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九单元 金属课件 鲁教版.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12796676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聊城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九单元 金属课件 鲁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聊城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九单元 金属课件 鲁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聊城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九单元 金属课件 鲁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九单元金属,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金属材料,一、金属材料分类,二、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三、金属与合金的比较,辨一辨1合金一定全部由金属组成。()2制造合金的过程是加热熔合,而不是化合,合金中的各成分只是混合在一起,该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考点2金属矿物及其冶炼,考点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想一想铁燃烧与铁生锈的区别是什么?铁燃烧与铁生锈的实质相同,发生的都是氧化反应;但铁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产物是Fe3O4,呈黑色;而铁生锈则属于缓慢氧化,产物的主要成分是Fe2O3,呈红棕色。,考点4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属于化合反应),二、活泼金属稀酸(盐酸、稀硫酸)盐氢气(属于置换反应),三、金属盐新盐新金属(条件:“前换后,盐可溶”),辨一辨1铜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Cl=CuCl2H2。()2金属和酸反应后,溶液质量均增加。(),想一想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反应,但同样暴露在空气中,为什么铁比铝更易生锈?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使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考点5置换反应,想一想置换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有哪些异同?置换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比较:,考点6金属活动性顺序,一、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的依据,三、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辨一辨1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uSO4=Fe2(SO4)33Cu。()2铜和氯化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Cl=2AgCuCl2。()3反应条件要求越低,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典型例题分析,类型1金属的物理性质、铁的防锈方法及金属资源的保护,【例1】2016大连中考铁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地球上的铁元素以(“单质”或“化合物”)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可用于炼铁的一种矿石是赤铁矿。(2)用生铁制防盗门而不用纯铁的主要原因是硬度大。在防盗门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喷漆前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思路点拨(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除Au、Ag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等。(2)合金的性能优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因此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中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因此防锈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变式运用1.2017长沙中考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B,变式运用2.2017湘潭中考金属的用途很广,我们应该保护好金属资源。回答以下问题:(1)金属能用于做炊具,是因为金属具有导热性(填“导电性”或“导热性”);(2)黄铜片和铜片相比较,硬度较大的是黄铜片;(3)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建议涂油漆(答案合理即可)。(1)金属具有导热性,所以可用于制炊具;(2)黄铜是合金,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3)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易生锈,防止铁生锈的措施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例如在金属表面涂油漆、涂油、制成合金等。,典型例题分析,类型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与探究,【例2】2017内江中考金属及其金属制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市场上一些不法分子以假乱真,祸害百姓。利用简单的化学知识,将其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即可鉴别真伪。(2)铝、铁、银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三种金属。对Al、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能达到目的的一组试剂是(填序号)。Ag、FeCl2溶液、AlCl3溶液Fe、AlCl3溶液、AgNO3溶液Ag、Fe、AlCl3溶液,思路点拨一般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中间开花”策略是最为简捷的思路,具体做法是:先将三种金属按活动性的强弱排序(如ABC),然后让排在中间的金属B分别与含有金属A和含有金属C的盐溶液进行实验,即“盐、金、盐”;或者是让含有中间金属B的盐溶液与两边的金属A和金属C分别进行实验,即“金、盐、金”。有时也可以借助盐酸或稀硫酸进行验证。,解析(1)铜锌合金为混合物,将该合金放入稀盐酸中,锌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金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H元素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可将固体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来鉴别金与铜锌合金。(2)将Ag放入FeCl2溶液或AlCl3溶液中,Ag既不能置换出Fe,也不能置换出Al,只能确定金属活动性AgAg,AlFe,无法确定Ag、Fe的活动性顺序,不能达到目的。,变式运用3.2017临沂中考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XYZBXZYCYZXDZYXB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是三种金属中最活泼的金属;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金属活动性ZAgY,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ZY。,4.2017广安中考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相同几何外形的金属镁、铝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镁反应更剧烈,说明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用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尽管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银、铂、金)以单质形式存在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ABCDA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是因为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与稀盐酸反应的更剧烈,正确;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正确;自然界中活泼金属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活动性弱的金属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了金属的存在形式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正确;金属铝更耐腐蚀是由于在常温下可以和氧气反应而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内层铝进一步被氧化,而不是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铝强,错误。,重点实验突破,实验1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典例分析,【例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1)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其目的是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2)写出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3)实验中A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该实验存在的一个缺陷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5)实验结束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先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完全冷却。,分析(1)一氧化碳是具有可燃性的气体,不纯时点燃或加热会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其目的是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2)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实验中A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一氧化碳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所以该实验存在的一个缺陷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5)高温的铁容易被重新氧化,所以实验结束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先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完全冷却。,命题挖掘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在装置末端尖嘴导管处,放置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合理即可)。(2)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他又发现m2恰好为4.64g,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还原性和可燃性(写出还原性也可)(填写化学性质)。,(1)由于反应物CO有毒,且该反应在反应前需先通一会儿CO,反应中通入的CO也未全部发生反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甚至造成中毒,故还应在装置末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如在装置末端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或者系一个气球对尾气进行收集。(2)根据CO与氧化铁的反应及加入盐酸后的现象可知,甲组黑色粉末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根据信息可知,乙组实验的产物是Fe3O4,即发生的反应是3Fe2O3CO2Fe3O4CO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4.80gFe2O3完全反应,生成Fe3O4的质量为4.64g。即若测得m2恰好为4.64g,也可说明乙组实验生成了Fe3O4。(3)两组实验中,CO均能夺取氧化铁中的氧,表现出还原性;尾气中的CO能被点燃,还能说明CO具有可燃性。,实验1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一、实验原理及方法,二、实验方案设计1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2.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3.对于更多金属,可以用酸将这些金属先分组转化为上述两种情况,然后进行探究。,典例分析,【例2】2016永州中考现有A、B两种银白色的金属,某同学想要探究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设计实验】取大小相同的两块金属,用砂纸打磨光亮,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加入等量的同种稀盐酸,操作与现象如下:【思考结论】(1)通过上述实验,判断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或“XZBZXYCXZYDXYZC将X、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无反应,说明X、Z的金属活动性大于Y;如果把X、Z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锌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大于Z。由此得出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XZY。,72017聊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RFeCu;猜想二:FeRCu;猜想三:FeCuR【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2)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3)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反应。【进行猜想】已知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金属R的活动性有可能比铁、铜强,或比铁弱比铜强,或比铜弱,因此猜想二为FeRCu;【收集证据】由实验结论“猜想一正确”可知金属R的活动性比铁、铜都强,则R能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甲实验中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R丝表面会有红色物质析出;乙实验中,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快;铁丝能够在氧气中燃烧,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归纳总结】由实验丙可知,可通过观察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由实验乙可知,可通过观察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由实验甲可知,可通过观察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82015聊城现将10g铜锌(CuZn)合金放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1%的溶液。据此请完成下列问题:(1)生成氢气0.2g;(2)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是9.8g;(3)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利用该反应中硫酸锌与氢气、锌、硫酸的质量比,计算出生成16.1g硫酸锌的同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及参加反应的锌和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出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猜押预测1.2017滨州中考有X、Y、Z三种金属,其中Y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Z浸入X的盐溶液中,Z的表面有X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Y、ZBY、Z、XCY、X、ZDZ、X、YB由题意可知,Y能与稀硫酸反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大于X、Z;将Z浸入X的盐溶液中,在Z的表面有X析出,则Z的金属活动性比X强。综合上述分析可知,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Y、Z、X。,2.为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ABCDC向盛有金属Ag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Ag的表面无变化,说明金属活动性HAg;向盛有金属Cu的试管中滴加FeSO4溶液,无现象发生,说明金属活动性FeCu;向盛有金属Fe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金属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且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说明金属活动性FeH;向盛有金属Cu的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Cu的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且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说明金属活动性CuAg;对照四个实验可知:实验组合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FeCuA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