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平时练习题单·诗词(学生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295385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平时练习题单·诗词(学生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上平时练习题单·诗词(学生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上平时练习题单·诗词(学生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练 习 题121 (石室中学11十月)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3题。(7分)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分析。(7分)答: 12-2.(石室中学11十月)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题。(7分)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捻(nin):持取,捻弄。(1)上阙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答: (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5分)答: 12-3.(石室中学11十月)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题。(6分)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1)“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2分)答: (2)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答: 12-4、(北京四中11中)古代诗词鉴赏(共8分)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完成2425题。(共8分)古八变歌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浮云多暮色,似从崦嵫来。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阶。翩翩飞蓬征,怆怆游子怀。故乡不可见,长望始此回。【注】汉乐府古诗。题目含义已不可考。章华台:古楚地楼台。崦嵫(yn z):山名,古时指遥远的日落的地方。络纬:一种昆虫。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两句,写了北风袭来,秋意萧瑟,滞留在楚地的诗人感到阵阵清寒。B. “浮云多暮色,似从崦嵫来”两句,描绘傍晚时分,暮云流走,似从崦嵫生来,一派瞑色苍茫。C. “翩翩飞蓬征,怆怆游子怀”两句,借蓬草在风中翩翩起舞之乐景,反衬出游子思乡的悲凉情怀。D. “故乡不可见,长望始此回”两句,描写天长地阔,故乡望而不见,怅然之中,诗人盼望回家。2.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据此联系全诗赏析“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阶。”(5分)12-5(成都外国语11中)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2分) 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_内容:漂泊的旅思;谪官的愁思;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年华易逝的伤感;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以“羁绪”领起全篇。 12-6(绵阳南山11十月)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金陵怀古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2)颈联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其中的两处作简要分析。 12-7、(四川巴中市四县中11末)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1)词的上片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4分) (2)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晴,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绪?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12-8. (南充高中11末)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完成、两题。(8分)登岳阳楼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 李白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两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何不同?请具体分析比较。(4分) _两首诗的意境有何不同?请简要赏析。(4分) _ _12-9(江苏启东中学11二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注楚塞:指古代楚国地界。荆门:在今湖北荆门南。九派:九条支流。山翁: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答: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6分)答: 3、从整首诗看,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答: 12-10(重庆一中12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读长恨辞 宋李觏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马 嵬 清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1)请写出长恨歌中包含“夜雨”“铃声”等意象的诗句。(1分)_(2)这两首诗针对的对象及表达的内容是否一致?请简要阐述。(6分)_(3)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是否一致,请作简要分析。(4分)_12-11.(杭师大附中11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到15题。(7分)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微山亭赋韵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江总 岑 参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1.这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都写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名称是 ,第一首写了节日中 的习俗,第二首写了节日中 的习俗。(3分)2.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同中有异,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依据是什么?(4分)_诗词答案一12-1答案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1分)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1分):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1分)鞭挞统治者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1分):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1分)12-2答案(2分)上阙描写了一幅铺径落红、弄晴小雨、憔悴杏园、哀啼杜鹃的残春景象(2分)答案(2)(5分)这两句词主要的手法是:细节描写(动作描写)。(1分)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1分)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1分)、伤春(惜春)(1分)到无奈春归(1分)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12-3答案(2分)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1分)阅:见证。(1分)【意思接近即可】答案(2)(4分)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深沉凝重/沉郁顿挫)。(2分)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1分)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1分)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12-4答案 C 写蓬草随风飘浮,可喻为行踪飘泊无定的游子。并非乐景,也非反衬手法。答案评分标准:有准确的景物描写2分。北风吹起,枯黄的桑叶响于林中,络纬在阶下独自鸣叫。合理准确的情感分析2分。枯黄响叶,一派悲凉,络纬空鸣,深陷孤寂。联系全诗1分。悲凉孤寂中蕴含着诗人浓厚的思想之情。12-5答案屈原 白居易 12-6答案(1)开篇点题,点明时间和地点。(1分)“悠悠”“独上”“满目秋”等词,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1分)与尾联中的“故国凄凉”“ 谁与问”形成首尾呼应。(1分)答案(2)用“萧萧”“惨惨”修饰“暮吹”与“寒云”,摹声绘色,写出了晚风凄紧,寒云惨淡,也写出了作者的心绪;“惊”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飘零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惊”;“压”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萧萧”“惨惨”, “惊” “压”任选两处赏析即可。)诗词答案二12-7答案(1)(4分)开放性题目,只要能从一个方面简要分析,有理有据即可。示例: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先由远到近:远景(“林断”“山明”)描写远处的树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乱蝉”“衰草”),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墙外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再由上而下地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荷映水,散发着幽微的清香。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词中写“林”“竹”“山”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形容词“断”“明”“隐”,使这些近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翻飞白鸟”,形象活泼。动静结合,生动地描写出一副夏末秋初美丽的图景。 写景有色、有声、有香、相映成趣。“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翻空白鸟”与“照水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细细香”写出荷花散出的淡淡清香。(此外,还可以从炼字、修辞、寓情于景等方面区分析,只要有理有据则可)答案(4分)词中的景物都是“昨夜三更雨”后作者乘凉爽出游时的所见所闻,从表面看,这两句似乎是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得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词语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失意情绪。12-8答案(1)杜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样。这是作者以雄阔之景反衬哀伤之情。(2分)李诗“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是说大雁飞过,把他原来的因为流放而愁苦的心情全部带走了,对面的君山为他衔来了好看的月光,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2分)(只答了修辞,没有分析扣一半,分析过程大意相同即可)答案(2)杜诗的前四句写景,写得开阔宏大,五、六两句叙述自己身世又写得那么凄凉落寞,七、八两句写忧国忧民之情写得那么苍凉凄楚,整个意境沉郁悲壮。(2分)李诗写岳阳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丽美好,人物的心情轻松欢乐,交融成一个似真似幻的迷人境界,整个意境宏丽迷人,令人陶醉。同样是写岳阳楼,意境与杜诗迥然不同。(2分,此题酌情给分或扣分)12-9答案(1)三、四两句写出了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共2分,各1分)答案(2)、 “浮”和“动” 用得极妙。(2分)“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浮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1分)“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1分)此二词使诗人笔下之景都动了起来,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2分)答案(3)作者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绘和与山简共谋一醉的真情告白,表达了对襄阳风物(风光)的热爱(喜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2分)12-10答案(1)夜雨闻铃肠断声(1分)(2)李诗讽刺唐玄宗(1分)爱美人不爱江山,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2分);袁诗批评长恨歌(1分)只歌颂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而没看到百姓流泪失所的悲剧。(2分)(3)两诗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2分)。李诗将将士的死与杨贵妃的死作对比,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1分);袁诗则是将石壕村的夫妻之别与马嵬李杨之别作对比,以百姓之泪与君王之泪作对比(1分)。12-11答案重阳节(1分) 赏菊(1分) 登高或饮酒(1分)答案江诗: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1分)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1分)的情怀。岑诗:该诗是在长安沦陷时所作,故第三句有“遥怜”(1分)二字,表现了诗人面对故乡长安遭受战乱时的痛苦之情及收复失地(1分)的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