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原则.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2858919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7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原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原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原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原则,第一节儿童保健,儿童保健属于预防儿科学范畴,专门研究各年龄期小儿的生长发育、营养保障、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利因素,以达到促进和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新生儿期保健婴儿期保健幼儿期保健学龄前期保健学龄期青春期保健,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的发生。保证充足营养给予孕母良好的生活环境,注意劳逸结合、减少精神负担。尽可能避免妊娠期合并症预防产时感染,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宫内感染、产时异常等高危儿应予以特殊监护。预防并及时处理围生期小儿缺氧、窒息、低体温、低血糖、低血钙和颅内出血等疾病。,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预防遗传性疾病,预防感染:TORCH感染,避免化学毒物,避免接触放射线,谨慎用药,合理治疗慢性疾病,胎儿期保健,胎儿期特点,致畸敏感期(Criticalperiod):胎儿早期(38周),胎儿致畸敏感期,新生儿期保健,新生儿保健重点在生后1周内。新生儿死亡多数是可以预防的,新生儿期保健特别强调加强护理。出生时护理:新生儿居家保健:,生长发育迅速,婴儿期保健,营养与喂养:预防感染:定期进行体格检查,便于早期发现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发育异常等疾病。坚持户外活动,进行空气浴、日光浴和被动体操。进行早期教育:按计划免疫程序完成基础免疫。应重视卫生习惯的培养。,幼儿期保健,应注意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应注意防止营养不良和消化紊乱应注意防止传染病注意训练儿童的自行进食技能重视与幼儿的语言交流,通过游戏、讲故事、唱歌等促进幼儿语言发育与大运动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的自我生活能力定期体格检查,预防龋齿,筛查听、视力异常;预防疾病与意外事故。,学龄前期保健,注意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为入学作好准备。预防各种疾病发生注意培养其学习习惯、想象与思维能力,使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游戏、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在游戏中学习遵守规则和与人交往。定期体检:预防意外事故发生:保证充足营养:,学龄期保健,注意防止近视眼和龋齿;端正坐、立、行的姿势;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和锻炼;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睡眠;防治精神、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青春期保健,应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素质教育;开展体育锻炼,不仅可增强体质同时也培养了儿童的毅力和奋斗精神。合理安排生活,供给充足营养;预防屈光不正、龋齿、缺铁性贫血等常见病的发生;进行法制教育,学习交通规则和意外事故的防范知识,减少伤残的发生。应进行正确的性教育以使其在生理和心理上有正确健康的认识。,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护理营养计划免疫儿童心理卫生定期健康检查体格锻炼意外事故预防,护理,居室:应阳光充足、通气良好,冬季室内温度尽可能达到1820度,湿度为5560%;母婴应同室,患病者不应进入小儿居室,尤其是新生儿、早产儿的居室。衣着(尿布):应选择浅色、柔软的纯棉织物,宽松而少接缝,冬季不宜穿得过多、过厚,以免影响四肢循环和活动;襁褓不应包裹过紧,可让婴儿活动自如、保持双下肢屈曲姿势有利于筋关节的发育;婴儿最好穿连衣裤或背带裤,不用松紧腰裤,以利胸廓发育;幼儿学会走路、会表达大小便时最好不穿开档裤。,营养,营养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的先决条件,必须及时对家长和有关人员进行有关母乳喂养、断乳期婴儿的辅食添加、幼儿期正确的进食行为培养、学前及学龄期儿童的膳食安排等内容的宣教和指导。,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使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婴儿必须在l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麻疹减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等5种疫苗的接种。根据流行地区和季节进行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风疹疫苗、流感疫苗、腮腺炎疫苗、甲型肝炎病毒疫苗等的接种。,1岁以内婴儿各种预防接种实施程序,结核病:卡介苗生后23天到2个月以内,接种后于7岁、12岁进行复查,结核菌素阴性时加种。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减毒丸活疫苗,初种年龄2个月以上,4岁时加强口服三型混合糖丸疫苗。麻疹:麻疹减毒活疫苗,8个月以上易感儿,7岁时加强一次。,1岁以内婴儿各种预防接种实施程序表,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菌液、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的混合制剂,初种年龄为3个月以上小儿;1.52岁、7岁各强一次,用吸咐白破二联类毒素。乙型肝炎:初种年龄为出生时、1个月、6个月,周岁时复查,免疫成功者35年加强,免疫失败者重复基础免疫。,免疫接种的禁忌证,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者;有明确过敏史者禁接种百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麻疹疫苗(特别是鸡蛋过敏者)、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牛奶,或奶制品过敏)、乙肝疫苗;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及其他皮肤病者不予接种卡介苗;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发热、腹泻和急性传染病期忌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接种的禁忌证,因百日咳菌苗偶可产生神经系统严重并发症,故本人及家庭成员患癫痫、神经系统疾病有抽搐史者禁用百日咳菌苗;患有肝炎、急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不宜进行免疫接种。,儿童心理卫生,习惯的培养:睡眠习惯、进食习惯、排便习惯、卫生习惯;社会适应性的培养:独立能力、控制情绪、意志、社交能力、创造能力;父母和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定期健康检查,新生儿访视:由社区妇幼保健人员于新生儿出生28天内家访34次,高危儿应适当增加家访次数。家访的目的是早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处理,降低和减轻新生儿发病。儿童保健门诊:应按照各年龄期保健需要,定期到固定的社区儿保单位进行健康检查,通过这种连续的纵向观察可获得个体儿童的生长变化趋势和心理发育的信息,以早期发现问题、正确指导。,体格锻炼,户外活动皮肤锻炼:婴儿皮肤按摩、温水浴、擦浴、淋浴、游泳;体育运动:婴儿被动操、婴儿主动操、幼儿体操、儿童体操、游戏、田径与球类;,意外事故预防,窒息与异物吸入中毒外伤溺水与交通事故,儿科疾病治疗原则,护理的原则饮食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心理治疗原则,护理的原则,细致的临床观察合理的病室安排规律的病房生活预防医源性疾病,饮食治疗原则,乳品一般膳食特殊膳食检查前饮食禁食,药物治疗原则,儿科药物治疗的特点药物选择给药方法药物剂量计算,心理治疗原则,儿童心理治疗是指根据传统的和现代的心理分析与治疗理论而建立的系统治疗儿童精神问题的方法,可分为个体心理治疗、群体治疗和家庭治疗等;包括儿童心理、情绪和行为问题,精神性疾病和心身性疾病等。常用的心理治疗包括支持疗法、行为疗法、疏泄法等。,各期儿童保健重点-1,各期儿童保健重点-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