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388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维新志士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陈独秀2 . 19世纪60到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掀起了一场强兵富国的运动,关于该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D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3 . 如果某班委会决定办期以“纪念孙中山”为主题的黑板报,同学们提供以下资料,不能采用的是。A兴中会的成立B国闻报的创办C同盟会的成立D“三民主义”的意义4 .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英国挑起战争的借口是什么?A林则徐虎门销烟B“亚罗号事件”C“马神甫事件”D对中国贸易长期入超5 .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学习主题为“近代化的起步”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6 . “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是哪位历史人物提出的主张( )A邓世昌B林则徐C魏源D严复7 .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下列史事可以佐证钱穆先生这一观点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8 . 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研究新文化运动的作业。下面某同学作业中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错误的一项是:A阵地: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B旗帜:民主、科学C人物:李鸿章、康有为、张謇D影响: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9 .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B袁世凯掌握了强大的北洋新军C旧官僚的支持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10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一个重要文献,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社会,这个文献是A资政新篇B天朝田亩制度C民报D中外纪闻11 . “中国近代史上的这次战争是一挑八,看起来牛气哄哄,实则统治者仓皇逃窜,这次战争使清王朝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材料评价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 .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A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B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C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D洋务运动和五四运动13 . 五四爱国运动之所以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原因是( )A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C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运动的主力D开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4 . 中说:“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笫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 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社会变革的共同影响是( )A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B旧思想基础得以彻底催毁C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D变革带来了国家政权的改变15 . 下列城市中既是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城市,又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A广州B上海C深圳D厦门16 .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A近代化的探索B抗日战争的胜利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17 . 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18 . “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主要体现在当时A提出三民主义B推翻封建制度C建立民国和颁布临时约法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19 . 张之洞指出:“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他的哀叹源自A鸦片战争战败B英法火烧圆明园C马关条约签订D八国联军侵华20 . 19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哪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 )A俄国B中国C印度D日本二、填空题21 . 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定都天京后,颁布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22 .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始终居主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_。23 . 论从史出:上海被称为东方梦巴黎,这座国际性都市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沧桑变化,请把史实或结论补充完整。(10分)(1)结论:这里最早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实:(2)结论:这里见证了的发展历程。史实: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3)结论:这里见证了的兴起。史实:1915年,陈独秀在这里创办新青年,在警告青年一文中提出“民主”“科学”口号。(4)这里见证了的爆发。史实:1919年6月以后,运动中心从北京转到这里,工人罢工推动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5)这里见证了先进政党的建立。史实:三、判断题24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诞生于南湖游船/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历经沧桑的祖国/如同沉睡的雄狮/在您耀眼的光芒下/猛然睁开了双眼。选自歌曲党在我心中材料二:这次会议让博古下了台,这样全党终于在毛主席的路线下团结起来,顺利完成了长征。陈毅三年游击战争回忆(摘编)材料三:这次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这次大会使全党在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准备。材料四:1978年,全会实现了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正确”,否则划“错误”。(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共二大。(2)材料二反映的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3)材料三中“使全党在思想上统一起来”的是毛泽东思想。(4)材料三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召开的中共七大。(5)材料四反映的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6)材料一和材料四反映的会议都是中国共产党纠正自身错误的会议。(7)上述材料反映的会议表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在党的领导下不断走向新的胜利。25 . 1894年在檀香山孙中山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改正:26 . 1895年美国从清政府手中割占了台湾岛。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义和团运动是一个没有统一领导和严密组织的民众自发性行动,在八国联军和随后清朝军队的联合镇压下,被打散而失败了。义和国运动是西方列强对华侵略行为逼出来的,是有着广泛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他们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虽然被联军打死了几万人,伤亡枕藉,还是前仆后继,其勇锐之气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义和团运动笼统排外、愚昧迷信、组织松散、成分复杂,以至被清政府所利用,归根到底是因为当时中国经济文化还十分落后,缺乏先进社会力量的引导。群众的、特别是起自下层的反抗斗争处在自发的状态,很难不同时带来许多愚昧落后和盲目排外的因素。这是这类斗争在当时只能达到的水平。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27 . 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28 . 义和团运动体现了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29 . 义和团运动有当时先进的社会力量领导30 .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民众自发的抗敌斗争31 . 义和团运动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32 . 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画“正确”,错误的画”错误”。(1)A图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B图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3)C图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了中国近代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4)D图1949年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5)上述历史事件中A和D改变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33 . 北洋军阀其性质是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者。( )四、综合题34 . 读图,回答问题。(1)图一、图二所示分别为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2)图一到图二所示通商口岸位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5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曾国藩说: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1)发动图一战争的侵略者是谁?战后什么条约的签订使近代中国的主权从此开始丧失?(2)图二所示为圆明园被焚毁后的一处残迹,制造该残迹的强盗是谁?侵略者为什么要将圆明园焚毁?(3)曾国藩的话,表明他决心投身一场什么运动?材料一中图一、图二所示事件与曾国藩从事的运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历史关系?36 . 读图,回答问题。(1)图一和图二分别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两场运动相关?(2)这两场运动的领导阶级都是什么?(3)这两场运动的共同结果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填空题1、2、3、三、判断题1、2、3、4、5、6、四、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