保鲜C米饭蛋糕等食品的腐败变质属于缓慢氧化D一些食品包装袋中放置小包生石灰,主要目的也是用来吸收食品袋中的氧气【考点】食品干燥剂、保鲜剂和真空包装的成分探究;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铁能与水和氧气作用生成铁锈,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能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铁能被磁铁吸引充分理解干燥剂的干燥原理【解答】解:(1)铁能与水和氧气反应生成铁锈,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能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故填:铁(2)铁与盐酸、氯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Fe+CuCl2FeCl2+Cu两个反应中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3)铁能被磁铁吸引,为了验证上述推断是否正确,可以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用磁铁吸引故填:用磁铁吸引(4)凡是能与氧气反应的固体物质均可作为食品的除氧剂,不正确硫是能与氧气反应的固体物质,不能作为食品的除氧剂,因为硫及其和氧气反应的生成物二氧化硫对人体有害食品包装袋中放置小包生石灰,主要目的也是用来吸收食品袋中的氧气,不正确因为生石灰的用途是吸收食品包装袋中的水蒸气故填:A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3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上述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试管(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中B(填标号,下同)与C(或D)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综合实验题【分析】(1)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例如:酒精灯、集气瓶、导管、铁架台等;(2)发生装置的选择方法要从反应物的状态入手,固体与固体制气体需加热,固体与液体不需加热【解答】解:(1)熟记仪器名称即可得出答案;(2)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如果固体与固体反应制取气体需要加热,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1)酒精灯,试管;(2)2H2O22H2O+O2,B,C(或D)【点评】反应装置的选择分为: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方法要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考虑,要熟记仪器的名称三简答题24请回答:15mL酒精与15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大于”或“小于”或“等于”)30mL,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该变化不能(“能”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理由是该变化为物理变化,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将6g碳在18g氧气中燃烧,完全反应后得到的二氧化碳质量小于(“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4g,这是因为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6g碳与16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二氧化碳质量为22g【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从分子的性质回答,分子间都有间隔,酒精和水混合后没有生成新的物质,不是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考虑,两种物质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如果有没有完全反应的物质,生成物就不是二者的质量和【解答】解:因为酒精和水分子之间都有间隔,所以15mL酒精与15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30mL,该变化为物理变化,所以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因为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 C+O2CO2 12 32 44 6g 16g 22g6g碳与16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二氧化碳质量为22g答案:小于,分子之间有间隔,不能,该变化为物理变化,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小于,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6g碳与16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二氧化碳质量为22g【点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总质量不变,但不能说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为质量守恒定律是对化学反应来说的25小新和小明同学用镁带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小新认为:镁带完全燃烧后,剩余固体质量要比参加反应的镁带质量大,理由是镁与氧气化合生成氧化镁,生成物质量肯定要比参加反应的镁带质量大;而小明认为:镁带完全燃烧后,剩余固体质量要比参加反应的镁带质量小,理由是镁带燃烧生成的氧化镁有部分以白烟形式扩散到空气中,剩余固体质量要比参加反应的镁带质量小;小新查阅资料知:镁不仅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于是他将点燃的镁条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瓶壁有黑色物质生成,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CO22MgO+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燃烧后质量增加,实际上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镁和氧气反应会冒白烟,在生成氧化镁中,白烟会带走一部分的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在二氧化碳中反应生成的白烟应当是氧化镁,黑色的物质应当是碳【解答】解: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故答案为:2Mg+O22Mg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燃烧后质量增加,实际上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故答案为:镁与氧气化合生成氧化镁,生成物质量肯定要比参加反应的镁带质量大;镁和氧气反应,在生成氧化镁的同时,白烟会带走一部分的氧化镁,故答案为:带燃烧生成的氧化镁有部分以白烟形式扩散到空气中,剩余固体质量要比参加反应的镁带质量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在二氧化碳中反应生成的白烟应当是氧化镁,黑色的物质应当是碳,故答案为:2Mg+CO22MgO+C【点评】本题通过镁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一定要注意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气体的质量,往往容易忽略26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发生火灾,四名女生从6层楼高的宿舍跳下,不幸全部遇难面临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意外,每个人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火场自救知识,如果你不幸被困火灾现场,你有什么自救措施呢?(至少答出三条)【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如果不幸被困火灾现场时,不要慌张,要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从而找出正确的逃生方法【解答】解:可以采取的自救措施有:可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用水打湿后从窗台或阳台沿绳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白天可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晚上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求救信号;浓烟中尽量爬行或匍匐前进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只有消防队员准备好救生气垫并指挥跳楼时,才可以跳楼,同时尽量披上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以减缓冲击力等【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所学知识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7如图所示:水槽内盛有澄清石灰水,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用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实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钟罩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高处蜡烛先熄灭,低处蜡烛后熄灭;钟罩内液面上升现象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O2+Ca(OH)2CaCO3+H2O;现象或出现的原因是蜡烛燃烧时消耗氧气,而生成的CO2由于受热密度减小,聚集在钟罩上部(任答一项)某同学用上述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结果发现与理论数据有偏差,其原因可能是钟罩内O2没有消耗完,或生成的CO2没有被石灰水全部吸收(提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用途【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两只蜡烛都是在密闭的空间里燃烧,当将其中的氧气消耗掉时就会因满足不了燃烧的条件而熄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随石灰水的变浑浊,钟罩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进入钟罩蜡烛燃烧不能耗尽钟罩内的氧气,会造成测定氧气体积偏小【解答】解: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生成的二氧化碳受热上升,积聚在上层不能扩散,且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导致上层的蜡烛先熄灭澄清石灰水在本次试验中的作用就是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最终被澄清石灰水吸收,而使瓶内气体减少,因此出现钟罩内液面上升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现象则是由于生成的蜡烛燃烧时消耗氧气生成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受热上升,积聚在上层不能扩散;(现象是由于石灰水吸收CO2后,钟罩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使液体进入钟罩;)蜡烛熄灭时钟罩内O2没有消耗完,或生成的CO2没有被石灰水全部吸收,都会致使进入钟罩内的液体偏小;故答案为:高处蜡烛先熄灭,低处蜡烛后熄灭;钟罩内液面上升;CO2+Ca(OH)2CaCO3+H2O;蜡烛燃烧时消耗氧气,而生成的CO2由于受热密度减小,聚集在钟罩上部(或石灰水吸收CO2后,钟罩内压强减小);钟罩内O2没有消耗完,或生成的CO2没有被石灰水全部吸收等【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燃烧的条件,以及相关的问题,使学生除了解燃烧的条件外还对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问题进行了简单地误差分析28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小林对此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猜想】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氧气、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设计与实验】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林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B试管中的铜片生锈【思考】其余三支试管中铜片不生锈的原因分别是(1)A中缺少氧气(2)C中缺少二氧化碳(3)D中缺少水蒸气【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猜想根据铜锈的化学式判断;设计与实验根据各试管内的条件判断,A中有水和二氧化碳;B中有水、二氧化碳、氧气;C中有氧气和水;D中有氧气和二氧化碳;思考根据各试管内的条件判断,A中有水和二氧化碳;B中有水、二氧化碳、氧气;C中有氧气和水;D中有氧气和二氧化碳【解答】解:猜想根据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可知铜生锈可能是铜、水、二氧化碳、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水蒸气;设计与实验A中有水和二氧化碳;B中有水、二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