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彦老师讲课稿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834321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希彦老师讲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刘希彦老师讲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刘希彦老师讲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希彦老师讲课稿上次课我们讲了一些基本的道家传统中医观念。伤寒的核心辨证体系,六经辨证只讲了一部分。因为这次有一些新来的朋友,我再将六经辨证从头讲一下,然后开始进入伤寒论的学习。 伤寒的辨证体系是六经辨证。 何为“六经”?就是将“证”反应的位置分为表、里、半表半里三个层面。(伤寒里所谓的“证”不是西医所指的病灶,而是人体的对疾病所呈现出来的反应。如体痛、呕吐、发热、肋胀、眩晕等。) 所谓“表”,指的是肌肉、骨骼、皮肤这个区域。 所谓“里”,指的是胃肠消化道这个区域。 所谓“半表半里”,就是除去“表”和“里”这两个区域之外广大的中间区域。 上面说的是位置。从“病”的性质来说,有阴证和阳证。 何为阴证阳证?临证上,如果人体对疾病的抵抗产生亢盛的反应,我们称之为阳证;如果人体对疾病产生虚衰的反应我们称之为阴证。以感冒为例,我们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是看这个病人受的是寒,还是受的是热,而是看这个病人身体本身对感冒的反应,自体气血充足的人,一般都发烦渴、怕热之类的阳证热症;自体气血虚少的人,一般都发畏冷、寒泄之类的阴证寒症, 脉象反应自体的气血盛衰是最准确的。有的医生通过网络和电话看病,最大的障碍也在于此,没有脉象,单凭问诊,对于阴阳的属性和程度很难有一个精准的判断。 既然病的属性有阴阳之分,表、里、半表半里三个层面自然各有一组阴阳,于是便形成了“六经”。表病的阳证我们称之为“太阳病”,阴证称之为“少阴病”;里病的阳证我们称之为“阳明病”,阴证称之为“太阴病”;半表半里的阳证我们称之为“少阳病”;阴证称之为“厥阴病”。此所谓“六经”,是六经辨证之总纲。 我们知道,后世中医多用五行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等。黄帝内经里提到的辨证方式也是这些。为什么张仲景要在黄帝内经之外提出一套六经辨证呢?要破解张仲景的组方用药规律,就必须弄清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要在药物上找答案。后世常说某个药入肝经入胆经入肾经,事实上药物不是智能的,不能定位。举例说明,黄芩这味药,大家都知道,苦寒药,后世说它清肺火清胃火,也有说它清肝火清大肠火,说法不一。都对也都不对,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药物并不能单独走到某一个脏腑或某一个经络,药物只能走层面。我们吃辣椒,一吃额头有汗后背有汗,说明辣椒这味药它走表。大黄这味药,一吃就腹泻,说明它走里走下。事实上药物只能走表里、或半表半里,不能精确到只走肝经只走胆经只走胃经。张仲景在黄帝内径的学说之外提出一个六经辨证体系,就是为了指导用药物治病的。黄帝内径里的辨证体系主要是指导针灸砭之类的疗法的,这些治疗是可以定位的,所以黄帝内经里很少出方子。 很多人在争论黄帝内经里的辨证体系正确,还是仲景的六经辨证体系正确,都正确,分工不一样。 那六经辨证和脏腑经络辨证是不是矛盾的呢?据我的研究,它们并不矛盾。在张仲景的理论体系里头,脏腑经络虽不能涵盖六经,六经却能涵盖脏腑经络,因为六经是大层面,大层面里面自然能包涵具体的脏腑经络层面。比方说,“太阴”在六经里指“里”这个层面,自然也包含着这个层面相关的脏腑和经络,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其它经络脏腑看其归经的名称就可知道,都可以分属在六经里头,不一一例举。 现在出现一个新问题,既然肺经和脾经都络太阴,太阴又是里阴证,难道肺和脾就只是寒症就没有热症吗?说明这个之前,先说一下什么是脏腑。 “脏”指的是五脏:心、肝、脾、肺。肾。“腑”指的是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脏主收藏,腑主传化。脏主阴,腑主阳。 “脏”所连络的都是阴经;“腑”所连络的都是阳经。为什么?因为脏是不能受热的。比如说,我们吃过动物的肝脏肾脏肺脏,下锅只要炒几下就熟了,可见“脏”不耐热,于是人体会将“脏”的热移于“腑”。因此脾没有热症,热会移于胃,胃是阳明。以此类推,肝移热于胆;肾移热于膀胱;心移热于小肠;肺移热于大肠。下热利的脉象往往右尺不盛而右寸盛,寸盛主热在上在肺,为什么症状是下热利呢?因为肺的热会通过大肠排出去,肺受热就麻烦了。这是脏腑之间的规律和协作。 将经络脏腑观念引入六经辨证,在临证上有没有意义呢? 是有意义的。举个例子说明。胡希恕先生曾总结过,肾腹水用越婢汤有效果,而肝腹水用柴胡方才有效果,为什么?胡老说他解释不清楚。其实只要参考经络脏腑就能解释:肾经既称足少阴肾经,少阴经在六经里是表经,说明肾经是络表的,自然可以从表论治,越婢汤是治表病的方子,自然治肾腹水有用。肝经既称足厥阴肝经,厥阴经在六经是半表半里经,可以理解为肝经是络半表半里的,柴胡方是治半表半里的,所以治肝腹水有用。 再举一个药物的例子,在伤寒里常用炮附子温下寒,下焦主肾,于是后世说的炮附子温肾阳。当阴症的出汗不止时,张仲景是用炮附子来止汗的。为什么所谓温肾阳的药能止汗呢?因为汗出是表证,而肾经是络表的。所以温下焦温肾的药也可以治阴症的出汗。 这就是张仲景对于六经和脏腑经络的思考方法,他虽然没有在书中明确解释,却是可以通过他的组方用药规律和临证的效果反推出来的。我所研究的仲景六经辨证体系,就是这样一套以六经统脏腑经络的辨证体系,如此一打通,在临证上会有无穷的妙用,也便于在一个统一可靠的辨证体系里头理解和归纳后世的时方,具体的思辨方式以后再在条文里细讲。 伤寒是以六经为辨证体系治病的。我们看每一个病事实上就是用六经这个定位系统在操作。六经既明,我们开始正是进入伤寒正文。 先讲太阳病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太阳病的总纲,所谓总纲就是太阳病典型的证。 我们上面说过,中医不是治病灶的,所以不管是什么病毒感冒非病毒感冒,也不管什么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我们看的是人体对这个病的反应,通过这种自体反应来分析人体,以此为依据来组方恢复人体秩序,让人体自己去治病。所以作为太阳病的总纲是一些人体的反应,而不是病毒本身。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医不分科,好的中医大夫个人就是一所医院,可以治一切的病。只要发生同样的证,不管是外感病和内伤病,用同样的方子都能治好。后世说伤寒论适合治外感病而不适合治内伤病,说这话的人这是没有学透伤寒论,运用不当,然后归咎于伤寒论。 现在一个一个的证来分析。何为“脉浮”,当体表感受到外界的邪气的时候,气血会本能的往体表走,去驱赶这个邪气。而脉象和人体气血是相应的,于是脉浮于表,手指轻取就能摸到。 我们人每时每刻都在感受外界的邪气。比如,走到外头风一吹,一个激灵,我们就已经感冒了。多数情况下,人体的气血功能可以将这个邪气驱赶出去,所以不会发生感冒的症状。在自体功能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气血和邪气在体表僵持住了,于是就发生了太阳病。 “头项强痛”,气血不能驱邪外出,就要源源不断的增加兵力,多余的气血上冲于头就会发生头痛。气血往体表走,脖子里的筋受到的滋养不够了,就会僵硬,发生项强。 “恶寒”,当体表的气血有余,体表温度就会升高形成发烧,这就与外界有一个温差,所以会觉得怕冷些。一般来讲,当体表气血充实,人应该不怕冷才对,可是,如果因为体表汇聚了过多气血,体内因此而空虚了的话,表热内寒,这个人还是会怕冷的。如果发烧还怕热的话,就是温病了。 治病求其理,我们不能只大概其理解,一定要把为什么出现这个症状,人体的规律是什么弄清楚。 以后还要把人体和药物的关系完全弄清楚,不能模糊,不能大概其,这才叫学医。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下面将第二条, 太阳病有三个证型,一为中风,二为伤寒,三为温病。中风和伤寒是气血功能偏向于不足的(未至虚衰,虚衰为阴症。);温病是气血功能偏向于亢盛的。这一条说的是中风。 “发热”,说到发烧,现在大家对这个很恐惧,只要一发烧,迫不及待的用抗生素或者物理降温。这个观念不对。上帝造人为什么要造出疾病这个模式?说到底这是一个应激模式,自保模式。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疾病,我们一刻都活不下去。比如,如果没有发烧这个模式,一旦感受了寒气,怎么能排出体外?体表的寒气驱除出去,人体自然会退烧,强行退烧反而容易演变成肺炎或慢性低烧,因为邪气没有驱除,人体不会解除发烧这个模式。西医是对抗思路,所以经常把急性病治成慢性病。道家中医要顺应人体来想问题,所以道家中医不会把疾病看成敌人,而是看成朋友。我们要与人体和解,让疾病自退,对抗疾病的结果常常是病治不好,人体的局面还更混乱了,一个病治成了多个病,并发症后遗症转移什么的都来了。 “汗出”。人体有三个途径将邪气赶出体外:汗、吐、下。就是发汗、呕吐和大小便。如今汗出而病未解,毛孔打开了,津液丧失了,肌表空虚,邪气往往就更深入了。 为什么会有“恶风”呢?一旦毛孔打开了,人当然会怕风;恶风也是一种虚怯的反应,津血虚的人往往会怕风,所谓弱不禁风就是这个意思。 “脉缓”。感冒了,气血往体表汇聚形成脉浮;如果不能发汗,气血被束缚,便会形成“脉紧”,就是像绳子一样绷得紧紧的;一旦汗出了,脉便迟缓松懈了。这就是脉缓的道理。 下面讲伤寒论第三条,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之前说过,不管有没有发热,气血往体表汇集,里面空虚了,人都会感到“恶寒”。如果人体不能发汗,气血郁于肌体之内不得出,就会感到“体痛”。“呕逆”的原因有二:一是气血的运行是要先往上走才能往表走,这种往上的运行会带动胃有一种上逆的反应,此为“逆”;二是当气血大量往体表走的时候,胃所获得的气血会相应减少,运化食物的能力减弱,胃就会产生一种本能的呕吐反应,将不能接纳的食物呕吐出去,此为“呕”。 “脉阴阳俱紧”,脉的阴阳有三:越偏寸越主阳,越偏尺越主阴;左手偏血偏阴,右手偏气偏阳;越沉越主阴,越浮越主阳。因为不能汗出,气血郁于体表,于是脉紧。 脉学是个专门的学问,以后有机会我再专门用一堂课来讲。现在只需要知道个大概, 区别伤寒和中风最直接的鉴别方法就是有没有汗出,汗出的为中风,不汗的为伤寒。但这不是最本质的鉴别方法,本质的鉴别方法津液的盛衰。 下面讲第四条,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烦躁,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这里讲的是一个传经的道理,“颇欲吐”传的是少阳,这是少阳病的证。“烦躁”传的是阳明,这是阳明病的证。少阳和阳明以后会专门讲到。感冒是个急剧变化的病,如果两三天不传也就不会传了,因为正常来讲,三四天也就好了。 下面讲第五条, 5、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下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对不起,下便不利应该是小便不利。 这一条讲温病。我们之前说过,伤寒和中风是气血功能呈不足反应的证型,温病是气血功能呈亢盛反应的证型。伤寒和中风的区别在于汗与不汗。温病分普通温病和风温,区别也是汗与不汗。其实汗只是个现象,它的本质是看津液有没有丧失。仲景的整个辨证体系就是以津血的盛衰来作为阴阳判断标准并组方用药的。 温病的纲领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者”。“渴”是内有热的渴;“不恶寒”说明气血虽往体表走,里面却并不空虚,所以发热而不恶寒。既然是温病,为什么不直接说怕热呢?这就要说一下温病的原理了:我们如果平时吃多了饮食,身体消耗不掉,人体就要烧掉这些多余的能量,如果一时不能完全代解,这就产生了有热上火的反应,就是温病。温病不一定要有外邪诱发,自体也会发病。如果再感受外邪,毛孔一闭塞,温病就会加重,这就是“热伤风”的道理。如果汗出而解了,也就没有温病了,所以温病往往是里面热,体表感觉并不一定热,如果热烧不出来,一般只是不恶寒;当然,严重的温病是表里俱热的;轻微的温病,病人甚至有怕冷的现象,只是这种怕冷并不感觉需要多穿衣服。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温病若出汗,说明里面的能量从体表排出来了,体表自然会感觉到灼热。一般情形况下,汗出了病也就好了,如果身体持续灼热,说明热邪还没有排除完。外汗耗散了津液,加上里热也烧灼津液,便产生了津液不足的现象,这就叫风温。中风和风温,只要带个风字的,都有津液不足。 风温的症状是“脉阴阳俱浮”,说明病在表,所以“自汗出”;因为要不断自汗出,肌肉里会积累过多津液,所以“身重”。“多眠睡”也是温病的表现,因为热往大脑走,人就昏昏欲睡,春夏天人爱犯困,一坐有暖风的车人就犯困,也是这个道理。当身体里有过多的热,呼吸自然要加重以帮助排出热能,所以“鼻息必鼾”。这一条在儿科很有用,幼儿不能摸脉,也不能问证,感冒了怎么辨别是热证是寒证呢?一般来讲,呼吸粗重,大便臭,打屁多,面色赤红,鼻孔干的是热证。幼儿的阳气是最旺的时候,加之家长生怕饿着了,不停的喂食,肠胃容易囤积,多发热证。现在很多家长一见孩子感冒,不分寒热就急着添衣服捂被子,于是造成高烧肺炎进医院。 下面讲的都是典型的津液虚的反应, “语言难出”,当人体津液虚的时候,首先就是筋膜结缔组织缺少滋养了,因为这里面的血管少,容易缺少津液,舌头里面主要是筋,所以就不灵活了,说不出话了。若医生再误治,下泻药,更伤津液,于是便产生“小便不利”,已无尿可下。再严重则“直视失溲”,眼睛直了,眼睛里的筋络失去滋养;膀胱也是结缔组织,膀胱失去滋养,约束力丧失了,便“失溲”,也就是小便失禁。“若被火者”,若用火熏蒸之类的方法误治,热蒸郁于肌肉,便“微发黄色”,也就是发黄疸。津液再严重丧失,便“如惊痫,时瘛疭”,也就是相关大脑的惊厥惊恐反应。 为什么大脑会发生这样的反应呢?这个需要顺应人体来理解,人体让哪个地方兴奋起来,就是往哪个地方调集津液,这是人体的基本模式,惊恐说明大脑缺津液了。后世治疗这种证一般用定惊止痉的药,什么蝎子蜈蚣川芎的,全部是些通窜化瘀药,这就是不顺应人体想问题,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伤寒里是用白虎汤下热救津。到了这个阶段就已经很严重了,因为人体的自保模式一定是先保护大脑,大脑出问题了,一定是极期反应,若再用“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一次逆治可能还能支撑些日子;再次逆治,病人很快就会死亡。我们说,治病分六经,六经之一的太阳经的三个证型,中风、伤寒和温病,其原理至此都讲完了。可见学医不难,真正的医就是用简单的东西去对付万病的。下面的几条是讲一些中医文化上的东西,当然跟证也有关系。了解了解,就当轻松一下。 6、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前面说过,恶寒主要是体内津血虚少的原因。若体表还能发热,则是“发于阳”,是太阳病;若体表不能发热,则是更虚了,“发于阴”,是少阴病了。 至于六和七,这两个数字很有意思,易经里一个卦就是六个爻,到了七就变了,这是东方人特有的哲学和计算法。西方呢,上帝造人用了六天,第七天是休息日,也是这两个数。从人体来说,女子七年一个生命周期,七七四十九岁就是更年期。从天气来说,一般一次寒流也就是六七天,必定会转暖。无论是宇宙还是人体,这两个数字好像都适用。中国文化是天人之学,中医更是天人之学,因为人是天地的一个部分。这些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深入研究,这对道家传统中医的恢复是有大作用的。限于时间,在这里就先不详做解释了。在伤寒里,张仲景也没有详细解释易理,而是把大道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目的就是让百姓“日用而不知”,这才是圣人之道。反而是后世的中医喜欢五行八卦的谈一大堆玄学,让人看不懂,真推敲起来里面未必有真正的道。 7、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做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上面说过,古人对天地的计算法是易经,所以现在看见这样的条文就不好懂了。有的人直接斥之为迷信。西方文明几百年就把地球破坏了,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很多被他们称之为迷信的东西很可能是真正的宇宙科学。真要发扬中医,建议中国医药大学首先开一门易经课,而不是学什么物理化学代数几何。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连什么是传统中医还没搞明白,哪里谈得到这些,所以就靠我们真正热爱文化的人来做了。针灸上得问题,因为是另一个学科,这里统一先不做解释。如果有感兴趣的,可以去请教群主夏正安,他在这方面很在行。 8、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这里说的是里外阴阳不交通的情况。病人感觉身热,能量气血都在体表了,如果不往里回,里面就更空虚了,里面就寒。所以这样的病人虽然体表发热,却还是感觉恶寒,且欲加衣服盖被子。有时候,病人是里热,外面却感觉怕冷,因为热郁在里面出不来,这种情况虽冷,却不愿意多穿衣服,甚至还想脱衣服。 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体内有痰饮、宿食或者淤血之类的原因造成的。人体是一个不断运行着的能量场,一旦哪里有阻塞,上下表里就容易不交通。治病求其本,以里为准,里寒则是寒证,里热则是热证;该温里寒温里寒,该去里热去里热,该去瘀滞去瘀滞,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表里交通了,能量就平衡了。 下一条是桂枝汤,就开始教怎样组方开药了。我会结合一些临床经验来教大家如何理解药物,如何治病。相信大家到时候更会感觉到中医并不难。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