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八大理论及其教育价值评价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833198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心理学八大理论及其教育价值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八大理论及其教育价值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八大理论及其教育价值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八大理论及教育价值评析1、 成熟势力说(一)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二)主要观点:1.发展是遗传因素的主要产物; 2.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较好的年头与较差的年头(也即发展质量较高与较低)有序地交替; 3.在儿童的身体类型和个性之间有明显的相关。(三)教育价值:机体成熟和后天学习都对婴幼儿的发展产生影响,机体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学习需要一定的成熟做基础,某机能的生理机构未成熟之前,学习训练是不能进行的,只有达到足以使某一行为模式出现的发育状态时,训练才能凑效,即成熟因素在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具有决定性因素。故在实际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儿童的实际水平,避免提前教育和过度教育。(四)评价(优缺点):格赛尔通过长期的、大量的观察和归纳,以更为科学的方式展示了成熟机制的作用。表明人类行为并不是完全决定于遗传因素,身体成长也为心理发展和个性形成提供了天然的物质基础,但是成熟轮过于注重基因规定的顺序,对外在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关注不足。二、行为主义观 行为主义大致可分为三代,早期的行为主义是第一代,代表人物为华生;新的行为主义是第二代的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为斯金纳;第三代的行为主义是新的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是班杜拉。(一)早期行为主义1.代表人物:华生2.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研究对象是行为,只有行为是可以直接观察并进行科学研究的对象。内心的欲望、趋力以及主观体验、意识、心理冲突,无法直接进行观察和了解,不能进行科学研究。(2)以刺激和反应的术语解释行为,强调联结学习。(3)环境与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强调外周论以及环境决定论。3.教育价值: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4.评价:优点: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建立对当时心理学的发展是有益的,它强调客观与实证,主张研究行为而非意识,强调以绝对客观的而绝非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学,注重刺激与反应间的可预测关系,使心理学获得了与其他自然科学所共有的客观性,从而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具有自然科学的特征。同时也也有助于儿童行为发展进程的了解。缺点:由于华生排斥对中间心理过程的研究,因此早期行为主义发展观难以解释个体高级心理过程发展机制,过分强调环境与教育的作用,虽然在行为矫治方面有独到的实际意义,但否定了儿童自身在发展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忽视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年龄特征。(二)新行为主义 1.代表人物:斯金纳 2.主要观点:(1)学习有两种模式,应答性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认为机体的行为分为两类,即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2) 操作行为形成的重要手段是强化。斯金纳认为,一个操作发生以后,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的强度就增加。(3)强化理论:强化指的是能增强反应率的后果。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强化用以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出现的概率,进而增加某一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3.教育价值:(1)程序教学: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斯金纳认为,传统的班级教学在提供强化和塑造行为上存在很大弱点,如强化较少;强化不及时;缺乏塑造教学行为的有效程序等,而程序教学则可避免这些弱点。(2)行为塑造与行为矫正: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为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由于所有行为都是强化训练的结果,因而我们可以通过连续强化来塑造预期的行为。4.评价:优点:(1)斯金纳发现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现象,发展了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并对其进行了认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这项研究丰富了条件反射的实验研究,填补了条件反射类型上的一项空白,同时也打破了传统行为主义的“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的错误观点。(2) 斯金纳的“无错误辨别”学习的实验研究是有意义的。它不论在动物的行为训练,还是在学生的行为塑造上都是可借鉴的。而且,对课堂教学也有指导意义。(3) 斯金纳所做的强化程序的实验研究既深入,又具体,系统性很强。揭示出的强化规律客观可靠。它是驯兽师的必修课,对人类的行为管理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和激励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 他提出的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对于提高人的学习效率和发展教育心理学都有积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在心理治疗、儿童行为矫正领域卓有贡献,属行为矫正技术的创始人之一。缺点:(1)斯金纳犯有同传统行为主义者同样的错误,即只注重描述行为,不注重解释行为;只注重外部反应和外部行为结果而不探讨内部心理机制。他把内部过程看成是一个“黑箱”。因此他是一位极端的行为主义者。有人把他的思想体系称为“描述性”的行为主义。(2) 斯金纳在晚年仍然坚持自己的行为主义观点,反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反对对学习过程和行为塑造过程的认知解释。站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立场上看斯金纳,他是一位坚定的行为主义者;而站在认知心理学和心理学发展的角度上看,他是一位顽固者。(3)斯金纳倡导的程序教学,其实践效果并不像斯金纳预想的那样好。他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习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将人和动物的学习等同起来,这是一种机械主义的、生物学的观点。教学实践表明,程序教学减少了师生直接对话的机会,阻碍了师生间的及时交流,这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学生在教学机器上学习,还会有盲目地追求学习进度、猜想问题的答案和不求甚解等不良倾向。这些不利因素致使程序教学运动没有得到继续发展,而只成为教育史上留下的个体化教学方式之一。3、 社会学习论 以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老行为主义学派主要通过对动物(如白鼠、鸽子等)的实验来建构理论,并用这些理论来解释人类行为。这些理论受到抨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忽视了行为的社会因素。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种不足。(一)代表人物:班杜拉(二)主要观点:1.交互决定论:行为、个体(认知和其它个人因素)和环境都是作为相互交错的决定因素起作用的,而且这些决定因素双向地相互影响。三个决定因素的相对影响,会因不同的活动、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环境条件而不同。2.观察学习及其过程:班杜拉的观察学习,也就是替代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班杜拉把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对学习者本人的影响称为“替代强化”,而学习者通过对别人的行为和结果的观察所完成的学习又称为“无尝试学习”。观察学习是一个从他人身上获得信息的普遍的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动机过程四个过程。3.自我强化:是当个体自身的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方式来增强、维持行为的过程。4.自能效能感: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知形成的对自我行为能力与行为结果的期望的影响。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三)教育价值: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要意识到班级中的优秀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影响作用,积极发挥榜样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优秀科学家、有成就者的事迹来教育学生,发挥替代性强化的作用。另外,个人自我效能预期的强度决定了他面临困难情境时的态度,如果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完成一项学习任务的话,就会产生焦虑和逃避行为,而如果他判断自己有能力完成这项学习任务,那么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学习。所以,教师应多鼓励学生正确归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成功体验或他人的成功获得对自我的感知和认识,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树立成功的信心。(四)评价:优点: 区别于传统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行为、认知等多因素的交互作用。1.突出观察学习和榜样示范的作用。2.班杜拉的实验结果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而得出的,这就避免了行为主义以动物验对象,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3.强调人的自我效能感,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这一影响因素。不足:1.忽视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主要强调的是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2.虽然强调了人的认知能力对行为的影响,但对人的内在动机、内部心理结构等因素没做研究,其理论本身仍然有较大的局限性。(五)总结部分行为主义发展理论评析:1.对华生的行为主义的评析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是对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的反抗。行为主义的兴起和延续,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贡献。(1)使心理学从哲学的边缘跳入科学之林。(2)使心理学研究从主观内省转入客观经验研究。(3)使心理学走出学院的围墙进入广泛的实用领域。(4)对儿童心理和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原则。如反对体罚,从小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等。不足之处:(1)首先,由于华生否认意识确切地讲,否认意识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以条件反射来解释行为,把心理归结为肌肉、腺体的活动,甚至把高级心理过程也归纳为含蓄的习惯反应一类,这就把复杂的心理现象简单化、庸俗化了。(2)其次,华生强调客观的、实证的、可重复的经验研究,排斥任何形式的内省,不可避免地造成研究方法的单一,不利于心理学的研究。(3)华生强调环境对塑造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面发展为教育万能沦,强调对儿童发展的控制。否认了遗传的重要性,又否认儿童主观状况对发展的影响,夸大了教育、环境的功能。2.对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的评析(1)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概念,丰富了华生的SR公式的内容。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有机体所处的环境、有机体的操作以及操作所产生的结果所组成,一个操作的发生(反应),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于是,再次发生的强度(概率)就增加。在这个基础上,斯金纳又提出了“强化程序表”,揭示山不同特点的强化对行为的不同影响和不同效果。此外,斯会纳指出影响有机体行为的外部环境不仅包括现存环境,还包括历史环境和遗传环境。于是,斯金纳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变得更精细、更符合行为的真实性。对于心理的内部过程,他承认其存在,也承认这些东西应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立场比早期行为主义更坚定,他不仅想描述行为,更在于想控制行为。不足:他认为内部的心理过程(私有事件)与外显行为(公开事件)具有同样的维度,心理过程是行为本身的一部分。他把反映客观事物的心理映像与客观事物本身混同了起来,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制造了混乱。3.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评析1 观察学习更加接近儿童的真实学习过程。班杜拉从人的社会化角度研究学习问题,指出观察学习的重要性,改变了过去的学习理论重个人轻社会的理论倾向。使学习理论更加贴近儿童的真实的学习过程。班杖拉认为,人的行为变化,是人的行为与环境相互决定的结果,既不能把人的行为变化仅仅归结为环境因素,也不能仅仅归结为个人的内在因素,这种相互决定的观点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学习的特点。这一点,比早期行为主义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更为科学。2 缺乏对认知因素的充分认识。虽然他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到认知因素的作用,但他的研究依然围绕着儿童的学习行为进行的,并没有把认知因素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他最终说明的仍是行为。4、 精神分析论 精神分析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又称心理分析论。该理论是在治疗精神障碍的实践中产生的,后来成为一种强调无意识过程的心理学理论,有时称为“深层心理学”。创立者为奥地利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早期精神分析理论也称弗洛伊德主义。为了有所区别,该理论在弗洛伊德之后的发展被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或新精神分析理论,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是E.埃里克森。(一)弗洛伊德及其理论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2.主要观点:(1)意识与无意识: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无意识是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及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受风俗、道德、法律的控制而被压抑或排挤到意识阈限之下,但未被消灭,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和追求满足。被压抑的欲望以性欲为主。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还有潜意识,即无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2)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组成,同肉体联系着并从中得到能量。自我是有意识的部分,处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而活动,同时控制和压抑本我。超我是社会规范的内化,亦即良心。(3)心理性欲的发展:1)口唇期(0-1岁)这一时期婴儿的主要活动为口腔的活动,快感来源为唇、口、吸吮、吃、吃手指,长牙后,快感来自咬牙、咬东西。2).肛门期(1-3岁)这一时期婴儿要接受排泄大小便方面的训练。主要为肌紧张的控制,快感表现为忍受和排便。3)性器期(3-6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关注身体的性别差异,开始对生殖器感兴趣,性欲的表现主要在于“俄底普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即男孩对自己的母亲有性兴趣(又可称恋母情结),而女孩则过分迷恋自己的父亲(又可称恋父情结)。4)潜伏期(6-11岁)进入潜伏期的儿童,性欲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早年的一些性的欲望由于与道德、文化等不相容而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并一直延续到青春期。由于排除了性欲的冲动与幻想,儿童可将精力集中到游戏、学习、交往等社会允许的活动之中。5)青春期(11、12岁开始)青春期,性的能量大量涌现,容易产生性的冲动。青少年的性需求朝向年龄接近的异性,并希望建立两性关系。3.教育价值:弗洛伊德是一位先驱,其精神分析学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不仅对于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临床实践中有重要的使用价值。一方面,我们应关心儿童的本我需求和自我实现,充分利用潜意识的作用。(1)让儿童学会由有意识学习发展为无意识学习,就像他们学习游泳,骑自行车那样,将日常学习转化为儿童的本能。(2)由于高考等应试考试的压力,教师更重视条理化、逻辑化、循规蹈矩教学方式,而如创造、灵感、自我实现等高级心理活动活动都是意识和无意识完美结合的产物,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正视无意识学习方式的引导,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3)通过无物意识学习与有意的结合学习,帮助解决儿童靠机械记忆学习的难题和困扰。另一方面,提出了儿童在不同心理发展时间的需求及特点。家长及教师应根据儿童的需求,“对症下药”,帮助他们建树立健康的人格,切记要适当满足,不可抑制儿童在各个时期的性心理需求,更不能过分给予,过犹不及。对于小学教师而言,这一阶段的儿童处在潜伏期,我们要为儿童组织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结合儿童实践经验,以趣味教学,游戏教学为主,寓教于乐,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儿童对善恶做出正确的判断,树立儿童正确的道德观。4. 评价: 优点:(1)提出了众多理论(如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关系;人格的结构;人格的发展阶段与发展的规律等),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有重大的贡献,对心理学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2)强调心理发展中无意识的作用。利用无意识,我们往往可以认识自己或他人,由此来反映人的真实内心。(3)系统的提出了人心理发展的五大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需求,注意到人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矛盾,解释了某些人成年后出现精神疾病或变态行为的原因。(4)重视早期经验,提出满足儿童早期(广义)性心理需求对后期成人心理健康及行为的影响。缺点:(1)过分夸大无意识的作用,将人看成是非理性的,由非道德的力量控制,忽视了人本身主观能动性的作用。(2)把心理发展看作是心理性欲推动的结果,对人心理发展的理解过于偏激和片面。(3)认为先前经验完全决定着以后的发展,主张一个人孩提时期的性心理发展决定着他日后人格的发展,忽视其他因素的作用,不合实际。(4)理论建立在其研究的精神病人之上,能否推而广之不得而知。(二)新精神分析论 1.代表人物:埃里克森 2.基本观点: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自我和社会环境都发生着积极的互动作用,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组成的统一体。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必须经历相互连续的八个阶段:(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岁)(2)自主感对羞怯感(1-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5)同一性获得对同一性混乱(青少年期)(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人早期)(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人中期)(8)完善感对失望感(老年)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导致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否则,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3.教育价值:儿童的心理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阶段的,既有量的积累,也有质的飞越。在发展的各个阶段,每个儿童面临不同的矛盾和任务,完成任务解决冲突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发展的结果和过程也是多种对样的。家长及教师应明确儿童在每个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及危机,有针对性的帮助儿童解除危机,为下一阶段打好基础。对于儿童成长及受教育的前五个阶段而言,第一阶段,我们要给予儿童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对周围就一切产生信任;第二阶段要保护他们的自我意识,对他们进行意志训练,自我培训等,不要剥夺他们自主探索的愿望和体验。第三阶段,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励他们积极思考,积极提问。第四阶段,要帮助儿童多获得成功体验,培养他们努力学习,勤奋刻苦的品质。第五阶段,要帮助儿童获得自我同一性,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和整合自我,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对于不同阶段的任务,要逐一完成,相互衔接,不能抑制或忽视这些任务。人的心理发展离不开生理基础、社会、环境、教育、自身能动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把握这些因素,为儿童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儿童多从社会实践中学习,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儿童学会自主学习。4. 评价: 优点:看到了社会、心理、生理等的多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相互作用,更加全面客观。(1)将人格发展的阶段扩展到人的一生,对人的心理发展研究更加详细、完整。(2)明确了每一个阶段的应解决的矛盾,提出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任务,有助于教师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学生成长。不足:理论体系不够严密,思辨性多于科学性,他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缺少足够的证据,人们很难验证每个阶段的各个品质。 5、 相互作用论(一)代表人物:皮亚杰(二)主要观点:1.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的来自主体,也不是单纯地来自客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2.认知结构理论:1)图式 图式是皮亚杰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图式(schema,)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但是这种结构并非解剖学意义上的结构,而是一种认识的功能结构;动作也不是仅指行为的动作,它包括思维等认知的动作,如运算等等。2) 同化:把外界元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形成的结构3) 顺应:个体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的过程。4) 平衡: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识的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3. 思维发展阶段:1) 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 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末期出现智慧结构。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的了解动作与效果之间的关系,获得初步的时空观念2) 前运算阶段(2岁-7岁) 这一阶段儿童已出现象征性功能,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思维,儿童象征性游戏是从象征性思维开始的。象征性思维又叫前概念思维,这些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不是抽象的、图式的。3)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认识大多数仍限制于此时此地的具体客体和关系。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形成了量和数的守恒,并且能够对实物加以排序和分类,但是他们不能就抽象的、假设的命题或虚构的事件进行推理。 4) 形式运算阶段(11、12- )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产生了四元群结构和组合运算结构,后又被整合为一个结构整体,这是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高形式。5) 影响发展的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经验、平衡化(3) 教育价值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从思维方面讲,成人考虑问题往往从多方面入手,且常常通过命题思维,而儿童就不同。只有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才与成人一样,能够彻底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从言语方面来说,成人的言语具有稳定性、社会性、逻辑性和交流性,而儿童就不完全如此。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的末期,才出现了言语的萌芽。儿童只有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才逐渐像成人一样去使用语言。因此,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形成儿童智力的与道德的推理能力。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1)儿童的思维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优势和劣势。表现为儿童一方面具有完成一定的典型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具有犯一定典型错误的倾向。(2)儿童的智力发展不仅是渐进的,而且是遵循一定顺序,每个阶段之间是不可逾越、不可颠倒的,前一阶段总是后一阶段发展的条件。但是我们不能消极地等到儿童智力达到一定水平再进行教育,而总要先行一步,以加快儿童智力的发展。(四)评价优点:第一次最为详尽地描述了儿童智慧发展的基本阶段和机制,强调个体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作用,极大地推进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详尽的描述和解释了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成为认知发展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缺点:1.很多儿童认知的发展超出了皮亚杰提出的年龄阶段的水平,而且在适当的教育和环境条件下能够解决皮亚杰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2.有关各种认知技能经历一个不变的渐进质变序列的问题仍存在争论。3.皮亚杰忽视了经验的重要作用。跨文化研究结果表明,智力成长的序列不像皮亚杰所描述的那样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因文化和经验因素以及问题解决策略上的训练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发展序列。 4.皮亚杰理论中诸如同化、顺应和平衡这类基本概念缺乏严格的操作定义,辩证思维的有关研究认为形式运算并非思维的最高形式,辩证思维才是更加成熟的思维形式。6、 社会文化理论(一)代表人物:维果斯基(二)主要观点:1.学习不简单是个人对学习内容的主动加工,而且需要学习者进行合作互动。探究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是对某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 2.内化理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文化内化的结果;内化:把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变成自己一部分,从而有意识地指导掌握自己的各种心理活动;活动理论-文化的内化是通过学习者参与某种社会性活动而实现的。在参与活动的或程中,学习者通过与比他们更成熟的成员合作可以完成他们独自所不能完成的任务。3.最近发展区:通过合作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和独自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之间的差距。 (三)教育价值:1.抛锚式教学:锚式情景教学的主要意图是将学习活动与某种有意义的大情景挂钩。 “锚”指的是包含某种问题任务的真实情景。其目的在于使学习者在一个真实、完整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通过学习者主动学习,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尝试理解情景,在教师的引导和学习小组的互动中形成新的理解。抛锚策略试图创设有趣、真实的背景以激励学习者的积极建构。因此锚往往是有情节的故事。 2. 合作学习模式主要强调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相互沟通,以学习某些学科性材料。3. 交互式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的社会性交互作用,既发展了教师的导向作用,又取得师生的各自发展。4. 认知学徒制,知识经验较少的学习者在专家的教导下参与某种真实的活动,从而获得该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按此思路,教师作为师傅在现场中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进行示范和引导,学生在实际活动中逐步更多地洞悉专家所使用的知识和问题解决策略。 (4) 评价:优点:提出了学习的最佳时间,使教师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注重社会文化对幼儿认知的影响,注重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和父母榜样角色的发挥。重视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缺点: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太过于抽象 七、生态系统理论 (一)代表人物:布朗芬布伦纳 (二)基本观点: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认为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着人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是一个主要影响源。发展的个体处在从直接环境(像家庭)到间接环境(像宽泛的文化)的几个环境系统的中心或嵌套与其中。布朗芬布伦纳将生态环境分为四个系统。第一层系统,微系统。这是最里层的系统,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随着儿童的成长,此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儿童不仅受微系统中人的影响,而且他们的生物和社会性特征习惯、气质、生理特征和能力,也影响着同伴的行为。微系统中任何两个个体的交往都有可能受第三者的影响。因此,微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情境,生活与其中的每个人都影响着别人,同时也受别人的影响。第二层系统,中间系统,指的是在微系统,如家庭、学校和同伴群体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如果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支持性关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例如,与父母建立安全、和谐关系的幼儿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也易于被同伴接纳和建立亲密、支持性的友谊关系。第三层系统,外层系统。是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如父母的工作环境就是一个外层系统影响因素,儿童在家庭的情感关系可能会受到父母是否喜欢其工作的影响。同样,儿童在校的经历也会受到外层系统的影响,如学校的整体计划。第四层系统,宏系统。宏系统是指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嵌套与其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背景。宏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它规定如何对待儿童、交给儿童什么以及儿童应该努力的目标。在不同文化中这些观念是不同的,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在家庭、学校、社区和其它直接或间接影响儿童的机构中获得经验。此外,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还将将时间纬度作为研究个体成长中心理变化的参照体系。(3) 教育价值:父母和教师是对儿童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当儿童与他们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时,儿童就能健康的成长发展,并受到持续不断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但影响儿童发展的环境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单单局限此。除此之外,也存在着一些不可或缺的其他环境因素。例如家庭环境,除父母之外的家庭关系,父母的婚姻状况、工作状况,学校的硬软件设施,校风班风建设,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等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如果这些影响因素是积极地,他们就能更好的帮助儿童成长发展。同时,如果这些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的联系,儿童发展就可能实现最优化。相反,系统间的非积极的联系会产生消极的后果。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对儿童的有影响,儿童反过来也会影响我们,教师和父母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儿童的积极反应会让我们充满动力,更加积极的引导帮助儿童。儿童的消极反应也可能会打消我们的积极性,不利于我们的教育。对教师而言,我们要意识到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要不断调节完善自身,努力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保持良性互动,让彼此相互鼓励,相互成长。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个阶段都可能会发生一些影响儿童发展的重大事件,成为儿个体人生发展的一个过渡点和转折点。当然这些事件有正常的如入学、青春期、参加工作、结婚、退休等;也有非正常的如家庭中有人去世或病重、父母离异等。处理的不好可能影响儿童的一生。因此,我们要帮助儿童正确面对和处理这些事件,让他们顺利的过渡到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四)评价:优点:1.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将更加系统广泛的解释了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将“环境”的范围拓展得更宽、更复杂。2.强调从多方面促进儿童的发展。既包括儿童的生长环境的影响(家庭、社区、学校等),还包括了影响儿童发展的大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同时强调各种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的内容就更真实,更贴近生活,研究的结果更有实际意义。3.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将时间纬度作为研究个体成长中心理变化的参照体系。强调发展的动态性,强调人的发展中某些发生的重大事件对人的影响,将影响发展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推动了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缺点:1.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主要研究的都是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着重强调的是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忽视了遗传因素是影响人发展的基因条件和前提基础,理论不够整体全面。2.只提是着重提出了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并未提出一个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受精卵至死亡)从基本过程和一般模式,理论还不够系统完善。八、毕生发展理论(一)代表人物:巴尔特斯(二)基本观点:发展是毕生过程,发展不是建立在生理成熟概念基础上的线性、单维度和单方向成长,而是一个多维度、多功能的动态系统,将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应用和情境因素三大主题融合在一起。任何一种行为发展都既有生长也有衰退,不是功能增长的运动,而是获得与丧失同时进行的动态过程诠释了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第一, 个体发展是整个一生的过程, 发展中的行为变化可以在人生中任一时候发生。没有哪一个年龄阶段在调节发展的性质中居首要地位。第二, 发展的形式具有多样性, 发展的方向因行为的种类而异。第三, 任何一种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复杂的,发展不是简单地朝着功能增长方向的运动, 整个发展总是由获得( 成长)和丧失( 衰退) 的结合组成。第四, 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内可塑性( 个人内部的可变性) , 由于个体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 发展可采取多种形式。第五, 发展是由多重影响系统共同决定的, 个体发展的任何一个过程是三种影响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 它们是年龄阶段影响、历史阶段影响和非规范事件的影响。第六, 毕生心理发展必须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探讨, 它的研究必须与有关人类发展的其他学科( 如人类学、生物学、社会学) 结合起来。1.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生物和文化共同进化的结构。强调人的行为是生物基因的和社会文化的过程与条件共同建构的结果。它包括三个基本原理,第一个原理是进化选择的优势随年龄增长而衰退; 第二个原理是对于文化的需求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第三个原理是文化的效能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即文化的补偿效率和个体的可塑性程度在下降。在个体一生中对上述三种目标的相对资源配置存在一个系统转换, 即资源从成长向保持和丧失造成的调整转移。在儿童期, 主要的资源配置给成长; 在成年期, 则配置给保持和恢复; 在老年期, 则主要给因丧失而调整。2.毕生发展的元理论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模型( SOC) 将上述毕生发展的结构框架应用于建构一个发展的总体模式的结果, 在此模型中, 选择是指根据可供选择的范围来考虑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过程, 它主要涉及发展的方向、目标和结果问题;最优化是指获取、改进和维持那些能有效达到期望结果, 并避免非期望结果的手段或资源, 与最优化有关的成分会随着领域、发展状态、年龄的不同而变化; 补偿是由资源丧失引起的一种功能反应, 事实上, 选择、最优化和补偿三者的逻辑身份是不断变化的比如, 补偿反应在达到自动化之后, 就可以成为实现最优化的一个手段。SOC 模型并不详述发展的具体目标和结果, 而是着意于描述三者是如何协调而产生期望的发展结果, 同时使不期望的情况最小化。 (三)教育价值与启示:人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我们不能只重视成年之前的教育学习,而要坚固成年之后,老年时期的心理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信息爆炸的社会,我们要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不要放弃自己,鼓励自身持续学习。毕生发展观强调生物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每个年龄阶段的需求和任务也不一样。在儿童时期,人的可塑性更强,我们要多给予人儿童丰富的资源,培养他们的丰富知识结构和健康人格。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后的人更多的需要文化的积累和补充。同时,我们要发展过程中注意选择、最优化和补偿三方面的相互协调,根据每个年龄阶段不同的需要和影响因素,确定不同的发展任务和目标,争取他人或自身的最优化发展。(四)评价:优点:1.将人的发展看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强调的心理发展贯穿于一生,跨越了从胎儿期到老年期毕生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2.从不同的发展领域角度作为切入点来呈现毕生发展过程,讨论了从个人、家庭到社会文化环境等各种影响毕生发展过程的因素。3.提出了成年之后,尤其是中老年的心理发展理论,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老年心理变化观。缺点:虽然对老年的心理发展持乐观态度,强调老年人的心理发展,但相对忽视了心理变化的总体衰退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