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试题3答案与试题.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88013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3答案与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3答案与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3答案与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题3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分) 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 、快速性和 。2、控制系统的 称为传递函数。一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二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3、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可采用、根轨迹法或 等方法判断线性控制系统稳定性。4、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取决于系统和 , 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无关。5、线性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纵坐标取值为 ,横坐标为 。6、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中,Z = P - R ,其中P是指 ,Z是指 ,R指 。7、在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中,定义为 。是 。8、PI控制规律的时域表达式是 。P I D 控制规律的传递函数表达式是 。9、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为 。二、判断选择题(每题2分,共 16分)1、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 A、 一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 ;B、 稳态误差计算的通用公式是;C、 增大系统开环增益K可以减小稳态误差;D、 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2、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 )。A、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B、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C、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D、非线性系统。3、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A、 B、 C、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4、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 ( )A、 B 、C 、 D、5、已知下列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应画零度根轨迹的是 ( )。A、 B 、 C 、 D、6、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取决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A、低频段 B、开环增益 C、高频段 D、中频段 7、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信号是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 )A、 0 ; B、 ; C、 10 ; D、 208、关于系统零极点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 、 如果闭环极点全部位于S左半平面,则系统一定是稳定的。稳定性与闭环零点位置无关;B、 如果闭环系统无零点,且闭环极点均为负实数极点,则时间响应一定是衰减振荡的;C 、 超调量仅取决于闭环复数主导极点的衰减率,与其它零极点位置无关; D、 如果系统有开环极点处于S右半平面,则系统不稳定。三、(16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如图1 所示,其中,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函数,求系统的稳态误差(8分)。分析能否通过调节增益 ,使稳态误差小于 0.2 (8分)。一G(s)R(s)C(s)图 1 四、(16分)设负反馈系统如图2 ,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若采用测速负反馈,试画出以为参变量的根轨迹(10分),并讨论大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6分)。图2 H (s)一G(s)R(s)C(s)五、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均大于0 ,试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判断系统稳定性。 (16分) 第五题、第六题可任选其一六、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3所示。试求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6分)L()1110202-20-40-40图 3 -10dBC(s)R(s)一图4 七、设控制系统如图4,要求校正后系统在输入信号是单位斜坡时的稳态误差不大于0.05,相角裕度不小于40o ,幅值裕度不小于 10 dB,试设计串联校正网络。( 16分)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题3答案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稳定性(或:稳,平稳性);准确性(或:稳态精度,精度)2、输出拉氏变换与输入拉氏变换在零初始条件下的比值; ; (或:) 3、劳斯判据(或:时域分析法); 奈奎斯特判据(或:频域分析法)4、结构; 参数5、(或:);(或:按对数分度)6、开环传函中具有正实部的极点的个数,(或:右半S平面的开环极点个数); 闭环传函中具有正实部的极点的个数(或:右半S平面的闭环极点个数,不稳定的根的个数);奈氏曲线逆时针方向包围 (-1, j0 )整圈数。7、系统响应到达并保持在终值误差内所需的最短时间(或:调整时间,调节时间);响应的最大偏移量与终值的差与的比的百分数。(或:,超调)8、 (或:); (或:)9、;二、判断选择题(每题2分,共 16分)1、C2、A3、B4、D5、A6、D7、D8、A三、(16分)解:型系统在跟踪单位斜坡输入信号时,稳态误差为(2分)而静态速度误差系数(2分)稳态误差为。(4分)要使必须,即要大于5。(6分)但其上限要符合系统稳定性要求。可由劳斯判据决定其上限。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是(1分)构造劳斯表如下为使首列大于0,必须。综合稳态误差和稳定性要求,当时能保证稳态误差小于0.2。(1分)四、(16分)解:系统的开环传函,其闭环特征多项式为,(1分)以不含的各项和除方程两边,得,令,得到等效开环传函为(2分)参数根轨迹,起点:,终点:有限零点,无穷零点(2分)实轴上根轨迹分布:,0(2分)实轴上根轨迹的分离点:令,得合理的分离点是,(2分)该分离点对应的根轨迹增益为,对应的速度反馈时间常数(1分)根轨迹有一根与负实轴重合的渐近线。由于开环传函两个极点,一个有限零点且零点不在两极点之间,故根轨迹为以零点为圆心,以该圆心到分离点距离为半径的圆周。根轨迹与虚轴无交点,均处于s左半平面。系统绝对稳定。根轨迹如图1所示。(4分)讨论大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如下:(1)、当时,系统为欠阻尼状态。根轨迹处在第二、三象限,闭环极点为共轭的复数极点。系统阻尼比随着由零逐渐增大而增加。动态响应为阻尼振荡过程,增加将使振荡频率减小(),但响应速度加快,调节时间缩短()。(1分)(2)、当,为临界阻尼状态,动态过程不再有振荡和超调。(1分)(3)、当,为过阻尼状态。系统响应为单调变化过程。(1分)图1四题系统参数根轨迹五、(16分)解:由题已知:,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2分)开环频率特性极坐标图 起点:;(1分)终点:;(1分) 图2五题幅相曲线1与实轴的交点:令虚频特性为零,即得(2分)实部(2分)开环极坐标图如图2所示。(4分)由于开环传函无右半平面的极点,则当时,极坐标图不包围(1,j0)点,系统稳定。(1分)当时,极坐标图穿过临界点(1,j0)点,系统临界稳定。(1分)当时,极坐标图顺时针方向包围(1,j0)点一圈。 按奈氏判据,ZPN2。系统不稳定。(2分)闭环有两个右平面的极点。六、(16分)解:从开环波特图可知,系统具有比例环节、两个积分环节、一个一阶微分环节和一个惯性环节。故其开环传函应有以下形式 (8分)由图可知:处的纵坐标为40dB, 则,得 (2分)又由的幅值分贝数分别为20和0,结合斜率定义,有,解得 rad/s(2分)同理可得或 ,得 rad/s(2分) 故所求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2分)七、( 16分) 解:(1)、系统开环传函,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函数时的稳态误差为,由于要求稳态误差不大于0.05,取故(5分)(2)、校正前系统的相角裕度计算:得rad/s;而幅值裕度为无穷大,因为不存在。(2分)(3)、根据校正后系统对相位裕度的要求,确定超前环节应提供的相位补偿角(2分)(4)、校正网络参数计算(2分)(5)、超前校正环节在处的幅值为:使校正后的截止频率发生在处,故在此频率处原系统的幅值应为5.31dB 解得(2分)(6)、计算超前网络 在放大3.4倍后,超前校正网络为校正后的总开环传函为:(2分)(7)校验性能指标相角裕度由于校正后的相角始终大于180o,故幅值裕度为无穷大。符合设计性能指标要求。(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