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选修四63《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学案含答案.doc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773105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选修四63《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学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选修四63《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学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选修四63《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学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案3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课标要求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一、胸怀壮志,出洋留学1小时候入塾读书,决心长大后要学会造船,抗御列强,为中国人争一口气。21902年,李四光被选派赴日留学,16岁时加入同盟会,坚定了他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过了3年,他考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造船。3民国成立后,出任湖北实业部部长。袁世凯窃位后,他愤然辞职,赴英留学,入读伯明翰大学。先后选择了采矿专业和地质专业。4毕业论文中国之地质顺利通过答辩,认真考察了欧洲陆地地质之后,谢绝高薪聘请,毅然返回祖国。拓展升华李四光一定要回国工作的原因李四光想到自己是中国人,应该为自己的祖国服务。而当时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正处于初创时期,迫切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深化探究材料李四光回国后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参加了汉口的保卫战随后,他被选为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正当李四光准备大干一番事业之时,辛亥革命失败了。他发愤专心于科学技术的研究,走“科学救国”之路。他去英国留学,先是学采矿,后来转到地质。他祈盼着有一天,得见政治清明之世,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百度百科思考(1)根据材料概括李四光的救国之路经历过怎样的转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四光学过哪些专业。(3)李四光救国之路和学习专业的转变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1)从革命救国到科学救国。(2)造船、采矿、地质。(3)李四光知识广博,其专业的选择服从国家需要,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李四光的杰出贡献1创建地质力学(1)1920年5月,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后来,又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2)李四光发表了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的论文,批驳了美国地质权威提出的“大洋造山说”。(3)为了进一步探讨地质运动问题,李四光又转向大地构造组合的研究。他发现,地球表面的构造形式,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无序排列,而是呈现有规律的组合,从而形成各种构造体系。(4)1962年,他著成了地质力学概论一书,这部重要著作成为地质力学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2破除“中国贫油论”(1)在19341935年,李四光在欧洲讲学时多次指出,在中国新华夏体系的沉降带中,含有经济价值的沉积物。(2)1954年,李四光在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资源远景的报告中,又运用地质力学理论,认为整个新华夏体系是巨大的“多”字形结构体系。建议抓紧地质勘探和普查,找出大的可能含油区。(3)随后,他领导的石油勘探和开发,陆续在沉降带发现了大庆、大港、胜利、华北等重要油田。3探讨地震预报和地热开发(1)1962年3月,广东新丰江水库建成不久,突然发生强烈地震。李四光组建地质大队,专门从事地震调查研究,解决地震的预报问题。从此,李四光又以地质力学为指导,投入到地震预报的研究之中。他的理论分析为实现地震预报指明了方向。(2)李四光极为重视地热的开发、利用问题。推荐年轻学者出国学习地热学,还和外国专家建立联系,收集研究成果。教材互补自20世纪20年代起,李四光运用力学的观点,对我国和东亚的地质结构进行系统的研究,先后发表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地质力学概论等著作,创立了一种新的理论地质力学。(岳麓版)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确立,是我国第四纪地质学和气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研究成果对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寻找地下水资源,对发展建设事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岳麓版)拓展升华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对农业生产的重大意义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对兴修水利、发展灌溉、防止水旱灾害、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山区经济、改良土壤、开展水土保持等工作都有重要意义。特别提醒中国发现石油对新中国的建设的重要意义:政治上,打破了西方国家在能源上卡中国的脖子的状况。经济上,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概念辨析地质力学是一门边缘科学,按李四光的说法,“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是地质力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地质力学的研究对矿产的分布规律、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等方面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这一原理,我国相继找到了大庆、胜利等大油田。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有力地证明了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人物评价李四光是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1)学术地位: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2)人格魅力:刻苦学习、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勇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献身科学、献身祖国的献身精神;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等。深化探究材料一李四光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受孙中山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的勉励,后两度出国留学,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他打破了两个“洋神话”,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材料二李四光在日本留学,学习造船,而后,又到英国学习采矿,后又转学地质,甲午战争中,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他要立志发展中国的造船业,有朝一日雪国耻。造船需要钢铁,钢铁开采需要地质知识。思考(1)李四光在研究领域打破了两个“洋神话”指什么?(2)由李四光学习内容的转变说一说他追求的目标。(3)由材料及所学,说一说李四光体现出的伟大人格魅力。答案(1)李四光推翻了外国人作出的“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在他地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成功地发现了许多大型油田,推翻了外国人的“中国贫油论”。(2)李四光由一个同盟会最小的会员到北洋政府的高官,再到英国留学,后回到国内从事地质研究,从政治转移到学术。说明了其追求民主的精神,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的富强。(3)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少年大志的精神,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严谨治学的精神。课堂小结李四光的一生,经历了祖国几次伟大的社会变革。他由一个朴素的爱国主义者,参加了民主主义革命,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最终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毕生为繁荣中国近代科学事业,提高地质科学水平,发展地质工作,做出了光辉的业绩。他留下了数百万言的科学论著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以及他创造性的治学精神、治学方法和奉献精神,都是祖国科学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1李四光在英国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后,毅然回国的主要原因是()A其老师建议他到印度工作B英国政府不同意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工作C中国在地质科学方面急需人才D他认为中国人应该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祖国答案D解析A项与题干无关;B项叙述与史实不符;C项是客观原因,不是主要原因;D项符合题意,故选择D项。2李四光以其独创的理论,不仅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该理论是()A古生物学理论 B石油地质理论C冰川学理论 D大陆漂移理论答案B解析石油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冰川学理论对工农业生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有关问题。大陆漂移说是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在20世纪初提出的,李四光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中,提出的是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假说。3孙中山勉励学生时代的李四光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李四光践行了这句话的是()A以最优等成绩被清政府赐以“工科进士”B编撰世界医药学宝典之一的本草纲目C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D1950年春毅然归国服务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答案D解析“努力学习,蔚为国用”即用所学知识,服务国家。4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学家独创地质理论进行勘探而发现的。”这一“独创地质理论”还对以下哪一方面有重大贡献()A. 科化石鉴定B冰川学C地震的预测和预防D古生物学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判断“独创地质理论”是地质力学,A、B、D三项都不属于这一学科,而地震的预测和预防就是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的。5李四光是中国一位非常杰出的科学家,他很好地把地质学和力学相结合从而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这一新兴学科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以下各项能反映这一学科应用价值的是()A为成昆铁路选线B为攀枝花钢厂选址C寻找铀矿资源D发表地质力学概论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以判断这一新兴学科为地质力学。A、B两项是他对冰川学理论的运用,D项是他的地质力学的重要代表作,不属于地质力学理论的实际运用,故不选。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詹天佑回国前,曾有美国同学劝他留下,对他说:“贵国贫穷,既无筑铁路之器材,亦无筑铁路之人才,以君之学识,如应聘美、英,当可宏图大展,阁下之生活亦可丰裕。”詹天佑谢绝了,回答道:“西方国家虽富,那是外国,我要学习其先进的科学知识,却不能眷恋其物质生活享受;中国虽贫虽弱,她却是生我养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回去贡献所学,把她建设得富强起来。如不以所学报国,何以对祖国人民与家乡人民?”材料二1920年,李四光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收到一封电报和一封信。电报是印度友人发来的,表示想聘请他去当工程师,待遇优厚他又打开了那封信,它是蔡元培从国内寄来的,当时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正在四处招揽人才,当他得知李四光在英国学成毕业时,便来信聘请他为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李四光毅然选择回国,在北京大学从事科学研究和为国培养地质人才。请回答:(1)列举两位科学家的伟大成就(至少每人一个)。(2)李四光一生中曾出现过三次学成归国,第三次才真正实现了其报效祖国的伟大愿望,这说明了什么问题?(3)从两位科学家学成归国,报效祖国的事迹看,他们都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答案(1)詹天佑:成功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理论。(2)社会状况对科学发展往往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从小立志,为科学献身,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重视实践,不迷信权威,“让事实说话”、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解析第(1)问要求只举一例即可。第(2)问注意第三次实现报效祖国是在新中国。第(3)问可从为科学献身等方面回答。探究与思考1大庆等油田被发现与李四光科学研究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后,李四光运用自己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来指导石油的勘探普查工作。在担任全国石油普查委员会主任时领导石油的勘探和开发,陆续在沉降带发现了大庆、大港、胜利等重要油田。2李四光的主要科研成果和重大贡献:创建地质力学;运用地质力学理论,认为整个新华夏体系是巨大的“多”字形结构体系,破除“中国贫油”论;组建地质大队,专门从事地震调查研究,解决地震预报问题,重视地热的开发。3李四光青少年时代体现了“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他小时候决心长大后要为中国人争一口气;加入同盟会后更坚定地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出于报效祖国的心愿;留学英国先后选择采矿和地质专业,毕业后谢绝高薪聘请,毅然返回祖国。基础达标1李四光在很多的科学领域都曾取得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下列哪些领域中他的贡献特别突出()量子力学地质力学古生物学冰川学A B C D答案A解析李四光与量子力学无关,因此其贡献并不包括量子力学。2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发现了大庆油田。这一事实说明()A地质力学理论属于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B只要实践有理论指导,就能成功C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成功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答案D解析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是系统的科学理论,大庆油田的开采是社会实践,而这充分说明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崇山峻岭间穿行的成昆铁路3李四光在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建国初成昆铁路的选线就运用了他的()A地质力学理论B古生物学理论C冰川学理论D地震预报理论答案C解析李四光通过多次实地考察,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亲自组织指导冰川专业人员开赴西南三线地区,为成昆铁路选线。41948年,在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上,李四光就其地质力学作了学术报告,从而使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以下属于李四光在地质力学方面的成就有()对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提出假说创立了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发表地质力学概论一书,成为地质学的里程碑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对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提出假说”和“地质力学概论”都是李四光关于地质力学方面的成就,其中还包括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新华夏海的起源等。而“创立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和“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是李四光除地质力学以外的其他科学成就。51988年,我国发行了一套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这套邮票共4枚,地质学家李四光就是其中一枚。李四光能够享有这样的荣誉,主要是因为()A他本人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高地位B他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有较高的社会地位C其成就对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D他创立了新兴的学科,并在该学科的研究中有较高造诣答案C解析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和社会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李四光的科学理论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地质灾害预报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正是由于这些成就和他的爱国精神,他赢得了人民的尊敬。能力提升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早在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韦尔德在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中,就提出了“中国贫油论”。多少年来,在国际上“权威”们的论断认为:世界已知油田,大都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结构地层,因此,不可能储蓄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石油。材料二1954年,李四光应邀到石油管理总局作了题为“从大陆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的远景”的报告,明确指出:“可以这样考虑: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先从新华夏系的旁边摸起,同时在覆盖地区着手摸底,物探、钻探都已用上,看来是有意义的。”请回答:(1)材料一、二的观点有何不同?(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四光对我国石油探测的贡献。(3)结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答案(1)材料一认为中国没有石油;材料二认为中国能够探测到石油。(2)李四光从运动的观点出发,探索地质现象的本质、地壳结构及构造规律,建立了独创的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的石油探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3)在科学研究上,不要迷信“权威”,而应根据客观实际作出自己的判断。解析三个问题难度逐渐加深,尤其第(3)问是本题的难点,结合事件谈认识需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要求有较强的理论思维和概括能力。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美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作了一番地质调查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贫油。”材料二1953年底,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国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石油可采”。请回答:(1)材料二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前景的背景是什么?(2)李四光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李四光观点的正确性。(3)结合材料一、联系材料二,概括在李四光身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答案(1)背景:建国初期,石油严重短缺;国民经济恢复后开始的工业化建设,使国家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依据: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史实: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地质部门、勘探部门经过共同努力,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3)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