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检测)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0605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B他朋友也是法国人,说的却是德语但标点系统毫无两样。C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D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2 . 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是一篇演讲稿,作者王选被誉为“当代毕昇”。B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C“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D“大会上,代表们认真地注视和倾听着总理的报告。”这个句子的病因是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3 . 下面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京剧脸谱中,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猛智,白脸代表奸诈。B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C“正是浴兰时节动,葛蒲酒头清尊共”,描写的是端午节的情景。D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词语,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如“惠存”“惠赠”、“惠顾”。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秋风萧瑟,孤独的老屋,寂寞的院子,断壁残垣,枯枝萎叶,一地狼藉。B伴着几声鸟鸣踏进林子,几缕阳光从枝叶间洒落,清晨的林间静谧而美好。C夜幕下,城市的霓虹灯照亮了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也照亮了鳞次栉比的街道。D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部分居民不以为意,照旧乱停乱放。二、字词书写5 .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夏天的雨l(1)临人间,他热烈而又粗gung(2),浇gun(3)大地,消除暑气,向人们展示着自己全部的热chn(4)。(1)_(2)_(3)_(4)_三、现代文阅读远去的蝉鸣姚国禄在我熟悉的乡村里,炎热的夏日午后,耳畔传来蝉的鸣叫声。这悠长而邈远的声音,竟是发自微小的蝉,着实让我吃惊,让我感动。多年来,我一直对我熟悉的乡村的蝉鸣充满了敬意。那时候的乡村,天蓝水清,芳草如菌,看不见一丝的污染,蝉鸣就像漫山遍野生长的庄稼,永远充满生机。从初夏到深秋,我不知道那些蝉声,究竟是在为成熟的季节喝彩还是在为丰收的美景奔走呼号?我惊讶那些蝉们的执着,坚韧。我喜欢乡村的蝉鸣就像喜欢儿时母亲给我做的千层底布鞋,那感觉带着泥土的韵味。我总觉得那永远充满生机的蝉声只有在我的乡村才可以肆意地放大,而城市的蝉鸣是微弱的,微弱得甚至失去了蝉鸣的本真。乡村的蝉声正因为它的真实而不虚假引起了我们心灵的共鸣。小时候,村庄里的蝉多得数不胜数,初夏时节,一场雨过后,我便会看到村庄的大树下爬满了幼蝉。那些刚从地下爬出的幼蝉,身体非常孱弱,它们慢慢地从地下爬到树上,把大树作为它们的依托,过了一段时间它们就会脱一次壳,进行它们生命的蜕变。说来蝉这一生也非常不容易,每一次的蜕变都是艰难而痛苦的,为了增加生命的活力,它们一生中必须要蜕变几次,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我曾经在古诗里寻找过一些蝉鸣的影子,比如白居易的早蝉:“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六月初七日,时令应该是在初夏吧,初夏听到的蝉鸣也算是早蝉的声音了,所以,白居易把这首诗命名为“早蝉”不无道理。当然,古代将蝉鸣写进自己诗歌中的诗人远不止白居易,多情的诗人们早已把蝉鸣美化成一种高度,而今我循着这些思想的足迹,在亦步亦趋中打捞着我心中的蝉呜。一个夏日的午后,为了寻那蝉的鸣叫声,我走进一座寂寥的山林。偌大的一座空山,没有人语,山林静寂,树影婆娑。叮咚的溪水像是在诉说着这个热情夏天的静态之美。四面起伏的蝉鸣带着些许的夸张正在穿越山涧,在山谷久久回响。这拖着长音的蝉呜,激越豪迈,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对于家乡,记忆中总有这样的画面:古井边林子的树杈上、庄稼地旁的老树上,鸣唱的蝉总会不知疲倦地站立在枝头。而今,在乡村,蝉鸣日渐稀少,人们已很难看到蝉的踪影,许多村庄已成了废墟,那里再也看不到蝉在枝头歌唱的景象了。过去村庄里茂盛的树木全被砍伐一空,许多村民住进了钢筋和水泥建造的楼房里,他们远离了村庄和树木,远离了曾经生活过的多情的土地。过去曾经将蝉鸣引以为豪的乡村开始变得沉寂起来,加之化肥、农药的滥施滥用,乡村许多曾经美好的物种正在消逝,人们很难再听到那缥缈在村庄的蝉鸣了。一个失去了树木的村庄该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这是蝉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有删改)6 . 请结合文章第自然段,概括乡村蝉声的特点。7 .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这拖着长音的蝉呜,激越豪迈,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此起彼伏响个不停。8 .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时候,村庄里的蝉多得数不胜数,初夏时节,一场雨过后便能看到村庄的大树下爬满了幼蝉。B蝉这一生也非常不容易,每一次的蜕变都是艰难而痛苦的,为了增加生命的活力,它们一生中必须要蜕变几次,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C文章第自然段“偌大的一座空山,没有人语,山林静寂,树影婆娑”这句话是自然环境描写,是作者对山林冬日美景的想象,作者用景物的静态美衬托了自己内心的平静。D而今,在乡村,蝉鸣日渐稀少,人们已很难看到蝉的踪影,许多村庄已成了废墟,那里再也看不到蝉在枝头歌唱的景象了。E通观全文,作者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揭示出造成“乡村许多曾经美好的物种正在消逝,人们很难再听到那缥缈在村庄的蝉鸣了”这一现象的唯一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杀虫剂破坏了生态平衡。9 .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自然段的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火车上的相遇邓迎雪大二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像一幅乱七八糟的调色板逃课、喝酒、玩网游、谈恋爱。很忙,但都与学业无关。颓废、不求上进,他自己并不是没有警醒,只是计划容易,执行好难。他还是会隔三岔五地玩个通宵。暑假,他原打算在学校补补功课,再打份工,可是朋友又邀他参加同学们的假期游。无奈,他只好再次搁置计划,登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正值暑运,车上人满为患,他们只买到两张卧铺票。大家只好轮换去休息,余下的就在硬座车厢里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有那么一刹那,他想起了在家务农的父母。每次打电话,他们都说一切都好,让他放心。他于是也就真的放下心来,不再惦记想到这里,他有些走神,直到有人催促他发牌,他才又沉浸到游戏中。凌晨三点,他带着浓重的困意去卧铺车厢休息,人太多,走道里挤满了困倦不堪的人们,有好多农民工模样的人头枕在编织袋上。昏昏沉沉地进入梦乡。在一节车厢的连接处,小小的空间里,人们横七竖八地或坐或躺。他忽然像针扎一样,大声叫起来,只见他的父亲蜷在角落里,背倚着包裹,微仰着脸睡着。世界很大,有时却又很小,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父亲看见他也大吃一惊。父亲说,他是去郑州的建筑队干活,农活忙完了,正好出去转转。望着父亲皱巴巴的汗衫,乱蓬蓬的头发,黝黑苍老的脸,他知道父亲故作轻松的话语,是不想让他担心。父亲问他去哪里,他嗫嚅着说出行程。父亲却鼓励他,年轻人就该这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想到亮红灯的功课,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他劝说父亲不要再出去做工,父亲说,劳动惯了,闲不下来。父亲从不在他面前诉说生活的苦,他也很少想过父亲的付出。现在,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列车上,看着年老的他背着行李外出做工,他心里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涩。那晚,父亲在他的卧铺位上睡得很香。送父亲下车后,他发现自己的口袋里多了200元钱,两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让他觉着沉重、烫手。他忽然就没有了出游的兴致,那场旅行,他的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满是皱纹的面容。从风景区回来时,他在父亲打工的城市下了车。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在郊外的建筑工地,他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父亲。工地刚施工不久,楼房才建起一层多高。在机器的轰鸣声里,父亲正踩着用木板搭起的脚手架,叮叮当当地捆扎钢筋。看见他,父亲急忙从脚手架上下来,心疼地责备他大热天里来工地做什么。看着父亲湿透的汗衫,被暑热熏得黑红的脸膛,他直觉着嗓子发堵,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从他脸上滑下,流进嘴里,咸涩的苦。正说着话,有工友从身边走过。父亲自豪地介绍:“这是俺上大学的儿子。”那工友又问在学校学的啥。“念的是计算机,开学就大三了。”父亲大声回答,又侧头看看他,一脸欣慰的幸福的笑。他心里五味杂陈,想想那两门挂科的功课,无地自容。他在工地呆了两天,才知道,那天父亲在火车上把仅有的钱都留给了他,现在的生活费是拿工钱代扣的。天气那么热,每天强体力的劳动,简单、粗糙的饭菜就是父亲全部的生活内容,他苦劝父亲回家,他留下来做工。父亲有些生气:“俺是干庄稼活的,这点累算啥,这哪是你读书人呆的地方,你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比啥都强。”这些年,他变得浮躁无比,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如今,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心。那个暑假是他最难忘的一个假期,他感觉突然长大、成熟了许多。从此。他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路,和从前顽劣的他判若两人。多年后,当他和父亲聊天,还常常会提到那年夏天。只是,他没有告诉父亲,如果没有那次火车上的相遇,他不知还要挥霍多久的时光。10 .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第段“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既是环境描写,也为下文与父亲“火车上的相遇”埋下伏笔。B第段“沉重、烫手”表现了“他”意识到这两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凝聚着父亲的血汗,也流露出对自己不求上进的自责。C父子相遇,似乎是有惊无喜,父亲“惊”是因为担心儿子知道真相,儿子“大声叫”仅仅是因为觉得“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D文章最后两段都是强调那个假期的难忘,第段侧重于“他”的成熟,第段侧重于“火车上的相遇”在“他”成长中的作用,深化了文章的主题。11 . 文章开头,叙写了“他”在大学里的种种表现,有何作用?12 .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1)他嗫嚅着说出行程。(从加点词的角度赏析)(2)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从描写的角度赏析)13 . 通读全文,文章为何以“火车上的相遇”为题?14 . 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父亲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去年教师节,习近平到北师大慰问教师时提到:“古代经典应该成为民族文化基因。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流传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构筑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它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精神追求、审美取舍。它是全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影响着全民族的行为规范。但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经历过起起落落的波折。目前存在的一些地方社会道德滑坡等现象,与对传统文化的淡忘有密切关系。国家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且举对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刻的儒道两家思想的例子来说。儒家提倡“正心诚意,修齐治平”,把“正心、诚意”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这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从个体的品质修养入手,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为实现这个目的,还得从学习入手。在儒家传统文化体系里,许多学说都落脚于道德问题上,都以“修己”即个体道德修养为核心,为落脚点。今天我们践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建设新的道德风尚,只有社会的个体即每小人都注重自身的道德建设并付诸实践,才能够造就高尚纯洁的道德环境。再如,道德经里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提倡“慈爱、俭啬”。这样的告诫与主张,对今天出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仍然有极好的警戒作用。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于流传几千年的经典之中,经史子集就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把古代经典转变为民族文化的基因,就应该认真学习古代经典,准确领会和掌握古代经典中所蕴含的精义,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它们转化为文化知识,积淀为全民族的文化基因。copyright 觅 阅 岛 miyue dao.com学习古代经典,应把握精髓,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人文精神的回归,弘扬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不是仅仅穿上汉服,戴着方巾,吟诵几篇古文就可以毕其功。现在,多种古籍整理的大工程都在进行中,学习国学和传统文化的热潮仍方兴未艾,学习古代经典,把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转变力人们的文化基因,并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任重而道远。15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6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B“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句中加点词“嵌”字形象而深刻地表明学好古代经典的重要性。C今天出现的物欲横流、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弊病的原因是人们没有学好道德经。D文章结尾,提醒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把握好其精髓,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17 . 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四、句子默写18 . 诗文默写(1)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_、你的自由;(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草树知春不久归,_。(韩愈晚春)(4)荡胸生曾云,_。(杜甫望岳)(5)北冥有鱼一文想象奇特,其中描写大鹏拍打水面,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高空的句子是:_, _。(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抒发诗人归来时人事全非、恍若隔世的悲痛怅惘之情的句子是:_,_。五、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阅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游洞庭湖(其二)李白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19 . 两首诗都写了洞庭湖,但诗中表达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请说说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0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的“蒸”和“撼”锤炼精妙,极富表现力,“且就洞庭赊月色”的“赊”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对“赊”字作赏析。六、名著阅读21 . 走近名著,填空。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他为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七、综合性学习22 . 姓名,不仅代表着我们的身份,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1)下面三组姓名取自不同年代,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第三组姓名命名的用意,并概括这三组姓名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第一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富贵 冯有时 谢满金用意:对物质财富的向往第二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马约翰 赵安娜 杜丽莎用意:对外来文化的仰慕第三组(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孙多思 王笃志 刘致远用意:_共同反应的社会文化现象:_(2)好名字,内涵丰富,或寄托期望,或蕴含志趣。请仿照示例,按照要求,为下面两个小孩取名,并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解说所取之名。(所取之名,含姓为三字:解说语不要求句式完全一致)示例:蒋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踏实努力。姓名:蒋力行解说:与其聒噪不休,不如身体力行。张姓男孩,父母期望孩子心胸宽广。姓名:_解说:_李姓女孩,父母期望孩子快乐幸福。姓名:_解说:_八、作文23 . 在已经过去的岁月中,你一定遇到了不少的人和事。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每一件难忘的事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请以“那件事在我心中久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3、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