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学情考试历史试题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287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学情考试历史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学情考试历史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学情考试历史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学情考试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是历史史实的折射,记录了历史轨迹是历史的生动体现形式。下列诗歌反映的“历史轨迹” 正确的顺序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ABCD2 . 为迎接五四爱国运动胜利100周年的到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微山县某中学准备筹建一个宣传长廊,下列标语不应出现在长廊中的是A要求“外争主权,内惩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打倒列强,除军阀D“还我青岛”3 . 下图对联中的“第一枪”的历史影响是A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B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局面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4 . 抗战时期,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正面战场重大胜利的指挥官是A彭德怀B贺龙C李宗仁D张学良5 .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员行之。该规定出自( )A定国是诏B同盟会宣言C民报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6 .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A皇姑屯事件B柳条湖事件C东北易帜D马神甫事件7 . 中国人民从来就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8 . 2014年起,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件B一二九运动C南京大屠杀D卢沟桥事变9 . 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是A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B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C加速了国民政府的垮台D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10 .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人们的生活往往打上历史变迁的烙印。下列史事与时代烙印最吻合的是A1860年,圆明园的管理员亲眼目睹了“万园之园”被八国联军烧毁。B戊戌变法时,远在杭州的老张是日本开设的工厂里的工人。C近代中国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上海商务印书馆成立的消息第二天被登载在民报上。D民国二年,山东的老王终于在科举考试中得了进士。11 . 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后,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地区的军阀是A唐继尧B段琪瑞C陆荣廷D曹锟12 . 时代精神是每一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船精神小岗村精神ABCD13 . 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极大地鼓舞全国人民斗志,因为这次起义体现了革命党人A以少胜多精神B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精神C蚍蜉撼树精神D知难而退精神14 . 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八大15 . 在20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论不已,新文化运动也因此风生水起,波澜壮阔。新青年的创办者是A鲁迅B李大钊C胡适D陈独秀二、综合题16 . (2017年湖北荆州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中华苏维埃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发表宣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赵一曼等人到东北,加强对抗日武装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巴彦、南满、东满等抗日游击队,粉碎了日寇的“春季大扫荡”和“秋季大扫荡”。1936 年,中国共产党组建东北抗日联军,抗联在白山黑水间英勇抗击日寇。材料二七七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毛泽东指出:“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国民党左派领袖宋庆龄说:“中共宣言和蒋委员长谈话都郑重指出两党精诚团结的必要。我听到这消息,感动得几乎要下泪。”当时,大公报载文说:“目前举国一致准备拼死自卫的精神,真不是前几年所能想像的。只凭这种精神,即可保证我民族绝不致衰亡。”(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进入到什么新阶段?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是什么?17 . 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一请回答(1)至(4)依据材料二请回答(5)至(7)材料一:七十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信念,被迫踏上艰险的万里征程,途中经历了千辛万苦。七十多年后,中央电视台制作大型电视行动“重走长征路”,将有另一群人沿着这条道路再次远征,他们也会面对无数的挑战。材料二: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七十多年前,有一群人被迫踏上艰险的万里征程(长征)的历史原因是什么?(2)途中召开的生死攸关、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3)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有何意义?(4)你认为七十多年后举办的“重走长征路”大型电视行动有什么重要意义(至少一条)?(5)“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了长征途中的哪些军事行动?(6)长征中的哪次军事行动最能体现毛泽东的军事思想?(7)“金沙水排云崖暖”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军事意义?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综合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