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期末.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808021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期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期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期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 古书的注解从时代看:汉代:毛传;孔安国注尚书;高诱注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王逸楚辞注魏晋南北朝 :魏王弼老子注、晋郭象庄子注;三国时韦昭国语;刘宋裴駰史记集解;郭璞尔雅注。唐代:孔颖达注五经包括周易 尚书 诗经 礼记 春秋左氏传 ;李善注文选注,颜师古注汉书集注。 陆德明经典释文注音 张守节史记正义宋代:朱熹周易本义诗集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清代:乾嘉学派:说文四大家;高邮王氏父子;注释广,质量高。从作品看:诗经:毛诗 郑笺 孔疏 诗集传 (今)程俊英诗经注析论语:何晏集解 皇侃义疏 刘宝楠正义 (今)论语集释 论语译注左传:杜预注 孔颖达正义 (今)左传译注世说新语:刘孝标注 余嘉锡笺疏史记:三家注(裴骃集解 司马贞索隐 张守节正义)汉书:颜师古注李白:王琦注杜甫: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十三经注疏 后人把这些注和疏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通行的十三经注疏1周易正义:十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孔颖达等正义2尚书正义:二十卷,汉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3毛诗正义:七十卷,汉毛公传、汉郑玄笺、孔颖达等正义4周礼注疏:四十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周礼 仪礼5仪礼注疏:五十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6礼记正义:六十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7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8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注,唐徐彦疏9春秋榖梁传注疏:二十卷,晋范宁注,唐杨士勋注10论语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论语 孝经 尔雅11孝经注疏:九卷,唐玄宗注,宋邢昺疏12尔雅注疏:十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13孟子注疏:十四卷,汉赵歧注,宋孙奭疏二、古注的类型诂、训:解释字词。古人对训、诂往往不作严格区分,还常连作书名,如汉张衡有周官训诂(已佚),南宋钱文子有诗训诂等等。传:传述的意思。秦汉之际,把儒家的“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称为经,把解释经的叫传。例如毛传;孔传。“春秋三传”与一般的注释有所不同。笺: 意为“笺识”,补充、订正。东汉时郑玄在毛传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和补充。后来所谓“笺注”“笺证”只是注解的意思。注:大约从东汉开始,对古书的注解不称“传”而称注。还可以是对古书注解的通称,如十三经注疏就包括毛传、郑笺。疏:是相对于“注”而言。它既解释古书的正文,也解释古书的注。如诗经郑玄注,孔颖达疏;庄子郭象注,成玄英疏。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疏”也可称正义,如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但正义有时也不一定是疏,如张守节史记正义就是注而不是疏。章句:“离章辨句”的省称,除解释字词外,还分析古书章节句读,串讲文章大意。比如赵歧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集解:集解是汇集各家的注解,有时也参以己意,如何晏论语集解。音义:以注音为主,有时兼有简单释义。也称音训、音诂、音注等,如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曰、为、谓之:一般是两个以上连用并举,用来辨析意义相同相类的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被释词放在解释性的话的后面 谓:主要用在以狭义释广义、以具体释抽象,以分名释总名的情况下。 犹:往往是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来解释,或者是以今语释古语,以常用词释非常用词,而含义并不完全一致。 之貌、貌:一般用来解释表示某种性质、状态的形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样子。 之言、之为言:一般都是用来声训,即用与被释词的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进行解释,目的在于探求事物的命名之意。注音:直音;反切;读若、读如;读曰、读为;如字形训以形说义: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去探求造字时的基本意义或解释汉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声训声训就是因声求义,是一种利用声音线索探求和贯通语义的训诂方法。它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取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字(词)。义训义训是直接陈述语义不借助于音和形的一种训释方法。二、古书标点的要求:1. 语句能够讲通,不点破。2.语意切合原文语境,切合事物的情理和作者的原意。3.符合古人语言表达习惯。3.古书标点的基本方法1参考特定词语 (P574)虚词例:句首:夫惟;盖;且夫等;句尾:者,也,矣,焉,乎数词例:(见上文) 一般顺序词语 对话例:曰、云、问、答、言、对等。注意引文截止的地方。有的没有前导词,2.参考特定句式感叹句: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倒装句:姜氏何厌之有判断句:是社稷之臣也反问句: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固定结构:何以 不亦乎 以为 得无乎 所以者3参考特定文例 :修辞手段中的互文、对偶、排比等,诗歌、散文、骈文的不同特点,语言文化常识等,都可以借助参考。古文今译就是把古书里的文言文在尽可能保持原来意义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用准确通顺的现代汉语表述出来。古籍整理,继承文化遗产,是训练和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古文今译的标准信:忠实原著准确 达:通达流畅通顺 雅:典雅优美规范、优美直译:就是忠实于原文,在正确理解原文和具体词语的基础上,尽可能按照原文句子的结构、语序、意义以及言语风格进行翻译。意译:就是在不违背原文意思的前提下,按照原文的意思用比较准确的现代汉语将其翻译出来,这就叫意译。具体要求1.字词:每个字词力求落实,多直译,少意译。2在句法结构和词序方面,应尽可能直译。古今不同的语法形式,可按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予以转换。3.古文中的修辞手段,今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第三节 古文的翻译并提:在翻译时应分别对应。委婉:很难直译,可用意译。4.对于古代文化概念或术语的翻译:一般情况下直接转述有些历史文化专用语比较生僻难懂,就需要加以适当的翻译,或者把它们转换成今人比较容易理解的说法。如:七月流火,八月授衣。(七月)译文:七月里大火星向西偏了,八月里要为官家作冬衫了。(火,指二十八宿的心宿,又叫“大火星”,“流”指大火星在天穹上所处位置的变动。)第五章 修辞学习目的:了解古代汉语中基本修辞方式,掌握古汉语中特殊的修辞方式学习重点:互文、合叙、代称、互文学习难点:引用、委婉等修辞: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各种方式对言语进行加工,获得良好表达效果的工作。修辞方式:在修辞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特点的语言文字加工方式。也叫修辞方法、修辞手法,通称为修辞格或辞格。表达效果:委婉含蓄;形象生动;整齐和谐;意味深长(二)古汉语修辞总体特色古汉语修辞是指从汉语有文字记载以来到一直到五四现代汉语这一历史时期修辞现象和修辞规律。汉语的修辞实践起源很早。古汉语修辞学成立较晚(三)修辞原则:(1)修辞必须依据特定的言语目的和言语环境。(2)修辞必须调动有效的修辞手段。(3)修辞要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追求最佳表达效果。(四)古汉语修辞方式常见的修辞方式引用、委婉、合叙、代称夸张、比喻、比拟、起兴互文、对偶、排比双关、措置、顶真一.引用1.定义:引用古人的历史事迹或古代典籍中的言语词语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或表达思想感情。2分类1)从引用的内容看:引言、用事引言:引用典籍中的文字或者引用格言、谚语、歌谣等,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用事是指引用古人的历史事迹、神话寓言等。2)从引用的方式上看:明引、暗引。明引:说明引文出处,或者交代故事来源,指明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姓名,因而比较明了。暗引:不指明出处,将引文或故事暗含在诗句当中。3表达效果(1)增强说服力。(2)使文章典雅精练,委婉含蓄。4.相关问题:化用、蹈袭与割裂:化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蹈袭: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寇准春日登楼怀归)割裂:杨意不逢,扶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腾王阁序)分析下列句中的引用,并指明类型,理解其意义。二、委婉1.定义:古人在行文表达的时候,不把要表述的思想内容直接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有意识地把话说得婉转曲折,含蓄有致,使听者透过字面体会到说话人的本意,这就是委婉。也称婉曲、曲达、含蓄、婉转等。2.分类:(1)谦敬语:自谦语:仆、愚、小人、不才、寡人等 表敬语:陛下、执事、足下、令尊、令堂、令爱等(2)避讳语:避粗俗:把上厕所称为“更衣”(赤壁之战中“权起更衣”)。避忌讳:主要是忌讳说病、死、年龄以及长者、君主的名字。关于死:晏驾,捐馆舍;填沟壑,山陵崩,百岁后 弃天下 弃堂帐:启手足:升遐:迁神“物故” “长眠”,过世 “不在“就木” “归土”仙游” “天然不逐”关于病:负薪之忧。,采薪之忧 违和。 关于年龄小: 富于春秋关于告老还乡: 乞骸骨, 关于名讳是指对帝王、长官、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尊者的名字避而讳之。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或用其他办法来改说改写。 (1)国讳(公讳)赢政:政月-正月(3)迂回语:言在此而意在彼,用冠冕堂皇的话表示不容置疑的命令或敌对情绪。4效果:好处:避免粗俗,使语言典雅含蓄 避免针锋相对,使人容易接受不同意见语言求新求异 缺点:表意不够直接明确,滥用委婉易使文章拐弯抹角、矫揉造作,或语焉不详、晦涩难懂5、比较 以下是否属于委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不直言三、代称1.定义:事物本有自己的约定俗成的称号,有时为了修辞上的需要,作者常常不用该事物的固有名称,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2.类型:(1)以事物的特征、原料代事物。(2)以部分代整体,以个别代一般,以特殊代普遍。(3)以人的职务或地方代称人:如韩昌黎、王临川、曾南丰(4)以创制者或产地代物品,或者以数量代物品。昌明:蜀地名,唐代属绵州,其地产茶。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诗文“套路”战争、战乱:烽火、烽烟、狼烟、干戈、天狼、兵锋等书信:鸿、雁、鲤鱼、鱼、青鸟、青鸾、尺素、锦书、函、简、札、尺牍等船;扁舟、兰舟、画舫、樯、帆、棹、橹、楫等。马(或车马):平聪、玉鞭、玉勒、征辔、鞭、雕鞍、鞍太阳:羲和、东曦、金乌、金盆等。 月亮;蟾蜍、蟾宫、蟾、玉兔、素娥、姬娥、嫦娥、婵、银阙、珠宫、银盆、玉轮、冰轮、玉环、玉盘、清辉、桂树、花等。 时光:鸟、兔、漏、箭等专名代通名例扁鹊:神医的代称。伯乐:擅于发现人才和启用人才的人的代称。东郭先生:无真才实学,滥竽充数的人的代称。红娘:男、女婚恋介绍人的代称。花木兰:巾帼英雄的代称。桀、纣:荒淫暴虐、残暴无道君王的代称。柳下惠:坐怀不乱君子的代称。鲁班:能工巧匠的代称。毛遂:自荐人的代称。庆父: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的代称。屈原:爱国诗人的代称。武大郎:矮小无能的人的代称。西施:美女的代称。诸葛亮:智慧的代称。猪八戒:自作聪明、好吃懒做的人的代称。酒的称呼:古代的酒盛在杯中常浮起黄绿色的泡沫,故把酒称为“鹅黄、鸭绿、绿蚁”等。杨万里生酒歌:瓮头鸭绿变鹅黄。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或称“珍珠红”“状元红”李贺将进酒: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珍珠红。屈原诗:持杯醉饮状元红。春秋时期,人们在秋冬之季酿酒,经春始成,故名春酒。如“箬下春”“抛青春”“玻璃春”等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刘禹锡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鹦鹉杯中箬下春。韩愈感春四首:百年未满不得死,且可勤买抛青春。陆游诗:玻璃春满琉璃钟,宦情苦薄酒兴浓。酒能延年益寿,因此又被称为“千岁药”苏轼浣溪纱: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醉归江路野梅新。又因饮酒能使人舒筋活血,四体融会,故称为“天禄大夫”。青异录载:酒能辅和气,宜封天禄大夫。古人常借酒消愁,故又称“扫愁帚”“销忧药”。苏轼洞庭春色: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白居易劝酒寄元九:俗号销愁药,神速无以加。服饰类代称:黔首:秦时平民用黑巾裹头,故代指平民。黄衣:道士穿的黄色衣服,故代指道士。布衣:麻布之类的衣服。因布衣是平民的衣着,故代指平民。青衣:古代婢女多穿青色衣服,故代指婢女。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故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或以白衣、白身称之。青衿:也作青襟,古代读书人常穿的衣服,故代指读书人。黄裳:太子的代称。韦带:熟牛皮制的腰带。普通平民系韦带,故代指平民。袍泽:古代士兵穿的衣服,故代指将士、战友。左衽:古代衣襟又称为衽,襟要向右掩。左衽指襟向左掩,用左衽代指不服朝廷的远方敌人。关于年龄的代称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 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100岁期颐。4.效果:(1)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形象具体(2)使文章简洁、典雅,称人显得庄重有礼,述事可使语气委婉含蓄。(3)用不同的词语称呼同一个事物,避免语言重复。四、比喻1定义:就是打比方,利用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的相似点,以一种事物比方另一种事物,使道理通俗易懂,文字形象生动。又称辟(譬)、比、方、况、谕、依、譬喻等。两种本质上不同的事物。须至少在某一点上恰恰相似。3比喻的成分:由喻体、本体、喻词組成。(1)明喻:甲(本体)像(喻词)乙(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如”“若”“似”“犹”等。有时,“无异”“不异”“疑是”之类的短语也可以起比喻词的作用。(2)暗喻:往往不用比喻词,而将本体与喻体直接组合,或通过“成”“为”“作”等动词将本体和喻体组合在一起。也有的暗喻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现或直接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3)借喻。本体不出现,仅出现喻体,依照上下文能补出本体。区别:借喻与代称5、古汉语比喻的特点1)形式上的特点:明喻常用喻词有“犹”“若”“似”“如”“疑是”等暗喻常用“为”或者用判断句式“者也”2)内容上的特点喻体或随机,或富有象征意味楚辞中的比喻:含有象征意味往往为增加了一词义或义位的语词表达形式,增加了词汇量。五、互文也叫“互见”“参互”。是由一组句式大致相同,用词错落有致,意义上需要将相互补充和呼应的对应部分进行整合才能综合理解的表达形式构成的一种表达方式。2.类型:(1)对句互文:相对称的两句话各举一端,往往上句中含有下句相对应的词义;下句含有上句相对应的词义,在意义上相互补充,使文词简洁。(2)当句互文:同一句中,前后两个短语的意思互相补充。如:(3)文意互见:侧重意义上的相互补充3.原因分析文约意丰的美学追求 基于联想的文化心理:举事物两端以赅其余语言文字的整齐美4.修辞效果行文言简意赅 语言富于变化 句式整齐匀称5.区分避复: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交替使用同义词。古人也叫互文、互训。“瑟”和“琴”是同义互训。指出各句中的修辞方式: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大雅久不作,吾意竟谁陈?(李白古风)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国语越语上)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后汉书班超传)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王郎健笔夸翘楚。到如今,落霞孤鹜,竟传佳句。(辛弃疾贺新郎赋滕王阁)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练习,指出下列表达形式所表达意义1、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水经注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辞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4、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焦仲卿妻5、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辞6、龙飞凤舞、狼吞虎咽。7、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杜甫北征)六.并提(1)定义:在遣词造句中,把本来应写成两个短语或两个句子的话,合并为形式上的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把相同的语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在表意上却仍然必须按照两个短语或句子的组合关系来分别相承,这种修辞表达方式就是分承,或者叫并提、合叙。(2)分类主谓关系:动宾关系 偏正关系: 同位关系: 动补关系:(3)效果好处:精练简洁缺陷:表义不明七起兴定义:用在一首诗或一章诗开头具有引发诗情、烘托气氛作用的一种修辞格式。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1)类型:兴中无比:有的兴与比喻无关。如: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诗经周南卷耳)兴中含比:兼含有比喻的色彩的。緜緜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诗经王风葛藟)(野葡萄依附丛生之树木,犹己依附他人)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广)(乔木高大,不可依靠其上休息;如同汉水之滨的游女不可求得一样。)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诗经周南卷耳)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邶风燕燕)2)兴中含比。兼含有比喻的色彩的。緜緜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诗经王风葛藟)(野葡萄依附丛生之树木,犹己依附他人)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汉广)(乔木高大,不可依偎其下休息;如同汉水之滨的游女不可求得一样。)3) 起兴的运用 信天游4)效果:1)在诗歌抒发感情之前,用起兴的手法往往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2)营造与主体相关、相似的心理感受。3)增加变化美。4)确定韵脚和韵步比较:起兴与比喻构成:比喻辞格可以是词,也可以是句;而起兴一般是句子。位置:起兴用在章首,比喻辞格则无限制。意义:比喻的喻体与本体之间意义上有联系,有相似点,而起兴却不一定。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古艳歌)八双关(1)定义:双关就是利用文字在表音达意方面的特点,有意使语句在表达字面意思的同时暗示深层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即不直陈本意,而是借助谐音或谐形的办法将原意暗示出来的一种修辞格式民俗:蝙蝠、鱼、桔、鸡、苹果、年糕、丸(2)类型:双关可分谐音双关和借义双关两类。 1)谐音双关:利用汉语中的同音字来表达另一层意思。如 2)借义双关:利用汉语中的多义词在表现字面意义的同时,暗含另一层含义。(3)效果:a用双关的修辞手法,表义含蓄,富有韵味,启人神思。九错置(1)定义:指把本来可以按平常规则组合的语句调换其中几个词的次序,使语义变得错落有致(2)效果:采用错置的修辞方式,因为中断了语流,能提起人的注意,从而更加关注语句的含义。在音律上更为和谐、匀称,易于诵读。如:十顶针1、界定。前一語、句、段的後面成分,作後一語、句、段的前面成分,連鎖式的遞接下去。也叫聯珠。2、頂真的類型: 相接頂真: 相間頂真3、頂真的效用:運用頂真敘述事理,能更好的反映事物間的有機聯繫,闡明事物間的辯證關係,使語句結構嚴謹,氣勢暢通。回文 利用語法中語序的顛倒,構成特殊的修辭。字序顛倒、詞語倒序、部分回環。3、回文的效用:詞語倒序和部分回環的修辭作用,可以更生动的反映事物間的有機聯繫,言簡意賅,很有說服力。辞格并用1.蚊蟲大如鴨 (比喻+誇張)2.敗家子,財如草;成家子,糞如寶 (比喻+對偶)3.身似行雲流水,心如皓月清風 (比喻+對偶)4.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行如風 (比喻+排比+誇張)5.大一如鼠,大二如兔,大三如虎 (比喻+排比+層遞)6.大一翹課,如水中撈月;大二翹課,如獨木行舟;大三翹課,如魚得水 (比喻+排比+層遞)7.大一嬌,大二俏,大三拉警報,大四沒人要 (比喻+排比+層遞)8.情關難渡,恨海難填 (比擬+對偶)12.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頂真+層遞+對偶)1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頂真+較喻+層遞+對偶)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頂真+較喻+層遞+對偶)1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 (頂真+層遞+排比)16.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頂真+層遞+排比)17.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頂真+層遞+排比)18.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污泥 (頂真+層遞+排比)19.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 (頂真+層遞+較喻)2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頂真+回文)24.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頂真+回文)25.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頂真+回文)26.好事不瞞人,瞞人沒好事 (頂真+回文)27.為人不當家,當家如亂麻 (頂真+比喻)28.女大不中留,留久便成仇 (頂真+暗喻)29.賊來如梳,兵來如篦,官來如剃 (頂真+層遞+比喻) 十一对偶对偶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的修辞法。1.从内容来看正对:出句和对句用字的字面意思相近、相似、相补、相称。反对:出句和对句用字的字面意相反相对。流水对(串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关相连(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2.从两联词性和意义来看工对:不仅同类词语相对,而且相对的词语范畴越小、关系越亲近、字面越对称,则对仗越工。宽对:词性相同,但不同类别的词语相对3,。对偶的运用对联,则是以对偶形式组成的上下两句联语。 春联4.效果形式:结构对称,句式整齐。语音:抑扬起伏,平仄交错。表意:凝炼集中,对比强化。这种对称的语言,可以壮声势,广文义,“目的盖在使列举的各端受人充分注意” 二、语音修辞的方式韵律韵律指作品用韵的规则,即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安排在一定的位置上,使之互相呼应,加强作品的乐音联系,使作品成为和谐的整体。韵字:用来押韵的字韵脚:安排在句末的韵字韵式:安排韵字的方式称韵式韵位:必须安排韵字的地方1.韵律仄声韵表达的思想感情沉郁、哀怨、孤寂、险峻、严厉等2.声律指声调安排的规律,即利用不同的声调有规律地搭配,构成语言的抑扬顿挫之美。声调是汉语语音的要素之一,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同时,调值的高低也跟思想感情表达有关。沈约:八病平头:第一、二句开头两个字的平仄不能重复。上尾:第一、二句末尾字平仄不能相同。蜂腰:第二、五两个字平仄不能相同。鹤膝:第一、第三句末尾字平仄不能相同。大韵:句中字不能同句末字同韵。小韵:上下两句,除韵脚字外,句中字不能同韵。旁纽:一句之中不能有隔字双声字。正纽:一句之中不能有隔字同音字。平仄的原则:相间 相对 相黏拗救平仄调配可以使诗歌具有节奏感、和谐美3.拟声词拟声词:也称摹声词、象声词,模拟人、动物、器物或自然界发出的各种声响。一般来说,摹声是双音节的,但也有变化形式:如果运用得当,则往往能增进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 4.叠字叠字包括叠音词、重叠式复合词和词的重叠。叠音词(单纯词):包括拟声词和状态形容词两大类。修辞作用:生动描摹事物的状态,增强诗歌的音乐美。这类叠音词还可以用在另一个形容词的后面,变成一个近乎形尾的成分。从修辞角度来看,它更形象、更生动地突出了形容词的特征。重叠式复合词和词的重叠:修辞作用:叠字在音节上造成了重复和强调,强化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5.双声叠韵词语修辞,是指在言语表达中对词语的选择、加工和调整。在古汉语中,单音词通常表现为一个个的字,因此,古人对词语的修辞往往表现为诗文中的“炼字”。诗有三炼炼句一练字二炼意三。炼字标准:工炼字标准:响炼字位置:诗眼 声母 韵头 韵腹 韵尾 声调韵母 同 同 同 小韵 同 同 同 同 同韵类 同 同 同 同韵 同 同 同韵部 同 同 韵摄 近 同 第一节 基础知识一、音韵和音韵学1. 音韵(声韵):指汉字(汉语单音节)的语音。“音”“声”指声母,“韵”是对“音”或“声”而言,指汉字音节中除了声母之外的部分。2.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分析研究汉字的字音及其历史变化的一门科学。3、音韵学的地位与分支小学:文字、音韵、训诂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二、汉语的音节结构1.汉字字音三要素: 声 韵 调 韵头 韵腹 韵尾 (介音) (主要元音) (收音)2.汉语字音结构的特点:由声、韵、调三部分组成;韵腹(主要元音)和声调是必不可少的。声母、韵头(i ,u)、韵尾(i,u,n, )并不是非有不可的成分。三、基本概念:1.声母方面的概念 声母分为几个要素(1)声母的名称 声母:在传统音韵学上,声母简称“声”、“纽”,或“声纽”。(有时小韵也称“纽”)字母:从同声母的字中,选择一个常用字作标目字,用以代表该声母,这个标目字就叫字母,也简称“母”。宋人三十六字母(P253)双 唇:帮滂并明唇 齿:非敷奉微舌尖中:端透定泥 来舌尖后:知彻澄娘舌尖前:精清从心邪舌面前:照穿床审禅 日舌 根:见溪群疑 晓匣喉音/半元音:影喻(2)清、浊(发音方法)清:发音时声带不颤动。浊:发音时声带颤动。2.韵母方面的概念1与韵腹相关的概念 小韵韵:音节结构中由韵头、韵尾和声调构成的结构单位。这种结构单位的具体类属为韵的个体形式3.声调方面的概念调类:有声调的语言或方言声调的分类。如平上去入。(标准不很统一)调值:语言里各种声调的实际读音,指声音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型式。平仄: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声。舒促:舒指平上去声,促指入声。四、研究音韵的材料韵文:如诗经谐声字:声符和字音关系反切韵书/韵图:广韵中原音韵等通假、异文;读若、直音;声训;方言等五、学习音韵学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古今音变;识别通假字,考察同源词;欣赏诗词韵律。一、广韵 广韵体系 哪几大类型 划分依据1.由切韵到广韵切韵: (隋)陆法言广韵(大宋重修广韵):(宋)陈彭年、丘雍广韵的编排体例分卷:以四声为纲平声字多,分为上下两卷;上、去、入各为一卷,总共五卷,共206韵分韵:以韵目为纬同韵:同属一韵的字,聚在一起,称为一韵。韵目:每一韵有一个名称,如“东冬钟江”,可称“一东二冬三钟四江”。小韵:每韵里一个音节为一个小韵,小韵把一个音节里的同音字聚在一起。 广韵的注释体例先释义,后注音注音:一般用反切,少数用直音。1.反切系联法根据同一种资料中成系统的反切来系联反切上字下字以归纳声类和韵类的方法。陈澧切韵考 (教材349页) 平水韵?第二节 中古音1.基本条例(直接系联法):因为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前提),所以凡同用、互用、递用的反切上字,其声母必属同一声类(推论)。同用:冬,都宗切。 当,都郎切。冬、当同用互用:当,都郎切。 都,当孤切。当、都互用递用:冬,都宗切。 都,当孤切。冬、都、当递用2.研究结果:声类:陈澧:四十声类唐作藩等:五十一声类声类声母(例)声母: (广韵声母与声类比较)王力:三十五声母李方桂:三十七声母同三十六字母比较3.已知:广韵的206韵问题:能否研究出广韵的韵母系统?其他途径:反切材料步骤:先系联韵类,再合并出韵母方法:反切系联法三、中古的韵母系统1.反切系联法(反切下字)(1)基本条例:因为反切下字与被切字韵母相同(前提),所以,凡同用、互用、递用的切下字, 其韵母必属同一韵类(推论)。同用:东:德红切。 公:古红切。互用:公:古红切。 红:户公切。递用:东:德红切。 红:户公切。2.韵母的研究结果:陈澧:311韵类(P276) 平声90 上声80 去声88 入声53韵母:141韵母(P279)舒声92+入声49=141韵母3.中古韵母的特点有入声韵系统复杂4.中古声调与现代汉语声调的比较(P283)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第三节 上古音上古声母结论:1.古无轻唇音(可信)2.古无舌上音(可信)3.娘日二母归泥(娘母归泥可信;日母有争议)4.古无正齿音(有争议)5.喻三归匣,喻四归定(前者可信,后者有争议)上古二十二声母(教材269)上古三十二声母(王力汉语史稿,教材270) 第三节 上古音二、上古韵部1.研究方法:(1)系联诗经韵脚字(2)根据谐声字:王力汉语史稿:先秦二十九韵部 战国三十韵部小结:上古声母:通过几个重要结论,与三十六字母比较可知,上古有三十二声母。上古韵部:通过归纳诗经韵部与谐声字,可知上古有三十(或二十九)韵部。清代顾炎武音学五书,分为十部;后有江永、段玉裁、孔广森、王念孙等“考古派”:阴阳二分章太炎结论?结论:同谐声者必同部(段玉裁) 第五节 诗律我国最早的两部诗集:诗经和楚辞汉代:“乐府”诗 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和七言诗(柏梁台诗燕歌行)齐梁: “永明体”:沈约和谢脁唐代:近体诗(对比:古体诗)古体诗:唐以前和以后不严格讲究格律的诗歌;押韵、句式大致整齐近体诗(今体诗):唐代或唐以后严格按格律创作的诗歌;在句数、押韵、平仄、对仗四个方面有严格的要求 一、句数绝句:四句:古绝(属古体诗);律绝(格律与律诗大致同)(例)律诗:八句。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分出句、对句。(例)排律(长律):超过八句的律诗。一般为十二句、六韵,也可延长,为长排。(P288)1.以官韵为标准:唐代:切韵、唐韵宋代:广韵南宋以后:平水韵2.一韵到底,中途不能换韵、不能出韵。3.隔句押韵。偶句押韵,单句不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一般五言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如夜宿山寺。七言以首句入韵为正例。如泊秦淮。(教材P289)4.一般只押平声韵,仄声韵很少。三、平仄平,即是平声,仄即是上、去、入声(中古的声调类别) 平仄规律基本要求:同句中平仄相间对:同一联出句和对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对黏:下联出句与上联对句第二字平仄相同(例) 五言四种基本句式:七言四种基本句式:拗救:诗人在写诗时,写出不合平仄的句子,称为“拗”。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位置予以补救,称为“救”。方法:1.按实际读音标上平仄(注意入声字派入阴平、阳平的字)2.判断句式(根据第二个字和收尾字)3.判断诗的格式(根据对、黏及押韵的规则,四种常见的格式)4.检查平仄,看是否有拗救现象;如果有,指出来。练习:给下面的诗标上平仄并指明基本句式;如有拗救,请指出。 四、对仗定义:指两个句子或同一句内在相应位置上字数、平仄、结构、意义等方面相类、相同或相反的表达要求。要求: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分类:从对仗词的分类看:工对:词义分类中,同一小类的词相对。邻对:大类的词相对。宽对:不管意义,只管词性。 从对仗的内容看:正对:出句与对句意义相近。反对:出句与对句意义相反。流水对:出句与对句意义相承。从对仗的形式看: 当句对(句中对):同一句中前后两半相对。 隔句对(扇面对):两联中出句对出句,对句对对句。 错综对(交股对):上下两句的字词不在相应的位置上,而是颠倒错综。 借对:借用同音词或一词多义关系构成对仗。 南宋以后:平水韵“平水韵”虽出现在南宋,但它的分韵符合唐人用韵的实际情况。例如:李商隐无题 东韵(平水韵)昨夜星辰昨夜风,(东)画楼西畔桂堂东。(东)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东)隔座送鉤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东)嗟尔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