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一二评价检测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975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一二评价检测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一二评价检测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一二评价检测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一二评价检测A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2006年7月12日,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再创世界纪录后,身披鲜艳的五星红旗绕场奔跑,这一刻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决定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 开国大典C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D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 (2分)新中国第一部展示国家宏伟建设蓝图,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大宪章是(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 . 中华民国宪法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 (2分)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 )A . 中共七大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 中共八大4. (2分)开国典礼上54门礼炮28响,这28响象征着( ) A . 中国人民解放军28个方阵接受检阅B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C . 28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开国大典D . 有28个民族代表参加了开国大典5. (2分)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他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 ) A . 个人主义精神B .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C . 艰苦朴素精神D . 妥协退让精神6. (2分)“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以上生产资料依法收归国有,均由乡农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一份”。这个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 . 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B . 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C .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D . 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7. (2分)1978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1950开始的土地改革相比,不同之处是( )A .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 .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C . 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D . 当时普遍得到农民的好评8. (2分)下图为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辆汽车解放牌卡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投产下线的情节。这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A . 一五计划时期B . 十年建设时期C . “文革”时期D . 改革开放时期9. (2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下列哪一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 A . 三大改造B .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C . 土地改革D . “一五”计划的实施10. (2分)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标志着( ) A .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B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C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 .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1. (2分)1955年910月,毛泽东主编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他为此书写了2篇序言和104篇按语。毛泽东此举的目的是( )A . 推进土地改革运动 B . 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C . 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D . 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12. (2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 . 开国大典B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 . 一五计划完成D . 大庆油田建成13. (2分)关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错误,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 . 高指标B . 浮夸风C . 快增长D . “共产风”14. (2分)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强农、惠农、富农”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面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 A . B . C . D . 15. (2分)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大跃进运动的是( )A . 高指标B . 瞎指挥C . 浮夸风D . 共产风16. (2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间是( )A . 1945年B . 1949年C . 1956年D . 1958年17. (2分)“稻堆脚儿摆得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吃袋烟”,与这首民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一五”计划的实施B .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 . 十年“文革”的结束D .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8. (2分)“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两大反革命集团是( )A . 林彪和林立果B . 江青和王洪文C . 姚文元和张春桥D . 林彪和江青19. (2分)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A . 第一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 第一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 . 中共八大20. (2分)新中国建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以下名字:文革、建国、援朝、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这些人中年龄最小的是( ) A . 建国B . 文革C . 援朝D . 跃进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45分)21. (2分)_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_年底 ,三大改造完成22. (8分)阅读下表判断:项目内容时间影响土地改革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1950年1952年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1956年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运动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1958年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上表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对农村政策进行的调整(2)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3)不管是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还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都是有益的。(4)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出现的严重失误。23. (20分)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贫农、中农85.545.292.191.4富农、地主11.554.87.98.6材料二看图说史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的、深刻的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1)观察上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是建国初期我国在农村开展的一项什么运动的结果?该运动主要在什么地区进行的? 该运动的完成有何重大意义?(2)上述图片和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的完成标志着什么?(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1978年在我国什么地方率先出现了搞“包产到户”的典型?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什么制度?(4)综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24. (15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过三年努力,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人民政权巩固。请回答:(1)新中国成立是在哪一年?哪一地区的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统一?(2)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什么时候基本完成?(3)195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名称是什么?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45分)21-1、22-1、22-2、22-3、22-4、23-1、23-2、23-3、23-4、24-1、24-2、2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