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营养性疾病的预防

上传人:y****3 文档编号:12833239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营养性疾病的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儿童营养性疾病的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儿童营养性疾病的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营养性疾病的预防(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评估及分类(1)低体重:体重/年龄评价属于下。(2)生长迟缓:身长(身高)/年龄评价属于下。(3)消瘦:体重/身长(身高)评价属于下。2常见病因(1)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或小于胎龄儿。(2)喂养不当,如乳类摄入量不足、未适时或适当地进行食物转换、偏食和挑食等。(3)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消化道畸形,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影响生长发育的其他慢性疾病。3预防(1)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采用特殊喂养方法,定期评估,积极治疗可矫治的严重先天畸形。(2)及时分析病史,询问儿童生长发育不良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个体化指导;对存在喂养或进食行为问题的儿童,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和行为矫治,使儿童体格生长恢复正常速度。(3)对于反复患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及影响生长发育的慢性疾病儿童应及时治疗。(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评估及分度Hb值90109g/L为轻度贫血,6089 g/L为中度贫血,60 g/L为重度贫血。2常见病因(1)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妊娠期母亲贫血,导致先天铁储备不足。(2)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导致铁摄入量不足。(3)不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胃肠疾病,影响铁的吸收。(4)生长发育过快,对铁的需要量增大。(5)长期慢性失血,导致铁丢失过多。3.预防(1)饮食调整及铁剂补充1) 孕妇:应加强营养,摄入富含铁的食物。从妊娠第3个月开始,按元素铁60 mg/d口服补铁,必要时可延续至产后;同时补充小剂量叶酸(400 mg/d)及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分娩时延迟脐带结扎23分钟,可增加婴儿铁储备。2)婴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应从4周龄开始补铁,剂量为每日2 mg/kg元素铁,直至1周岁。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足月儿从4月龄开始补铁,剂量为每日1 mg/kg元素铁;人工喂养婴儿应采用铁强化配方奶。3)幼儿:注意食物的均衡和营养,多提供富含铁食物,鼓励进食蔬菜和水果,促进肠道铁吸收,纠正儿童厌食和偏食等不良习惯。(2)寄生虫感染防治:在寄生虫感染的高发地区,应在防治贫血同时进行驱虫治疗。(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1评估与分期(1)早期:多见于6月龄内,特别是3月龄内的婴儿。可有多汗、易激惹、夜惊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2)活动期1)骨骼体征:小于6月龄婴儿可有颅骨软化;大于6月龄婴儿可见方颅、手(足)镯、肋骨串珠、肋软骨沟、鸡胸、O型腿、X形腿等。2) 血生化:血钙正常低值或降低,血磷明显下降,血AKP增高,血25-(OH)D显著降低。3)骨X线片: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增宽,呈毛刷状或杯口状,骨骺软骨盘加宽2 mm。(3)恢复期1)症状体征:早期或活动期患儿可经日光照射或治疗后逐渐减轻或消失。2)血生化:血钙、血磷、AKP、25-(OH)D逐渐恢复正常。3)骨X线片: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重现、增宽、密度增加,骨骺软骨盘2 mm。(4)后遗症期:严重佝偻病治愈后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2. 常见病因(1)围生期储存不足:孕妇和乳母维生素D(VitD)不足、早产、双胎或多胎。(2)日光照射不足:室外活动少、高层建筑物阻挡、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冬季、高纬度(黄河以北)地区。(3)生长过快:生长发育速度过快的婴幼儿,VitD相对不足。(4)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消化道疾病、肝肾疾病。3预防(1)母亲:孕妇应经常户外活动,进食富含钙、磷的食物。妊娠后期为冬春季的妇女宜适当补充VitD 4001000IU/d(1025g/d),以预防先天性佝偻病的发生。使用VitAD制剂应避免VitA中毒,VitA摄入量1万IU/d。(2)婴幼儿1)户外活动:婴幼儿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每日12 h,尽量暴露身体部位。2)VitD补充:婴儿(尤其是纯母乳喂养儿)生后数天开始补充VitD 400 IU/d(10 g/d)。3)高危人群补充:早产儿、双胎儿生后即应补充VitD 800IU/d(20g/d),3个月后改为400I U/d(10 g/d)。有条件可监测血生化指标,根据结果适当调整剂量。(四)超重/肥胖1评估与分度(1)超重:体重/身长(身高)评价属于中上。(2)肥胖:体重/身长(身高)评价属于上。2. 常见原因(1)过度喂养和进食,膳食结构不合理。(2)运动量不足及行为偏差。(3)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3干预措施(1)婴儿期1)孕期合理营养,保持孕期体重正常增长,避免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过重或低出生体重。2)提倡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在及时、合理添加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3)控制超重/肥胖婴儿的体重增长速度,无需采取减重措施。4)监测体重、身长的增长和发育状况,强调合理膳食,避免过度喂养。5)避免低出生体重儿过度追赶生长。(2)幼儿期1)每月测量一次体重,每3个月测量一次身长,监测体格生长情况,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进食,适当控制体重增长速度,不能使用饥饿、药物等影响儿童健康的减重措施。2)采用行为疗法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3)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多进行户外活动,尽量不看电视或电子媒体。(3)学龄前期1)开展有关儿童超重/肥胖预防的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均衡膳食,避免过度进食,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尽量少看电视或电子媒体。2)每季度进行一次体格发育评价,对超重/肥胖儿童进行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分析,纠正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