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300615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初中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初中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初中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初中部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6七上靖江期中) 穿越时空隧道,两位元谋人和两位北京人在各自介绍自己的情况,其中有两人的说法与史实不符,请你指出来( )元谋人甲:我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元谋人乙:我因发现于云南元谋而得名北京人甲:我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北京人乙:我已经能够人工取火A . B . C . D . 2. (2分) (2019七上大洼期中) 下列不属于北京人制作工具的材料的是( ) A . 石块B . 兽骨C . 鹿角D . 陶器3. (2分) (2017七上江海月考) 我国境内原始人分布十分广阔,其中活动范围最为接近的是( ) A . 元谋人、蓝田人B . 元谋人、北京人C . 北京人、山顶洞人D . 蓝田人、山顶洞人4. (2分) (2016七上滨州期中) 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之间不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居住地区不同体质特征不同取火方式不同装饰品不同A . B . C . D . 5. (2分) (2017七上东台月考) 盐阜先民们在古老的盐阜平原上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在东台溱东开庄遗址就发现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遗迹,并出土了石斧、玉凿、陶鼎、陶豆、陶罐、陶盘以及众多的器物标本。这一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约相当于( ) A . 元谋人时期B . 北京人时期C . 河姆渡时期D . 尧舜禹时期6. (2分) 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开始于( )A . 夏朝B . 商朝C . 秦朝D . 汉7. (2分) (2015七上南通月考) 历史专家认为,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聚落居民已大量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下列遗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A . 元谋人遗址B . 北京人遗址C . 半坡遗址D . 河姆渡遗址8. (2分) (2018无锡) 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 A . 元谋人遗址B . 北京人遗址C . 河姆渡遗址D . 半坡遗址9. (2分) (2015七上晋江期末) 下图中所示彩陶的用途最有可能是( )A . 洗涮用具B . 储存种子C . 汲水D . 制酒10. (2分) (2017七上绵阳月考)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 A . 打制石器B . 磨制石器C . 铁农具D . 曲辕犁11. (2分) (2017七上临河月考) 传说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首领。一位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一毒”。他是( ) A . 黄帝B . 炎帝C . 蚩尤D . 大禹12. (2分) (2017七上南通月考)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 . 世袭制B . 禅让制C . 宗法制D . 分封制13. (2分) (2016七上蒲江月考) 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下列属于干栏式房屋的是( ) A . B . C . D . 14. (2分) (2016七上临沂期中) 学习了夏、商、西周的兴亡、春秋战国的纷争、大变革的时代,请你确定一个学习主题(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B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C . 统一国家的建立D . 民族融合15. (2分) (2018七上惠安期中)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大意是:“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诸侯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 A . 分割诸侯的兵力B . 巩固周王室统治C . 保证国家兵源D .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16. (2分) (2017七上汕头期中) 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了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 . 启是夏朝第一位君主B . 伯益建立夏朝C .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D .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17. (2分) (2017七上郑州月考) 下列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盘庚迁殷 牧野之战 国人暴动A . B . C . D . 18. (2分) 下图为清代潍坊籍收藏大师陈介祺收藏过的毛公鼎。某中学“走近历史”社团通过研究它的相关资料,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B . 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物C . 内壁铸刻的文字为甲骨文D . 大量应用于百姓日常生活19. (2分) (2017七上靖江月考)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 分封制B . 郡县制C . 三省六部制D . 行省制20. (2分) (2017七上江海月考)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于( ) A . 公元前21世纪B . 公元前16世纪C . 公元前14世纪D . 公元前11世纪21. (2分) (2017七上华安月考) 废除禅让制,开创父死子继王位世袭制事件的是( ) A . 尧传位给舜B . 舜传位给禹C . 禹死启继D . 商汤灭夏22. (2分) (2016七上济源期中)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监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制度( )A . 世袭制B . 分封制C . 县制D . 郡县制23. (2分) (2017七上历城期中) 在一位七年级同学的历史探究学习中出现“夏朝”“春秋战国”“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内容,那么这位同学探究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A .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 .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24. (2分) (2016七上徐州期末)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出现在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 )A . 西周B . 东周前期C . 东周后期D . 秦朝25. (2分) (2016七上双台子期末) 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春秋时期二、 综合题 (共4题;共65分)26. (20分) (2016七上丹徒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河姆渡遗址位置图(图1)材料二:约6000年前半坡附近环境示意图(图2)材料三:如图3、4所示请回答:(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河姆渡遗址地理环境的特点。(2) 综合材料一、二,推测两处遗址的原始居民过着怎样的生活?(3) 材料三中两处房子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造成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综上所述,从人和自然关系角度,谈谈你的看法。27. (15分) (2017扬州模拟)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实践中形成了独有的民族精神,成为本民族生存、发展、繁荣的灵魂支柱和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同的袓先】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孙中山【我们的信仰】材料二 如下图【人民的智慧】材料三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A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B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推动精神发展创造的必要前提和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1) 材料中的“轩辕”是谁?他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何历史地位?(2) 图1人物对中国文化发展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图2人物以什么学说完成了思想上的大一统?(3) 材料中的A、B分别指哪一科技发明?完成B项发明的历史人物是谁?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历史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28. (15分) (2016七上建湖月考) 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 请你按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的先后顺序对以上景点进行排序。图中三位人物中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的是哪一位人物? (2) 当时实行的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与图中三位人物有关,这种制度叫什么?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位人物在品质方面有何共同点? 29.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大一统”之梦(1) 材料一示意图中的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西周的建立者是谁?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作用。(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举两例说明“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3) 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4题;共65分)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