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练习)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98333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出师表的“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B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其中“沁园春”是题目。C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鲁迅的文章,都选自呐喊。D我的叔叔于勒是俄国小说巨匠契诃夫的作品。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凌晨四点的街道,空旷而安静,这种状态持续了至少一个半小时左右。B移动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人们处理、接收信息的能力。C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D通过对愚公移山的学习,明白了做事要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道理。3 .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裨益(b) 跻身(j) 家眷(jun)沉淀(dng)B诠释(qun)湍急(chun) 钟磬(qng) 阖家(h)C广袤(mo) 猝然(cu)徜徉(chng) 酝酿(ning)D跌宕(dng) 卷帙(zh)安恬(tin) 摒弃(bng)4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蛮横(hng)缅怀强词夺理(qing)消声匿迹B拙劣(zhu)演译草长莺飞(yng)名副其实C旷野(kung)漩涡挑拨离间(b)漫不经心D矗立(zh)喧腾暴风骤雨(zhu)振耳欲聋5 . 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B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C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D“为什么要投她一票?”贾里说,“你觉得她好,我们不觉得。”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很现代的叶圣陶记得第一次去拜访叶圣陶先生,是33年前的1979年初秋,北京香山红林尽染的时节。年已九十三岁、霜雪毛发、皑亮白眉、银白胡子的他,精神仍健旺,侃侃而谈,有条不紊,保有中国旧时文人的气派和风范。第一次见面,他便向我表示,他近来阅读当前出版的书籍和报刊,发现错字、别字不少,这是他过去罕见的。他还特别提到香港的报刊叶老所阅读的报刊和书籍中,包括香港及海外出版物。叶老忧心忡忡地说,这可要贻误读者啊!叶老说他在商务印书馆当过校对和编辑。商务出过不少青少年知识读物,如万有文库等,还有教科书,都不容许有错别字,否则便会“误人子弟”。他说,他所身处年代的出版工作,除了编辑外,校对是一项顶重要的职务,所以旧时的出版物,在封面或扉页或版权页上,都注有“校勘者”的名字,以示郑重。作为长期在编辑行业工作的笔者,听罢不禁为之肃然起敬。叶圣陶在1923年当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之前,已有长达11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更难得的是叶圣陶虽然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和作家,但一点也不抱残守缺和固步自封。在中国内地,他是第一个提出“易读法”的人。他亲自撰写文章指出:“现在大家都忙,挤出点时间来不怎么容易。如果只花半小时光景就能读完一篇,读完之后又觉得有所得,很有些回味,引起了好些联想,这简直是一种享受。”其实在上世纪40年代,他与朱自清便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等书。他强调:“就学习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既以训练读书为目标,自当要求他们速读,读得快”。速读、易读法,在西方已有逾百年历史,叶圣陶却是最早把这种现代的阅读方式介绍到中国的人。在新文学作家中,叶圣陶是很重视社会效益和读者效应的作家。他一再强调,在教学上,教师眼中要“以学生为本位”;编辑眼中要有读者,作为一个编辑,在编书前要“为读者着想”;作为一个作者,在“写作之前为读者着想,写作之中为读者着想,写完之后还是为读者着想;心里老记着读者才能凭借写在纸上的文字,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给读者,与读者交心”。这些观点可谓充满着时代活力。叶圣陶之重视社会效益、“为读者着想”,并不是无的放矢,一味追求市场效益和迎合读者的口味。相反,他是以严谨的编辑态度和写作态度对待的。他自己便以身作则。他写了不少针对青少年读者的作品,如稻草人皇帝的新衣古代英雄的石像等童话,都言之有物、文情并茂,中年以上的读者至今耳熟能详。他的作品文笔练达,结构严谨完整,语言均经精工提炼。他自称后期“斟酌字句的癖习越来越深”,不愧为语言大师。叶圣陶与弘一大师过往甚密,他的书法以清秀脱俗见称,我曾写信向他求一帧墨宝。1980年夏,叶圣陶托友人捎给我一帧条幅,那是他誊写的稼轩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难能可贵的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仍然写得一手工整方正的小楷,一点也不马虎,“好比一堂谦恭温良的君子人,不亢不卑,和颜悦色”,自有一股亲和力。(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6 . 文章开头对叶圣陶的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7 . 文章结尾部分作者为什么要写叶圣陶送自己一帧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条幅?8 . 叶圣陶是“很现代的”, “很现代的”指的是什么?9 . 你认为叶圣陶的创作有哪些特点?阅读下列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民阅读方式不再局限于报纸、书籍等传统阅读,相对于传统媒体,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新奇的阅读体验。那么新媒体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新媒体时代的阅读要有目的性。数据显示,在全球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中,知识份额已经由20世纪初的5%上升到今天的80%至90%。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因此,不读书、不学习,必然跟不上时代潮流,不知选择,不会选择的阅读必然劳而少功,收效甚微。在阅读时,联系自己的思想、境遇、心情去读,从阅读中找到现实中自己的影子,这样的阅读才有益。新媒体时代的阅读要懂得自我甄别。它在为人们提供一种图文并茂、动静相宜的数字化阅读空间的同时,也为滋生低俗文化提供了温床,大量的信息垃圾易腐蚀读者灵魂,污染数字阅读生态文明。面对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数字化阅读环境,我们要善于甄别筛选海量而无序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新媒体时代的阅读要做到相互补充。新媒体是纸质阅读的“作料”,数字化阅读带给人们一种视觉感官的愉悦和享受,好比走马观花,一目十行,甚至是囫囵吞枣,记忆只停留在表层,较纸质阅读,数字化阅读是一种“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新媒体虽然阅读方便,信息量大,但毕竟是零星的,缺乏上下文情境和创作背景,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它不能替代系统化的学习,所以我们不能停留在网络上的阅读,还要延伸拓展阅读,把数字化阅读与走进书店、图书馆阅读结合起来。纸质阅读也可以借助新媒体快、全、杂的特点,补全系统,甚至找到不同的观点,丰富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使知识更加系统、全面、客观、深刻。通过互相取长补短,从“浅阅读”向“深阅读”递进,借助更多方式来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新媒体时代更需要提倡全民阅读。要充分运用新媒体丰富的传播手段,调动起国民读书的热情,尤其是阅读要从少儿抓起,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高度的读书自觉。在大社会、大数据、大文化的新媒体背景之下,无论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只要能够传播阅读文明,打造书香社会,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就已足够。(材料二)近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调查表时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数字化阅读接触率58.16468.27376.2注: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MP5阅读等。(材料三)2018年对我国民众倾向的阅读形式的调查发现,38.4%的成年人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比2017年下降了6.7个百分点;有40.2%的人倾向于“手机阅读”,比2017年上升了5.1个百分点;有12.8%的人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有7.7%的人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0.8%的人“习惯从网上下载并打印下来阅读”。10 . 对(材料一)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但没有明确的观点。B本文以“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新奇的阅读体验”为论点,逐层展开议论。C本文以“新媒体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为讨论话题,逐层展开议论。D本文先提出分论点,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即:“无论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只要能够传播阅读文明,打造书香社会,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就已足够。”11 . 为“新媒体时代的阅读要懂得自我甄别”这一观点选择论据,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爱因斯坦B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苏轼C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别林斯基D看书不能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顾颉刚12 . 对(材料一)第段主要论证方法及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对比论证,突出数字化阅读是一种“浅阅读”“碎片化阅读”。B运用比喻论证,突出纸质阅读是从“浅阅读”向“深阅读”递进。C运用比喻论证,强调纸质阅读更能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D运用对比论证,强调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要相互补充。13 . 对以上三则材料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调动全民读书的热情,要从孩子抓起,电子书、纸质书都可作为阅读对象。B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接触率持续上升,多媒介阅读(数字化阅读、纸质阅读)时代已经到来。C国民纸质阅读接触率呈下降的趋势,数字化阅读取代纸质阅读的趋势不可逆转。D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各有优势,可以互为补充,从而提高全民族阅读水平。14 . 同学们阅读了这三则材料后纷纷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感悟”,既贴切又得体的一句是( )。A不论是纸质阅读还是数字化阅读,关键是要“读”,条件再好,不读一切都将落空。B我才不管什么“深阅读”,“浅阅读”,纸质阅读就是不方便,我就不喜欢。C数字化阅读既方便又新潮,碎片也罢,低俗也罢,都不影响我的喜爱。D科技的发展虽然为我们的阅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但无助于解决阅读的乏味。三、句子默写15 . 根据课文默写。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陶渊明桃花源记)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李煜相见欢)_,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与谢中书书)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晏殊所写浣溪沙中“_,_”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并蕴含哲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消逝,但仍然会有美好的事物再现。四、课内阅读16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A寻向所志B寻病终五、名著阅读他实行了新的生活习惯六时起床,锻炼身体,每日练武读书,吃的是粗茶淡饭,过的是简朴生活。当时东北军还有十四万人,他除了同军官以外,还同部下直接接触。东北军开始出现了新面貌。怀疑派逐渐相信,少帅又成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人,因此认真对待他在回国时立下的誓言:他要把毕生精力用于收复满洲,为人民雪耻。17 . 上面的片段选自名著_,上面片段中的“他”指的是_,为了让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他”曾和杨虎城一起发动过_,又称“双十二事变”。18 . 结合选文或整部作品,说说“他”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六、作文19 . 请以“如果有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课内阅读1、五、名著阅读1、六、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