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工程基础第章作业参考答案.pdf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93063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6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造工程基础第章作业参考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制造工程基础第章作业参考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制造工程基础第章作业参考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 20 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2014 年 6 月 第 1 次 作业: 20-1、 T 形螺杆如图 1 所示。其工艺过程如下,请列表分出工序、安装、工位、 工步及走刀。 在锯床上切断下料 35 125; 在车床上夹一头车端面,打顶尖孔; 用尾架后顶尖顶住工件后,车 30 外圆及 T20 外圆(第一刀车至 24, 第二刀车至 20),车螺纹,倒角; 在车床上车 18 外圆及端面; 在卧式铣床上用两把铣刀同时铣 18 圆柱上的宽 15 的两个平面,将工 件回转 90(利用转台),铣另两个面,这样作出四方头。 图 1 90 120 15 22 85 18 T20 30 245 15 2 【 参考答案 】 : 序号 工序 安装( 或 工位) 工步 走刀 1 锯 (下料 ) 2 车 安装 1 车端面, 打顶尖孔; 安装 2(尾架后顶尖顶住 ) 车 30 外圆 车 T20 外圆 走刀 1:至 24 走刀 2:至 20 车螺纹 倒角 掉头安装 车 18 外圆 车端面; 3 铣 工位 1 铣两个平面, 工位 2 铣另两个平面 答案 2: 序号 工序 安装或工位 工步 走刀 1 锯 (下料 ) 2 车 安装 1 车端面 打顶尖孔 车 30 外圆 车 T20 外圆 走刀 1:至 24 走刀 2:至 20 车螺纹 倒角 安装 2 车 18 外圆 车端面 3 铣 工位 1 铣两平面 工位 2 铣另两平面 20-2、如例图 1.4 所示 的毛坯,在铸造 时 内孔 2 和外圆 1 有偏心。如果要求获得: ( 1)与外圆有较高的同轴度的内孔(图( a),应如何选择粗基准?( 2)内孔 2 的加工余量均匀(图( b),应如何选择粗基准? (交叉线处表示待切除部分) 3 【参考答案】 ( 1)用不需加工的外圆 1 作粗基准(用三爪卡盘 夹 持外圆 1)加工内孔 2,此时 虽然加工余量不均匀,但内孔与外圆同轴度较高, 零件 壁厚均匀、与外形对称。 ( 2)如果要求内孔的加工余量均匀,可用四爪卡盘 夹住 外圆 1,然后按内孔 2 进行 找正 安装 。此时,内孔加工余量均匀,但 加工后的内孔与外圆不同轴, 零件 壁厚不均匀。 3. 如 习图 3-1 所示零件的 A、 B、 C 面, mm027.0010 及 mm033.0030 孔均已加工。试 分析加工 mm018.0012 孔时,选用哪些表面定位最合理?为什么? 【参考答案】 加工孔 mm018.0012 时,需要限制 除 X 方向移动自由度外的五个自由度; X Y Z 4 选 A 面(定位元件为支承板,限制三个方向的自由度)、 30 H7 孔(定位元件为 圆柱销,限制两个方向的自由度)、 10 H7(定位元件为削边销,限制一个方向 的自由度)作为定位基准。选 A 面和 30 H7 孔作为定为基准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第 2 次 作业: 1、如图 20-4 所示定位套零件,在大批量生产时制定该零件的工艺过程是:先以 工件的右端端面及外圆定位加工左端端面、外圆及凸肩,保持尺寸 5 0.05mm 及 将来车右端端面时的加工余量 1.5mm ,然后再以已加工好的左端端面及外圆定 位加工右端端面、外圆、凸肩及内孔,保持尺寸 60 0.25 mm 。试标注这两道工序 的工序尺寸。 图 20-4 【参考答案】 : 用尺寸链求解工序尺寸时,首先应该 画出尺寸链,并 确定封闭环,即在该道 工序中只能间接得到的尺寸 工序 1: 如图 20-4 所示, 本题第一道工序,以工件右端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左端面和 凸肩,则尺寸 60-0.25 是直接对刀得到的尺寸,而凸肩的设计基准是左端面,定位 基准为右端面,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所以需要进行工艺尺寸解算,其中 尺寸 50.05 则是间接得到的,是封闭环,封闭环一般用 A0 表示。 建立工艺尺寸链如下: 5 其中 : A1 是增环, A2 是减环,待求。 由于是已知封闭环,求组成环,用极值法 求解,首先判断尺寸链的公差是否 满足要求。根据工件已知设计尺寸可知,组成环 A1 的公差 T1=0.25 已经大于封 闭环公差 T0=0.1,所以需要重新分配公差,令 按照入体原则标注, 01 0.0561.5A ,列竖式求解 尺寸链 基本尺寸 ES0 EI0 1A 61.5 0 -0.05 2A -56.5 0.05 0 0A 5 0.05 -0.05 所以, 02 0.0556.5A ,可见为了保证尺寸 A0,提高了 A1 的尺寸精度。 同时 A2 的 调整尺寸精度也高于原尺寸 A0 的精度。 工序 2 : 凸肩的右面的设计基准是工件的右端面,而本道工序中,定位基准为左端面, 所以存在定位基准和设计基准不重合,需要进行工艺尺寸换算。根据工艺路线建 立尺寸链如下: 其中 : A1 是增环, A2 是减环,待求。 由于是已知封闭环,求组成环,用极值法求解,首先判断尺寸链的公差是否 满足要求。根据工件已知设计尺寸可知,组成环 A1 的公差 0.25 已经大于封闭环 公差 0.2,所以需要重新分配公差,令 A1=60-0.25 A0=450.1 A 2=? 1 2 0.050.05TT A1=60-0.25+1.5 A0=50.05 A2=? 6 按照入体原则标注, 01 0.160A ,列竖式求解 尺寸链 基本尺寸 ES0 EI0 1A 60 0 -0.1 2A -15 0.1 0 0A 45 0.1 -0.1 所以, 02 0.115A ,可见为了保证尺寸 A0,提高了 A1 的设计尺寸精度, 才 能够保 证要求。 2、 某零件的最终尺寸要求如图 20-5( a)所示,加工顺序见图 20-5( b),求钻 孔工序尺寸 F。 【参考答案】 ( 1) 分析工艺工程,建立尺寸链 分析 工序 2、 3、 4,画出如下封闭尺寸关系 10-0.1 150.2 50-0.34 图 20-5( a) 50-0.4 工序 1 车孔及端面 50-0.34 10.4-0.2 工序 2 车外圆及端面 F 工序 3 钻孔 10-0.1 工序 4 磨外圆及台肩面 图 20-5( b) 1 2 0.10.1TT 7 ( 2) 确定封闭环和组成环 已知: A0=150.2,为封闭环 A1=10-0.1是磨台阶面直接得到的 ,为减环 A2=10.4-0.2,是车外圆得到的 ,为增环 A3=F 为待求,为增环 ( 3)计算 3 10 iTT 因为封闭环已知,求组成环 A0=150.2 1.02.0-1.0-4.0- 2103 TTTT ( 4)竖式法求解 尺寸链 基本尺寸 ES0 EI0 A1 减环 -10 +0.1 0 A2 增环 10.4 0 -0.2 14.6 0.1 0 0A 15 0.2 -0.2 所以, F=14.6+0.1 课堂练习题: 如图 1 所示套筒零件,加工表面 A 时要求保证尺寸 10+0.10mm,若在铣床上采用静 调整法加工时以左端端面定位,试标注此工序的工序尺寸。 A1=10-0.1 5 A0=150.2 A2=10.4-0.2 F F 增环 8 图 1 【参考答案】 根据题意,明确工艺路线如下: ( 1) 以左端面定位加工 A 面,间接保证 A0=10+0.1。 ( 2) A1=600.05、 A2=30+0.05 为已知尺寸。 由工艺路线可知, A 面的设计基准是 B 面,但是定位基准是左端面,显然设计 基准和定位基准不重合,需要进行工艺尺寸换算,工序尺寸为 A3,待求,建立 尺寸链如下图所示,尺寸 A0=10+0.1 是间接得到的,是封闭环,而尺寸 A1、 A2、 A3 是组成环, A1 是减环, A2、 A3 是增 环。 由于是已知封闭环,求组成环,用极值法求解,首先判断尺寸链的公差是否满足 要求。根据工件已知设计尺寸可知,组成环 A1、 A2 的公差和已经大于封闭环公 差,所以需要重新分配公差,令 1 2 3 0.04 0.03 0.03 T T T 按照入体原则标注公差: 01 0.04 0.0320 6030AA 列竖式求解 尺寸链 基本尺寸 ES0 EI0 30+0.05 600.05 10+0.1 A A1=600.05 A B A2=30+0.05 A0=10+0.1 A3=? 9 1A -60 0.04 0 2A 30 0.03 0 3A 40 0.03 0 0A 10 0.1 0 所以: 0.033040A 可见,为了保证封闭环的精度, 在加工中 将尺寸 A1、 A2 的精度都提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