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政策变迁.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294909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高中政策变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点高中政策变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点高中政策变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点高中政策回顾 重点普通高中政策,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的精英主义取向的教育政策选择,自1953年提出和实施以来,除“文革”十年被中断外,一直延续至今,影响着高中教育的发展。一、重点高中的兴起与反思(1949-1957)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开始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急需大批人才, 当时教育资源匮乏,人才短缺,为了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政府采取了集中稀缺教育资源办好重点学校的教育发展政策。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这是一种高效的、 符合国情的选择,有其历史的合理性。而且,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明确高等教育是今后教育发展的重点, 中学教育要承担起为高一级院校输送人才的重任。 为落实1953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些中学与师范学校的意见,要求各地选定一批重点中学,数量与规模与高一级学校的招生保持适当比例,并集中先办好一批“尖子”学校。此后,全国共批准重点中学194所, 占全国中学的4.4。 尽管重点高中政策在扭转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事业因冒进发展而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的局面上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教育行政部门对重点高中的过分偏爱,导致非重点高中的发展更加困难, 从而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对重点高中政策的反思。1955年人民教育发表文章就 “个别地区领导部门和学校产生了孤立地搞重点,重点特殊化的现象”提出了批评。二、重点高中的规模扩充(1958-1965)背景:1958年,在“大跃进”的背景下,中学教育走向了片面强调数量发展的普及道路,普及高中教育成为当时的重要任务,重点中学政策“被暂时搁置”“教育大跃进”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这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和反思。 相关政策:1961年9月7日,教育部长杨秀峰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重申“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确定一批重点学校,规模不要过大,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认真办好”。1962年12月21日,教育部下发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校的通知,要求各省、市、自治区选定若干所中学,集中力量尽快地办好这批学校,并提出办好这批学校的措施和要求。据1963年9月统计,27个省市、自治区确定的重点学校为487所。在北京、吉林等9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35所,其中城市占84所,占62,县镇43所,占32,农村8所,占6; 另有7个省、市、自治区没有选定农村中学。三、重点高中停滞阶段(1966-1977)1966年,“文化大革命” 爆发后,国家号召开门办学,重点中学受到猛烈批判。 1966年7月13日教育部发出了中小学招生、考试、放假、毕业等问题的通知,指出“中小学招生要贯彻就近入学的原则,划区招生,反对少数所谓名牌学校、重点学校特殊化的不良风气 ”。1967年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打倒修正主义路线的总后台,更把对重点学校制度的批判上升到政治高度,指出“中国的赫鲁晓夫大搞什么重点学校,这无非是为复辟资本主义准备一批用起来得心应手的精神贵族”。四、重点高中的复兴与扩张(1978-1993)背景:1966-1976年十年期间,“文化大革命”使国家的各项事业都受到了重创,各行各业都处于一种几近停滞的状态,教育事业也未能幸免于难,各级学校都处于半停滞状态,人才培养的阶梯出现断层,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面对一个百废待兴的现状,各行各业都急需大量的人才进行恢复和发展。 1977年,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构思了具体的策略,他在谈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问题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的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 197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方案,指出:“切实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以提高中小学的质量,总结经验,推动整个中小学教育革命的发展。” 袁振国.论中国教育政策的转变对我国重点中学平等与效益的个案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广州.1999.该政策的颁布直接推动了重点高中的高速发展,据统计,到1979年底,全国重点中学已经发展到5200多所,在校生五百二十万人。如果根据这个数据进行测算,那么,自1979年以来,全国重点中学为我国高校输送的毕业生数量将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尤其是在当年“十年动乱”已经对人才培养链条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下,“重点中学”的师生们以自身的艰苦努力,为迅速接续上我国人才培养链条所做出的历史贡献,无论做出怎样的估计和评价,都是功不可没的。由于盲目的追求重点高中的数量,各地的重点高中的质量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状况。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在1980年10月作出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举办重点中学的意义:一是办好重点中学是迅速提高中学教育质量的一项战略措施,对于更好更快地培养人才,总结、积累经验,起示范作用,带动一般学校前进,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二是使我国的中学学生受到程度较好的教育,是我国中学教育努力的方向。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各地发展不平衡,师资、经费、设备又有限。要把所有中学都办得很好是有困难的。因此,必须首先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条件较好的重点中学。三是从我国近30年办重点中学的实践来看,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多出人才,总结办学经验,确实起了很大作用。恢复高考制度与举办重点中学这两项重大决策,根本扭转了“文革”中知识、人才、教育不受重视的局面,引导教育迅速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而由重点中学带来的负作用也逐渐显现。叶圣陶先生曾痛心疾首的呼吁:“中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已经喘不过气来了,解救他们己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恳请大家切勿等闲视之。”随后,在全国的许多报刊杂志,以及人大、政协会议上,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忧虑和反对,成为重要的话题,认为举办重点中学对加剧片面追求升学率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并且强烈地表达了对对中学造成了教育上的不平等的不满。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从人口质量的角度对重点中学的政策表示了担忧,初中人数总数从1979年的4610万降到了1981年的3880万。教育政策中重质量轻数量的偏向,对3.22亿名6一18岁的青少年就有1.33亿人将不超过小学教育水平。由于上述重点高中政策的负作用,教育部在1983年10月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中,开始强调重点高中的示范性和发挥示范作用。意见强调,要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不仅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当前更要注意着重为四化建设培养大批优秀的劳动后备力量。衡量一所中学办得好坏,主要看是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全体学生负责;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提高,合格率如何;学生毕业后劳动或升学是否适应要求。五、重点高中的困境与转型(1994-1996)转型的背景: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该时代的教育形态,重点中学是一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办学体制。它以政府投资办学为主体,其确立和发展都带有深刻的计划经济烙印。在计划经济时代,重点中学在国家计划性政策的保护下,享有充足的办学经费,优秀的师资和生源,提高了教育质量,也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1.重点中学办学体制问题突显重点中学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之下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已引发了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教育不公平,重点中学凭借良好的声誉,丰富的教育资源违规招生、超额编班甚至收取高额择校费,对于受教育者来说,造成了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又如无序竞争,重点中学为了确保自身的优越地位,不顾自身的社会责任,不惜牺牲其他兄弟院校尤其是薄弱中学的利益开展生源大战,不断加剧校际差距,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再如效率低下,重点中学在国家政策的保护和支持下逐渐形成了一种“等、靠、要”的发展状态。学校强调的是有计划的管理、有秩序的运转,而不是对可持续发展、个性化、超常规创新的思考,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更多是无形和有形的浪费。重点中学体制产生的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此的争议之声也愈演愈烈,不利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由此可见,重点中学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由重点中学向示范性高中转型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实践。2.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催生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必将导致高等教育体制经历变革和冲突,也必然引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中学教育。中学教育承担着为高等教育直接输送多样化合格人才的任务,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的背景下,中学教育也必须进行改革。重点中学一直遵循着精英教育的模式,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要的教育目标,以书本知识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掌握知识与否的标准。学生成为了贮存知识的机器,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抑制。虽然重点中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为社会培养了部分精英,但也造成了多数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许多学生进入社会,其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交往能力等社会所必须的能力极度缺乏。这样不仅没有达到培养精英人才的目的,反而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在大众化教育阶段,重点中学必须进行改革。示范性高中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由学科知识本位论转向学生发展本位论、从侧重认知能力的培养转向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符合大众化教育的要求。因此重点中学向示范性高中转型,是适应这一转变的探索性、创新性举措。3.人民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高涨重点中学政策是在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的现实背景下不得已而做出的一种历史选择。以有限的教育资源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而别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的经济实力日益雄厚,优质教育资源的积累也愈丰富,这为大范围的推广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条件。同时,伴随着国家法制化建设的展开,国际化思潮的引入,公平教育、大众化教育等观念深入人心,人人都希望获得优质的教育,即便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家长也不惜一切地谋求让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面对如此庞大的受教育群体,日益增长的受教育需求,重点中学显然已经力不从心,同时其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也必然引发诸多关于教育公平的争议。取消重点中学制度,推行示范性高中建设则可以使原来并非重点中学的学校通过自身的努力跻身于示范性行列,享受更多的教育资源,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优质教育,满足这种受教育的需求 王蔚起.从重点中学到示范性高中的转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相关政策:1994年7月,国务院颁布 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0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要达到850万人左右, 每个县要面向全县重点办好一两所中学, 全国重点建设1000所左右实验性、示范性的高中。”为贯彻 纲要 精神,1995年7月3日,国家教委发出关于评估验收1000所左右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通知,通知决定在2000年以前分期分批建设并评估1000所左右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教委评估验收示范高中的政策一出台,就出现了赞成与反对两种意见尖锐对立的论战局面。国家教委出台的有关政策,虽然将过去的“重点高中”改为“示范高中”,并附加了“对薄弱高中扶持改进的积极措施”等条件,但它对各地高中建设的导向作用,与过去重点高中的政策并无实质区别,甚至可以看作是对我国重点学校制度的一脉相承。示范高中评估标准对学校硬件设施这些可见标准的过分强调,更导致评估实施后许多学校过分注重规模和硬件建设的倾向。 为规避评估活动的消极影响,1996年国家教委叫停了示范高中评估活动,但各省、市的示范高中建设活动仍在如火如荼地变相开展。目前义务教育阶段 “不得设重点校、重点班”,国家的态度是明确的,但在普通高中阶段,国家的态度是含糊的,各地都在以非“重点高中”之名,行“重点高中”之实。六、1997至今2002年广州初中毕业生能升入普通高中的不到一半,而大学录取率则高达 82%。不仅广州出现这种现象,当前全国普遍都存在一种“倒金字塔”现象: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远高于初中毕业生升学率。高中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尤其是优质普通高中供不应求已成为制约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扩大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重点高中作为优质高中的主要供给方更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M.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0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普及高中教育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形式上都有均等地接受高中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并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接受高中教育的实质的机会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