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98448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重庆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B为了防止不出现安全事故,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强调学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运动安全、财产安全。C水浒传这部电影出色地塑造了宋江、林冲、武松、鲁达等人的英雄好汉事迹。D日方非法“购买”钓鱼岛的行径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日方应正视当前中日关系的严峻局面,承认钓鱼岛主权问题上存在的争议,回到谈判解决钓鱼岛问题的轨道上来。2 . 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B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写给小儿子傅敏的书信辑录。C小石潭记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D核舟记是一篇记叙性文章。它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生动地表现了“核舟”这件工艺品的原貌。3 . 下列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被腐蚀。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沙漠冰封、万里云凝的塞外天地。D“立天下之正位。”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能够身居正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人。4 . 下列文学常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C泰戈尔是泰国著名诗人、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D我的老师通过叙述七件具体的事情,表现了老师对“我”和同学们的关爱,抒发了“我”对温柔美丽、慈爱和公平、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二、基础知识综合5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关于读书的话题,前人已讲过许多。为什么要读书呢?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套道理。近来又出现一种“读书无用论”,说什么“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诚然,互联网可以给人很多信息和知识。但我认为不能完全(A.代替、B.代表)读书。为什么要读书?我想起了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的一句话。他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这话切中要害,p( )有深意。刘向是位大学者,也是位大编辑。他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当编辑,读书。应该说,刘向读了很多书,对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A.领会、B.领悟),他关于读书的警( )语是有深刻意义的。(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2)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3)上面的文段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论证了 的论点。三、现代文阅读最先开放的是山桃花。不经意间,山坡上一株株竞相开放的粉嘟嘟的野桃花、家桃花突然就撞入眼帘,白的耀眼,粉的撩心,让人激动,令人迷醉。含苞待放的杏花也不甘寂莫,也在那崖畔上绽放了,色泽远比桃花艳丽,红红的像一抹霞,将人的脸也映得通红。再后便是梨花、苹果花登场了。它们就在那山峁峁上、塬梁梁间,独领风搔,一身素洁,与桃花、杏花形成鲜明对比,好像在告诉人们,我们也并不逊色!惹得蜜蜂、彩蝶频频光顾。置身于这春的世界,使人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6 . 以上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_ ” 改成“ _ ” “ _ ” 改成“ _”7 . 读语段,找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A语段中加点词“竞相”的意思是“互相争着”。B最后一句中的“神奇与魅力”是并列短语。C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D“将人的脸也映得通红”中“脸”是名词。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一墙丝瓜满院香走在家乡小街上,家家户户的墙都绿了,上面爬满了丝瓜藤。飒飒秋风,艳艳秋阳,窄窄小街,面面绿墙,格外有田园风情。 母亲每年都会在墙根下撒一些丝瓜籽,丝瓜好打理,不用搭篱笆,它们就会顺着墙根往上爬。秋风起,一墙丝瓜形成农家小院特有的风景。满墙宽大的绿叶,密密麻麻,挨挨挤挤,把矮墙铺得厚厚的,绿了个水泄不通。有细嫩的藤蔓伸展出来,末端卷曲,像一只只翘起的兰花指。绿叶间,散落着星星点点的丝瓜花,明黄色,很耀眼。这些花朵极为可人,娇嫩嫩,俏滴滴,仿佛一群俏皮的阿妹,在风中笑着闹着,无限欢欣。等到丝瓜花开得繁盛之时,千朵万朵齐齐开放,绿莹莹的丝瓜墙像是布满了繁星,亮亮的闪烁在阳光下。花朵们与秋风耳语,与蜂蝶嬉戏,还有的昂首与飞过的鸟儿打招呼。一墙丝瓜,在悄悄酝酿着一场秋日盛事待到丝瓜爬满墙时,满院都是秋天的香。 丝瓜长出来了!没过几天,已经有手指大小了,头上还顶着黄花。它们个个像羞涩的顽童,从妈妈的身后钻出来,怯怯地打量着陌生的世界。它们探头探脑的样子真是太可爱了,风起时,还羞涩地躲进绿叶中与人捉迷藏。又过了几天,很多小丝瓜开始急不可耐,捷足先登抢占先机,大大方方垂落在一墙绿叶上。此时,它们的身躯变得细长,稍稍弯曲,仿佛袅娜的少女的曲线。再看那一墙丝瓜,更加富有活力了,绿墙如一道天然的艺术屏风,上面是一幅生动的图画,黄花如珠散落,丝瓜垂满绿墙,蜂蝶飞舞其间,农家小院因此显得格外有情趣。 站在一墙丝瓜前,从绿墙中摘取丝瓜,真有点“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清晨刚摘下的丝瓜顶花带露,新鲜无比。母亲把丝瓜洗净,要给我们做丝瓜炒鸡蛋。这道菜应该算是纯粹的农家菜,丝瓜是刚摘的,鸡蛋是自家养的鸡下的。青嫩嫩的丝瓜,黄灿灿的鸡蛋,单从视觉上就算得上完美搭档。这道菜清脆爽口,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丝瓜还可以做很多道菜,什么丝瓜蛋汤、爆炒丝瓜,等等。有一次,母亲竟然还别出心裁,把家里剩下的两根油条和丝瓜一起炒,出锅前放上些蒜,没想到还别有风味呢。我总觉得,丝瓜里有家的味道,虽然普通平常,却胜过山珍海味。 记得小时候,我家的丝瓜都从墙里长到了墙外,母亲就让四邻都来摘丝瓜吃,路过的人也会毫不客气地摘墙外的丝瓜吃,母亲见了很高兴,好像她的“作品”终于有人赏识了一样。如今,农村家家都有一道丝瓜墙,母亲就摘下丝瓜,让我带到城里给邻居们尝鲜。 到了秋风萧瑟的深秋时节,一墙丝瓜绿色已褪,叶子和藤蔓都枯萎了,墙上宛如枯笔画。几只老去的丝瓜零星地挂着,也已经干瘪枯黄了,却可以拿来当做洗碗的用具,非常好用。母亲总说,丝瓜是宝啊!在我看来,丝瓜几乎成了家的符号,总让我念念不忘它的好。一墙丝瓜满院香,香在流年里。丝瓜岁岁枯荣,却留下美味和真情在心间。8 . 结合文意分析标题“一墙丝瓜满院香”中的“香”有哪些含义。9 . 母亲说“丝瓜是宝”,请你从文中找出依据。10 . 从修辞的角度出发,用横线在文中标出你喜欢的句子,并做赏析。11 . 文章主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句子默写12 . 分门别类辑诗文。下面是某同学以“诗歌表现手法”为专题整理的古诗文材料。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常用手法出处古诗文名句作用借用典故李白行路难_,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作者渴望回到君王身边,得到重用。虚实相映温庭筠商山早行因思杜陵梦,_。故乡虚景与客行所见交织叠加,表达无尽思乡愁绪。比喻双关李商隐无题_,_。浅显通俗的比喻书写生命耗尽而对爱情的至死不渝。溯古思今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_,_。作者将自己的遭遇同贾谊、屈原联系在一起,深化主题。白描手法秦观行香子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_,_,蝶儿忙。白描的手法,动静的画面,展现徜徉田园的无尽喜悦。五、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论语六章,完成下面小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13 . 下面四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学而时习之/时过境迁B温故而知新/明知故问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叶公好龙D择其善者而从之/能言善辩14 . 尝试根据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的画线部分。(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注释识:记住。 厌:满足。 何有于我:“于我有何”的倒装。(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注释敏:聪明。 是以谓之文也:因此用“文”作为他的谥号。15 .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以上六章中就有“_”“_”“_”等成语。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成语,造一个跟学习情境有关的句子:_。六、语言表达16 . 在社区组织的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的材料,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材料一:数字阅读有利于迅速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还有利于进行搜寻式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利于进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性阅读。材料二:俞敏洪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和碎片化文章,购买了3000多本电子书,收藏了近一万篇微信群的文章。_七、名著阅读17 .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朝花夕拾是作者“从记忆中抄出来”十篇回忆性(文体),原名旧日事重提。(2)朝花夕拾既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阅读下面文字,根据句子写出相应人或事。“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回来了!”说此话的人是;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是。(3)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回忆了很多童年时期的生活片段,表达了自己的爱憎,请选择下面任意一项,根据相关内容谈谈鲁迅在文中倾注的情感态度。A琐记B二十四孝图C无常D父亲的病八、作文18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在你成长的道路上,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留在你的记忆中,他们启迪你的智慧,增强你的信心,鼓足你的勇气,传递你无穷的正能量请以“_给了我_”为题要求:(1)请将文题先补充完整;(2)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基础知识综合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课内阅读1、六、语言表达1、七、名著阅读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