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编教材小学汉语十一册教案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295911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3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编教材小学汉语十一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区编教材小学汉语十一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区编教材小学汉语十一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区编教材) 教案1、不懂就问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自由读课文,学会质疑。善于提问,在提问中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由拼读、书写掌握新字新词。 2.通过读、问、议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懂就问。 学习重、难点: 1.掌握新字、新词。 2.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 二、自学引导1.自学生字词语(1)生字我会读,会写 linhoynchnsxinwy ()( ) ()() snzhnshnxux hnrnzhn. ()( ) ( ) xuxshyodusduwn. ( )(2)形进字我会辩2.理解词语、句子(1)重点词语我理解.连线 糊里糊涂一个字都不会错 壮着胆子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摇头晃脑大着胆子 鸦雀无声没弄明白 一字不错头摇来摇去(2)重点句子我理解。3.课文内容我理解(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孙中山从此养成了(),这个习惯就是()。三、合作探究一、谈话导入: 1. 教师出示孙中山画像。 2.提问:你们认识这是谁的画像吗?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总结。对,这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画像。 他是广东人,生于1866年,于1925年因病去世。早年就有志反清。曾任中国同盟国临时大总统。遗嘱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位伟大的人物小时候是怎样求学的吗?请大家打开书看不懂就问一文。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画出本课的生字。 三、学习生字 1.自由拼读,先自行消化较容易的生字。 2.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卡片 (1)让读得好的学生领读。 (2)同桌互相认读、互相教。 (3)开火车认读生字。 3.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 (1)先认读,然后组词。 (2)学生互相讲讲生字的识记方法 如:孙(子)+(小)孙(孙子) 诵通()+()诵(背诵) (3)学生学写生字 四、再读课文 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本课的生字,那么读起课文来应该很轻松。 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2.齐读课文。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后,教师归纳: 孙中山在私塾时,不仅会背书,还敢于向老师提问,老师为学生回答了问题,孙中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填空: 孙中山从此养成了(),这个习惯就是()。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提问题。 2.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问中享受不懂就问的好处和快乐。 教学方法:1.分小组合作学习 2.互相提问 教学用具:1.生字、词卡片 2.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抽读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孙中山背诵思想流利刚才良好 二、学习课文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不懂就问一文。(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题后,教师引导:读了课文,我们就能找出答案。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3.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 4.教师总结:是啊,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我们就要像孙中山一样,从小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今天,你们要不要试一试? 5.分小组学习,教师提出要求: (1)能提出问题。 (2)小组内尽量解决问题。 (3)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由全班集体解决。 6.教师巡视、倾听、参与提问或解答。 7.全班汇报。 (1)提出不懂的词语。 (2)学生互相提出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全班集体解答。教师适时点拨。 8.指导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幻灯出示) 1.连线 糊里糊涂一个字都不会错 壮着胆子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摇头晃脑大着胆子 鸦雀无声没弄明白 一字不错头摇来摇去 2.填空 (1)先生讲得很(),大家听得很()。 (2)孙中山从此养成了()的学习习惯。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流利地()认真地()仔细地()厉声地() 四、拓展延伸 1.谈谈学习方法。 2.出示名言进行积累。(幻灯出示) (1)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俄)普列汉洛夫 (2)悟从疑得,乐自苦生。 (中)中居郧 五、师生总结 1.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养成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并运用到我们以后的学习中去。 七、板书设计 背诵很快 不懂就问心想不懂好习惯 提问壮胆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目的: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第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3、感受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小黑板。2、有关周恩来同志的图片,有关生平和当时社会状况的资料。二、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把课文读通,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2、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周恩来同志生平和当时社会状况的资料。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人物,引入新课。1、出示周总理的图片或课件。(有条件可用不同时代的图片)让学生看后问:“你们知道这是谁吗,你们对他还有哪些了解?”(让学生交流相关资料,加深对人物的认识,教师作补充。)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课题生齐读)3、提问:读课题后谁来说一说课题的意思。(崛起:是兴起的意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那是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生答)师板书:周恩来。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鼓励学生自主识字。1、指名读全文,正音。2、同桌互读,并交流积累的词语。3、测读生字,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其读音。(注重对后进生的测读和鼓励。)4、指导书写难写的字。如:“崛”、“嚷”等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自主学习。出示有要求的小黑板学习思考:(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你从每个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3)课文写了少年周恩来的几件事?2、合作交流。(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读课文。(2)同桌同学交流读文所得。3、小组交流。侧重进行自主学习思考“(3)”4、指名汇报学习和交流情况。(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写了少年周恩来的哪几件事?试给课文分段。第一件:讲伯父嘱咐周恩来,不要到外国租界地。周恩来对此迷惑不解。第二件:讲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从而体会了“中华不振”的含义。第三件:在修身课上,周恩来铿锵有力地告诉大家,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试给课文分段。第一段(第16自然段)写:少年周恩来听到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而感到疑惑。第二段(第79自然段)写:少年周恩来在租界看到中国人受欺凌,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体会到伯父的话。第三段(第1016自然)写: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周恩来少年时代就心系中华的振兴,立下大志。5、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并学习归纳主要内容。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和有关词语。2、把课文中的三件是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你们的学习,对周恩来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文章的条理和主要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同学们在学习中表现很好;但我还希望同学们回去很好地读课文,认真学习,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所表体现的人物品质。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回忆课文中讲了少年周恩来的哪几件事,分别用一个词,概括在这三个阶段中,周恩来的情感变化?生说,师板书:疑惑;气愤;立志。二、精读课文,体会人物思想。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6节)。(1)读课文,提问:周恩来的内心感到怎样?(很疑惑)。疑惑什么呢?(生答)板书:中华不振。(2)在文中画出有关产生疑惑的语句。A、为什么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B、为什么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C、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3)自由读这些句子,请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4)指名读,评价所读效果。(5)同桌同学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2、学习第二部分。(第7-9节)(1)仔细阅读这部分。(2)提问:此时,周恩来的心情是怎样的?(气愤)。是因为什么事感到气愤?(外国人轧死了中国人,没有愧疚之情反得意扬扬。中国巡警没有惩罚洋人,反而训斥受害人。围观的人见此情况尽管气愤,但没有人敢说。)让学生用“因为所以” 的句式说。(3)想象练习,让学生体会情感。A、这位妇女的遭遇悲惨吗?这里仅仅只写这位妇女吗?从书上找出描写妇女可怜的语句。(很悲惨,这里不只是写这位妇女,她是代表中国同胞。)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泣着什么B、边读边想象,她怎样哭诉?在哭诉什么?C、此时周恩来体会到了什么?(“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让他体会到的?(他看到中国人受欺凌。)板书:中国人受欺凌(4)思考:第九自然段里为什么不把周恩来沉思的内容写出来,这段在这到什么作用?(因为这段主要是一个过渡段,第一句紧承上文周恩来在租界里的切身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第二句巧妙第把课文引入下文对修身课上这件事的叙述。这段话在这主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3学习第三部分。(第1015节)(1)朗读课文,(2)思考:周恩来沉思什么,你从哪里知道?(沉思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修身课上。)板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分析少年周恩来的读书目的与其他学生的读书目的到底有什么不同?这里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其他学生的读书目的是:为明理、为挣钱、为吃饭,这些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采用“对比”的方法。在这样的对比中,容易使我们感受到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板书:博大胸怀、远大志向。1、学习第四部分。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三、联系全文,深入思考。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所以他立下了这个远大的志向。课文中的三件事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前面两件事是原因,后面一件事就是结果。)文章是怎样把三件事连一起的?(多处应用“过渡句、过渡段”衔接起来的)。四、课堂小结:同学们学习的很认真,对课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对有关的写作方法也有所了解,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要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五、布置作业。1、继续朗读课文,2、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读一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然后写一写。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现在让我们来学习“阅读链接”看看告诉了我们什么?“综合性学习”又要求我们怎样做。二、拓展阅读,理解诗句。1、学生自由读“阅读链接”中的短文。2、小黑板出示周恩来的诗“大江歌罢掉头东”和有关注释。(1)自由读诗。(2)看诗的注释,请学生看注释试着说说诗意思4、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阅读后的感受。三、自主习作,拓展升华自拟题目,把自己学习课文和“阅读链接”所想到的和感受到的写下来。三、布置综合性学习1、我们已经了解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让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更多人的成长的故事吧。2、分组说说你想了解哪些人成长的故事。你打算用什么渠道去了解。说说你想用什么方式来展示你了解的故事。四、教师小结:同学们学习得很好,既了解了课文内容,也从课文中得到了体会,还学习到了一定的写作方法。这是大家认真学习的结果,让我们更加努力而获得更好的成果吧!五、布置作业1、自己收集有关“爱国的格言”。2、找一些有关周恩来总理的故事读一读板书设计: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疑惑 (中华不振) 博大胸怀 周恩来 气愤(中国人被欺凌) 远大志向 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3、 这话说得多好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知道“最终、在于”在句中的作用。 2、能背诵理解本课的名言警句。 3、理解课文内容,收集更多的名言警句,选其中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话、理解、收集、交流、展示等形式深入了解名言警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并能内化为自身精神动力。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 “最终” “在于”的用法,能够正确运用;理解课文内容,收集理解更多的名言警句 。 课时安排:1课时 ( 1课时)教学过程 : 一、导入。 什么是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你们都知道哪些名言警句,你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吗?请看p15练习一。二、字词教学: 警句 虚度 卧薪尝胆 器物 蕴含难写字教学: 虚 卧 器形近字教学:虚 虑 虎 新 薪 哭 器 蕴 温学法:领读 自读 抽读 齐读三、学课文1.自读课文,划出文中的名言警句,扫清障碍。2.全班齐读课文。3.分角色朗读课文。4.问答学名言警句:分组问,分组回答。此过程中借机出示(学习“最终”和“在于”的用法):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最终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有志气的人不在于年纪大小,没有志气的人虚度一生。5.课堂练习:p15练习一、练习二。四、课文拓展 什么是闻鸡起舞、卧薪尝胆?司马迁为何坚持写史记? 分享你收集到的名言警句。 老师为同学们展示名言警句: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2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2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列夫托尔斯泰24、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25、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2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2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2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29、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30、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五、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队本课的共同学习,了解到名言警句是前人对生活对人生在细致观察、仔细思考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总结和提炼,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这些多值得我们多读多背多思考啊!所以多读书,读好书,无论是对说话、写作、思考都大有益处。课后作业 : 抄写生字、词语,p15-16第三题、第四题,完成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3 这话说得多好啊!有志者,事竟成。志当存高远。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学反思:4、 徐悲鸿学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能用“独自、应当”造出正确的句子。 2、了解论语诗书易礼四书左传是什么样的书,了解徐悲鸿的艺术成就。 3、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介绍徐悲鸿生平和他的伟大成就、展示他的优秀画作、朗读别人对他的评价、体会父亲对徐悲鸿所说的话,进而去感受徐悲鸿学画过程的不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透过徐悲鸿学画的不易、辛苦的付出,体会出要想获得成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 “独自” “应当”的用法,能够正确运用;了解徐悲鸿的父亲为什么刚开始不让他学画,后来为什么又让他学画,父亲对学画的态度是什么。 课时安排:2课时 ( 1课时)教学过程 : 一、导入。展示徐悲鸿的画。徐悲鸿生平简介: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板书课题:徐悲鸿学画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 全部捐献给国家。提问:看到这个标题你能从中想到些什么?(学画的过程、学画的艰辛、学画需要怎样做)要想准确理解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首先得把生字词语学好。2、 学字词。 侵略 幻想 偏远 村镇 描绘 暗暗 涌出 渊博 温柔难写字教学: 幻 渊 柔形近字教学:侵 浸 幻 幼 偏 扁 编 遍 篇 涌 通 桶 捅 蛹学法:领读 自读 抽读 齐读3、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 自读课文,回答问题(p22练习一)。2. 师范读课文,学生跟着默读。3. 抽生带感情读课文,扫清障碍。4. 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详述 概述)4、 课堂练习:完成p22练习三。5、 课后作业:字词、p22练习二。2课时一、复习。 分组接力读字词,抽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二、课文学习。 1.问题引入:当徐悲鸿画的虎背父亲发现后,他答道画的是虎,而父亲说他画得像条狗的对答中我们从哪里知道他为什么要画虎,而父亲为什么又说他画得像条狗? 2.研读问题一:我们从哪里知道他为什么要画虎? 抓住“卞庄子之勇及由之而来的对虎的想象”“他所处的环境及虎画像的直接由来”研读 简介论语: 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而成,是记载孔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经典。例: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文中学例句:他独自一人抓住了两只凶猛的打老虎。 给出场景“早晨 傍晚 雪山 草原 河边”播放虎袭击人的视屏,带给学生直接的视觉震撼。 研读问题二:父亲为什么又说他画得像条狗? 抓住“6岁时父亲不让他学画”及“父亲对他讲要成为一个画家需要做什么”来研读。(想象父亲教育孩子时的神态与语气并模仿出来)文中学例句:你应当好好用功读书。 3.重点学习第10-11段。 引导:在父亲的影响下徐悲鸿是怎么学画的?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 -用功读书,读诗书易礼四书左传。 -学画,每天临摹一幅吴友如的画,写生。 -观察大自然。 提炼中心:现在你们是否明白徐悲鸿是怎样成为一代伟大的画家,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用功读书有渊博的知识、用眼睛仔细观察生活、长期不懈的努力”,那么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三、小结:透过徐悲鸿学画的故事,我们感受到要想获得成功光靠兴趣是不行的,还得通过努力学习获得渊博的知识,仔细观察生活获得直接经验,再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最终成功。四、拓展:什么是诗书易礼四书左传诗经: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礼记:中国古代记载典礼仪节的书 。包括冠、婚、丧祭、朝聘、乡射等礼节。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著作的总称。五、课后练习:练习三、练习四,完成同步练习。板书设计:4 徐悲鸿学画画虎不成反类犬学习获得渊博的知识仔细观察 成功的秘诀: 长期的坚持终成一代画家教学反思:第五课 古诗三首课时 :4课时教学目的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掌握的词语,结合诗句了解他们的意义和用法。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诗,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3、背诵古诗,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的词语,结合诗句了解他们的意义和用法。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诗,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课时 :12节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二、一单元的重点内容。三、讲授新课 :生字、词语板书难理解的字词给学生讲解:怜 lin 喜爱。急 j 指西涧水是很急。横 hn 这里指船在水面上横漂。幽 yu 合体字,半包围结构。可以组成“幽静”“幽暗” 州 zhu 独体字。属“”注意与川字的区别 。 潮 cho 形声字,左中右结构。不要读“zho” 间这里读jin 另读jin春潮 :春天的潮水。野渡 : 指无人看管的荒僻渡口。碧水 :青绿色的江水。青山 :泛指长满绿树的山峰。这里特指天山门。孤帆 :一只小船。帆,船上挂在杆上的布篷,常被用来代指船。楚江: 指长江 。瓜洲 :现在江苏境内长江北岸,扬州南面。京口 :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镇江。钟山 :现在南京的紫金山。还 :这里读hun,指返回家中。四 :巩固同步练习p19(二)五: 布置作业 p34 (一)3课时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前节课所学的生字词。讲授新课朗读古诗先让学生默读古诗,在不会读的音节上打记号由教师领读古诗让学生跟读,学生读熟为止。学生分组朗读 ,在读的过程中若有错误加以改正。 全体学生一起读古诗。四、巩固 全班齐读古诗五、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4课时组织教学复习讲授新课 解释古诗内容1、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怜”,喜爱。“幽草”,幽深处的野草。“深树”,树林深处。这两句的大意:我独自喜爱西涧旁边默默生长的野草,上面的树林深处有黄鹂在鸣叫。春潮带来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两句的大意:傍晚时春潮上涨,春雨阵阵,涧水湍(tun)急。此刻渡口无人,只有小船独自横斜地漂泊。 这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诗人围绕春游西涧,寥寥几笔勾勒了一幅春天万朝雨中的风景画,表达了一种向往闲适田园生活的情怀。2、望天门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开”打通。这里指江水流过。“回 ” 回旋。这两句大意 :浩荡东流的楚江劈开天门山奔腾而出,而江水又被天门山所阻挡,激起回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出现。“日边”天边。这两句的大意是 :两岸的青山相对而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漂过来。这首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3、泊船瓜州王安石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泊船”指船停靠岸边。“一水”这里指长江。这两句的大意 :从京口到瓜洲仅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这里指动词,吹绿。“何时”什么时候。这两句的大意 是 :春风吹来,江南大地又披上了绿装。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到家乡。这首诗写诗人途经瓜州,离家乡很近,却不能回去,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四 、巩固 :学生用口头简单的解释五 、布置作业 :p34 (二、三) 第6课 火烧云课时 :3课时教学目的要求: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2)复习动词 “转眼”的用法,学习副词“偏偏”的用法,能够熟练地说话造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火烧云的变化,激发学生观察自然地兴趣。让学生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1)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所学过的生词会造句。2) 学生观察晚霞。云彩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了解火烧云多姿多彩。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二、检查作业三、讲授新课 生字词教学自然界里有许多奇丽的景象,引动了无数的作家、诗人去描绘它们,赞美它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第8课火烧云这篇课文。 (出示课题图片)1)、 首先学习生字词:寿 :shu 上下结构 ,属 “寸”部。茄 :qi 不要读ji 。跪:u 属 “足”部。秒 :mio 指时间注意与“炒 ”“妙”等字的区别。 镇 :zhn 左右结构 ,与“填”字的区别。偏 :pin 形声字,注意与“骗 ” “篇 ” “编 ”字的区别。笑盈盈 :形容满脸笑容的样子。高寿 :敬辞,长寿的意思。凶猛 :(气势、力量)凶恶强大。镇静 :形容情绪稳定或平静。沉静 :(性格、心情。神色)平静;安静。四 :巩固 做扩展练习镇静 非常镇静 他遇事从来不慌不忙,非常镇静。 凶猛非常凶猛 这是一条非常凶猛的猎狗。沉静 性情沉静 她平时性情沉静,不爱多说话 。五 : 布置作业 p50 (1、2)课时 :23课时组织教学复习讲授新课 朗读,分析课文教师领读几遍课文 ,并且让学生熟读课文为止。 勾画文中优美的词句,并积累好词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火烧云”? 一句话来回答 。 在清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的一片,像火烧的一样。人们把这种通红的云,叫做火烧云。第一段:(1自然段)描写了火烧云开始出现天空是的颜色。 “必定”,副词,表示推断准确无误。例如:“坚持锻炼身体,必定对身体有好处。”第二段:(2、3自然段)描写了火烧云的变化。这里连用了“一会儿”,太阳出颜色极多,变化极快,整个天空绚丽。多彩。第三段:( 4、5、6自然段)写了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像马,像狗,像狮子形态各异,令人目不暇接。第四段:( 7自然段)最后火烧云在迅速变化中消失。 “一时”,副词,临时,偶尔。例如 :“他一时回不来了。” “偏偏” 副词,表示故意跟客观要求或现实情况相反。 如 :“不叫他去,他偏偏要去。”这里连用“又又 ” “什么什么 ”,表示几种情况并存,说明火烧云的变化持续不断,眼花缭乱。四:巩固1)照样子,找一找黄( 澄 澄) 金( ) 白( )绿( ) ( )紫 ( )黄 ( )灰 ( )红2)形容颜色多的词语有五彩缤纷五、布置作业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句式写一段话。授课教师学科六年级语文单元课题美好心灵、美好情感课题7、天上的星星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随文认识本课生字, 正确、 工整地书写本课带有生字的词语。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学积累优美词句。3、 能读懂课文, 想象“ 月明星稀” 的景象。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星星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 通过批读,感受文章的童真童趣,想象繁星满天、月明星稀的画面,体会作者对星星的喜爱,对童年的怀念。2、 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朗读磁带, 有关夏夜星空的文字、 图片资料。课时12 课时。教法三疑三探学法自学、合作、探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在你们心中, 星星是什么样子的? 在夏天的夜晚, 你数过天上的星星吗? 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 请你说一说。 过渡: 夏天的夜晚, 天上有无数的星星闪闪发光, 星星们就像孩子们那样调皮、 可爱, 让夏夜的天空显得那么的热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天上的星星。( 齐读课题)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3分钟)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5 分钟) 自探提示: 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2、利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 3、学生自由读,抽读学生,师生互评;教师指导学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快速读课文, 理清思路快速读文, 边读边想: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 我们” 对星星的喜爱? (二)精读课文, 品味星星的“ 热闹” 和“ 月明星稀” 的景象 1、生自读文, 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句子勾画出来, 并在课文旁边批写自己的体会。 2、学生汇报交流。( 课件出示以下句子, 随学生的汇报呈现。 ) 预设 1 :啊, 两颗, 三颗不对, 十颗、 十五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 愈数愈多。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让学生理解数字和省略号的作用。 预设 2 :一时间, 夜空一片闪亮, 像陡然打开了的百宝箱, 灿灿的, 灼灼的,目不暇接。这些星星又像是无数沉睡的孩子, 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 “ 目不暇接” 是什么意思? 你能从这两个句子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吗? ( 陡然 蓦地) 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把什么比作什么? 体会比喻句的好处。 预设 3 :它们真是一群孩子呢, 一出现就要玩一个调皮的谜儿! 这些鬼精灵, 从哪儿来的? 是一个家族的兄妹? 还是从天涯海角集合起来,要开什么盛会呢? 从这句话体会孩子们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星星像孩子一样调皮、可爱。预设 4 :夜空再也不荒凉了, 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 有装熊的, 有学狗的,有操勺的, 有挑担的, 也有高兴极了, 提了灯笼一阵风似的跑的 3、星星是这样的美, 天空是这样的热闹。可当月亮出来了时, 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为什么“ 大吃一惊” ? 请你认真读一读课文, 找出课文中描写“ 月明星稀” 的内容, 用“ ” 勾画出来。 ( 1 ) 学生自读课文。 ( 2 ) 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 我们为什么会“ 大吃一惊” ? “ 面面相觑” 是什么意思? 我们似乎明白了什么?你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我们对星星的喜爱? 理解“ 可怜” “ 不忍心” “ 不再声张” “ 不让大人们知道” 等句, 体会孩子们对星星的怜惜之情。 三、质疑再探:(3分钟)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12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二)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学了本文, 体会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写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 可从文章感情、 表达方法、 字词积累、 写作等方面来谈。 ) (三)全课总结1.学生谈学习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板书设计调皮 热闹 天上的星星 令人惊奇 让人怜爱月明星稀第八课 南迦巴瓦峰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掌握的词语,了解他们的意义和用法。2、 学会“等到”和“保准”的用法,能造出正确的句子,并能实际运用。3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南迦巴瓦峰难得一见形象,了解关于它的传说,激发学生想要见到它的愿望。过程与方法:采用情景模拟、分角色朗读、图片展示、位置模拟、介绍到达方式等手段让学生真正了解到关于南迦巴瓦峰的更多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热爱自然景观的美好感情。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词语,了解他们的意义和用法。2) 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关于自然景观的传说,并能用科学的眼光解释为什么它难得一见。教学准备:能收集到的一切关于南迦巴瓦峰的介绍材料、图片教学课时 :1课时一课时1、 导入:大家从家乡到八一,到拉萨在路途中是否有人向你提起过能看到南迦巴瓦峰?你又是否能幸运一睹它的真容?你知道它有多高吗?它的旁边有什么?怎么样才能到它的脚下? 介绍资料:南迦巴瓦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独立山峰行列的第31位,1992年10月30日方由中日联合登山队登顶成功,从八一到米林县派镇后可到达,为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同时,紧邻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绕着他转了一个马蹄形的弯,随后通向印度洋方向延伸出去。南迦巴瓦峰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出示对比图片:云遮雾罩的南迦巴瓦峰 云开雾散的南迦巴瓦峰2、 学字词。 长矛 遮住 一趟 嫉妒 罪过 驻守 陪伴难写字教学: 形近字教学:学法:领读 自读 抽读 齐读3、 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 自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划出不懂得词句。2. 带着以下问题再次读课文:扎西一家人所看的画册里提到了哪几个有名的地方?南迦巴瓦峰为什么难得一见?想见他最好是什么时候去?关于南迦巴瓦峰的传说是怎样的?3. 分角色朗读课文,扫清难词障碍。 随文学造句:等到 保准学习近义词 等 等到 保准 保证4. 带感情朗读关于南迦巴瓦峰的传说。5. 探讨南迦巴瓦峰为什么难得一见(小组讨论)。 科普正解:雅鲁藏布江下纵向谷地是构成了印度洋暖湿气流北进高原的天然水汽通道。夏季源源而来的暖湿气团沿通道涌上高原。在南迦巴瓦冈日嘎布拉山脉的滞阻下,气团将大量的雨水抛掷于山脉南坡,致使云遮雾罩,难得一见。4、 小结:难得一见的美丽山峰因为它的雄奇与壮美及久远的传说总是吸引人们想一睹它的真容,大家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看一看,同时我们还要学会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看到的自然现象,了解传说中被人们美化装扮的一面。5、 作业布置:字词、课后练习、同步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9让火车上山学习目标:学会6个生字。读读写写“参与、艰巨、设计、施工、承担、进度”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摘录喜欢的词句。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导入:建构阅读话题1板书课题“詹天佑”,请学生谈谈课外搜集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2詹天佑是谁?京张铁路(板书)的设计施工者。京张铁路修筑于哪一年?(1905年),距现在有多少年了?(一百多年)3.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詹天佑或查找詹天佑和京张铁路的资料。4.自学生字新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语引入,揭示课题我们伟大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英雄儿女一身正气,威武不屈,他们热爱祖国,用毕生精力报效祖国。今天我们将走近深怀赤子之心的爱国人士,去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学习本组课文有哪些任务?(通过学习本组课文,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揭示课题:詹天佑简介詹天佑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整体感知课文。A.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B.交流哪些字词的读音和字形需提醒大家。C.交流哪些句子不容易读好,需提醒大家注意。再读课文。a用“读了课文_,我知道詹天佑_。”交流读课文后了解的内容。(3)感情朗读。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修筑权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命运!面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嘲笑,面对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铁路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第二课时谈话引入,理清层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清朝末年清政府要修筑京张铁路,帝国主义者千方百计的阻挠、要挟,当时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在帝国主义的嘲笑声中,在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中,在这样的危难之际詹天佑(“詹天佑不怕线路”)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课文记叙了修筑过程中的哪几件事?快速默读46自然段,用小标题概括。交流: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深入研读,感悟爱国研究勘测线路,感受爱国情怀。a 我们先来研究勘测线路,读读第自然段,找找詹天佑是怎么做的? 交流品读以下几句:a“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指名几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扣住“亲自、始终、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等词句来谈体会。)(2)听老师读这几句话,你仿佛看到什么?(詹天佑跋山涉水的身影、布满血丝的眼睛。)(3)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多危险呀!他为什么不去安全的地方呢?b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1)“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为什么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2)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詹天佑要求工作人员勘测、绘画、计算等都要精确、严密,决不能含糊、马虎,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也是詹天佑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之下完成艰巨任务的重要基础。)c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1)指名交流。(这是詹天佑克服困难,完成艰巨任务的动力。京张铁路修筑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声誉。如果修得不好,帝国主义国家看中国人笑话的阴谋得逞,我们中国工程师也会丧失信心;修好了,可以回击帝国主义的蔑视,提高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工程师的自信心。)(2)小结:正是因为詹天佑有这样的赤子之心,爱国情怀,所以他才这样做,这样说。()比赛读。(要读出詹天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满腔的爱国热情。)研究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进一步体会“杰出”的智慧和爱国精神。a过渡: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在困难面前,詹天佑把一腔爱国情感转化为报国行动,詹天佑深深感动了我们,那么,他在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时又是怎么做的呢?b默读5-6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给居庸关、八达岭画一张施工图,用箭头表示;借助课文中“人”字形线路的插图,说说火车爬陡坡的方法。(火车可用你身边的学习工具代替)c交流反馈。(师板画2幅图)(1) 图1图2各代表哪里,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2)(生上台画表示工作面的箭头)这样两端凿进施工会有什么困难?难怪詹天佑他要在峭壁上定点、测绘,难怪他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3)(课件的动画演示4个工作面的施工。)既然中部凿井法能缩短了工期,为何不用在居庸关?同样是隧道,两处两种施工方法,这说明了什么?d火车经过青龙桥时,詹天佑又设计了“人”字形的线路,那火车是怎么爬陡坡的呢?(生对照插图读课文,指名学生说,师边动车演示边总结。)e从詹天佑的做法中,你又感受到什么?(用自己杰出的智慧和才干报效祖国)总结延伸,想象写话总结课文:强烈的爱国心和杰出的才能使得詹天佑提前两年完成了任务,给了蔑视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一个有力的回击,同时也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事实证实,他的确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各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自豪、读出你的扬眉吐气。)想象写话: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这件事已过去了一百年了,但他伟大的爱国情感和非凡的创造才能仍激励着我们。当你站在青龙桥车站的塑像下,会想些什么?请写下来。交流评价。积累内化,课外拓展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抄写喜欢的词句。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内容,落实小组分工与活动安排等。 作业布置:课后反思:10向命运挑战教学目标 :1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