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宁为占死鬼不作亡国奴”同步练习题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073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宁为占死鬼不作亡国奴”同步练习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宁为占死鬼不作亡国奴”同步练习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宁为占死鬼不作亡国奴”同步练习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宁为占死鬼,不作亡国奴”同步练习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105分)1. (2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下列哪次事件后( )A . 九一八事变B . 西安事变C . 南京大屠杀D . 七七事变2. (2分)小明同学在一份资料上看到一张共产党的高级将领贺龙戴着国民党军帽,拍摄于1938年的照片,他得出的恰当判断应该是( )A . 不可能有此事,照片是伪造的B . 国民党加入了共产党C . 工农红军接受了国民政府的改编D . 贺龙化装成国民党军官3. (2分)1937年,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普遍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是因为( )A . 井冈山根据地创建B . 抗日救亡运动高涨C . 百团大战鼓舞人心D . 抗日战争即将胜利4. (2分)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评价你认为准确的是( ) A . 传闻(口述)主观因素多,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B . 田中正明否定传闻(口述)历史具有考证价值,体现了严谨的史学态度C . 此观点准确反映了日本对华历史的态度,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D . 田中正明的言论否定了口述历史的史料价值,是为南京大屠杀翻案5. (2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的战争,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 . 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B . 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C . 台儿庄战役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D . 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6. (2分)“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谭嗣同 佟麟阁 赵登禹 刘光第A . B . C . D . 7. (2分)为反驳日本右翼教科书对侵华史实的歪曲,八年级(2)班设计了一期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 )A . 难忘九一八B . 激战卢沟桥C . 南京大屠杀D . 血战台儿庄8. (2分)悼念在战争或其它灾难中的死难者,许多国家都设立悼念活动日。2014年,我困将12月l3口定为国家公祭日,是因为1937年的这一天( )A . 马关条约签订B . 日军占领东三省C . 日本侵占平津D . 日本在南京开始大屠杀9. (2分)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靖国神社供奉的甲级战犯中松井石根作为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兼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有意纵容部队施行种种暴行,负有不可推卸的战争罪责。松井石根有意纵容部队屠杀30万中国人的城市是( )A . 上海B . 南京C . 华中D . 北平10. (2分)日军屠杀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士兵人数达三十万以上的城市是( )A . 上海B . 北京C . 重庆D . 南京11. (2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A . 聂耳B . 冼星海C . 郭沫若D . 徐悲鸿12. (2分)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在中国制造的一起大屠杀惨案,被中外舆论界称为人类“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起惨案发生在( )A . 沈阳B . 上海C . 南京D . 广州13. (2分)国共两党经历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不仅影响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今天的两岸关系。下列属于国共两党合作的史实有( )五四运动 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 抗日战争 渡江战役A . B . C . D . 14. (2分)中共制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 . 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矛盾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 . 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多数国民党将领要求与共产党合作C . 国共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 . 国共两党的矛盾已经解决15. (2分)下图是党领导的军队在什么时期使用的标志( )A . 长征时期B . 抗日战争时期C . 北伐战争时期D . 解放战争时期16. (2分)1937年,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普遍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是因为( )A . 井冈山根据地创建B . 抗日救亡运动高涨C . 百团大战鼓舞人心D . 抗日战争即将胜利17. (2分)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由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A . 正面战场抗战B . 敌后战场抗战C . 八路军与民兵抗战D . 全民族抗战18. (2分)如图是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臂章。这支部队出现的历史时期是( )A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B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C . 抗日战争时期D . 抗美援朝时期19. (2分)为了实现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经过中国共产党不懈的努力,国共两党达成协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改编为( )八路军红军解放军新四军A . B . C . D . 20. (2分)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 . 歌唱祖国B . 追求理想C . 抨击时弊D . 抗日救亡21. (5分)列举抗日战争时期三大战役。22. (20分) “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回首百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局,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者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在东京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该主张的提出有何意义?(2)材料二 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理应再度携手,团结一切有志于国家统一的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辛亥革 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 人民日报社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981年10月9日。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上半期,国共两党为改变“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共同进行了哪些努力?(3)材料三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两岸和平是台湾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维持台海“不统、不 独、不武”现状两岸人民同属于中华民族,希望双方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助合作,建立制度化的和平关系。 马英九在台湾各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三与材料二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你认为海峡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是什么?(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23.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2002年4月,继去年日本文部省审定通过由右翼学者编写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后,文部省再次审定通过高中历史教科书,在书中,日本美化对亚洲的侵略战争,否定“南京大屠杀”,只字不提“慰安妇”问题等,完全是一本混淆视听、颠倒黑白的“变天账”。(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批驳右翼学者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 (2)上述材料反映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问题? (3)你认为日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24. (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作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1)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2)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25. (5分)【中国的复兴之梦】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梦想。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社会遭受来自哪国的侵略?(2)面对外国的入侵,中国人民开始了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指哪一事件?它有哪些开创性的活动?(3)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取得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各有哪些?(4)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圆好这个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谁在哪次会议提出的?(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你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青年学生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10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2-2、22-3、22-4、23-1、23-2、23-3、24-1、24-2、24-3、24-4、2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