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一轮模拟试卷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8276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教育版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一轮模拟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教育版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一轮模拟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教育版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一轮模拟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教育版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一轮模拟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共25题;共75分)1. (3分)我市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片(见下图)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学会使用火。”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是( )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山顶洞人D . 半坡人2. (3分)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 A . 禅让制的推行B . 世袭制的出现C . 分封制的实行D . 郡县制的推广3. (3分)下列古代史实或措施,能直接促进中外交流的有( ) 张骞出使西域创立行省制度郑和七下西洋设立驻藏大臣A . B . C . D . 4. (3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众说纷纭,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下列观点中符合孟子思想主张的是( ) A . 无为而治B . 人之初,性本善C . 民贵君轻D . 非爱兼攻5. (3分)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 A . 商朝的青铜治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B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和知识的普及C . 从1937年9月起,40万川军奔赴抗日前线,先后参加了一系列会战D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6. (3分)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图1(汉)坐而论道 图2(宋)站议时政 图3(清)跪受笔录A . 君主权力的强化B . 生活习惯的变化C . 社会文明的进步D . 封建制度的完善7. (3分)三(5)班学生对中国古代三个大一统时期(秦汉、隋唐、元明清)进行研究,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 . 汉朝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B . 唐朝完善科举制C .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D . 清朝设立宣政院8. (3分)史料实证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一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中日甲午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A . B . C . D . 9. (3分)毛泽东曾经说过“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下 列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B . 都大力主张“实业救国”C . 都为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D . 都提出了“自强”和“求富”的口号10. (3分)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B . 洋务运动C . 义和团运动D . 五四运动11. (3分)下列关于中国同盟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1905年8月成立于檀香山B . 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C . 孙中山当选为同盟会大总统D .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2. (3分)引发表1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表1:时间1894年前1900年列强在华设厂总数80家933家A . 南京条约B . 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13. (3分)1949年,如下图中这座城市获得和平解放,免遭战火破坏。与之相关的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B . 淮海战役C . 平津战役D . 渡江战役14. (3分)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同新中国成立初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相比,从行业上来看,最大的区别是( ) A . 前者集中在轻工业,后者集中在重工业B . 前者总体比较落后,后者取得了巨大成就C . 前者受到列强挤压,后者得到苏联帮助D . 前者多在沿海沿江,后者形成东北工业基地15. (3分)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工分,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表达了( ) A . 土地改革后的喜悦B . 对农业合作化的思考C . 对农村改革的肯定D . 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16. (3分)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具体表现有( )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以朝鲜半岛为跳板,侵略中国东北地区派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不与中国建交A . B . C . D . 17. (3分)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 “一国两制”构想18. (3分)一位普通家庭中的男主人可以去参加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可以领取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反映的是哪一政治制度( )A . 古代雅典民主制度B .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C .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D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19. (3分)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传入非洲和亚洲,土豆传入西欧,地瓜和玉米流入中国;而其它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绵羊、猪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 )A . 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B . 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C . 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D . 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20. (3分)大国重器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下列事物,属于18至19世纪英国重器的是( ) A . 瓦特的改良型蒸汽机B . 富尔顿的蒸汽轮船C . 卡尔本茨的汽车D . 莱特兄弟的飞机21. (3分)如下图所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述合理的是( ) A . 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B . 自然科学发展导致“一战”爆发C . 自然科学成就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D . 社会发展进程就是自然科学发展进程22. (3分)下列各项不符合20世纪30年代国际政治形势的是( ) A . 世界面临法西斯侵略危险B .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C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逐渐崩溃D . 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23. (3分)战后,日本、西欧、美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 ) 重视高科技的发展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推行非军事化政策A . B . C . D . 24. (3分)下列三幅地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 B . C . D . 25. (3分)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推动了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但无法实现全球效应,而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掀起全球影粉的追捧热潮。这说明( ) A . 大众文化审美的古今差异B . 明星效应远大于历史名人C . 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D . 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全球化二、 综合题(本大题2小题,26题13分,27题12分,共25分) (共2题;共25分)26. (13.0分)阅读下列材料,联系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复兴之路(上)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革命纲领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复兴之路(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分别是什么?孙中山把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3)根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运动”的名称。这场文化运动高举的旗帜是什么?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27.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材料二:201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以勿忘国耻,纪念死伤将士。材料三:1951年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又形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上述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紧密、最健全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强烈冲击。(1)材料一中,使“欧洲奔向奴役和毁灭”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 (2)材料二中,奥巴马设立的“纪念日”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发生后,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试举出合作的相关史实。 (3)读材料三,法、德等国为什么要成立欧共体?它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4)从以上三则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共25题;共7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本大题2小题,26题13分,27题12分,共25分) (共2题;共25分)26-1、26-2、26-3、26-4、27-1、27-2、27-3、2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