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随堂练习含答案2018年第二学期华工网院.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13776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力学随堂练习含答案2018年第二学期华工网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建筑力学随堂练习含答案2018年第二学期华工网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建筑力学随堂练习含答案2018年第二学期华工网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建筑力学 随堂练习第一章绪 论1.1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 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8-12-15 23:59:591.(单选题) 构件和由杆件组成的杆件结构是( ) A建筑学研究的对象 B土力学研究的对象 C建筑力学研究的对象 D弹性力学研究对象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平衡规律的科学是( ) A建筑学研究的对象 B静力学研究的对象 C建筑力学研究的对象 D弹性力学研究对象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第一章绪 论1.2 建筑力学的任务 1.(单选题)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 ) A矢量 B代数量 C标量 D以上皆不是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第一章绪 论1.3 刚体、变形体及其基本假设 1.(单选题) 在任何外力作用下,不发生变形的物体称为( ) A约束 B刚体 C白由体 D以上皆不是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单选题) 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刚体 B变形体 C塑形固体 D弹性固体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第一章绪 论1.4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1.(单选题)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结构杆件的基本受力形式( ) A压缩 B失稳 C扭转 D弯曲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第一章绪 论1.5 荷载的分类 1.(单选题)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或者使物体发生变形称为( ) A力 B约束 C力系 D以上皆不是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单选题) 荷载按作用范围可分为( ) A分布和在和集中荷载 B恒荷载和活荷载 C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 D以上皆不是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第二章 静力学基础2.1 力、力矩及其性质 1.(单选题)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 ) A力的等效性 B力的平衡条件 C力的三要素 D以上皆不是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这一定律为( ) A二力平衡公理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 C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D以上皆不是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单选题) 当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则力矩的大小为( ) A正值 B零 C负值 D不一定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第二章 静力学基础2.2 约束与约束反力 1.(单选题) 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荷载与什么组成平衡力系( ) A作用力 B约束反力 C约束 D内力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单选题) 约束反力的方向必与该约束所能阻碍的运动方向()A相同B无关系C相反D不一定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单选题) 活动铰支座约束,只能限制物体在平面内的任何方向的( ) A转动 B移动和转动 C移动 D都不能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二章 静力学基础2.3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单选题) 判断下图所示平面汇交力系中哪一个合力值最大( )ABCD无法判别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单选题) 如图AC和BC是绳索,在C点加一向下的力P,当增大时,AC和BC受的力将( )A增大B不变C减小D无法判别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三章 平面力系3.1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1.(单选题)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 ) A矢量 B几何量 C代数量 D标量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当力的作用线垂直于投影轴时,则力在该轴上的投影等于( ) A零 B力的大小 C一半力的大小 D无法确定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3.(单选题)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一定( ) A为正值 B为零 C为负值 D无法确定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第三章 平面力系3.2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1.(单选题) 下图中平面汇交力系处于平衡状态,计算P1和P2的值,下面正确的是( )AP1=8. 66KN,P2=8. 66KNBP1=5kn,P2=8. 66KNCP1=8. 66KN,P2=-5KNDP1=-5KN,P2=8.66KN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力系的主矢和主矩必( ) A同时为零 B有一个为零 C不为零 D没有要求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3.(单选题)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是( ) AFx=0 BFx=0;Fy0 CM=0 DFx=0;Fy0;M=0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四章 几何组成分析4.1 概述 1.(单选题) 在平面杆系中的什么铰接结构为几何不变体系( ) A多边形 B三角形 C四边形 D六边形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单选题) 在产生微小的位移后即成为不变体系的可变体系称为( ) A几何不变体系 B常变体系 C瞬变体系 D以上皆不是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单选题) 在不计材料应变的条件下,如果体系的位置和形状还可以改变时,这样的体系称为( ) A几何不变体系 B常变体系 C瞬变体系 D以上皆不是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第四章 几何组成分析4.2 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 1.(单选题) 一个连接几个刚片的复铰,可使体系减少多少个自由度( ) A2 B3 C4 D2(n-1)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2.(单选题) 一个连接三根杆件的复铰,可使系统减少多少个自由度( ) A2 B3 C4 D2(n-1)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四章 几何组成分析4.3 瞬变体系的概念 1.(单选题) 下列平面杆系中,不属于几何不变体系的是( )ABC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2.(单选题) 几何不变体系是指下列哪几种( ) A常变体系 B框架体系 C排架体系 DB和C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单选题) 图示为几何不变体系,其多余约束的个数为( )A0B1C2D3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单选题) 图示为几何不变体系,其多余约束的个数为( )A0B1C2D3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四章 几何组成分析4.4 体系的几件组成与静定性的关系 1.(单选题) 结构构件中有多余约束的是( ) A超静定结构 B静定结构 C任何结构 D不确定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单选题) 内力可以用静力学平衡方程求解的是( ) A超静定结构 B静定结构 C任何结构 D不确定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第五章 轴向拉压杆件 5.1 拉压杆的内力与应力 1.(单选题) 构件的承载能力不包括以下( ) A韧性 B强度 C刚度 D稳定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材料的基本变形的是( ) A拉伸与压缩 B弯扭 C剪切 D扭转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3.(单选题) 低碳钢试件在整个拉伸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变化包括以下阶段( ) A比例阶段 B颈缩阶段 C屈服阶段 D以上皆是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第五章 轴向拉压杆件 5.2 许用应力与强度条件 1.(单选题) 下列材料中属于延性材料的是( ) A混凝土 B低碳钢 C铸铁 D石材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塑性材料在断裂时有明显的塑性变形 B塑性材料抗拉强度极限比脆性材料低 C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极限比抗拉强度极限小 D只有塑性材料适用于虎克定律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3.(单选题) 塑性材料的强度指标是( ) A弹性极限 B塑性极限 C比例极限 D强度极限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第五章 轴向拉压杆件 5.3 应变和变形 1.(单选题) 塑性材料的塑性指标是( ) A强度极限 B延伸率 C屈服强度 D弹性极限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单选题) 压杆临界力的计算公式为关于临界力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两端固接时比两端铰接时压杆的临界力大B压杆的临界力与作用荷载的大小有关C压杆材料的强度越大,则其临界力越大D杆件截面越小,临界力越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第五章 轴向拉压杆件 5.4 轴压杆的稳定 1.(单选题) 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杆件的强度越大,则刚度也越大 B提高杆件材料的强度能提高杆件的承载力 C提高杆件材料的强度能提高杆件的刚度 D减小杆件材料的刚度能提高压杆的稳定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单选题)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关键在于提高( ) A临界力 B截面尺寸 C材料强度 D压杆强度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3.(单选题) 不能有效的提高压杆的稳定性的是( ) A选择合理截面形状 B加强杆端约束 C采用高强度材料 D采用高弹性模量的材料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4.(单选题) 为提高压杆的稳定性,压杆的截面形状不宜采用( ) A实心圆 B矩形 C正方形 D空心圆环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第六章 剪切和扭转杆件 6.1 剪切和挤压的强度计算 1.(单选题) 剪切变形的受力特点不包括( ) A外力等值 B方向相反 C平行且相距很近 D在同一直线上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2.(单选题) 钢结构中铆接接头的破坏可能有下列哪些形式( ) A铆钉剪断 B铆钉与钢板之间的挤压破坏 C铆钉拉断 D钢板沿削弱截面被拉断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单选题) 下列构件中不发生扭转变形的有( ) A雨篷梁 B吊车梁 C楼梯梁 D框架边梁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六章 剪切和扭转杆件 6.2 扭转的概念 1.(单选题)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剪切变形时在两力之间的相邻截面将发生相对错动 B挤压是指两个物体相互传递压力时接触而受压的现象 C剪切变形是角变形,而拉压变形是线变形 D挤压和杆件受压缩的性质是一样的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2.(单选题)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杆件发生扭转变形是因为在杆件轴线上作用了两个力偶 B当构件发生扭转破坏时是最先发生在构件的外边缘 C扭转时杆件各横截面绕轴线没有发生了相对转动 D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剪应力分布是均匀的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第六章 剪切和扭转杆件 6.3 圆轴扭转的应力和强度 1.(单选题) 圆轴扭转时,关于横截面上的应力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圆心处的剪应力为最大 B圆心处的剪应力不为零 C圆周处的剪应力为零 D圆周处的剪应力最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2.(单选题) 扭矩的计算公式为( ) ATcr=0.8ftWt BTcr=0.6ftWt CTcr=0.7ftWt DTcr=0.9ftWt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单选题) 在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中,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t的取值范围为( ) A0.7t1.0 B0.5t1.0 C0.7t1.2 D0.5t1.2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单选题) 箱形截面的抗扭能力与同样外形尺寸的实心矩形截面( ) A箱形截面远小于实心矩形截面 B两者基本相同 C箱形截面远大于实心矩形截面 D基本相同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第七章 平面弯曲杆件7.1 截面的几何性质 1.(单选题) 图形对所有平行轴的惯性矩中,图形对形心轴的惯性矩为( ) A最大 B最小 C为零 D不确定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第七章 平面弯曲杆件7.2 梁的内力 1.(单选题) 梁的内力正负号规定弯矩使梁如何为正( ) A下压上拉 B上下同时受拉 C下拉上压 D上下同时受压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梁在弯曲时,一般情况下,梁的横截面上会产生的内力是( ) A轴力 B剪力 C弯矩 DB和C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单选题) 在简支梁跨中作用一个集中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大弯距值在边跨 B最大剪力值在跨中 C支座处剪力为零 D支座处弯矩为零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4.(单选题) 受均布垂直荷载作用的简支梁,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跨中截面弯矩最大 B跨中截面剪力最大 C跨中截面剪力为零 D支座截面弯矩为零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5.(单选题) 关于图示简支梁的内力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段剪力为斜直线BAC段弯矩为水平线CDB段弯矩为抛物线DCD段剪力为斜直线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七章 平面弯曲杆件7.3 梁的应力与强度 1.(单选题) 对于矩形截面梁,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出现最大正应力的点上,剪应力不一定为零 B出现最大剪应力的点上,正应力必为零 C梁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必出现在同一点上 D梁横截面上剪应力和正应力不同时出现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单选题) 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的剪应力的大小沿梁高的规律分布正确的是( ) A在中性轴处剪应力为零 B在中性轴处剪应力为最小 C距中性轴最远的上下边缘处均为最大 D距中性轴最远的上下边缘处为零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单选题) 梁的正应力在横截面上是沿梁高呈线性分布且( ) A中性轴上正应力为最大值 B均匀分布 C离中性轴最远的上下边缘正应力最大 D中性轴上正应力为正值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4.(单选题) 根据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规律,不合理的截面形状为( ) A正方形 B工字形 CT形 D矩形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5.(单选题) 可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有效措施是( ) A增大梁的抗弯截面模量 B调整加载方式减小弯矩值 C加大梁的高度 D以上皆是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第八章 静定结构内力计算 8.1 多跨静定梁 1.(单选题) 图示静定梁B点弯矩为( )A20kN/mB10kN/mC15kN/mD25kN/m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单选题) 图示静定梁B点弯矩为( )A20kN/mB10kN/mC15kN/mD25kN/m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3.(单选题) 图示最大弯矩为( )A20kN/mB10kN/mC15kN/mD30kN/m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第八章 静定结构内力计算 8.2 静定平面刚架 1.(单选题) 图示结构,若将均布荷载q用其合力ql代替(如虚线所示),则所产生的反力( )A都发生变化B都不发生变化C水平反力发生变化,竖向反力不变D竖向反力发生变化,水平反力不变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图示结构作用下的旋臂刚架,其梁端弯矩MAB为( )A288kN.mB258kN.mC268kN.mD238kN.m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八章 静定结构内力计算 8.3 三铰拱1.(单选题) 图示带拉杆的三铰拱,顶铰C约束的水平分量为( )A10 kNB15 kNC20 kND30 kN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2.(单选题) 图示带拉杆的三铰拱,杆AB中的轴力为( )A10 kNB15 kNC20 kND30 kN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单选题) 三铰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当拱高f变小时,水平推力H(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变小、变大、不变都有可能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第八章 静定结构内力计算 8.4 静定平面桁架 1.(单选题) 图(h)所示桁架DE杆的内力( )A0BPC-PD2P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单选题) 图示结构的零杆有( )A6根B7根C8根D9根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单选题) 图示桁架结构1杆轴力一定为( )A拉力B压力C零D需要给出内部三个铰的位置才能确定具体受力性质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第八章 静定结构内力计算 8.5 静定组合结构 1.(单选题) 图示结构=( )A0BP/4CP/2D-P/2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单选题) 求图示结构最大弯矩( )A2P/3 B2P/3C2P/3 D2P/3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单选题) 图示d = 4m,求斜杆的轴力( )A-21.32 B-28.28 C-31.58 D-29.67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单选题) 求图示杆1的轴力( )ABC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八章 静定结构内力计算 8.6 静定结构的特性 1.(单选题) 引起静定结构的反力和内力的因素为( ) A 温度改变 B 制作移动 C 材料收缩 D 荷载加载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第九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9.1 概述 1.(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的单位荷载根据计算方便进行假设 B虚功中的位移状态是不能进行虚设的 C虚功原理包括平衡条件和几何条件(位移协调条件) D利用一个假定的虚拟单位力状态可能求出多个位移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被称为性线变形体系的互等定理的是( ) A功的互等定理 B位移互等定理 C反力互等定理 D以上皆是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第九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9.2 虚功原理 1.(单选题) 求图示梁铰C左侧截面的转角时,其虚拟状态应取( )ABC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图示结构,求A、B两截面的相对转角时,所设相应单位荷载应为( )A一个作用在截面A的单位集中力偶B一个作用在截面B的单位集中力偶C分别在截面A、B各作用一个单位集中力偶,方向相同D分别在截面A、B各作用一个单位集中力偶,方向相反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第九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9.4 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1.(单选题) 图示结构中,EI = 常数,在荷载作用下结点C的转角为( )AFPl2/3EI(逆时针)BFPl2/3EI(顺时针)C0D2FPl2/3EI(逆时针)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单选题) 图示桁架各杆E A相同,结点A和结点B的竖向位移( )A 0, 0B=0C 0D 0, 0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单选题) 求图示刚架B端的竖向位移( )A BC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第九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9.5 图乘法 1.(单选题) 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单选题) 位移计算的图乘法可用于的结构为( ) A曲梁(曲杆)结构与变截面梁 B拱结构 C任意平面杆件结构 D由等截面直杆组成的梁与刚架结构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单选题) 图乘法的必要条件是( ) A外载是集中荷载 BMp和M图中有一个是直线图形 C杆件截面是矩形 D支承方式是固定支座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第九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9.6 静定结构在支座位移引起的位移计算 1.(单选题) 刚架支座移动与转动如图,求D点的竖向位移( )A 5.2510-3aB 4.2510-3aC 6.2510-3aD 7.2510-3a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刚架支座移动如图,=a/200,=a/300,求D点的竖向位移( )A B C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单选题) 图示刚架A支座下沉 0.01,又顺时针转动 0.015 rad ,求D截面的角位移( )A 0.035rad( )B 0.050rad( )C 0.025rad( )D 0.055rad( )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十章 静定结构的影响线 10.2 用静力法作影响线 1.(单选题) 图示结构截面C的剪力FSC影响线,在( )AABC部分不为零,CD部分为斜直线BABC部分为零,CD部分为水平线CABC部分为零,CD部分为斜线DABC部分为零,CD部分为零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单选题) 图示结构FSC影响线(F = 1在BE上移动)在BC、CD段的纵标为( )ABC段、CD段上均不为零BBC段、CD段上均为零CBC段上为零,CD段上不为零DBC段上不为零,CD段上为零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单选题) 图示结构MA影响线(F=1在AC上移动,下侧受拉为正)在A、B两点的纵标(单位m)分别为( )A4, 4B-4, -4C0, -4D0, 4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4.(单选题) 图示结构A支座竖向反力FAV影响线(F=1在AC上移动)在A、B两点的纵标分别为( )A1, 1B-1, -1C-1, 1D0, 0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5.(单选题) 图示结构A支座横向反力FAH影响线(F=1在AC上移动)在A、B两点的纵标分别为( )A1, 1B-1, -1C-1, 1D0, 0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第十章 静定结构的影响线 10.3 用机动法作影响线 1.(单选题) 图示简支梁,支座A反力FA的影响线是( )A B C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单选题) 图示简支梁,跨中截面C弯矩MC的影响线是( )A B C 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单选题) 图示悬臂梁,C截面弯矩MC的影响线是( )ABC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4.(单选题) 图示结构B支座反力FB影响线(F = 1在EC上移动)在B、D两点的纵坐标为( )A1, 2/3B1, 3/2C-1, -2/3D-1, 0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5.(单选题) 图示结构D截面弯矩MD影响线(F=1在AC上移动)为( )ABC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第十章 静定结构的影响线 10.4 影响线的应用 1.(单选题) 图示结构FSD影响线(F=1在AC上移动)为( )ABC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单选题) 图示结构D截面剪力FSD影响线(F=1在AC上移动)为( )ABC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3.(单选题) 图示结构D截面弯矩MD影响线(F=1在AE上移动)为( )ABC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4.(单选题) 图示结构D截面剪力FSD影响线(F=1在AE上移动)为( )ABCD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第十章 静定结构的影响线 10.5 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 1.(单选题) 利用影响线求给定荷载作用下QC的值( )A75kNB65kNC60kND70kN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2.(单选题) 图示静定梁上有移动荷载组作用,荷载次序不变,利用影响线求出支座反力RB的最大值( )A80kNB62kNC72kND50kN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十一章 力法 11.1 超静定结构的概念 1.(单选题) 判断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 2B 3C 4D 5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判断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 2B 3C 4D 5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单选题) 判断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 3B 4C 5D 6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十一章 力法 11.2 力法的基本概念 1.(单选题) 力法的三要素不包括( ) A基础连接方式 B力法方程 C基本结构 D基本未知量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单选题) 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在选择基本结构时,不能解除的支座链杆为( )A杆1B杆2C杆3D杆4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第十一章 力法 11.3 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 1.(单选题) 图 a 桁架, 力法基本结构如图b ,力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为( )A 3.414l/EAB -4.828l/EAC 4.828l/EAD 2.0l/EA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图示超静定结构分别承受荷截作用(图a)及支座移动作用(图b),用力法求解时,若选取同一基本结构(图c),则在两组力法方程各项系数中不相同的是( )A主系数B副系数C自由项D右端项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单选题) 求图示超静定结构的MAB( )A 37kN?m(上侧受拉)B 26kN?m(上侧受拉)C 31kN?m(上侧受拉)D 35kN?m(上侧受拉)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十一章 力法 11.4 对称性的利用 1.(单选题) 图示排架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杆AB的轴力为( )A-2PB-PC0DP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已知EA、EI均为常数,利用对称性计算图示结构杆CD中点的M值( )AmBm/2Cm/4Dm/3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第十二章 位移法 12.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1.(单选题) 位移法中的形常数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 A力矩分配法 B力法 C叠加法 D图乘法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单选题) 位移法的三要素不包括( ) A基本未知量 B基本体系 C基本参数 D基本方程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十二章 位移法 12.2 等截面单跨超静定梁杆端弯矩 1.(单选题) 图示结构,截面A的弯矩值为( )A EI/lB 2EI/lC 4EI/lD 6EI/l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第十二章 位移法 12.3 位移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未知量 1.(单选题) 判断图示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A 3B 4C 5D 6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单选题) 判断图示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A 7B 8C 9D 10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单选题) 判断图示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A 7B 8C 9D 10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4.(单选题) 判断图示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A 3B 4C 5D 6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十二章 位移法 12.5 无侧移刚架的计算 1.(单选题)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MAB值,各杆线刚度均为i,各杆长均为 l( )A ql2/16B ql2/32C ql2/48D ql2/8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单选题)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MAB。各杆EI =常数,q = 20kN/m( )A -50 kN?mB -60 kN?mC -70 kN?mD -80 kN?m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单选题)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左下角固支端M值。 l = 4m( )A -4 .86kN?mB -1 .86kN?mC -3 .86kN?mD -2 .86kN?m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4.(单选题)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MBA值,各杆线刚度均为i,各杆长均为 l( )A -ql2/16B -ql2/8C -ql2/48D -ql2/32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5.(单选题)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左端固支端M值( )A -258/11 kN?mB -258/5 kN?mC -258/7 kN?mD -258/9 kN?m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十二章 位移法 12.6 有侧移刚架的计算 1.(单选题)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左下角固支端M值。 l = 4m( )A -456kN?mB -645kN?mC -546kN?mD -564kN?m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2.(单选题)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右下角固支端M值。EI =常数( )A ql2/8B ql2/16C ql2/24D ql2/4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3.(单选题)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的滑动端M值。EI =常数( )A ql2/12B ql2/18C ql2/16D ql2/14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单选题)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左下角固支端M值,E = 常数( )A -2 kN?mB -3 kN?mC -4 kN?mD -5 kN?m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5.(单选题) 求对应的荷载集度q。图示结构横梁刚度无限大。已知柱顶的水平位移为 ( )A 5kN/mB 3kN/mC 2kN/mD 4kN/m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第十三章 力矩分配法 13.1 基本概念 1.(单选题) 若图示各杆件线刚度i相同,则各杆A端的转动刚度S分别为( )A 6 i , 3 i , iB 4 i , 3 i , iC 4 i , 2 i , iD 4 i , 3 i , 2i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单选题) 图示结构用弯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为( )A 1/4B 1/6C 1/2D 1/8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单选题) 图示结构用弯矩分配法计算时分配系数为( )A 1/4B 1/6C 1/2D 1/8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4.(单选题) 在弯矩分配法中反复进行力矩分配及传递,结点不平衡力矩愈来愈小,主要是因为( )A分配系数及传递系数 1B分配系数及传递系数=1C分配系数及传递系数0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5.(单选题) 杆件并联的基本特征是( ) A各杆件两端的相对侧移相同,而总剪力等于各杆剪力之和 B各杆件两端的相对侧移相同,而总剪力等于各杆剪力最大值 C各杆件两端的相对侧移相同,而总剪力等于各杆剪力绝对值之和 D各杆件两端的相对侧移相同,而总剪力等于各杆剪力平均值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第十三章 力矩分配法 13.2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 1.(单选题)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MDC( )A8m /14B9m /14C6m /14D5m /14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2.(单选题) 用力矩分配法求图示结构P作用点的M值。已知:,( )A34.5kN.mB35.5kN.mC36.5kN.mD30.5kN.m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3.(单选题)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并求支座B的反力( )A4kNB8kNC7kND6kN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单选题)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MAB( )A1.67 kN.mB2.26 kN.mC1.36kN.mD3.27kN.m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5.(单选题)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MAB( )A11.86 kN.mB11.63kN.mC11.02kN.mD11.16kN.m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