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解剖学简介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834142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冠状动脉解剖学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冠状动脉解剖学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冠状动脉解剖学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冠状动脉解剖学简介 左、右冠状动脉是从主动脉发出的,也是极端重要的第一个分支,完全靠它向心脏提供血液。它们的开口深处主动脉根部,分别在左、右主动脉窦内。若以主动脉瓣附着缘连线为界,可将主动脉窦分为窦内和窦外,开口的绝大多数(80%91%)均处于窦内,其余的开口在窦外或窦线上。一、左冠状动脉 初为一总干,长约0.1 2.8cm,埋藏在肺动脉起始部与左心耳之间心外膜深层脂肪组织中,但也有极个别人无总干,此时的前降支和旋支并列分别开口于左主动脉窦内。总干在左房室沟内分为前降支和旋支,42%的人在两支之间发出一对角支,个别也有发出两个对角支的。1前降支和旋支 它们是左冠状动脉的主干,前降支沿前纵沟在心外膜下走向心尖,到前纵沟末端向后绕过心缘终于心脏隔面的下三分之一附近,或与后降支发生吻合。提起左心耳、可见心外膜下脂肪深部的旋支沿左房室沟左行绕过心左缘,到心脏的后面。有的旋支甚短,只达心左缘,有的较长甚至分布到左室正后或部分右心室。前降支和旋支之间形成一定角度(40150度),但多呈直角。它们在途中又分出心房分支和心室分支:2左房分支 均来自旋支,计有: (1)左房前支 于左心耳根部发自旋支的初始部,向上行走在主动脉根部和左心房之间,分布到左心房前内侧壁。有时它还发出一较大的窦房结动脉,向上后至上腔静脉终部并环绕上腔静脉口,且沿途发出许多小支到左、右心房之间,组成心房动脉网络。 (2)左房中间动脉 较恒定地起自心左缘处的旋支,分布到左心房侧后面。 (3)左房后支 较小,发自旋支的膈面,分布左心房后壁。3左室分支 大致可分为左室前和左室后两组,它们分别是: (1)对角支 多起自前降支与旋支分叉处,有长有短,分布左室前壁,长者可达心尖区。 (2)左室支 沿前降支而下向左室前壁发出35支(最多可达9支),较大的左室支,可分布到心左缘和心尖区,以及从旋支向下分出的左室前支,供应左室前壁和侧壁血运。 (3)左缘支 系由旋支在房室沟左缘处分出,一般较大,分布到左心缘侧壁,或它本身就是旋支的终末分布。 (4)室中膈前支 系由前降支的深面发出较大的分支(1217支),垂直进膈,分布其前三分之二区域,并在室间隔内与来自后降支的室中膈分支形成网络和吻合。 (5)左室后支 其大小来源变异较大,如旋支不发达,它可来自右冠状动脉。反之,如果旋支较粗长并进入后纵沟,则左室后支常由旋支发出,分布到左、右心室的后面。 (6)前降支还发出较多的小分支,分布到前纵沟附近的右心室前壁。二、右冠状动脉 起自右主动脉窦,在肺动脉始部与右心耳之间心外膜下脂肪深层沿右房室沟右行,绕过心右缘到心脏膈面。在心后面房室交界处进入后纵沟转向下,走向心尖区,在后纵沟内的部分称为后降支。右冠状动脉沿途发出分支到右心室,右心房,室间隔后部和左心室后壁等处。右冠状动脉有如下分支:1右房支 按分布的部位,又可分为三群 (1)右房前支(13支) 发自右冠状动脉的初始部1厘米处,上行分布到右心耳和右心房并在右心耳与主动脉之间形成血管网络,有的还发出较大的分支到上腔静脉终末并环绕上腔静脉口,以代替来自左冠的的窦房结动脉。 (2)右房中支 此支较恒定,起自心右缘处的右冠状动脉,分布到右房外侧壁并与右心房壁的动脉网络相通,或直接成为窦房结动脉。 (3)右房后支 起自右冠状动脉膈面的分支(12支),较细短,分布到右房后面。但有时也较粗长,起自后降支起始部,可分布到右心房和肺静脉终末附近,甚至达左心房后壁2右室支 (1)右室前支 在右房室沟处有数支较细短向下分支到右心室前壁,其第一支分布到肺动脉圆锥(又叫右圆锥支),与来自前降支的细短的左圆锥支在肺圆锥壁上吻合形成网环(即Vieassens环),是常见的左、右冠状动脉之间的侧支血管,并有血管与肺动脉壁或主动脉根部血管网络相连。 (2)右缘支 由心右缘的右冠状动脉发出,常是其最大的分支血管,向下分布到右心室前侧壁。临床上某些心内手术需要在右心室前壁作切口时,要注意来自前降支和右室支中较大分支的走行。 (3)右室后支 较细短,由右冠状动脉在心膈面处分出,分布到右心室膈面。但有时也较粗长,向下斜行甚至到后纵沟近心尖区。 (4)左室后支 这是右冠状动脉越过房室交点处的分支,分布到左心室膈面的血管,它们常与后纵沟大致平行,分支数目可多可少。 (5)后降支 它主要是右冠状动脉的终末段,位于后纵沟内,并向左、右心室的后壁发出一些小分支,支配邻近后纵沟的左、右心室壁。它还向深部发出室中膈后动脉(712支),分布到室中膈肌后三分之一区域,与前降支的室中膈前动脉形成网络和吻合。后降支的终点可以在后纵沟的上或中段,也可以在其下段。甚至有的达心尖并绕过心尖终止于前纵沟的下三分之一处。后降支也可能是旋支的终支;偶尔后降支出现两条,称为双后降支,它们或是平行地向下走行,或一支较短,只分布到后纵沟的上段,而下段由另一支(多是右室支)支配。极个别后降支缺如,则会有右室前支绕过心右缘,或深或浅地走向纵沟的中段,而后纵沟的下段则由前降支绕过心尖来支配。三、左、右冠状动脉的外径 用一般病理学方法固定心脏,在距主动脉壁2毫米处测定其(外)直径,我国成人左冠状动脉直径为0.260.75厘米,以0.40.5厘米多见(48%),其次为0.50.6厘米(29%)。右冠状动脉的直径为0.20.7厘米,以0.30.4厘米多见(41%),次为0.40.5厘米(34%)。因此,左冠状动脉直径大于右冠状动脉的占61%,右侧大于左侧者占28%,左右相等者约占11%。四、冠状动脉类型 在整个心脏,由于左室心肌所占比重大,左冠状动脉对心脏提供的血液总是大于右冠状动脉所提供的,大体上是心脏所需血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但在临床上,为了易于了解冠状动脉大致的分布,常以后纵沟内后降支的来源将冠状动脉分为三型。 1右优势型 由右冠状动脉在心脏膈面发出后降支,供应左、右心室壁膈面。 2左优势型 后降支由旋支而来,因而左心室膈面和右心室膈面的一部分由左冠状动脉供血。 3均衡型 左、右心室膈面的血供由各自的冠状动脉提供,血管互不越过左右室交界,或后降支同时来自两侧冠状动脉。 我国人右优势型占65.7%,左优势型5.6%,均衡型占28.7%。五、窦房结动脉 较为细长,外径约13毫米,多起自右冠状动脉(61%),来自左冠状动脉的占39%,也有来自双侧窦房结动脉的。而发自右冠状动脉者,其起源处多在右冠状动脉开口0.62厘米之内,深埋在右房室沟近端厚脂肪层中。它向上经右心房前壁(或浅层肌下)到达上腔静脉开口附近并形成环绕网络。沿途有分支与其他右房支在右房壁吻合成网。若它来自左冠状动脉,其开口均在旋支主干始部2厘米以内。行走于左心房前内侧沟浅层心房肌内,向右后至上腔静脉口,环绕其终末开口。沿途有小分支与左心房、右心房血管网络相通。 窦房结动脉也有变异,如有的来自右房中间动脉者;甚至有来自右房后支者;亦可能有2支,分别来自左、右冠状动脉或同时发自一侧的冠状动脉。六、房室结动脉 它由右冠状动脉(93%)在心膈面房室交界处发出,这与冠脉右优势型有关。这一动脉比较细小,外径约1.5毫米,向深部穿过心房之间组织走向房室结。房室结动脉与窦房结动脉有时共同发自右冠状动脉(55%);有的分别来自两侧,如窦房结动脉来自左冠而房室结动脉来自右冠(约占38%)。七、壁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大部分都位于心外膜下,用肉眼可观察到其表浅部分。但在主干或主分支的某些节段可被浅层心肌所覆盖,这一小段动脉是为壁冠状动脉,在心脏的发生率约为68%(发生在前降支的约有54%,在后降支的约14%)。也有在其它部位或多处发生的。壁冠状动脉的长度为250毫米不等,覆盖的心肌厚度也不一,肌纤维的走行与血管垂直或呈角度。壁动脉的管壁较薄,这一覆盖的意义不明。据报告,壁冠状动脉处血管的内膜很少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为冠脉搭桥手术提供一定的解剖学参考。八、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 主要指冠状动脉及其分支之间的交通吻合分支,冠状动脉与心外动脉之间的交通支,以及冠脉循环与心腔间的交通。一些低等小动物的心脏,不具有明确的冠脉循环系统,心腔的血液在心脏舒缩的挤压下进入心肌内的窦隙以营养心肌细胞。随着心肌质量的增大,虽然发展了高度有效的冠脉循环系统以保证心肌细胞代谢的需要,但这种原始的血液交换方式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有人用形态学方法证实,心肌内小动脉-毛细血管水平有窦管状通道与心腔相通,称为心腔血管、Thebesius静脉、心肌窦隙等。至于它们是否起血运的作用,则各说不一。近10多年来,有人在冠状动脉阻塞区的心肌上用激光密集打孔穿透心内膜,研究有无可能借助这些原始管道经心腔重建心肌血运。 冠状动脉侧支血管,已有明确的资料证实其存在,当然,在不同种属和个体之间均有相当大的变异,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1冠状动脉及其分支之间 指在同一冠状动脉分支之间,或左右冠状动脉之间存在交通支或吻合支,其直径在40350m,其所在位置有很大变异,但多分布在心尖、室间隔、左室壁等处。例如:前、后降支之间在心尖和心脏膈面的吻合;室中膈前、后动脉之间的吻合;左右冠状动脉在心房上形成的血管网吻合;前降支的与旋支的左室支之间的交通支等。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慢性冠脉狭窄的病人中,侧支血管明显增加和增大,对冠脉循环的代偿形成起重大作用。据病理解剖证实,甚至有的主要冠脉完全阻塞,因侧支循环代偿而较少或不发生心肌坏死者。2冠状动脉与心外动脉之间的交通 (1)肺动脉壁的动脉网 由来自左冠状动脉第一分支,动脉圆锥分支,左支气管动脉分支和甲状腺颈干下降支等在心底部心包转折覆盖处相互吻合组成。 (2)升主动脉壁动脉网 由右冠状动脉第一分支,心包胸腺动脉分支,前纵膈动脉分支,胸廓内动脉分支和左支气管动脉分支等在心底部心包腔外相互吻合成网。 (3)心包动脉网 冠状动脉的分支通过肺动脉壁动脉网、升主动脉壁动脉网和心房壁动脉网,在心底心包膜转折处与心包动脉网相交通。分布在心包膜上的动脉网络来自心包膈动脉,膈下动脉,支气管动脉,胸腺动脉和甲状腺颈干下降支等的血管分支。 由此可见,冠状动脉的侧支血管还是比较广泛的,但可惜口径甚小,与心外动脉的连接不过3070微米,主要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一旦急性阻塞,这些侧支是难以迅速和足够补偿的。九、心脏的静脉 心脏静脉的分布、组成和生理也是很重要的。可分表浅和深层两个方面。 心脏深层静脉血液可能通过心室壁内的Thebesius管道或心肌窦隙等直接进入心房或心室腔内,但它回流的血量是很少的。大部份的心肌回血是经过汇集成较大的心脏表浅静脉系统回到右心房。 心脏表浅静脉丰富,它们来自心肌深浅各部位的微静脉,逐级汇合进入到心外膜下的粗大静脉中,透过心外膜可以清楚看见它们的走行。它们或伴随着相应的动脉,或单独地走行;静脉之间有广泛的吻合或交通支,变异也较大,这些都是心表浅静脉的一大特点。其口径最大者可达2.2毫米之多。在心肌内也有一些交通支,但较少。心脏表浅静脉的命名不统一,大致有: 1心大静脉 起自心尖,沿前纵沟而上,沿途接受左室前壁小静脉的血,在前纵沟上1/3处离开伴行的前降支动脉,斜向左上,进入左房室沟与旋支伴行,接受来自左房,左心钝缘区的静脉血转向心膈面并扩大成为冠状静脉窦。 2左室后静脉 在心脏膈面,来自左室后壁侧壁及部分心尖区的回血,支数、走行、开口均有变异,向上进入冠状静脉窦下缘。 3左房斜静脉 引流左房后壁血到冠状窦,较恒定,它的开口常用来标记冠状窦的开始。 4心中静脉 引流左、右心室后壁、室间隔和部分心尖等处静脉血,循后纵沟而上,沿途接受小分支,在房室交界附近汇入冠状静脉窦,或直接进入右房。 5心小静脉 多起自右室侧后壁,上行至右房室沟后端处汇入冠状窦或心中静脉。 6右室前静脉 引流右室前壁及肺动脉圆锥部的回血,支数不定,直接在右房室沟下开口于右房。 7冠状窦 位于心膈面左房室沟内,实系心大静脉的延续扩大部份,但具有更厚的管壁。它越过房间隔,汇入右心房,开口处恰在下腔静脉与房间隔之间的皱折处,形似一个瓣膜。冠状窦长1.55.0厘米(平均3.2厘米),中段直径0.41.2厘米(平均0.7厘米)。冠状窦初始部和中部周围包有脂肪和疏松结缔组织,较易用纯器游离,而末段(1/4段)与房间隔融合,不能分离。 心脏静脉之间的广泛吻合和交通支,以心尖处的心大静脉与心中静脉之间;在心脏胸肋面的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心小静脉和心前静脉之间;在心脏后面的心中静脉与心室后静脉之间尤为多见。据报道,即使完全阻断心大静脉也不会引起静脉回血的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