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0505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9深圳模拟) 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产物。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 ) A . 张骞通西域B . 孝文帝改革C . 人口大量南迁D . 江南的开发2. (2分) (2019衡阳) “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者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了孝文帝在改革中( ) A . 严禁贪污B . 颁布均田令C . 迁都洛阳D . 实行汉化政策3. (2分) (2019惠民模拟) 下面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鲜卑人汉服乐俑汉人胡食A . 民族交融B . 中外交流C . 经济发展D . 文化成就4. (2分) (2019三明模拟) “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孝文帝决定( ) A . 地方建立县制B . 实施汉化政策C . 创立科举制度D . 册封鲜卑贵族5. (2分) 南北朝时期,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民族大交融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 ) A . 商鞅B . 张骞C . 北魏孝文帝D . 班超6. (2分) (2019宜昌) 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以上措施出自( ) A . 商鞅变法B . 王安石变法C . 管仲改革D . 北魏孝文帝改革7. (2分) (2019七上沛县期末) “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它们的最终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 A . 说汉语B . 易服饰C . 通婚姻D . 倡法治8. (2分)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如图反映的是我国某历史时期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的画像,这种现象在( )事件后,更为广泛? A . 商鞅变法B . 北魏孝文帝改革C . 管仲改革D . 戊戌变法9. (2分) (2019七上定西期末) “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孝文帝决定( ) A . 在地方建立县制B . 实施“汉化”政策C . 创立科举制度D . 册封鲜卑贵族10. (2分) (2019珠海模拟) 中国古代专制王朝都打上了“家天下”的烙印,朝代前往往加上皇帝姓氏。如唐朝被称为“李唐”、宋朝被称为“赵宋”等。其中“元魏”指的是( ) A . 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B . 三国鼎立之一的魏国C . 北魏孝文帝的魏国D .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11. (2分) 下图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 . 促进了民族融合B . 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C . 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D . 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12. (2分) (2019龙岗模拟) “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乙错司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二十年春正月丁卯,诏改姓为元氏”。以上史料正文可集中从下列哪部史书中找到?( ) A . 后汉书B . 三国志C . 魏书D . 元史13. (2分) (2019聊城) 迁都阳后,北魏孝文帝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单)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让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统一黄河流域B . 开发江南经济C . 笼络守旧势力D . 学习先进文化14. (2分) 下面两幅图所表达的历史信息,与哪一事件相关联( )图一北朝汉人胡食画 图二鲜卑人乐舞A . 齐国管仲改革B . 秦国商鞅变法C . 汉代丝绸之路D . 北魏孝文帝改革15. (2分) (2018九上邗江期末) 龙门石窟中的佛像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具有明显的汉化特征,这一特点形成的历史原因是( ) A . 昭君出塞B . 北魏孝文帝改革C . 文成公主入藏D .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6. (2分) (2017洪泽模拟)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造成这一时期北方文化昌盛的重要原因是( ) A . 北魏孝文帝改革B . 淝水之战C . 张骞通西域D . 隋朝的统一17. (2分) (2017九上宝应月考) 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改革家,他们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 . 都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B . 都促进了民族融合C . 都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D . 都加强了中央集权18. (2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 . 没有守旧势力的阻碍B . 改革自上而下推行C . 孝文帝任用贤能D .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19. (2分) (2019苏州模拟) 从如图四张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 A .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B . 国家的统一与发展C . 对外的交往与进步D . 经济的繁荣与昌盛20. (2分) (2018七上西华期末)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 . 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B . 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 . 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D . 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21. (2分) (2019七上大庆期末) 我们肯定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是因为( ) A . 它巩固了北魏的统治B . 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C . 它丰富了中原文化D . 它打击了鲜卑族的保守势力22. (2分) (2017九上湛江月考) 南宋时“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的现象,是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下列事件对民族融合的加强客观上有促进作用的是( ) A . 商鞅变法B . 靖康之变C . 王安石变法D . 北魏孝文帝改革23. (2分) (2018九上江都期末) 北魏孝文帝下令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与此同时胡服也在汉人中流传开来。这表明当时的一个时代特征是( ) A . 民族交融B . 国家统一C . 中外交往D . 经济发展24. (2分) (2016七上遂宁期末) 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洛阳在中国古代中的人文史记,诗词曲艺,史话传说,礼仪风俗中都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以下政权曾定都洛阳的是(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北魏A . B . C . D . 25. (2分) (2017七上东莞月考) “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 )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语提倡与汉族联姻发展经济A . B . C . D . 26. (2分) (2017九上江都月考) 下列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无关的是( ) A . 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B . 为逃避北方战乱C . 为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D . 洛阳的地理位置优越27. (2分) 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反映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 ) A . 用汉姓B . 穿汉服C . 说汉话D . 与汉族通婚28. (2分) (2016揭西模拟) 下列关于历史说法错误的是( )A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B .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富强的国家C . 古代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西汉D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汉族文化29. (2分) (2018七上惠民期末) 下列政权都城在洛阳的是( ) 曹魏孙吴西晋东晋南朝北魏A . B . C . D . 30. (2分) (2017九上江都月考) “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他们的终极命运”。下列哪一事件印证了上述论断( ) A . 商鞅变法B . 北魏孝文帝改革C . 贞观新政D . 岳飞抗金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90分)31. (20分) (2019七上兴化月考)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西汉建立之初,国力疲弱,为了求得边境安全,不得不将宗室女子嫁给匈奴首领单于,每年还要送上大量的粮食和布匹。汉武帝时期,国力昌盛,开始大举反击匈奴汉武帝相继起用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发动三次大战役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材料三:见下图。鲜卑姓改为汉姓拓拔元拔拔长孙丘穆陵穆步六孤陆贺赖贺独孤刘(1) 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他“耗去大量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2) 汉与匈奴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一个缩影。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3)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国古代哪次改革的内容?除此意外,这次改革还有哪些内容? (4)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我国从秦汉到魏晋时期民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2. (20分) (2016七上滨海期末) 改革和创新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正孩子、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做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材料二:如图1商鞅铜方量材料三: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鲜卑姓氏改为汉姓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赖贺丘穆陵穆孤独刘步六孤陆贺楼楼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2) 材料二反映的内容属于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3) 材料三中的“孝文帝”属于古代哪一少数民族?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汉化措施。(4) 从这两次改革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3. (15分) (2019九上苏州期末) 中国四千年的历史,显示了举世无双的连续性,这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理解中国历史,就必须理解这两个人:孔夫子、秦始皇。孔夫子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主调,秦始皇奠定了中国制度的基石。阎步克从“制度史观”看中国历史材料二:据林小标等两汉侯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图1,图2分别是西汉不同时期侯国分布示意图。【注】恩泽侯指出于皇帝私恩而获封为侯爵者。材料三: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比例的现实,事实上形成了人口高度同质化的局面。有利于延续、塑造身份“认同”。秦汉以来形成的以中原为腹地的文明核心地带,对中国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向心力已反复被证明。2019年9月南风窗杂志理解中国的“国家独特性”(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奠定中国文化主调的思想有哪些?为什么说“秦始皇奠定了中国制度的基石”? (2) 据材料二,比较图1和图2反映出的西汉政治统治发生了什么变化?该变化与汉武帝执政的什么措施有关? (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进入“以中原为腹地的文明核心地带”后进行“延续、塑造身份认同”的。 34. (20分) (2017九下深圳月考) 自古至今,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不竭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主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地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资本的年代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材料四: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小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许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请回答:(1) 材料一中“魏主”是谁?他在诏书中推行了什么政策?他的改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2) 材料二中反映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思路是什么?结合材料说说与明治维新前相比,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与明治维新同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3) 材料三中社会主义能够建立得益于哪次革命?邓小平所说的“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指什么?这种“僵化的模式”对苏联产生了什么严重的影响?(4) 根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在农业方面采取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这些措施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5) 综合上述改革,你觉得评价改革成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什么?35. (15分) (2019九下江都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王朝大事年表秦朝汉朝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定都长安,建立汉朝公元前221年,把全国分成36郡,以后又陆续增至40多郡。公元前127年颁布推恩令,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无力对抗中央。公元前215年,蒙恬率兵三十万打败匈奴,收复黄河以南土地。公元前127至公元前119年,汉军三次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取得大胜,使北部诸郡得以安宁。材料二:如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合示意图材料三: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钱穆国史大纲(1) 指出材料一出现“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无力对抗中央”的原因。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秦汉王朝在巩固统一方面的共同点。 (2) 写出材料二中A处和B处的政权名称。 (3) 材料三中“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所指的是哪一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他的改革中“汉化”的具体措施。 (4)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90分)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34、答案:略35、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