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D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6513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D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D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D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D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6八下江津期中) 新中国成立时,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任命的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是( )A . 周恩来B . 毛泽东C . 朱德D . 刘少奇2. (2分)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A . 抗日战争胜利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D . 改革开放3. (2分) (2017八下阿荣旗月考)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在建国初期就多次推动农村变革,其中哪一次是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 . 土地改革B .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 . 建立人民公社D . 开展大跃进运动4. (2分) (2016八下丹宁期中) 标志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 )A . 西藏的和平解放B .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 . 抗美援朝的胜利D . 土地改革的完成5. (2分)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A . 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B . 1953年开始的农业合作化运动C .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D . 近年来开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6. (2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发扬艰苦创业精神A . B . C . D . 7. (2分) (2016八上抚宁期中) 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到的最主要的教训是( )A . 必须保证党对军队的领导权B . 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C . 必须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D .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8. (2分) 邓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B . 中共十三大C . 中共十四大D . 中共十五大9. (2分)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作出以上重大决策的党的会议是(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B . 十三大C . 十四大D . 十五大10. (2分) (2017八下新野期末) 1980年12月,我国颁布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执照。这表明( )A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 . 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C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建立D .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11. (2分) (2017枣阳模拟)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对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B . 中共十二大上邓的讲话C . 中共十三大报告D . 南方讲话12. (2分) “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此顺口溜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 )A . 中美关系的新发展B . 大陆和港澳关系的新发展C . 中英关系的新发展D . 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3. (2分) (2018八下南京期中)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 A .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 .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 .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4. (2分)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 A . 民族团结B . 民族平等C . 民族区域自治D . 民族互助15. (2分)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两会上对尊严内容的阐述。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 )A . 中华民国的成立B . “一五”计划的完成C . 抗美援朝的胜利D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6. (2分) 导致图中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 .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 . 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7. (2分) “一国两制”( )A . 是20世纪90年代邓提出的B . 最初是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的C . 首先在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D . 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18. (2分) (2017八下新余期中) 1984年3月24日,55位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A . 优先发展重工业B . 扩大企业自主权C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 . 设立经济特区19. (2分) (2016江西) 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领导人的会谈( )A . 有利于解放台湾B . 有利于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C . 有利于打破两岸隔绝状态D . 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0. (2分)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坚持“以阶段斗争为纲”B . 开放了深圳等经济特区C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 减免了农业税二、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75分)21. (25分) (2017八下深圳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材料二:材料三: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1) 你知道材料一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的?(2) 材料二中图一所示的是哪一时期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3) 材料二中图二所处的时代最后是如何评价的?这一时期造成的影响是什么?(4) 材料三的大改革、大开放源自于哪次会议?第一个伟大转折中经济体制是如何改革的?第二个伟大转折中开放初期的试验田在哪里?第三个伟大转折中温饱问题是怎么解决的?(5)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用简单的词语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22. (20分) (2017八下深圳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 图二 图三材料二:材料三:1958年人民日报(1) 材料一图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2) 材料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起止时间分别是什么?图三的历史事件结果如何?(3) 观察材料二,分析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有哪些?(4) 根据材料三,判断1958年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否真实?并说明理由。23. (15分) (2017八下东台月考) 毛泽东、邓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伟人,他们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次飞跃。材料一: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二: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1) 据材料一中民族独立的具体标志是什么?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期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在工业领域有什么英明举措?(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船的方向”出现了什么问题?“南巡”有什么重要意义?(3) 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历史的两次飞跃,你有何感悟?24. (15分) (2015九上宜春期末)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近代以来,中日两国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严重影响了两国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治维新后,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了侵略朝鲜,夺取中国的东北和台湾,占领全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材料二:中日历史的对话空间是三个层面互相交错的,政治,情感,和学术。在情感层面,中日两国的历史体验也极不对称。在中国民众看来,中国是战争的被害者,日本是加害者,而在日本民众看来,日本也是战争受害者一一人文历史中日学界的分歧与共识(1) 请回答,日本在哪一次战争后割占我们的宝岛台湾?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2) 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惨败告终;而抗日战争历经八年,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综合所学知识,从战争性质和抗战力量两个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3)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中日两国民众对战争的感受十分不同,请就这种不同谈谈你的看法。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75分)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