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A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297387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 (2018八上阜宁期末) 在1949年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你认为其中的数字 “28”与下面的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 ) A . 鸦片战争B . 新文化运动C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 . 五四运动2. (2分) (2016八下白银期中) 以下各项在抗美援朝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有( )王进喜 黄继光 雷锋 邱少云 焦裕禄。A . B . C . D . 3. (2分) (2018八下南雄期中)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改变这个现象是在_完成后。( ) A . 一五计划B . 土地改革C . 三大改造D . 新中国成立4. (2分) (2014荆州)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材料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A . 村民选举“海选”制度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 “一国两制”的构想D . 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5. (2分) (2017八下邯郸月考) 下边是2015年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以亚洲Asia和非洲Africa的首字母“aa”组成“60”字样。推动万隆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是(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 “求同存异”C . 民族区域自治D . “一国两制”6. (2分) (2018九下德州月考) 春联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能反映我国“一五”计划 实施期间社会状况的是( ) A .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B . 港澳回归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C . 誓作抓革命的闯将,争当促生产的模范D . 粮补机补助幸福,医保社保保平安7. (2分) (2018八下龙湖期中) 剑桥插图中国史中写道,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求一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1958年开始的这条“更快捷”的道路带给中国的是( ) A . 粮食产量大幅增长B . 钢铁资源有效利用C . 国民经济损失惨重D .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8. (2分) (2016八下宜兴期中)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农业合作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A . B . C . D . 9. (2分) (2018七下大庆月考)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种局面的改变始于( ) A .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 . “一五”计划成功实施C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 .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0. (2分) (2015黄冈) 1958年,红旗杂志发表文章,号召成立大公社。不久,北戴河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这充分反映了( )A . 平均主义和“共产风”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共同愿望B . 国家发展经济毫无计划和目标C . 国家在发展经济时没有制定出总的路线方针和政策D . 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11. (2分) 1976年9月逝世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是( )A . 毛泽东B . 朱德C . 周恩来D . 刘少奇12. (2分) (2017八下宣城期中) 某班开展了以“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为主题的课堂讨论会活动。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主题是( ) A . 解放西藏B . 土地改革C . 三大改造D .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3. (2分) (2018九下惠民月考)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这三次巨变是指(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开放A . B . C . D . 14. (2分) (2017八下龙华月考)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完成,“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 )A . 土地归集体所有B . 土地归国家所有C . 土地归农民所有D . 土地归乡镇所有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7分)15. (3分) (2016黑龙江模拟) 根据所学知识填出下列内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历史事件是_。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_。古代印度的国王属于第二等级,名称叫_。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文献是_。二战重要的转折点是_。16. (3分) 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是_。17. (8分) 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史实推论正确与否(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_(2)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并肩作战,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中国已成为现代化军事强国。_(3)1958年8月,办人民公社之风很快吹遍徐州大地,8月26曰,徐州地区第一批人民公社诞生。9月3日,邳县、睢宁两县完成人民公社化。9日,徐州地区历时l5天,全面实现人民公社化。共组成203个人民公社,入社总农户1248980户,占全地区总农户的99.11。人民公社是建成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_(4)1969年,中华人民共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去世。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_(5)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新中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我国已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_(6)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并逐步延伸到沿江城市、内陆省会城市、边境城市。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_(7)1978年以后,我国逐步在农村实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倒退。_(8)1952年冬,除少数民族和台湾省外,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9)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_(10)在不损害主权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特区采取与内地不同的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实行市场经济,利用外资侨资进行建设。经济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_18. (2分) (2018八下苏州期中) _战争中,黄继光为掩护战友夺回阵地,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是_。 19. (1分)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_。三、 综合题 (共3题;共75分)20. (2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同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启动了以跟踪国际科技发展、缩小国内外科技差距,力争在有优势的高技术领域有所突破的高科技计划。材料二 2011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达到3254.9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27.8%。财政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同时,继续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1) 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实行哪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 013年6月“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成功。此项成就属于该计划中的哪一领域?(2) 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基本内容。(3) 材料一、二体现了我国的哪一基本国策?并简要说明两则材料反映的内容之间的关系。21. (20分) (2016八下滦县期末) 歌曲和口号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风貌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材料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以钢为纲,全面跃进”。某一时期的宣传口号材料三:王进喜“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安徽凤阳农民谚语(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歌曲表达了当时人们怎样的情感?(2) 材料二中的口号出现于何时?简要谈谈你对这些口号的认识。(3) 材料三反映了石油工人怎样的精神?王进喜获得了什么称号?(4) 材料四体现了农村实行怎样的经济体制?这产生了什么影响?22. (30分) (2017梅州) 1949年至1956年,新中国通过巩固政权,艰难探索,由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并以独立自主的外交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条文节选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请回答:(1) 材料一图片内容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政权而开展了哪两大运动?(2) 依据材料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又是什么?(3) 依据材料三,指出周恩来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所倡导的外交原则和方针。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7分)15-1、16-1、17-1、18-1、19-1、三、 综合题 (共3题;共75分)20-1、20-2、20-3、21-1、21-2、21-3、21-4、22-1、22-2、2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