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护理常规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938407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科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血液科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血液科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科护理常规一、 一般护理1、执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2、病情轻或缓解期病人适当休息,病情严重者,需卧床休息。3、按医嘱给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贫血严重者给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是否有贫血、出血倾向、发热、寒战等症状,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应防止发生外伤,大出血的病人随时测量脉搏、呼吸及血压,并做详细记录。随时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物,以协助医生进行抢救。5、耐心细致地作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忧虑,使其振奋精神,密切配合治疗。6、病室环境保持清洁、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注意保暖,防止受凉。粒细胞缺乏症的病人,应住隔离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限制探视,以避免交叉感染。7、定期更换衣服及床单,用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干爽,长期卧床病人应定期翻身,以免发生褥疮。8、嘱病人每日刷牙,有出血倾向或牙龈炎的病人,用大头棉签擦洗口腔。应勤漱口,有溃病时可涂2%碘甘油、锡类散、冰硼散等。9、使用化疗药物或放射治疗的病人,要注意观察疗效及反应,并嘱病人多饮水,加强利尿促进尿酸的排泄。10、按医嘱准备并协助医生做好各种治疗,同时留取标本及时送检。11、对住院病人进行卫生宣传教育,鼓励出院病人坚持治疗,定期复查,预防疾病复发。二、贫血1、执行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轻度贫血者适当休息,重度贫血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在蹲、卧位后,不宜骤然坐、立,以免发生脑缺氧而引起晕厥,极度贫血者应绝对卧床休息。3、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含无机盐丰富饮食,按照贫血原因选用富含某种造血因子的饮食。嘱病人食用瘦肉、豆类、肝、肾、新鲜水果及蔬菜等。4、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5、病人抵抗力较弱,易发生口腔感染,故应注意口腔卫生,饭前饭后、晨起、睡前漱口。有溃疡时可用抗菌素溶液漱口。口腔出血时用消毒棉签代替牙刷,以免口腔感染。6、按时用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并涂油滋润以防止皮肤干裂发生出血或引起感染。7、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定期空气消毒,并与传染病人隔离,以免发生交叉感染。8、需要输血治疗,应做好输血前准备,并密切观察输血反应。三、出血性疾病1、执行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出血明显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免活动过度或外伤使出血加剧。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C的饮食,避免刺激性及易过敏饮食,有消化道出血者应暂禁食。4、对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应床前交班,严密观察出血部位、观察意识、脉搏、呼吸、血压及瞳孔变化,记录出血量。月经量过多时应注意清洁外阴,防止泌尿道及生殖器的感染。5、嘱病人活动时注意保护皮肤粘膜不受外伤,注意保护头颅,以免发生颅内出血,对病人进行查体和某项技术操作时,动作要轻柔。6、局部出血处理:(1)局部冷敷或放冰袋。(2)将出血部位抬高。(3)压迫局部止血:局部可涂止血粉后压迫止血。鼻腔出血用肾上腺素、麻黄素或凝血酶药棉,明胶海绵压迫局部止血。如确诊为凝血因子缺乏时可将正常新鲜血浆滴至出血局部后压迫止血。7、病人高热时给物理降温,但不宜用酒精擦浴。8、补充凝血因子,输新鲜血浆、全血、血小板或抗血友病救蛋白、凝血酶复合物等,输血前做好输血准备。9、预防便秘,以防硬便,用力排便损伤直肠粘膜和肛门引起出血,以及使腹压、颅内压增高,促进颅内出血,必要时给予轻泻剂,软便剂或灌肠。四、缺铁性贫血1、执行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轻度贫血者适当休息,重度贫血伴有缺氧症状或出血应绝对卧床休息。3、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及铁质丰富的饮食,纠正偏食习惯。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贫血程度,心脏功能及脉搏变化,发现病人有视力障碍、口腔炎、吞咽困难或肢端麻木刺痛等,应及时报告医生。5、应在饭后服用铁剂,以免引起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等。禁饮浓茶,因茶叶中含有鞣酸,易使铁剂沉淀,影响吸收。6、服用铁剂溶液时,用吸管吸入咽下,避免与牙齿直接接触,以免发生硫化铁沉着牙轴,口服铁剂后,大便可能变黑,不应与消化道出血混淆。7、静脉注射右旋糖酐铁等铁剂时,应避免外渗,以防引起局部疼痛及静脉炎。肌肉用药宜行深部注射,应严格观察药物过敏反应。8、加强卫生宣教,如驱虫、饭前洗手、避免重复感染,及时控制慢性失血,孕妇及哺乳期需增加营养,生长期儿童宜食含铁丰富的食物,避免偏食。对出院病人应说明该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复发的注意事项。五、再生障碍性贫血1、执行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对病人要关心体贴,对疾病的治疗应做必要的解释,使之主动的配合。3、重型者和急性型绝对卧床休息,慢性型轻度或中度贫血可适当活动。4、给予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有出血倾向者给予无渣半流质饮食,避免过热,过硬之食物,以免刺激口腔粘膜引起出血。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注意病人的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出血、鼻衄、牙龈出血、眼底出血等,给予对症处理,发生胃肠道等腔道大出血或颅内出血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同时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及用品,协助医生抢救并按腔道大出血或颅内出血护理。6、保持病室清洁,定期消毒,抵抗力低或白细胞下降显著者应隔离,以减少感染。7、嘱病人饭后漱口,牙龈出血者局部应用止血药或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并注意经常清除口腔内积血,用冷生理盐水漱口,以免感染。8、病人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有出血倾向者不宜使用寂静擦浴。9、对重度贫血病人,输血时速度宜缓慢,并严密观察反应。六、溶血性贫血1、执行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慢性轻、中度溶血性贫血,可适当运动,急性溶血及慢性溶血而致危象时应绝对卧床休息。3、对急性溶血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贫血、黄疸的进展情况,注意尿量测定及色泽的观察。一旦病人发生休克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应按有关护理常规进行护理。4、对慢性溶血性贫血除应注意观察贫血、黄疸及尿色等变化外,亦应观察肝脾大小,有否血栓形成以及网织红细胞的高低。5、对常见的慢性溶血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冷抗体病人在护理中应注意保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应避免应用酸性药物。G6PD缺陷症应避免接触氧化性药物和禁食蚕豆。6、熟悉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输血过程中加强观察,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应输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者可因输血提供大量补体及红细胞,而易加重溶血,故输血速度要慢,如有异常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生处理。7、劝告病人避免诱发因素,防止受凉感冒,不乱用药品,与遗传有关的病人应加强婚前指导及婚后咨询。七、过敏性紫癜1、执行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除单纯型病人外,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卧床休息。3、给予高维生素、低盐易消化饮食。如有血便则应给冷流汁饮食。病初暂禁动物蛋白饮食,如牛奶、鱼虾等。待恢复期可逐样试加动物蛋白性食物,以利寻找出动物蛋白过敏原。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紫癜形态,分布、消退情况及其与饮食的关系。如皮肤发痒嘱病人勿用手指搔抓,以免感染及出血。5、对腹型病人,注意腹痛性质,排便次数及便中含血量,绞痛者按医嘱给予镇痛或解痉剂并观察效果,及时通知医生,关节肿痛者宜冷敷,对肾型人应按肾炎常规护理。6、注意观察过敏因素。发现过敏原为某种食物、药物或某种寄生虫时,应及时向医生提供,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组织胺药物治疗时,应观察疗效及副作用。7、做好出院指导:病人治疗好转应避免接触过敏原,防止滥用药物,及时驱肠道寄生虫及治疗感染灶,以防复发。八、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执行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对血小板明显减少尤其是有内脏出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外伤。3、给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有消化道出血时,禁食或给冷流汁。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对急性型及慢性型发作期的病人应随时注意皮肤粘膜、胃肠道、泌尿道及阴道等出现倾向,有大量出血时,按出血常规护理。有休克症状时,按休克护理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5、行各种治疗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免引起出血,对伴有缺铁性贫血的病人,应按缺铁性贫血护理常规执行。6、用药途径尽量采用口服,必须肌肉或静脉注射时,止血带不宜绑扎过紧,压迫时间不宜过长,注射完毕用棉棒压迫针眼35分钟,以免引起出血。7、长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需注意低盐饮食,每日测血压一次,并注疗效及副作用。8、做好出院指导,本病在春、夏季易发,出院时嘱病人避免受凉感冒,防止外伤。禁服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女性病人应注意经期卫生并注意月经量。九、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执行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绝对卧床休息,神志不清者应采取保护性措施。3、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有消化道出血时应暂禁食或给冷流汁。昏迷者给予鼻饲。4、按原发病给予有关护理。5、密切观察DIC的出血倾向,常表现在皮肤粘膜,口腔、鼻饲、消化道、尿道、呼吸道、阴道等部位出血而不凝。应记录出血量,按出血性疾病护理。6、注意有无微血栓栓塞的表现,若病人有肾栓塞或脑栓塞,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按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脑栓塞护理。7、注意有否血管内凝血,若发现进行性黄疸及血红蛋白尿,除按医嘱应用抗凝剂外,按溶血性贫血护理。8、按时测量血压,脉搏并注意观察皮肤微循环变化,若出现休克,按休克护理常规执行。9、注意口腔及皮肤护理,按时翻身,及时送检有关凝血象及纤溶试验。10、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后,针眼部分压迫35分钟,以免出血不止。11、在抗凝治疗中按医嘱及时准确给药,静脉给与肝素治疗,定时监测试管法凝血时间,保持肝素化水平,并备好鱼精蛋白,若因肝素过量出血可及时应用。十、粒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1、执行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时应绝对卧床休息。3、有口腔溃疡及咽峡炎者给软食或流汁,不宜过热或过咸。4、停用可疑致病药物和避免接触有害物质。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对粒细胞缺乏症病人注意有否高热、衰竭、头痛、脉速、低血压等表现,同时观察病人有否口腔炎、咽炎、肛周炎及皮肤等感染灶,如有则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并对症护理。6、对严重粒细胞减少或缺乏者最好隔离在单人房间,室内定期用紫外线消毒,房间定期做细菌培养,医护人员进入必须带口罩,穿隔离衣。有条件者可送入超净室隔离。7、加强口腔护理,嘱病人饭后漱口,有溃疡时用口腔糊或2%碘甘油涂患处,有霉菌感染可用制霉菌素甘油涂抹,并定期做咽培养。8、经常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勤擦洗,嘱病人洗澡后,及时更换内衣,理发及刮胡须,以免皮肤或毛囊感染。9、出院时应根据每一个病人的发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十一、白血病1、 急性白血病(1) 执行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 卧床休息,对严重进行性贫血、出血或感染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3) 关心体贴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多鼓励使之增强治疗信心,密切配合治疗以缓解病情。(4) 化疗期间应给予清淡可口、高糖、高蛋白、多维生素的多样化食物,避免过热过硬的食物,防止口腔粘膜发生血泡,引起出血及感染。(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脑膜白血病的征象及出血倾向,如发现病人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以及呕血、便血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对症护理和抢救准备。(6) 注意口腔卫生,病人应晨起、睡前、进食前后漱口,化疗期间嘱病人勤饮水,以减少口腔内细菌积存和感染。定时做口腔内细菌培养及药敏,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素及漱口液,有霉菌感染时可用克霉唑甘油或制霉菌素甘油涂抹。如有血泡、出血、感染时,应采取对症护理。(7) 嘱病人注意防止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的感染,经常更换内衣,每日用温水擦浴一次,出汗多的病人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防止受凉,有痔核或肛裂者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女病人注意外阴清洁,以防泌尿系统感染。(8) 高热病人按发热护理常规执行,如有高热并出血者禁用酒精擦浴,以防止加重皮肤出血。(9) 使用化疗药物的护理: 掌握常用化疗药物的用法及毒性反应,在化疗过程中如发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腔炎、脱发、粒细胞缺乏时,除对症护理外,如反应严重时立即通知医生。 静注药物,注意保护血管,防止药液外渗及静脉炎,注毕应轻压血管数分钟。 观察局部反应,一旦发生化疗药物漏出血管外,应及时处理,可在穿刺针口涂以碘酒,外周涂以醋酸去炎松霜并局部冰敷。由于静脉炎而致局部红、肿、热、痛者,应停止在患处注射药物,予生理盐水静滴,局部涂消炎散及冰敷。对脱发严重者,建议患者戴帽或用丝巾、假发等。 (10) 化疗期间注意观察尿量,鼓励病人多饮水,保持足够的入水量,并按医嘱给予别嘌呤醇或碳酸氢钠口服,防止产生尿酸性肾结石而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11) 按医嘱备血及输血,按配血程序进行配血、输血过程中,注意观察输血反应。(12) 出院的病人须做好出院指导:嘱其出院后必须按期进行维持治疗及强化治疗,定期复查血象,注意饮食、休息、个人卫生,避免过劳,预防感染。2、 慢性白血病(1) 执行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 一般病人适当休息,严重者应卧床休息。危重病人应按时翻身,加强生活护理以免长期卧床发生褥疮。(3) 注意观察病人有否急变表现,如有不明原因的高热,脾脏迅速肿大,进行性贫血,出血倾向加剧,持续或游走性骨关节痛等,应随时报告医生。并按急性白血病病人护理常规执行。(4) 长期应用马利兰等治疗时,应注意疗效观察,如缩脾迅速,血象改变的情况及副作用。(5) 对放射治疗的病人,嘱其多饮水,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反应。注意照射区皮肤不宜过度擦洗或热敷,以免局部皮肤形成溃疡。(6) 口腔、皮肤、饮食护理与急性白血病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