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单元辅导.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1294809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单元辅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单元辅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单元辅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单元辅导(3)(第七至第九章)第七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1什么是品德?它有何特点?品德与道德的关系如何?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人的个体现象,它是个体将社会道德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品德的主要特点有:(1) 道德品质以道德意识为指导。道德品质是以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的指导为基础的,并在这个指导基础上进行道德判断,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2) 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的,离开了道德行为就无所谓道德品质。品德是道德行为习惯化的结果,并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而道德行为又是判断道德品质的客观依据。(3) 道德品质具有稳定的倾向和特点。个人的品德不是表现在偶尔事件的言行中,而是表现于一系列行为的各个方面。人的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从它自身中产生和发展的,品德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情境中习得的,是长期习得的一种有关道德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品德与道德是两种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现象。品德与道德的联系主要是:(1) 品德是社会道德的个体表现。(2) 品德是在社会道德影响下形成的。(3) 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反作用。品德与道德区别表现在四个方面:(1) 从内容上来讲,个体品德只是社会道德的部分表现,品德与道德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对社会关系(尤其是现实道德关系)的理性反映;品德作为人个体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了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的关系。因此,从反映内容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2) 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则是个人需要。另外,品德的形成发展不仅受社会发展条件制约,还要受个体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而道德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3) 品德与道德表现的方式和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社会道德一经确立,就以传统、公德、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整个社会关系的维持起调节控制作用;品德一旦形成,就以个人信念、理想、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惯常的行为倾向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个体的品德行动起支配调节作用。(4) 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社会道德的发展不但受社会需要驱动,而且受个体(社会成员)原有品德基础制约,品德的形成、发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基础,没有道德基础的品德是虚假的品德。(5) 品德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而道德则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含哪些基本成分?它们有何特点?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这些成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品德结构,简称为品德的知、情、意、行结构。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础和依据。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它能推动人们对某一事物或某一行为表示赞同或反对、追求或取舍。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按照道德原则进行道德抉择、克服困难、支配道德行为的心理过程。要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就必须作出一定的努力,就要有坚强的意志。行,即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它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一个人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出现高尚的品德。品德心理结构的特点是:() 品德心理结构的统一性。在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四要素尽管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它们又是一个彼此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整体。() 品德心理结构的矛盾性。一方面是指知、情、意、行之间的对立、不适应。另一方面是指知、情、意、行四要素之间发展方向与水平的不适应,正是由于矛盾性,促进品德结构的动态发展,即不断从不平衡到平衡,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矛盾运动过程。() 品德结构的独立性。由于个体的社会关系和个体身心发展不同,因此,每个人的品德结构就具有一定的独立性。3有代表性的品德发展理论有哪些?(一) 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在这一阶段,规则对儿童还没有约束力,与成人、同伴之间还没有形成合作关系,往往是我行我素。对这一阶段的儿童活动应以认真耐心细致地具体指导为主,而不应多加干涉。(2)权威阶段(68岁)。又称他律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儿童是绝对尊重和服从权威,对这一阶段的儿童,教师要加强对他们行为的正确指导,合理组织他们的各种活动,并注意自身的表率和示范作用。(3)可逆阶段(910岁)。又称自律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既不简单地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他们不再把准则或成人的命令看作是应该绝对服从的或不可改变的,儿童已开始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协作而制订的,也可以按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这一时期是培养儿童自制能力和集体主义思想感情的好时机。(4)公正阶段(111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观念不再只是判断是非,单纯的准则关系,而是一种处于关心人、同情人的真正的道德关系。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开始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儿童的公正观念开始形成。对这一阶段的儿童,在道德教育中,要根据这一阶段儿童利他主义特点,培养他们真正公正的道德观念,发展儿童和同伴之间的友谊关系,教育他们要关心、尊重、同情别人,培养他们的人道主义精神。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品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思维的发展,道德发展的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它们是连续不断的发展,而且发展的阶段顺序是不会改变的。(二) 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阶段理论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其要点是:第一,道德发展与认识发展。该理论认为:(1)道德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一部分;(2)道德判断能力与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有关;(3)社会环境对品德发展有巨大的刺激作用。第二,应用道德两难论方法可研究品德的发展。这种方法是虚构一些故事,用问答的方式讨论故事中人物行为的品德性质。代表性的道德两难故事是“海因茨故事”。第三,品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式。前习俗水平。这个水平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这一水平包括着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惩罚与服从为准则。第二阶段: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的,也可以说是为了力图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希望。它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三阶段:以人际和谐为准则,又称为“好孩子”取向。第四阶段: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后习俗水平,又称原则水平。达到这一水平的人,其行为原则已经超出了某个权威人物的规定,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它表现为个人的义务感、责任感。它也可以分为两阶段:第五阶段;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第六阶段: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则。柯尔伯格认为,这些发展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相等的。同时,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者习俗水平上,而永远达不到超习俗水平的阶段。4品德各因素是如何发展的?。 (一)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道德观念的形成、发展和道德评价的发展。 (1)道德观念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道德规范的学习和道德规范的内化。道德规范的学习需要经历道德印象到道德知识的发展过程。道德规范的内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新道德知识纳入已有道德观念之中;另一种是把已有的道德观念进行改组,与新掌握道德知识重新组合,形成能容纳新的道德知识的新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的发展。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道德观念比较狭隘、模糊、片面、肤浅,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常常模糊不清,容易混淆一些相似的概念。教师应帮助小学生改变错误观念,学会分辨是非。教师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去武装学生,从而树立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念。(2)道德评价的发展。道德评价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小学低年级儿童最大的特点是他们容易从行为的结果来评价一个人的行为。随着自身道德知识的丰富和内化,到了中高年级开始从主观动机来评价别人的道德行为。少年道德评价的发展突出表现在自我评价能力上,大多数少年能够对别人做出比较公正的道德评价,但他们在自我道德评价方面,往往夸大自己的品质,当教师对他们作出客观的评价时,许多学生仍会埋怨老师“不了解人”。另一方面,他们的自我道德评价不稳定,时而高估,时而低估,停留在表面现象。(二)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情感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道德情感从内容来说,由于时代和阶级不同,道德标准不一样,因而道德情感也不尽相同。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同志感、友谊感、自尊感等,都是我国青少年儿童应该具有的道德感。其中,爱国主义情感是核心,义务感、责任感和羞愧感对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有特殊的意义。具体来说,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形象的情感体验;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道德情感是一种社会性的情感,是在儿童产生交往的需要之后,在与周围人的实际交往过程中开始出现的。道德感大约在儿童岁以后开始发展起来。小学儿童在教育影响下,开始能用道德标准对各种行为作出评价,责任感、义务感、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和友谊感、羞愧感等都有了新的发展。但是,这些情感常常是和具体事件、人物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具有直接性、具体性和模糊性。他们还不能较好地理解各种道德情感的社会意义。(三) 道德意志的发展有些学生虽然了解道德规范,但是意志薄弱不能坚持用正确认识指导行为,而是受个人欲望支配,不能抵抗“诱惑”因素,因此出现“明知故犯”“知行不一”的情况。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人们借助道德意志,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排除各种困难,执行道德动机引出的行为决定。道德意志行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采取道德决定阶段和执行道德决定阶段。采取道德决定阶段是个体按照道德准则,抗拒诱惑因素克服个人愿望的过程,一般要经过确定行为目的,制订计划和道德动机斗争等环节。执行道德决定阶段是克服内外困难,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实现道德行为的过程。(四) 道德行为的发展道德行为是人的道德认识的外在的具体表现,道德行为的发展是从形成道德行为方式开始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发展水平。班杜拉的理论揭示了模仿是学生向社会学习,形成道德行为方式的重要途径。儿童的道德行为是在掌握言语以后才逐步产生的。婴儿期只有一些道德行为的萌芽表现,学前初期的道德行为动机往往受当前刺激的制约,儿童道德意识的产生和用它来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是从小学时期开始的,是在教育影响下逐步实现的。道德行为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等级。美国心理学家佩克与哈维豪斯特根据所得资料将人的道德行为概括为五种类型,即非道德性的、自我中心的、依从传统的、良心主义的以及理性的利他主义的行为型。5从心理学技术角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一)说服说服是品德培养的常用方法。说服就是在说服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供其态度或行为习惯的支持性和非支持性的两方面证据,使其对问题的看法更加全面、合理,从而改变其原有不良品德,发展良好行为。有效的说服技巧应注意以下几下方面:第一,关于提供单方证据和双方面证据。第二,关于说服的理智因素和情感因素。第三,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与说服者所提要求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品德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指人在不同情境下体现角色身份的不同行为。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受训者养成某种角色行为习惯或获得某种经验。角色扮演可使学生适应自己感到焦虑的事情,角色扮演也可使个体置于他人位置上,按他人的角色规范行事,角色扮演也是行为矫正的一种有效方法,角色扮演能否成功,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取决于扮演者对自己在群体中所处地位的认知是否准确,对角色期待的把握是否得当;二是扮演者的角色技巧运用得如何。(三)榜样学习榜样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习得自己的行为的一种社会学习方式,是使榜样的优良品质转化为学生自身品质的过程。儿童模仿榜样存在着一般规律,如他们开始模仿周围亲近的人,随后模仿距离较远的人;先模仿父母、教师,而后模仿社会上的人;先模仿现实存在的人,而后模仿文学、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人物等等。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榜样时要注意:榜样的优点既胜过学生的优点,但又是可以学到的;榜样应该是公认的,具有权威性;榜样要有针对性,向榜样学习要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等。(四)奖励、惩罚1奖励是运用物质的或精神的手段来激励学生的一种教育方法。利用奖励教育学生可以鼓励学生重复良好的行为,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教师进行奖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学习上奖励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奖励学生的勤奋学习,认真细心和刻苦的学习态度;在品德上的奖励是奖励他怎样做一个利他的人和怎样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其次,奖励要注意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此外,还要注意奖励符合学生合理的需要,最后,奖励要注重教育性和权威性。2惩罚是对犯有错误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处置,是对个体施予心理上不愉快的反馈刺激,从而抑制或减低不良行为的重现。正确使用惩罚,应注意以下几点:惩罚的实施越及时,效果越好;掌握好惩罚的强度,惩罚要兼顾公平,要注意惩罚的负作用。(五)小组道德讨论小组道德讨论是美国教育家布莱特设计并实施的道德教育模式。儿童通过对假设性两难道德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来自同伴的、高于自己一个道德阶段的道德推理,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推理。小组道德讨论涉及三个要素。第一是课程要素。第二是班组要素。第三是教师行为因素。6怎样进行道德行为的训练?道德行为的训练对于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道德行为的训练,主要包括道德行为的掌握、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意志的培养等三个方面。(一)道德行为的掌握在一般情况下,道德动机与行为效果是统一的。但有时由于儿童不善于组织自己的行为,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学生的道德表现中;除了道德动机以外,还有道德行为的方式方法问题。因此,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在这方面加以指导。对学生道德行为方式方法的指导有很多形式。通过这样多种方式的指导,逐步培养他们能独立地创造性地选择道德行为方式的能力。(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只靠动机的教育和行为方式的指导是不够的,还得使学生的行为形成习惯,这是使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一个人形成了某种道德行为习惯,一旦这个习惯受到破坏,就会引起不愉快的情感,这时道德行为习惯也就成为道德行为的一种动力。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改正坏习惯是很重要的。习惯是在生活实践和教育过程中形成和培养起来的。一般讲习惯形成的方式有:简单的重复;不断模仿;有目的的练习;不断与坏习惯作斗争。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时应注意:创设良好行为的情景,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提供良好的榜样;要坚持不断地学习;在根除坏习惯时,使学生明白坏习惯的坏处,加强克服坏习惯的信心等。中小学是人一生中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小学阶段,教育者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十分重要,错过这个时期,以后再教育训练就会事倍功半。如何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第一,要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抓起。第二,要从小学生实际出发。第三,要特别强调训练和强化。(三)道德意志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应该做到:第一,使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概念和榜样。第二,组织行为练习,提高学生的意志力。第三,针对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但所有这一切措施,都应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7造成学生不良品德的因素有哪些?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环境因素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家庭环境不良、家庭教育功能不良两方面。家庭对学生不良品德形成的影响,可通过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影响,一是间接影响。研究表明,幸福、愉快、轻松的家庭气氛,较为温和、民主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如不良文化、不良现象、不良思潮等。() 学校教育工作上的失误。具体表现在:教育思想上的失误,教育方式上的失误等。品德不良的主观心理因素:() 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由于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还处在形成过程中,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还不稳定,还缺乏道德评价能力,往往产生一些模糊观念和错误理解,因此容易为个人的想法和愿望所驱使,产生各种违反道德准则、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还有的小学生因为道德上的无知成不道德行为。() 表现异常的情感。情感上的异常反应,如不明是非、颠倒美丑等,由此而爆发出不良的道德行为。() 明显的意志薄弱。小学生的意志力、独立性和自制力还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不能有效地克服个人不合理的欲念和不正当的需要,由此而产生不良行为。() 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等。凡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开始可能出于偶然,但经过多次反复,这种不良行为同个人的某种需要、某种满足发生了联系,就形成了坏习惯。一些小学生屡犯错误就是由于不良习惯所支配而产生的。8学生不良品德的有哪些类型?学生不良品德有以下几种类型:() 过失型。表现为心理发展水平较低,主要是认识能力较低,多数未形成较稳固的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在行为上往往采取违反纪律或一般行为规则的行为方式,一般带有偶发性、情境性、盲目性等特征。() 品德不良型。表现为对道德规范有错误的认识或明知故犯,缺乏道德感和抗拒诱惑的能力,多数己形成某些不良的道德意识与个性特点。行为上采取违反道德规范的方式和手段,一般带有经常性、倾向性、有意性等特点,在青少年中还可能有集团性。其后果是对集体、对他人造成损害,妨碍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攻击型。表现为情绪易激动,易发生不适当的激情。一般带有公开的、爆发的特点。其后果往往对他人或集体造成某些不良影响,妨碍个性的健康发展。() 压抑型。表现为情绪易消沉、易产生不良心境,要采取逃避的方式,一般带有隐匿的持续的特点。其后果一般对集体或他人无明显危害,主要是妨害个性的健康发展。以上几种不良品德的类型在各年龄阶段有所不同,小学期间一般是过失型在问题行为中居多数。9如何矫正不良品德?从对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分析中,可以认识到,虽然导致学生出现不良品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还是自身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只是外部条件,内在的心理因素才是品德变化的根据。因此,对品德不良学生的矫正也应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增强道德感入手,训练学生逐步掌握道德行为方式,再配合外部环境的改善,即能达到标本兼治。()晓之以理,以知引人。要教育好品德不良学生,首先就要晓之以理,以正确的道德知识、道德理论促其醒悟,为进一步教育矫正奠定基础。在说理教育过程中,应注意:消除疑惧心理,打开心扉;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识;提供范例,增强是非感。(2)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在对不良品德学生的矫正过程中,配之以情感化,以情感促认识,可以增强其告别过去,重塑新我的动力,激发其积极上进的动机水平。真诚地热爱学生,引发上进的理智感;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增强自尊和自信;抓住转变时机,引起内心震动。(3)导之以行,以行练人。品德矫正最终须以道德行为及其效果来表现、来表明、来确认。品德不良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错误行为已成了习惯,因此,在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道德行为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指导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锻炼与诱因做斗争的意志力,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品德不良学生的矫正,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和稳定几个阶段,要正确对待矫正过程中的反复现象,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4)持之以恒,以志树人。在对品德不良学生的矫正中,要使其新的道德行为习惯能持之以恒,还必须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理想教育,指导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确立并不断提高志向水平,以此引导其积极发展,彻底告别过去,巩固矫正之效果。(5)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制。在整个品德教育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性格、所犯错误的性质及严重程度不同,表现的方式不同,教师的教育措施也应该灵活而多样。第八章 学习策略1.什么是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来保证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措施。这个定义有以下几个要点:(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主动使用措施和方案。(2)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的基本条件。(3)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一系列规则和技能系统构成。(4)学习策略是可以通过教学来发展的。2有代表性的关于学习策略的成分及层次的观点有哪些?(一)尼斯比特等人的六成分说尼斯比特等人认为学习策略包含六种成分:质疑、计划、调控、审核、修正、自评。并将这些学习策略要素按三个层次排列起来:第一层次是一般策略,其中包括态度和动机;第二层次是宏观策略,主要有调控、审核、修正和自评;第三层次是微观策略,主要有质疑和计划。(二)温斯坦的四成分说温斯坦认为学习策略包含:(1)认知信息加工策略,如精加工策略。(2)积极学习策略,如自我检查;(3)辅助性策略,如处理焦虑的办法;(4)元认知策略,如监控新信息的获得。温斯坦基于这一划分,编制了学习策略量表,该量表中包括十个分量表,分别是:信息加工、选择要点、考试策略、态度、动机、时间管理、专心、焦虑、学习辅助手段和自我检查。(三)丹塞伦的学习策略系统丹塞伦把学习策略划分成两大类,一是直接用来操作学习材料的基本策略。包括获得和存储信息的领会与保存策略,提取和利用这些信息的策略。二是用来维持适宜心理状态的辅助策略。包括三个子策略:计划和时间安排、注意管理、监控和诊断。在学习过程中,基本策略和辅助性策略是相辅相成的。(四)迈克卡的学习策略分类系统迈克卡等人认为学习策略中包括着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大的部分。认知策略是指学生用来加工和组织学习材料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来评估自己的理解、安排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监控自己的学习情况的等方面的策略;学习资源管理策略是用来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这些策略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密切关系。3常用的学习策略有哪些?(一)复述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保持信息在短时记忆中,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复述策略通常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复述策略仅仅是一种识记策略,与其他学习策略相比,它的作用仅仅是保持信息,因而是一种比较低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复述与死记硬背划等号。为了保证有效地复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及时复习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人类遗忘的规律,即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刻开始,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据此绘制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根据这一遗忘规律,学生有必要采取及时复习的策略,以便减少短时间内的大量遗忘。(2) 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对复习效果具有很大影响。复习时间的分配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重复学习许多次,如期末总复习。二是分散学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如家庭作业和单元复习。对大多数学生和学习材料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好于集中复习的效果。(3)试图回忆自问自答和尝试背诵就是将学习与重现交替进行,这样可以提高复习效率。学习者借助这种复述策略,可以根据自己回答或背诵的情况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薄弱环节,从而在随后的学习中能够有的放矢地分配学习时间和注意力。(4)利用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是指一份材料的开始部分和最后部分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在学习时可充分利用学习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通过巧妙地安排材料的系列位置和时间顺序,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放在最有利于记忆的位置和时间上,以保证这些材料的学习效果。(5) 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多种感官掌握所学内容,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研究结果说明多种感官的参与,能有效地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6) 利用情境和心境的相似性提高复述效果在一定的情景下,人能够联想起这一情景下曾经发生的事情,这表明情境的相似性有助于回忆。另外,学习与回忆时心境的相似,也能提高回忆成绩。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借助情境创设和心境诱导来帮助学生记忆学习材料。(二)精加工策略是指学习者主动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过程。与复述策略相比,精加工策略是一种更高水平的更精细的信息加工策略。研究发现,学习者对材料加工得越细致、越深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就越牢固。常用的精加工策略有以下两大类。一类是记忆的精加工策略:(1) 位置记忆法是一种传统的记忆述, 这种技术在古代不用讲稿的演讲中曾被广泛使用,而且沿用至今。位置记忆法实质上实质上是一种视觉想象法,就是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自己熟悉的一幅场景,在这个场景中确定一条明确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然后将所要记住的项目视觉化,并按顺序将这条路上的各个点联系起来。回忆时,按线路上的各个点提取记下的项目。(2) 首字联词法是利用每个词的或每句话的第一个字组成缩写,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在材料很多时,还可以编成歌谣。(3) 谐音字法。人们常常利用谐音字法来记忆。(4) 意义识记就是在所给定的信息间建立联系,寻找信息之间的内部联系。另一类加深理解的精加工策略最常用的精加工策略是提要法,这是一种去粗取精、删繁就简、提炼关键信息的方法。其中包括划线法和笔记法。划线能使学生快速找到和复习课文中重要的信息。有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划出课文中重要的和相关的信息,学生就能从课文中学到更多的东西。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使用划线法,但划线法能不能促进学习,关键在于学生是不是划在了材料的关键之处。记笔记是阅读和听讲中用得较为普遍的精加工策略。研究也表明,学生借助笔记可以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发现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知识的概括、总结。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曾总结出一种有效的笔记方法,称为5R笔记法,又名康奈尔笔记法。该方法几乎适用于一切课堂自学场合。5R即指由5个“R”字母开头的术语,记录(Record),简化(Reduce),背诵(Recite),反省(Reflect),复习(Review)。(三)组织策略是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组织、概括,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具体方法是把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把这些单元归入适当的类别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许多研究表明,组织有序的学习材料比杂乱无章的材料易学易记。材料经过分门别类的组织,就好象把东西分类装进了一个个抽屉中,存取就变得很轻松。温斯坦和梅耶提出两种有用的组织策略:列提纲和画图。这些技术能帮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形成知识的结构网络,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把握材料。列提纲是以简要的语词写下主要和次要的观点,也就是以金字塔的形式组织材料的要点。每一具体的细节都包含在高一级水平的类别之下。在教列提纲技能时,教师可先提供一个列得比较好的提纲,然后解释这些提纲是如何统领材料的,下一步就可以利用各种不完整的提纲,分步对学生进行训练。画关系图就是用图来描述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就是先提炼知识点,然后图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作关系图时,应先找出主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由核心概念来表示。然后分析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再用适当的图解标明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四)计划和监控策略又称为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视和控制的策略。小学生的计划和监控策略发展水平还较低,但教师仍然有必要了解这些策略,因为这些策略是学生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为之努力的方面。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了解目前具备的学习条件、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成功的学生在开始执行学习任务之前,就会估计任务的难度、预测完成任务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完成这项任务将会遇到哪些困难,在遇到困难时如何解决等,这些估计和预测实际上是学习者在运用自己的计划策略,为学习活动做积极准备。监控策略包括学习时控制自己的注意,对学习材料进行自问自答,考试时监控自己的速度和时间分配。监控策略使学习者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找出来,加以修改。学习一份材料时,成功的学习者通常能够意识到自己哪里懂了,哪里还不懂,如果自己还不懂,问题出在哪里?是把握的信息不够,还是方法或策略不得当等等。对小学生而言,重要的监控策略体现在集中注意和对学习内容的领会上。教师可以采用设置教学目标;使用标示重点的线索;增加材料的情绪性;使用独特的或奇特的刺激;提前通知学生后面讲的内容等五种方法来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为了帮助这样的学生,德文建议使用变化阅读的速度;容忍模糊;猜测;重读较难的段落等策略来监控自己的领会过程4影响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有哪些?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既受学习者的内部因素影响,也受学习者的外部因素影响。(一)内部因素(1)学习动机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影响着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学生的成就目标、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不同,其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往往不同。(2)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其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前提。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较低的概念发展水平、元认知发展水平都是制约其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重要因素。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帮助学生发展和运用适合于他们特点的有益的学习策略。(3)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丰富的知识经验为学习策略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同时又促进着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二)外部因素(1)学习策略训练是直接影响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主要外部因素。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策略的训练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对学习策略进行直接的专门训练,单独开设学习策略训练课,教授一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第二种是对特定学科内的学习策略进行训练,即根据具体的学科内容教授适合特定领域的方法与思维技巧。(2)教师日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授知识技能的方式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策略的掌握水平和应用意识。另外,教师本人在学习和问题解决中体现出来的策略运用风格,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模仿对象。(3)学习氛围。研究表明,强调掌握、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气氛有助于促进学生使用发展和运用深加工策略和适宜的求助策略。而在一种强调竞争、超越他人,服从教师指令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更多地运用表层加工策略,并倾向于回避求助。5学习策略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基于学习策略学习的特点,托马斯和罗瓦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具体学习方法的有效学习原则:(1)特定性。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策略或改善其对学习不利的学习策略。同时,还要考虑学习策略的层次,必须给学生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策略。对小学生而言,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选择适合于他们的认知和元认知发展水平的学习策略。(2)生成性。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产生某种新的东西。这就是要求学习者进行高度的心理加工。对小学生来说,“提问”、“向同伴讲授课的内容”都是有效的生成策略。(3)有效的监控。对策略执行结果的监控强调学生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二者之间的关系上,监控自己使用每种学习策略所导致的学习结果,以便确定所选策略的有效性。经过这样的监控实践,学生就能够灵活把握何时、何地与如何使用何种策略。(4)个人效能感是指学生在执行某一任务时对自己胜任能力的判断,它是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因素。那些能有效使用策略的人相信只要自己使用某一策略就会对自己的成绩产生影响。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6确定学习策略的教学内容应考虑哪些原则目标?学习策略包括不同的要素,不同的层次。这些不同要素和层次的学习策略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作用、效果和可教程度又不尽相同。因此笼统地确定学习策略教学的具体内容是比较困难的,只能就怎样选择和确定学习策略的教学内容谈一些基本的原则。确定学习策略的教学内容,至少应考虑以下三个具体目标:(1) 教给学生大量可供提取或选用的学习方法和技能。(2) 训练学生知道如何确定学习目标,知道需要学什么(目标)。(3) 帮助学生储存有关学习及学习方法或策略的信息。7学习策略的教学措施有哪些?学习策略教学可以在两种教学情境下进行。一种是把它放在自然的学习情境下进行,即把它同具体学科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另一种是把它从具体学科的教学中分离出来独立于学科教学内容,进行专门的训练教学。这两种方案各有利弊。策略教学应兼顾两者,而不要将两者对立起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地告诉学生如何使用具体的方法并示范。(2)调学生自己来管理策略学习,但教师要告诉学生在什么时候检查自己策略的使用效果,以及如何进行检查。(3)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4)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与策略学习之间的关系反思自己的策略教学实践,及时调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适应改进学生学习策略的要求。1.什么是动机?它有何特征?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它不同于外界刺激的作用。人们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动机,也可能意识不到,但没有这种内部动力,人就不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动机总是表现出与其它心理概念截然不同的显著特征。(1)启动性。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功能,能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人类各种各样的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没有行为动机就没有行动。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现代教育心理学不再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是教学过程初始的事情,而要象一条红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2)方向性。动机支配的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它象北极星一样指引着行人的方向一样,使活动朝预定的目标前进。(3)持久性。动机具有使某项活动持续进行的特点。由动机发动的行为,在未达到目的之前通常不会自行终止。()强度。动机在发动行为和指导行为方向的同时,也决定着行为的强度,行为动机的强度与由其诱发的行为具有强度上的对应性。一般而言,强烈的动机会诱发持续时间较长、频率比较高、强度比较大的行为;微弱的动机使人的行为持续时间较短、频率比较低、强度较小。2.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有哪些种类?学习动机就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它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一定的指向性,而且也有一定的动力使学习过程中注意状态、兴趣水平保持下去,在遇到困难时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可见,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学习动机进行分类。从学习动机的来源上,可以划分为内部的动机(如认知动机)和外部的动机如(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动机)。在学校教育中,如父母的鼓励、教师的表扬,竞争的奖励等等,这些由外在力量激发产生的动机,可以称为外部动机。而学生本身的内部心理因素,如兴趣、信念、理想、好胜心、荣誉感等等,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推动学生积极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这种由内在心理因素转化而来的学习动机,可以称为内部动机。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可以把动机区分为长远的动机和短暂的动机。根据动机内容的性质,可以把动机区分为正确的与错误的、高尚的与低下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那些符合并有利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机就是正确的或高尚的;相反,那些违反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机就是错误的或低级的。3 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的关系如何?(一)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有明显的区别,学习目的是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而学习动机则是促使学生去达到那个结果的某种动因。学习动机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学习结果回答的则是“为了什么?”的问题。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又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因为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统一在某种具体的学习活动之中,没有离开具体活动的动机,也不可能存在没有目的的活动。其次,学习目的是学习活动的外在原因,是诱发学习动机的条件,往往是学习动机的出发点和归宿,不存在没有学习动机的学习目的,也没有无学习目的的学习动机。再者,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可以是相互交替、彼此转化、共同促进。在学习过程中,在此一阶段为学习目的,在下一阶段可能变为学习动机。最后,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表现为一个学习动机不一定只有一个学习目的,一个学习目的也不一定只存在一种学习动机。(二)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的原因,学习行为是学习动机的外在表现。但是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关系。表现在四个方面:(1)学习动机不一定导致学习行为的发生。因为学习行为的发生还受制约于其它条件,(2)有的学习行为没有学习动机,这是一种学习行为的假象。(3)同一学习动机可产生几种学习行为表现。如在成就动机驱使下,学生可能表现出一系列的学习行为,如刻苦学习、锻炼身体、发展特长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优等生的学习动机较广,水平也较高,表现出较多类型的学习行为;而差等生的学习动机范围比较窄,水平也较低,表现出较少种类的学习行为。(4)同一学习行为受多种学习动机驱使。如努力学习可能受取得成就、获得奖赏、赞扬以及增长知识等多种学习动机驱使。因此,对于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不一致的情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不能因为有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就认为他们己具有一定的学习动机,也不能期待具有正确学习动机的学生一定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分析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不一致的原因,使其渐趋一致,激发或培养良好、适度的学习动机,表现更多更好的学习行为,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三)学习效果是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学生可能达到的最终结果。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动机通过影响学习行为进而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一般而言,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一致的关系。强烈的进取心、旺盛的求知欲与良好的学习效果是相辅相承的。然而,有时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表现为学习动机好,短期内学习效果差;学习动机不好,短期内学习效果好。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学习行为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中介变量,即学习动机通过学习行为影响学习效果。通过学习行为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学习动机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这就有可能使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不一致。另外,学习效果受学习动机特点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学习动机的强度。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强度越高,学习就越努力,越积极。但这并不能说明学习动机强度越高,学习效果也越好。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呈“倒U”型关系,即过高或过低的学习动机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学习动机的清晰度。学习动机的清晰度指学习动机所指向的学习目标的明确程度。对学习目标认识越明确,说明学习动机清晰度越高,那么学习就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就有望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反之,学习目标及如何实现学习目标不明确,即学习动机清晰度低,学习中就会犹豫不决,不能集中精力,就无望取得较好的效果。学习动机的力距。学习动机的力距是指个体目前状况与目标的距离。相对而言,个体目前的水平距离目标越近,学习动机力量越大;个体目前水平距离目标越远,学习动机力量越小。只有远大的理想,如果不与短期、切近的目标相结合,远大的理想就会成为空谈,不能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常教导学生说: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需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就是这个道理。4关于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有哪些?(一)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理论家们提出的。他们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在环境中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而动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增强作用就叫做强化。在人类行为的习得过程中,强化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因素,它使外界刺激与学习者的反应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并通过不断重复使二者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和巩固。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中,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以巴甫洛夫为代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以斯金纳为代表)和社会学习理论(以班杜拉为代表)对强化有不同的解释。(详细内容见教材)(二)成就目标理论成就目标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学业成就和成功的意义或目的的知觉”,简而言之,成就目标要回答:个体为什么从事某种成就行为,从事这个成就行为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埃姆斯、德威克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个体对成就活动目的的认识决定了其判断成功的标准。一般而言,评价成功的标准有三个:(1)是任务标准,主要看个体是否达到活动任务的要求。(2)是自我标准,主要看个体是否比自己以前做得更好。(3)是他人标准,个体与群体中的其他人相比是否做得好。个体的成就目标不同,用以评价成败的标准也不同,反过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评价成败的标准,确定其成就目标的类型。成就目标的类型(成就目标的定向)从大的方面来讲,可以分为两种:掌握目标(也叫自我卷入、学习目标、任务目标)和成绩目标(也叫任务卷入、能力目标)。掌握目标的是指从事成就活动的意义在于掌握、理解任务,提高自身能力,往往根据任务标准或自我标准来评价个体的表现;成绩目标是指以证明或显示自身能力为目标,努力完成任务的理由是要证明自己有胜任该项工作的能力,个体倾向于把自己和他人作比较,根据常模标准评价自身的表现,认为比别人做得好才算成功。成绩目标又分为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两种。成绩接近目标关心的是在完成任务中胜过别人,比别人聪明,使用的标准是获得最好或最高分数,在班上是最优的学生。成绩回避目标的特点是回避次等,防止使别人觉得自己愚蠢,使用的标准是避免获得最坏的分数,避免自己是班上最差的学生。总的来看,三种目标分类中,掌握目标和成绩接近目标旨在获得积极的活动结果,是一种趋近的目标状态,成绩回避目标旨在避免消极的活动结果,是一种回避的目标状态。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对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的影响。(详细内容见教材)。(三)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做,且力求达到更高标准的内在心理过程。简言之,就是要求获得优秀成绩的欲望。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不同因素或相反倾向组成:一种是追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每当一个人面临任务时,这两种动机在个体身上同时起作用,每个人的成就行为是这两种动机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一个人追求成功的动机高于避免失败的动机,这个人就会努力去追求特定的目标;反之,他就会去选择那些减少失败机会的目标;当两种动机力量势均力敌时,便会产生心理冲突,体验抉择的痛苦。追求成功的动机或倾向是由成功动机的强度、成功的可能性、成功的诱因值三个因素作用的结果。成功动机的强度、成功的可能性、成功的诱因值三者数值越大,则追求成功的动机或倾向也越强。(四)归因理论归因是人们对导致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的认识和评价。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韦纳,他把人们对行为成败结果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整合在一个理论模式中,认为导致个体行为的原因均可归入内外源、稳定性和可控制性三个维度中,内外源维度则分为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两种类型。稳定性维度分为稳定与不稳定两种归因类型。可控制性维度把归因分成可控制和不可控制两种类型。这三个维度对情绪都有影响。5如何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习动机从无到有的过程,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习动机的激发是使学习动机从内隐向外显行为转化的过程,使学习中的动力因素真正发挥作用。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应注意以下五点:(1)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其特点是在进行学习活动时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学习的需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注意做到:满足学生的需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教师有效地教学。(2)设置有效的目标,掌握达到目标的方法。有效的目标设置有五方面的要求:确定表现的目标,而不是结果的目标。确定挑战性的目标,而非轻而易举的目标。设置现实的目标而非非现实的目标。设定具体的目标而非笼统的目标。重在设置短期目标而非长期目标。(3)成就动机训练。成就动机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可以通过训练加以培养。很多研究表明,对成就动机进行训练是有效果的。直接效果表现为受过训练的学生对取得成就更为关心,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所追求的目标。间接效果是能够提高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成绩。这些效果在原来成就动机低而学习又差的学生身上更为明显。(4)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归因作为比较稳定的认知方式,能够诱发不同的情绪状态,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要避免不期望的归因,形成期望的归因。(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把喜欢的活动的学习动机迁移到他们不喜欢的学习活动上来。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从下面五个方面进行。(1) 从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2) 基本需要提高到成长需要;(3) 从需要满足发展到价值追求; (4) 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经验;(5) 善于利用教师的反馈激发学生士气。6什么是情绪?情绪与情感的关系如何?情绪由哪些成分组成?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所不同,它总是以带有某些特殊色彩的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情绪。 情绪和情感是与人的特定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一般统称为感情,也就是说感情包括情绪和情感。一般用情绪概念主要说明感情过程,即是动物或人的需要发生的特定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它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因此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而情感经常用来描述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