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2787108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问题探讨:,红牡丹和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将会是什么颜色?,不同颜色的牡丹花,孟德尔(18221884),奥地利人,遗传学的奠基人。21岁起做修道士,29岁起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1865年宣读了自己研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论文植物杂交实验。62岁时带着对遗传学无限的眷恋,回归了无机世界。主要贡献有:,(1)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上确定为基因);,(2)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直到1900年,孟德尔定律重新被欧洲的三位科学家发现,遗传学就同这个“再发现”一起诞生了!,一、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自然状态下,永远是纯种;,2.具有易区分的性状.,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性状的形成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和它的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可以根据性状的差异鉴别各种生物。,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相对性状:,二、豌豆杂交技术,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1、去雄,2、套袋,4、授粉,5、套袋,3、扫粉,思考:1.为什么要去雄?,避免自花传粉,避免异花授粉,2.为什么要套上纸袋?,三、豌豆一对性状的杂交试验,1、观察实验现象,高茎,高茎,矮茎,(杂交),(自交),787高茎277矮茎,31,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代显现出来的性状,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P,F1,F2,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2、提出问题,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是什么导致了遗传性状在杂交后代总按一定比例分离呢?,内容总结,1、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做杂交试验?2、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是怎么做的?3、理解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杂交、自交、正交和反交等概念。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互相交配。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互相交配。正交和反交: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父方和母方分别为反交中的母方和父方。4、P(亲本)(自交)(杂交)F1(子一代)F2(子二代)(母本)(父本),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决定的,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决定,如高茎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决定,如矮茎用小写字母表示。,高茎,矮茎,P,F1,(减数分裂),配子,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受精),高茎,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基因恢复成对,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决定的,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决定,如高茎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决定,如矮茎用小写字母表示。,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基因恢复成对,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121,配子,F2,F1,4、对分离现象的验证-测交试验,dd,D,配子,矮茎,测交,测交后代,1:1,Dd,d,请根据假说内容推测出测交的试验结果?,孟德尔通过测交种植的64株豌豆中,高茎30,矮茎34,这两种性状分离比接近11。其测交试验结果验证了他的假说,高茎,5、归纳总结-分离定律,分离定律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真核细胞中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而不适用于原核生物、细胞质的遗传因子的遗传.(2)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行为,而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遗传因子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不属于分离定律。,练习题,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和卷毛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2、下列几组杂交中,哪组属于纯合子之间的杂交().,.、基因型为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产生的进行自交,那么中的纯合子占中个体数的().10、一对杂合子的黑毛豚鼠交配,生出四只豚鼠。它们的性状及数量可能是A.全部黑色或白色B.三黑一白或一黑三白C.二黑二白D.以上任何一种都有可能,、下列四组交配中,能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的一组是(),课后习题答案,3、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拓展题: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全部为栗色马,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马又有栗色马,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分离定律,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杂交实验,理论解释(假说),测交验证,分离定律内容,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具有多个易于区分的性状,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F2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高茎矮茎=31,DDDddd=121,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高茎矮茎=11,Dddd=11,图3卷舌1、有卷舌2、无卷舌,图4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1、挺直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图1上眼脸有无褶皱1、双眼皮2、单眼皮,图2酒窝1.有酒窝2.无酒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