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13).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294830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语文全线突破:模拟试卷12第卷(选择题部分,共36分)一、基础知识部分(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未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包扎扎根边疆 宝藏卧虎藏龙 曲笔委曲求全 B省事不省人事 肥胖心广体胖 暴戾一暴十寒 C揣测水流湍急 荒谬未雨绸缪 濡染孺子可教 D隧道钻燧取火 对峙恃才傲物 泥淖绰绰有余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故障 关碍 漫步太空 椭圆轨道 B盈利 割席 融资融券 金融海哮 C衰退 销赃 暴发危机 湮灭证据 D愿景 福祉 震灾募款 签署协议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记者赶到他生前的社科院宗教所,耳濡目染了许多平凡而又动人的故事,很快他的事迹得以广为传颂。 B没有社会背景、社会地位的草根阶层揣着富裕后家里的票子涌进了证券交易所。 C平心而论,对于这样与自己的祖辈、父辈都有密切关系的重要政治势力,即便是德高望重的一代雄主也未免下得了决心去动手,但康熙却向他们,也向自己挑战了。 D九届政协二次会议中,北大经济学教授萧灼基和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成了关注的焦点:下午不到2时,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就站满了严阵以待的记者。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们的思考习惯和认知水平,历来是由近至远、由小到大的这样一个走势。从眼前到四周,从地点到地域,直至扩延地球之外的宇宙深处。 B若能在繁忙中多一分沉思静想,使人生观渗透更多的宇宙观的内容,这样,也许一生不论贫富与否,都可以活得很智慧,很健康,很快乐。 C日本航空自卫队幕僚长田母神俊雄撰文为日本过去的侵略历史公然翻案,声称将日本称为侵略国家是冤枉的。这就是歪曲历史,美化侵略。 D中美两国军事热线的建立对缓解台海形势,遏制并防止危机与冲突十分重要的作用。5填入下面的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欢快的锣鼓声中,位于北京前门西大街上的“老舍茶馆”在经过6个月的装修后重新开门纳客。步入装饰一新的“老舍茶馆”就犹如走进了一座老北京茶馆博物馆, 。如今,消费者到“老舍茶馆”不仅可以品尝到与奥运会五环旗颜色对应的“五环茶”,还可以欣赏到员工们精湛的茶艺表演。一楼是茶叶、茶具展示厅二楼是仿照老北京四合院制作的四合茶院三楼为投资600万元新建的品珍楼,其将皇家饮食文化与茶文化相融合古典红木家具与彩色落地窗纱并用,体现出传统元素与时尚品位的交融同时首次纳入北京建城纪念阙、明代正阳门原貌浮雕等文化景观是一家主营宫廷满汉宴席、特色茶膳的高档食府A B C D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雷达的“克星”反辐射导弹是截获、跟踪雷达或电子干扰机等电磁辐射源的电磁波信号,并顺着电磁波信号摧毁电磁辐射源的电子战硬杀伤武器,它可以永久性地摧毁电磁辐射源,而且其效果远强于电子干扰等短暂性软杀伤武器,因此,它是雷达、电子干扰机等电磁辐射源的克星。反辐射导弹虽然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但其发展速度却很快,截至目前已发展了四代。“百舌鸟”是第一代反辐射导弹的典型代表,但由于是应付战争恶劣环境而从空对空导弹发展起来的衍生品,再加上当时微电子技术的限制,使它们存在先天的短处。第一,作战方式单一,必须长时间锁定敌方雷达,如“百舌鸟”导引头接收机灵敏度差、导引精度低,如果敌方雷达突然关机,导弹就可能失去目标。第二,导弹本身识别能力太差,如果设置假目标,增加辐射源,导弹受干扰后不是打偏,就是自爆。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军在导弹上装上记忆装置,这样即使雷达马上关机,只要导弹在雷达关机之前已经截获目标方位,记忆装置就能把相关数据记忆下来,靠记忆数据来控制导弹把雷达摧毁,这就是第二代反辐射导弹。“标准”是其中的代表。它增大了射程,最大可达56千米;采用了宽频带导引头,内装有目标位置与频率记忆装置,有较好的抗目标雷达关机能力。但采用记忆电路对付雷达“突然关机”时的效果有时并不是很理想,而且成本较高。例如“标准”反辐射导弹的成本约为“百舌鸟”的5倍,而且弹体笨重,约为“百舌鸟”的2倍。为了弥补第二代反辐射导弹导引头覆盖频带窄、弹体过于笨重的缺陷,第三代反辐射导弹运用了大量高新技术,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可捕捉、跟踪和攻击地面、舰载和机载的各种雷达。像“哈姆”导弹的导引头工作频带就很宽,在08-20GHZ之间,并可扩展到01-40GHZ。它的接收机灵敏度极高,能从目标的任意方向寻的,既能截获连续波信号,又能截获间断波信号。导弹采用被动雷达寻的与捷联惯性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提高了抗关机、抗干扰能力。第四代反辐射导弹具有巡航功能,又称为反辐射无人机,是一种智能化的反辐射导弹,具有较高的“智商”。它既可以直接接收敌方雷达辐射电磁波信号攻击目标,也可以按发射前的预编程序攻击目标。导弹发射后,弹上飞行控制计算机利用其传感器和导航分系统提供的方向和高度信息不断计算并存储目标的相对位置。随着导弹不断接近目标,目标相对位置也越来越精确。如果在攻击过程中因敌方雷达关机而丢失目标信息,导弹可自行转入巡航状态,在目标区上空盘旋飞行,待机再攻击。如果一直得不到信号,导弹在最终时刻将自毁。因此,第四代反辐射导弹具有发射后不管、作用范围广、压制时间长、杀伤概率高、受天候影响小、自动搜索、选择攻击目标、生存能力和机动能力强等优点。在不久的将来,反辐射导弹的结构和性能还会不断地提高,将从单一的空对地发展为空对空、空对舰、地对空、地对地等。此外,制导方式多样化、人工智能化、杀伤力和抗干扰能力更强、滞空时间更长、射程更远、工作频率范围更宽也将是未来反辐射导弹的特点。(引自兵工科技2008年第12期)6从原文看,下列对“反辐射导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的A反辐射导弹是雷达、电子干扰机等电磁辐射源的克星,其摧毁效果远强于电子干扰等短暂性软杀伤武器。B反辐射导弹是一种能截获、跟踪雷达或电子干扰机等电磁辐射源并将之永久性摧毁的电子战硬杀伤武器。C反辐射导弹利用导引、记忆、传感、制导等装置,在密集的电磁场环境中搜索、鉴别、捕获、跟踪目标。D反辐射导弹虽然是从空对空导弹发展起来的衍生品,但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智能化的武器。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四代反辐射导弹既可以直接接收敌方雷达辐射电磁波信号攻击目标,也可以按发射前的预编程序攻击目标。B第四代反辐射导弹抗关机、抗于扰能力更强,如果在攻击过程中因敌方雷达关机而丢失目标信息,导弹可自行转入巡航状态。C第四代反辐射导弹如果一直得不到信号,在最终时刻将自毁。D第四代反辐射导弹能自动搜索、选择攻击目标,生存能力和机动能力强,且不受天候影响。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百舌鸟”导引头接收机灵敏度差、导引精度低,如果敌方雷达突然关机,导弹就会失去目标。B“标准”导弹采用了宽频导引头,增添了记忆装置,与“百舌鸟”相比,具有更好的抗目标雷达关机能力。C第三代反辐射导弹弹体更轻,导引头覆盖频带更宽,因此具有作用范围广、压制时间长、杀伤概率高等优点。D导弹发射后,弹上飞行控制计算机利用其传感器和导航分系统提供的方向和高度信息不断计算并存储目标的相对位置,这种巡航功能是反辐射无人机最突出的特点。9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砌的一项是A如果设置假目标,增加辐射源,“百舌鸟”导弹受干扰后不是打偏,就是自爆。B“哈姆”的接收机灵敏度极高,能从目标的任意方向寻的,既能截获连续波信号,又能截获间断波信号,因而能对地面、舰载、机载的各种雷达实行有效的捕捉和跟踪。C反辐射无人机具有较高的“智商”,即使在攻击过程中因敌方雷达关机而丢失目标信息,也可自行转入巡航状态,待机攻击,因此从空中飞过的目标都难以摆脱它的跟踪和攻击。D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反辐射导弹的发展,其跟踪、攻击的目标范围将大大地超过目前的水平。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012题。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鸟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尔。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本文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注曲长:部曲首领。賨叟:音cngsu。賨,指巴人;叟,对甘、川、黔、贵少数民族的通称。时蜀、魏均有“叟兵”,素以作战英勇著称。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寝:卧室。 B几败北山,殆死潼关 殆:危险。 C曹操智计殊绝于人 绝:超过。 D然后伪定一时尔 伪:虚假,表象。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B而议者谓为非计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C此臣之未解一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D谨陈其事如左 则或咎其欲出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立足现实,联系历史背景,在变化和前瞻的基础上,对当时敌我双方的形势进行了分析,指出讨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B面对严峻形势,朝廷的决策层感到疑虑满腹、困难重重,试图引进圣人相助,以致坐失先机,让孙策强大起来吞并了江东。 C因出师北伐曹魏遭到一些人的怀疑和反对,本文便针对内部反对北伐的意见,着重用了六个“未解”驳倒众议,独抒己见。 D本文是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诚恳深挚,情真辞切,尤其是文末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字,更显忠心决心,感人肺腑。第卷(选择题部分,共114分)四、默写、文言翻译及古诗文鉴赏。(24分)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3分)(2)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4分)(3)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3分)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渭川田家王 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雉:野鸡。雊(gu):野鸡叫。式微:诗经邶风中的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的句子,有归隐田园之意。(1)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2)有人评价,本诗的核心是一个“归”字,你赞成这一评价吗?为什么?(4分)15填空。(6分)(1)白居易描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苏轼前赤壁赋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 ”。这些名句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象,运用一系列比喻表现听众的感受。(2)律诗的第二联称作 ,最后一联称作尾联。(3)“言不甚深,文不甚俗”,这是对我国古典小说 的评价。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植物的情感舒 婷常常想,最与我们呼吸与共的,其实是从不打鼾扰人的植物。从小就懂得“光合作用”,后来又知道了“负离子”。武夷山有个溪边林地,取名“天然氧吧”,人在那里如鱼得水,脑袋再不灵光也能写诗。而在备受污染的都市颗粒尘烟里,人们呼吸道红肿肺部淤积,喘息在时代文明的浅辙里。鼓浪屿原本天生丽质,一年四季都有碧波绿树鲜花。只有本岛居民,才能深切感受到植物的拥抱和依偎,是如何地与我们息息相关。我最钟情的当是一种属于菊科的花卉,在香格里拉,在大兴安岭,都曾相识过,却查不出学名来。她的茎叶纤细修长袅袅婷婷,花色艳丽缤纷,略带三分天真,而且性情极为随和。林边、田埂、路旁、屋前,风沙与霜寒里,不经意地开得那样纯洁姣美。北方把它叫做“扫帚花”,在鼓浪屿,它是模样招人心疼的“豌豆公主”。植物不仅仅是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对人的环境、饮食、疾病和情感也具有潜在的影响。植物的语言方式和情感个性,往往被忽略了。这是因为当你回到家里,扑进怀中摩挲邀宠的是猫咪,欢快地叫着跳着缠在脚边的是小狗,而门廊里的冷水花,书桌上的天门冬,客厅的龟背竹、橡皮树,和阳台上的仙客来、玫瑰海棠等,默默侍立一边。它们不会撒娇,不会客套,不会嘘寒问暖,不会渴望地叫唤着:看我一眼吧,抚摸我一下吧,亲亲我!有关植物情感的很多研究报道,不可思议近似于荒谬,但很美很接近梦想,像科普童话。比如有一种论调说植物不但有喜怒哀乐,而且会记仇。最典型的报告据说来自美国的一个情报官员,他把测谎器的电极接到植株上,用火烫燎叶子,描述器上立刻出现剧烈的振幅,仿佛锐声惨叫“痛啊痛啊”。当火移开,振幅即平静下来(不像人类的创伤,一般要痛很久呢)。而试验者再走近时,那保存经验的植株,又会恐惧地颤抖起来。据说由于植物的这种记忆,将来可以利用来破案。因此我警告你,杀人越货时,目击证人可能就是那棵不动声色的金色合欢。我宁愿相信植物不但懂得而且渴望抚爱。我的父亲培植玫瑰在本地小有名气,同时也不排斥石榴和海棠等小家碧玉。每当有变异新品的玫瑰在他的呵护下,吐出独一无二的鼓胀大花芭,白天就要搬进室内,父亲烹茶与之相对,晚间再移到天台“呷露水”(父亲的话),延长花期。父亲去世后,不但玫瑰日见萎靡,连那些平常茶花、蔷薇和杜鹃,也不再振作精神,为伊消得花憔悴。我的孩子两三岁时,特别恐惧暴力。我只要握着一根小竹蔑,指着他喜欢当马骑的小木凳说:“你再不张口吃饭,我就打痛它。”孩子紧张大叫:“别打别打它!”然后乖乖张开口,当然只是一小口。竹篾下次再指的是玩具狗,甚至地砖。人类在童年时期,相信万物都具有与自己一样的感受,极具同情心。等我们强壮到心脏足以承受大悲大喜直至麻木,皮肤增厚到油盐不进刀枪不入,龟缩在世故的茧壳里,我们不再相信万物通灵,或者不再关心。多年以前我还年轻,朋友带我去广州的植物园。茸茸草坡从我们脚下,一直铺向湖边。一棵接一棵的华冠水杉,半边身子浸在水中,有如莽象渴饮,又像村姑俯身掬洗那飘逸浓密的长发。我们伫立在绿色蓊郁之中,语言飘忽而去,另一类词汇随着白亮的秘密在瞬间击穿我。凉凉的水意,沿脚跟进入,布满全身。我的前生,我们的前生可能是一株栀子花或水杉吗?并非故意矫情或耸人听闻。我很清楚,这只是一厢情愿的幻觉。如今我已又老又硬,虽然喜欢接触植物世界的秘密,心里其实不能信以为真。就像阅读民间传说或者希腊神话一样,它带给人们神秘的想象、无尽的空间和深度,带给人们真、善、美的情感启迪。一旦真的相信植物有感觉,那我们在厨房里,怎能够对哭泣的胡萝卜下刀呢?16第6段为什么要写“父亲”培植花的事情?(3分)17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1)喘息在时代文明的浅辙里。(2分)(2)杀人越货时,目击证人可能就是那棵不动声色的金色合欢。(2分)(3)另一类词汇随着白亮的秘密在瞬间击穿我。(2分)18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植物情感的理解。(4分)19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六、语言运用(12分)20法国作家贝克特因剧本等待戈多而获得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大会上,诺贝尔奖评委会所给的获奖理由是“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假如鲁迅先生因阿Q正传而获诺贝尔文学奖,请你用一句话拟写出获奖理由。(4分)21调整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使之句式一致,本体、喻体搭配合理。(4分) 下雨的日子里,我经常听那檐下的雨声。雨声轻灵,是微风里孩子们温温的耳语;雨声像山沟里柳阴下激石的溪水般清脆;雨声舒缓得像黄昏里荷尖上栖着的蜻蜒的亮翅。那种特别的感觉一声一声圈占了我的心。22下面的词句是清代文学家俞樾临终前撰写的自挽联的组成部分,请把他们整合为上下两联,每联的开头已给出,将序号填写在每联后的横线上。(4分) 辛辛苦苦 数半生三十多年事 浩浩荡荡放怀一笑 是亦足矣 著二百五十余卷书 吾其归乎 流播四方 答:上联 生无补于时死无关乎数, 下联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七、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 这句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呢?请联系自身体验,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抄袭或套作。作文备用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刘增山的秋魂中有这样一段话:你品味过秋吗?它是什么滋味?苹果说:秋是香的,不信你闻闻。甘蔗说:秋是甜的,不信你尝尝。槐籽说:秋是苦的,不信你嚼嚼。秦椒说:秋是辣的,世上的人没有不知道的。红果说:秋是酸的,连山里的石头都晓得 那么,你品味过生活吗?它是什么滋味呢?请以“生活的滋味”为文题,写一篇文章,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1B (shngxng,pngpn,bop。Azzh,zngcng,qq;Cchuitun,mimu,rr;Dsusu,zhsh,nochu。)2A (B“金融海哮”的“哮”应为“啸”,“哮”是吼叫声,“啸”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海啸”自然应用“啸”;C“暴发危机”的“暴”应为“爆”,“爆发”的本义是弹药爆炸,“爆发危机”指危机剧变,犹如弹药爆炸一样迅速而猛烈,当然应用“爆”;D“震灾募款”的“震”应为“赈”,“赈”是赈济、救济的意思,单就“震灾”而言,“震”字没有错,因可指地震灾害,但和后面“募款”连用,意思就是募集捐款救济灾民,当然应用“赈”字了。)3B (“草根”在这里喻指社会地位处于最底层的人们,比喻形象、贴切。A“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以后,无形之中受了影响。此处用之不当,“故事”只能“耳濡”不能“目染”。C“未免”意思是“不免”,不合句意。“未免”应为“未必”,“未必”是“不一定”的意思,合乎此处对“一代雄主”的心态的揣测。D“严阵以待”指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用在这里不合语境,可改用“翘首企盼”,意思是抬起头来盼望,表述记者们此时急切盼望和期待的心情。)4B (本题考查辨析语言表达有无语病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动词“扩延”与宾语“深处”不能搭配,可在“扩延”后加上“到”;C项语序不当,多层状语要注意排序的问题,“公然”应置于“为日本过去的侵略历史”这一介宾短语前;D项成分残缺,最后一句缺少谓语,应在介宾短语“对冲突”后加上“将起到”之类的动词作谓语。)5B (按照从一楼到三楼的顺序介绍,并根据每个楼层的具体功能,选择相对应的介绍文字。)二、6B (偷换概念。依据文章第一段第一句的内容,截获、跟踪的是“雷达或电子干扰机等电磁辐射源的电磁波信号”,而并非是“电磁辐射源”本身。)7D (四项内容都是其“具有较高智商”的表现。但D项转述有出入,应为“受天候影响小”。)8B (A项说法太绝对化,原文是说“导弹就可能失去目标”。C项张冠李戴,有些优点第四代反辐射导弹才具备。D项对“巡航功能”的阐述有误,应指“在攻击过程中因敌方雷达关机而丢失目标信息,导弹可自行转入巡航状态,在目标区上空盘旋飞行,待机再攻击”。)9C (反辐射导弹目前仍处在“单一的空对地”阶段,因而对空中飞过的目标还不具备跟踪能力。)三、10C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A寝,应与后文的“食”对举,均作动词,理解为“就寝”“睡觉”;B殆,置于动词死”之前,作副词,联系语境应理解为“几乎一差点儿”;D伪,僭越,非法。)11B (而:都是连词,表转折。A若:前者连词,如果;后者代词,如此。C之:均是助词。前者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均不译。D其:均是代词。前者代事,后者代人。)12B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B项“试图引进圣人相助”,是对文中的“动引圣人”的误解。“动引圣人”意为动辄引用圣贤的话。)四、13见“参考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本题考查把文言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能力。评分点:(1)“故五月渡泸”应补充省略成分;“不毛”的“毛”,前有否定副词,应理解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并日”,两天。(2)“明并日月”,比喻用法;“险”,应译作动词“涉”的宾语;“危”,联系后面的“然后”,应理解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3)“成败利钝”,选择性并列短语;“明”,智慧;“逆睹”,预见。) 参考译文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不能同时存在,复兴王业不能偏安一方,所以才把征讨曹贼的大事托付给我。凭着先帝的英明来衡量我的才干,本来(他)知道我去征讨曹贼,(我的)才能差一点,而敌人是强大的。但是不征伐曹贼,(蜀汉的)王业也会丢掉。只坐着等待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讨伐敌人呢?因此先帝毫不迟疑地(把讨伐曹贼的事业)托付给我。我接受遗命以后,(每天)睡觉不稳,吃饭不香。想到往北征伐敌人,应该先去南方(平定后院),所以(我)五月领兵渡过泸水,深入到连草木都不生长的地区(作战),两天才吃得下一天的饭。我不是不爱惜自己,只不过是想到(蜀汉的)王业决不能够偏安在蜀都,所以冒着艰难危险来奉行先帝的遗命。可是有些发议论的人却说这样做不是上策。如今曹贼刚刚在西方显得疲困,又竭力在东方(和孙吴作战),兵法上说要赴敌军疲劳的时候(向他进攻),现在正是进兵的时候。(我)恭敬地把一些情况(向陛下)陈述如下: 高帝像日月一样英明,谋臣们智谋渊博深远,却是经历过艰险,受过创伤,遭遇危难以后才得到安全。现在陛下还赶不上高帝,谋臣不如张良、陈平,却想采用长期相持的策略来取得胜利,安然平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一点。刘繇、王朗他们各自占据州郡,在谈论(如何才能)安全、提出(种种)计谋时,动不动就引用圣贤的话,满腹都是疑问,胸中塞满了难题,今年不战,明年又不出征,使得孙策从容强大起来,于是吞并了江东,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二点。曹操的智慧计谋,远远地超过一般人,他用起兵来,就好像孙膑、吴起一样,可是(他)却曾在南阳受困,在乌巢处于险境,在祁连山上遭到危险,在黎阳受逼迫,在北山几乎失败,在潼关差一点战死,这以后才非法窃据政权,安定了一段时间罢了。何况我的才力很弱,却想要不经历危险来安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三点。曹操五次攻打昌霸没有获胜,四次横渡巢湖没有成功,任用李服,可是李服却图谋杀死他,委任夏侯渊,可是夏侯渊却战败身亡。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是个有才能的人,(他)还有这些失误,何况我才能平庸低下,哪里就一定能获胜呢?这是我不理解的第四点。自从我到汉中,其间不过一年罢了,可是却失去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人,以及部曲中的首领、驻守各地的将官共70多人,冲锋无敌的将领,賨、羌民族将士以及散骑、武骑各路骑兵1 000多人,这都是几十年来从四处聚合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所能具有的;如果再过几年,那就要损失全军的三分之二,那时拿什么兵力去消灭敌人呢?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五点。现在百姓穷困、兵士疲惫,可是战事不能停止;战事不能停止,那(军队的)驻防和进攻,所付出的辛劳和费用正好是相等的。(既是这样,)不趁现在考虑攻取北方,却想用一州之地,去和曹贼长期相持,这是我不理解的第六点。 难以评论断定的,是战事。从前先帝在楚地打了败仗,在这时,曹操拍手称快,认为天下已(被他)平定了。以后先帝东边联合吴越,西边攻取巴蜀,发兵向北征讨,夏侯渊就被杀掉了,这是曹操的失策,而汉朝的复兴大业将要成功了。后来东吴改变态度,违背了盟约,关羽兵败被杀,(我军)又在秭归失误,曹丕称帝。所有的事情都像这样,很难预料。我小心谨慎、不辞劳苦地(为国)献出我的一切力量,要一直到死为止;至于(事业)是成功是失败,(进行得)顺利还是不顺利,就不是我的智慧所能够预见的了。14(1)开头两句,描写了夕阳斜照村落、牛羊徐徐归村的景象,(2分)渲染了暮色苍茫,农夫归家的从容恬适的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2分) (2)赞成。(1分)开头两句描写夕照村落、牛羊归来的情景,落笔于“归”。(1分)中间四句写倚杖的老人念叨牧童归家;麦地里。野鸡呼唤自己的配偶;蚕宝宝吃饱了一动不动,准备蜕皮;农夫下地归来,相互亲切絮语。诗人目睹这一切,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十分感慨,吟诵着诗经中“式微式微,胡不归?”的诗句,表现出对田园闲逸的欣羡之情,也抒发了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1分)最后两句,不仅在意境上与首句“斜光照墟落”相照映,而且在内容上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1分) 附:渭川田家鉴赏 王维精通音乐、绘画、书法,艺术修养深厚,苏东坡评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上面这首诗就可以称得上是一幅田园画。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际,诗人面对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羡慕之情油然而生。诗的核心是一个“归”字。 诗人一开头,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接着,诗人一笔就落到“归”字上,描绘了牛羊徐徐归村的情景,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诗经里的几句诗:“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人痴情地目送牛羊归村,直至没入深巷。就在这时,诗人看到了更为动人的情景:柴门外,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这种朴素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深情,感染了诗人,似乎也分享到了牧童归家的乐趣。顿时间,他感到这田野上的一切生命,在这黄昏时节,似乎都在思归。不是吗?麦地里的野鸡叫得多动情啊!那是在呼唤自己的配偶呢!蚕床上的桑叶已所剩无几,蚕儿吃饱了开始休眠。田野上,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简直有点乐而忘归。诗人目睹这一切,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感慨万分。自开元二十五年(737)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王维深感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他来到原野,看到人皆有所归,唯独自己尚彷徨中路,怎能不既羡慕又惆怅?所以诗人感慨系之:“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但诗人觉得和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农夫们安然得多,自在得多。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急欲归隐田园的心情,不仅在意境上与首句“斜光照墟落”相映照,而且在内容上也落在“归”字上,使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读完这最后一句,才恍然大悟:前面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这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如果以为诗人的本意就在于完成那幅田家晚归图,这就失之于肤浅了。全诗不事雕绘,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15(1)银瓶乍破水浆进 铁骑突出刀枪鸣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2)颔联 (3)三国演义 (每空1分,有错别字的该空不得分。)五、16“父亲”细心培植花,表现了他对花的感情;“父亲”去世,花也萎廓,表现了花对人的感情。作者以此事形象地说明植物懂得并渴望得到抚爱。(事例是为观点服务的,从首句来看,就可以得出此认识。每点1分。)17(1)生动形象地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困境。 (2)形象地说明植物可能有记忆,有情感。 (3)“另一类”词汇是超脱语言的情感,这句话说的是人从植物那里感受到的情感,给自己带来的触动和震撼非常大。(每一小题2分)18植物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植物的怀抱里。植物也有着情感,也渴望得到抚爱,而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它们。人对植物要有童心和同情心。(整理文章思路,就可以得到答案。)19第一问:表现了作者理智上对“植物情感”“不能信以为真”,但情感上热爱、同情植物的感情。(3分) 第二问:照应开头对植物的感受,结构上使文章更严谨,内容上深化了主题,呼唤人们的同情心。(2分)六、20他的作品以幽默诙谐的语言,(2分)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愚昧与悲哀。(2分)21雨声轻灵,像黄昏里荷尖上栖着的蜻蜓的亮翅;雨声清脆,像山沟里柳阴下的溪水激石;雨声舒缓,像微风里孩子们温温的耳语。22上联:下联:七、23本题是一道比喻性文题,其指向是,青年人不仅要关注和思考我们的外在世界,而且要审视我们的内在心灵,与自己的精神对话,通过有意识的铸炼来培育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精神更丰厚,心胸更高远,心灵更纯粹。 备用题写作提示 本题为考生提供了材料,材料不是用来制约写作的,而是给考生作提示的,因此,从本质上讲,本题仍属命题作文。 “生活的滋味”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语是“滋味”,“生活”是对“滋味”作限制的。“生活的滋味”应该理解为由生活的切身体验而获得的感受。这里有两个要点不应忽视:其一,“滋味”是“品味”出来的。那么我们在写作中就不能仅仅回答“生活的滋味”是什么,还要回答这“生活的滋味”是如何“品味”出来的。其二,这“品味”出来的“滋味”可能是多样的。那么在文章中无论是写品出的“酸”“甜”“苦”“辣”中之一种,还是写品出“五味俱全”,都应该是切合题意的。 对于生活,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切身的体会。如果我们能够张扬个性,在“生活的激流”里精心地淘拣,披沙拣金,剖石取玉,最后显露于文的必定是“别有一番滋味”的那份独特感受。如果你能进而将这样的感受加以提炼,升华为“生活的感悟”,让记叙的故事或人物折射出社会世态,反映出生活本质,让所阐述的道理能够揭示出生活的哲理,让你的文章表现出自己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理性思考,那么你的文章必定能因达到了“发展等级”的“深刻”“有创新”而格外出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