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835201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力的教学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力的教学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于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力的教学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力的教学策略研究李天虎摘要:进入21世纪,全球已迈入知识经济新时代,一个人是否具备较强的学习力就成为决定其能否适应新形势,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力伴随个人发展的全过程,强调学生将基本素质与自主学习理念相融合。本文结合初中教学实践,阐述学习力的基本内涵,分析初中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学习力方面的不足之处,最后就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力进行总结,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关键词:学习力;初中教学;问题;教学策略;培养途径学习力伴随了个人的发展整体过程,是现代社会个人应具备的一种基础文化素质,它衡量反映了个人的综合素质及社会竞争力。培养提升学习力,可以使人具备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其他素质能力的不断提高1。作为初中教学来讲,针对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基于初中教学承上启下的重要性,需要我们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加以明确,在教学中利用有效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力。1、 学习力的概念及理论基础学习力的概念最早产生于企业管理的领域,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得到逐步研究,相关学者将学习力与教育理念相连接,开始将教育过程中的学习力作为一项研究课题。业界对于学习力的概念表述,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强调学习力是一个人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及学习毅力的三方统一,三者同时加以体现,即为学习力;二是从心理学与教育学出发,指出学习力是个人接收知识,运用知识,最后实现学习、工作及生活各方面状态改变的能力,涵盖了生理基础、学习态度及学习能力三个部分;第三种概念是通过对学生主体的调查得出,认为学习力是在具有明确目的的前提下,在学习过程当中,通过听说读写等手段渠道获取的知识技能为基础,借助实践、体验和反思等途径,最终达到新思维和新行为的目的效果。联系到实际教学中,将学习力分解成生理基础、学习能力及学习态度三个方面,是较为科学的定义方式,三者中又以学习能力为基础核心。初中教学中的学习能力培养,就是通过消化吸收学习内容,加以理解贯通后,将学到的知识加以转化,形成实践技能,核心内涵就是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思考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吸收能力、转化能力、反思能力、合作能力及创造能力。2、 现阶段初中学生学习力的现状及不足之处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人们逐渐意识到学习重要性,与此同时,人们也在不断寻求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率的途径方法。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力的关键教育时期,需要我们分析现状,找出不足,着力改善教学策略方法。(1) 初中学生学习力的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更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到了学习力的研究中来,有相关学者针对现阶段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效率加以研究,得出的结论显示,现阶段约60的中学生自认为学习效率过于一般,约3的学生自认为学习效率较高,也有4的学生群体自我认为学习效率过低2。学习效率是学习力的体现形式,而学习效率又直接受学习方法的影响制约,由此也可反映出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够有效。良好高效的学习方法,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现阶段初中教学环节,教与学中都存在学习力开发不足的问题。(2) 现阶段初中生学习力方面存在的不足现阶段的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单一的学习知识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转变,教师与学生都要相应改变教学策略及学习方法,追求科学高效的课堂教与学的新方式。一方面高效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发展学习力的必然途径,另一方面高效学习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心理素质能力,也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通过相关研究调查,发现初中学生存在不一而足的各种问题。1. 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也就意味着学生不具备充分的学习动力。现阶段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但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思想仍会束缚广大师生及家长群体,绝大多数的初中生还是将考试中获取更好成绩当做是学习的基本动力。形成这种意识的原因有学生的自我认知偏差,也受到学校及家长的外因影响。一方面学校仍将升学率作为考量学校教学成绩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构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极少数的学生能够依循自己的学习理想,开展自主化的学习。2. 初中学生学习毅力不强。毅力,也称为意志力,是指个人在学习工作及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持久力”,是学习力的构成要素之一3。然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现阶段多数初中生在学习的自制力方面表现较差,难以形成高效化、系统化的学习习惯。此外,初中生在课堂中不够专心,难以保持对课堂学习的持续关注,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学习意志力薄弱,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又会造成学生在自信心方面受挫,最终影响对学生学习力的培养。3. 学习方法单一化。初中教育,一个班级往往包含众多的学生,这些学生作为单独的个体,存在着客观上的个体差异性,自身的理解吸收能力不尽相同。而根据相关调查结果,近一半的学生反映没有根据自身学习特点选择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过于单一。4. 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手段不丰富。学生学习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引导,现阶段初中教学策略还是以学科本身的实际内容为主,采取固定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另外,教学手段上拘泥于教师的自我讲解,不能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这些也是限制学生学习力养成的重要因素。3、 提高初中生学习力的培养途径初中生阶段学生学习力的培养,要基于初中学习阶段的特点,在把握学生的整体学习风格的前提下,采用适当有效的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加以引导,根据初中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创造学生高效学习的学习氛围。具体地说,要从学习力构成的基本要素进行培养。(1) 改变教学方式,保持充足的学习动力国外教育学家经过研究得出过这样的结论:良好的学习动机能够优化学习行为,而学习行为的效果又反过来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彼此关联性。具备充足的学习动力,是实现学生学习力提升的基本前提,有了动力保障,学生才会将精力集中于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学习钻研,通过解决处理问题,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相反,失去学习动力的保障支持,学生便会因为学习兴趣丧失,导致上课时精神分散,学习状态无精打采,在学习上不愿投入更多时间。长此以往,产生了消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形成了一种学习过程中的恶性循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是形成学习动机的关键,因此,针对初中学生的动力缺失问题,教师应着力提高学生主体的学习兴趣,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协调师生间关系。这也是进行教学实践的整体指导思路。教育的核心是“爱”,关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所以教师不要戴着“师道尊严”的面具,高高在上,以“传道者”自居,而要放下身段,对学生人格予以关爱和尊重,及时倾听学生学习诉求,做到换位思考。基于初中生的心理认知水平,站在学生群体的角度思考问题,既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又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中较易出现问题的区域4。做到了这一点,也就会使学生从心底接纳教学课程,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初步形成学习兴趣。2.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虽然初中生在个体性质上存在差异,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都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只是“开窍”有先后而已。因此,教师要坚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的理念,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针对学生自信不足的情况,在生活方面给予更多关心,在学习上因材施教,依靠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习自信心,通过设置各种学习目标,有效激发学习动机,注意学习目标的可达成性及目的性,并要设定相应的时间范围,让学生体会到阶段式的成功愉悦感,在此基础上适度提高要求,给予学生恰当的表扬,增强学习自信意识,深度开发学生学习热情。3.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加深教学互动层次性。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优化:第一,鼓励学生养成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自身问题出发,实现学习角色的转变。在学生发现问题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引导作用,可设计学生好奇或疑惑的问题,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借助学生的提出问题,教师再展开新的知识点的传授,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又在发现问题中学习,再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并发现新的问题,形成良性循环。第二,侧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学生学习方法的单一,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受到了思考问题的局限性的影响。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多样的,方法也是因时而异,因学科而异,不断变化的,因此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如在历史教学中,涉及到某一个特定事件,一方面要让学生看到事件本身基于当时的历史时期的影响,另一方面更要启发学生的广度思考,看到此事件之于整个历史时期的影响。最后,开展小组自主合作教学,教师将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多加讨论,在小组的合力下,解决问题。自主合作学习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实施自主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潜能的开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注重心理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毅力在具备了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动机后,还要增强学生的学习毅力。在毅力培养上,要考虑到学习的长期性,注重引导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如有的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发现自身的学习成效不够显著,于是在心理上形成了较大的落差,此时就要适时进行引导。1. 强化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自控能力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垂头丧气,从而失去学习毅力。教育者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利用班会、社会实践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和责任教育,帮助学生增强信心,敢于直面困难和挫折。目标的强化,使学生明白自身的职责,心中充满着神圣的理想,有着强烈的成功欲望,就会心无旁骛,自觉抵制外部环境的干扰和诱惑。2. 树立榜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正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初中阶段学生更是对榜样充满崇拜之情。教育者要通过不同方式树立榜样,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所树立的榜样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伟人名家,也可以是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还可以是学生追捧的歌星、影星,甚至是学生身边的人家长、老师和同学,但这些榜样都必须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有着良好的意志品质,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畏艰途,不惧风雨,勇于探索,持之以恒,最后攀登了成功之巅。3. 制定计划,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毅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反复,没有持久的毅力,导致对学习的热情忽冷忽热,一般来说,造成这种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习计划的不科学不系统。在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后,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形成近期、中期及远期计划,着重对最为重要的近期计划进行完善,一方面通过近期计划的达成,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通过近期计划的实现,能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毅力。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尤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这就容易造成学生产生懈怠心理,认为不是自己制定,学习动力难以保证;其次,适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通过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未完成计划的学生,要启发学生对原因进行分析,观察计划的合理性,适度调整目标,以最终实现学习计划。(3) 加强方法指导,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前两个阶段完成后,就需要采取科学的学习方法,巩固提升学习能力。教师要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路,在传授具体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总结科学的学习方法,开发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使学生明白学什么,怎么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深化学习能力5。学习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多种,学有方法,但学无定法,作为初中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做好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学生的学习难以提升,绝大多数是在这两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或是没有进行课前预习,不熟悉知识重点,或是课堂教学完成后,将书本丢弃一旁,不加以复习巩固,造成记忆不牢,后续学习时感到无从下手。1.有效预习,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了解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的薄弱环节,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但预习不能蜻蜓点水式应付,更不能随意而盲目,教育者要提出预习要求并给予方法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圈、点、勾、画”,先浏览一遍,领会大意;后反复细读,初步勾划出重点、难点,标出疑难问题;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适当地尝试着做些习题;然后认真做好预习笔记,记下已掌握的知识和待解决的问题。这样,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预习中还要注意: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贪多求全;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另外,预习时间安排要服从整体计划,教育者要组织学生进行周预习和单元、学期预习。 2.及时复习,为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打下基础。孔子曾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实验,发现了人类的记忆规律,并据此画出了遗忘曲线,即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逐步减慢,这种“先快后慢”的原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有人通过研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得出结论,及时复习,不断反馈,遗忘会逐渐变慢,直至不再遗忘。在复习时,要学会在头脑中“放电影”,回忆所学内容,进行咀嚼消化;其次要整理好笔记,把所学知识深化、简化和系统化;第三,要学会画“知识树”,这样便于记忆、理解,更培养了动脑能力。在复习中要注意:复习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通过复习来强化记忆、查漏补缺,以至融会贯通,使得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在预习和复习中,不妨尝试画“思维导图”,这种方法使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一目了然,直观而有趣味,可操作性强而效果较好,更是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此外,科学的学习方法离不开有效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摒弃“等、靠、要”的学习思想,出现学习问题时,要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科学的学习方法结合自身基本情况,摸索出属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习能力。结语: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要具备较强的学习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趋势。具体到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力培养上,一方面要正视中学阶段学生学习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要从学习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入手,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习效率,完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树立目标,激发学习动力,乐于学习;不断增强学生可持续学习的毅力,努力学习;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并用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智力,学会学习,最终使学生具备走向未来的核心能力。参考文献:1周健.在不同体裁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力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4,(12):6-7.2老士清.找准“学习力”培养的切入点J.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2013,(3):40-42.3赵秀梅.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要着力解决好三个问题J.新课程学习:中,2012,(4):170-171.4卢臻.自主学习: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29):19-22.5杨振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8):199-199.【作者:李天虎,男,中学高级教师,工作单位: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联系地址: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海兴路86号,邮编:528421 联系电话:135281161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