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I)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297387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十五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5茂名)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文章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请问这“两位先生”指的是( )民权 民主 科学 目由A . B . C . D . 2. (2分) (2016泸州) 口号十分鲜明地体现特定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将革命进行到底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A . B . C . D . 3. (2分) (2016八上苏州期末) 如图所示中国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 A . 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B . 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C . 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D . 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4. (2分) (2018八上泗阳期末)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被称之为“万园之园”,但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断壁残垣, 造成这种结果的罪魁祸首是( )A . 英美联军B . 英法联军C . 英俄联军D . 美俄联军5. (2分)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A . 发动政变,取而代之B . 实行“兵谏”,逼蒋抗日C . 要求与日本进行和谈D . 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6. (2分) (2017八上苏州月考) 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黄海大战戊戌变法天京的陷落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A . B . C . D . 7. (2分) (2016八上苏州期末)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说:“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指圆明园)的景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这则报道反映了( )A . 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史实B . 签订马关条约的史实C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D . 签订辛丑条约的史实8. (2分) (2018八上高要月考)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竞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中日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 (2分) (2015济宁) 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存现在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维新党分别是指( )A . 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B . 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C . 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D . 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10. (2分) 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下图杂志革命(第四期)发行时间按公元纪年换算应为( )A . 1924年B . 1925年C . 1926年D . 1927年11. (2分) 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 .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B .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C . 允许帝国主义西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 .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12. (2分) (2017广东) 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图中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A . “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B . 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C . 大生纱厂的兴衰D . 黄埔军校的创建13. (2分) 口号,见证着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是(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发展才是硬道理A . B . C . D . 14. (2分) (2017河南模拟) 国民党军队主力分散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敌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解放区军民的包围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务,自然地主要由根据地的人民军队来进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 北伐战争B . 土地革命C . 抗日战争D . 解放战争15. (2分) (2017绥化) 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不包括( )A . 辽沈战役B . 淮海战役C . 平津战役D . 台儿庄战役16. (2分) 陕北解放军的部队是( ) A . 东北人民解放军B . 西北人民解放军C . 中原人民解放军D . 西南野战军17. (2分) (2016八上钦州期末) 国家将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在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杀害的中国人民达( )A . 10万人以上B . 20万人以上C . 30万人以上D . 40万人以上18. (2分) 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在( )A . 中共“三大”B . 遵义会议C . “八七会议”D . 中共“七大”19. (2分) 下列革命战争,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北伐战争A . B . C . D . 20. (2分) 某中学决定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他们选择路线应是( )A . 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吴起镇B . 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吴起镇C . 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吴起镇D . 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吴起镇二、 材料题 (共3题;共56分)21. (30分) (2017兴化模拟)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革命与建设的征程中不断探索,实现了一次次伟大转变,引领中国走向独立与富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胡锦涛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材料二: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材料三: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材料四: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年份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5271.8%6.9%0.7%1.5%19.1%19567%0.1%7.3%53.4%32.2%材料五:全会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 材料中“这个伟大的事件”指什么?它的发生标志着国共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 材料中的毛泽东“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什么?(3) 这里的“战略转移”指哪一历史事件?哪次历史会议的召开引领这场“战略转移”最终走向胜利?(4) 材料表明到1956年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了怎样的转变?(5) 依据所学知识补充材料中“”的内容。(6) 综合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光辉历史,你对中国共产党有怎样的认识?22. (11分) (2017八下邵阳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弘扬爱国情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1) 【一路逐梦风雨兼程】小华同学在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逐梦历程时,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并向同学们展示了其中的片段,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时间重大事件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1945年8月_胜利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底_完成1978年底_召开(2) 【梦想绽放给力前行】在小组讨论中,小明同学就上述卡片所填的三个重大事件分别从“开始复兴”、“制度确立”、“伟大转折”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请你据此也作扼要说明。(3) 【同心筑梦气势如虹】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复兴。通过探究和交流,你感悟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哪些优秀精神品质?23. (15分) (2015八上昆明期末)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青年学生首先奋起抗争;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1935年10月)材料三 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去同国民党进行谈判。(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场运动?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2) 材料二中后四句诗反映了长征中的哪些重大军事行动?(3) 材料三中国共谈判的地点在哪里?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什么协定?三、 连线题 (共1题;共3分)24. (3分) 请列举与下列中国近代科技成就相关的科学家或工程师:地质学家_创立了地质力学理论。铁路工程师_主持修建京张铁路。化学家_发明联合制碱法。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材料题 (共3题;共56分)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三、 连线题 (共1题;共3分)24、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