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练习)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288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下列与北大有关联的是京师大学堂五四运动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一二九运动ABCD2 . 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其中让英国殖民者从中获取了领事裁判权和租地建房的权利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望厦条约D虎门条约3 . 张晓惠在哭泣的圆明园中写道: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 这一劫难的制造者是:( )A英法联军B英国军队C八国联军D法国军队4 .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在以后的不同时期,这支人民军队拥有不同的名称,其中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是( )A中国工农红军B中国人民解放军 C八路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5 .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材料反映的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二次革命D护国战争6 . 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内容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_。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澄清吏治,裁撤冗官冗员C改科举,废八股,创办新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D淘汰旧军,精练陆军,创建北洋海军7 . 孙中山少年时代曾自命为“洪秀全第二”。历史上他与洪秀全相似之处不包括A都领导了农民起义B都是反清英雄C都颁布了法令文件D都在南京建立新政权8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是在A洋务运动期间B辛亥革命运动期间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国民革命运动期间9 . 下列诗词、对联与所反映的历史人物之间搭配正确的是A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邓世昌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林则徐C(对联)麟阁待劳臣,最难西域生还,万顷开荒成伟绩;凤池贻令子,喜听东山复起,一门济美极清时郑成功D(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左宗棠10 . 复兴之路解说词中有这样一段表述:“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材料中的“国耻”指的是A鸦片战争失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B甲午战争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C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辛丑条约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攻占北京城11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不断奋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遵义会议D抗日战争12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他们(负责交涉条约的人如伊里布、黄恩彤诸人)觉得也是最方便省事的办法是每种货物应该缴纳多少税都明白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却争执所以他们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条约”指的是马关条约B“方法”维护了中国关税主权C“方法”有利于列强商品输出D“他们”深谙近代外交之道13 .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熄了,我应在院中唱歌。”这是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 )A鲁迅的狂人日记B陈独秀的敬告青年C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D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14 . 开国大将粟裕曾写道:“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从此形成红军主力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他回忆的是( )A井冈山会师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15 . 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自强新政B发展资本主义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二、综合题16 . 综合探究:抗日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材料一】(1)请你写出材料一图中A、B、C、D、E各代表的历史事件?(2)请你写出材料一图中的B事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如何?(3)在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战,战略上相互配合,共同抗击日军的侵略。请你从材料一图中A、B、C、D、E代表的历史事件中找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例: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填写字母)。【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4)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这种“凝聚力”在政治上的主要表现为: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寇的侵略。请问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与此事件相关人物列举五人【材料三】中国人民经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浴血奋战,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在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得的完全胜利。摘自人教网(5)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请你回答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17 . 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材料四:1915 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 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1918 年至 1919 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八上 材料五:“中国革命在 1935 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 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的结合起来”毛泽东与周世钊的谈话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主要表现。(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张。与洋务运动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3)材料三中的“两个主义”是指什么?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8 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了什么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本次会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思想路线。(6)根据上述所有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基本特点。18 .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今日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上海有关部门决定举办一次“我爱你,东方明珠!”的主题展览活动展示一:屈辱的历史(1) 上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结合展示一的图片说说上海是在哪个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展示二:近代化的起步(2) 上海见证了中华民族由屈辱到反抗的历史,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从上海开始。展示二中的江南制造总局是由谁建立的?展示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6月5日上海工人游行队伍 中共一大会址(3) 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该事件后期斗争的中心由转移到上海。此事件中的哪一口号最能体现其性质? (4) 图片事件产生了什么重大意义?展示四:外交的起点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应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邀请,对中国北京、杭州和上海进行的访问,这是美国总统历史上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尼克松到访北京期间,还在中南海与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会面。(5) 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两国签署并公开发表了什么文件?展示五:开放的窗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90年开放的_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6) 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19 .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回首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树立远大革命理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材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周恩来(1)两个天安门分别是我国哪两个节日的来历?材料二: 图A、图B(2)图A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图B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一年?材料三:图C、图D(3)图C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4)图D反映了哪些重大战役?(5)70年前中国革命的胜利留给我们哪些启示?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