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074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始于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2 . 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A秦中吟B牡丹亭C本草纲目D红楼梦3 . 如图诗句反映的史实是A秦朝暴政B黄巢起义C贞观之治D安史之乱4 . 1793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书写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由此清政府实行了( )A君主专制制度B闭关锁国政策C重农抑商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5 .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朝( )A设立关卡、禁绝贸易B抑制商业、实行海禁C重农抑商、打击海运D征收重税、限制商贸6 . 太宗曰:“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唐太宗“觉其妩媚”,是因为魏征( )A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B设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C多谋善断,助皇帝处理朝政D创立科举制,进行制度创新7 . 表中是我国古代科技著作,表格中“?”处填写的书名应该是著作时代作者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千金方唐孙思邈?明李时珍A黄帝内经B授时历C梦溪笔谈D本草纲目8 . 全球通史:“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航海业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的范围,明确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A郑和下西洋B新航路的开辟C郑成功收复台湾D清军进入台湾9 . 下列明清时期杰出人物与其取得成就的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A李时珍本草纲目B宋应星一一天工开物C罗贯中一一三国演义D施耐庵一一西游记10 .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司马光后来称“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此书”是( )A史记B资治通鉴C宋书D宋史11 . 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农政全书徐光启天工开物宋应星三国演义罗贯中本草纲目张仲景ABCD12 . 史书上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 )A隋朝B明朝C元朝D南宋13 . “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明祝万祉),这是人们对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美。他的设计者是A毕昇B李时珍C李春D宋应星14 . 暑假期间,小明在甘肃省看到了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这个石窟艺术群应该是A龙门石窟B云冈石窟C敦煌莫高窟D秦始皇陵兵马俑15 . “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仰望雪域两茫茫,随处都是我心灵的牧场。”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A伊犁将军B宣政院C西域都护D驻藏大臣16 .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文化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A司马迁资治通鉴B罗贯中三国演义C吴承恩西游记D曹雪芹红楼梦17 . 读其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于尘垢之外”。开创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 )A苏轼B辛弃疾C李白D李清照18 . 中国古代文化丰富多彩。下列各项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雕版印刷品金刚经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蔡伦改进造纸术ABCD19 .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下列关于火药的叙述中与历史不符合的是A火药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发明的B隋朝时,火药已经运用于军事上C火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作战方式D火药的发明,还丰富了人民的娱乐生活20 .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 )被美国NBC电视台改编并取名为The Monkey King(猴王)。文中空格处应填写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二、综合题21 . 中国智慧深深影响了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彰显中国智慧,造福人类。请以隋唐科技成就为例,对此予以说明。(2)历史上,中国治理国家的方略也影响到邻邦日本。列举大化改新效仿隋唐进行政治改革的内容。概述大化改新对日本社会演进产生的影响。(3)中国外交智慧影响世界。1953年底,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名称是什么?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又提出了哪一倡议,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22 . 民族团结、民族友好一直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材料三: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中亚的穆斯林(徒的特称)大批迁入中国,有的守边屯田、有的经商、有的为官等,元代统一时,生活稳定,各民族杂居,他们和原来就定居在我国内地的民族通婚融合,在中国境内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简史(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2)材料二中的“公主”指的是谁?她的和亲对吐蕃产生了什么影响? (3)这个新的民族指的是什么民族?根据材料说一说这个民族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感悟?23 . 国与国之间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彼此孤立,需要互相交往。让我们徜徉历史长河,探寻古代中国的外交足迹,汲取历史的真谛,启迪人生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开放的唐朝)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开放与广泛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材料一:见下图(1)图一、图二的人物都为唐朝外交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分别是谁?他们的目的地分别是哪里?(盛大的明朝) 明初,对外交往活跃,中华民族完成了人类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材料二:见下图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封闭的清朝)清朝盲目地排斥外来东西,没有好好与外界沟通,选择了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往来,最终导致自己落后。材料三: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采取什么外交政策?该政策在当时起到怎样的消极影响? (4)读史使人明智。通过上述问题探究,你明白什么道理?(可以从国家或个人角度进行回答)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